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义民声”与“言论暴力”——关于网络舆情传播“冰火两重天”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夏艳 《新闻世界》 2008年第8期106-107,共2页
本文以近年网络舆情传播中热点事件为例,主要阐述了网络舆情传播的两大对立面——正在成为中国式民主新通道的网上“正义民声”,以及使人憎恶并为之胆寒的网络“言论暴力”,引发出对网络民主之路的探讨,以及对网络暴民现象的警惕。... 本文以近年网络舆情传播中热点事件为例,主要阐述了网络舆情传播的两大对立面——正在成为中国式民主新通道的网上“正义民声”,以及使人憎恶并为之胆寒的网络“言论暴力”,引发出对网络民主之路的探讨,以及对网络暴民现象的警惕。同时,还对游走于善恶之间的“人肉搜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后,从技术管理、法制管理、道德自律、媒体引导等方面对网络舆情传播的规范化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正义民声 网络民主 言论暴力 人肉搜索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言论暴力态度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对737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琦 谭达璐 唐梦婧 《大学(社会科学)》 2020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网络言论暴力是网民基于互联网媒介,针对事件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并损害当事人人格尊严的行为。网络言论暴力的参与者僭越了私人领域,损害了公民利益;网络暴力言论的受害者承受着来自网络和现实的骚扰和威胁,承担了... 网络言论暴力是网民基于互联网媒介,针对事件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并损害当事人人格尊严的行为。网络言论暴力的参与者僭越了私人领域,损害了公民利益;网络暴力言论的受害者承受着来自网络和现实的骚扰和威胁,承担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旁观者经历了“吃瓜”“围观”的过程,会逐渐认同这种负面事件,失去应有的判断力和思考力,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也会随之降低。所以,面对网络言论暴力进行研究,不仅要关注当事人,也要关注旁观者对此类事件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言论暴力 态度
下载PDF
网络暴力言论检测的技术和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冬瑜 卢俊宇 +1 位作者 闵昶榮 林鸿飞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5,共12页
暴力言论是网络语言治理的重点,由于社交媒体信息量巨大,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进行自动检测是及时阻止网络暴力言论传播扩散的必然要求。由于网络暴力言论表达具有隐匿性和多样性,目前存在缺乏细粒度的中文暴力言论语料... 暴力言论是网络语言治理的重点,由于社交媒体信息量巨大,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进行自动检测是及时阻止网络暴力言论传播扩散的必然要求。由于网络暴力言论表达具有隐匿性和多样性,目前存在缺乏细粒度的中文暴力言论语料库,以及对于采取隐式表达的暴力言论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的中文暴力言论语料库,并研制了基于双重对比学习和基于情绪辅助的多标签自训练暴力言论检测方法,并在多种数据集上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先进性。在大语言模型时代,将其与背景知识相结合可以更准确地检测暴力言论,但其生成内容需要与人类价值观对齐以符合当今的社会道德标准。暴力言论检测研究在未来发展包括多模态暴力言论检测研究、基于大模型的暴力言论检测方法研究、基于大模型的暴力言论监管机制研究、暴力言论检测的可解释性研究等4个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语言治理 暴力言论检测 大语言模型 语料库建设
下载PDF
网络言论暴力及其法律控制——兼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宗宇 李廷浩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0,共6页
网络言论暴力是虚拟世界的非理性表达,其法律性质是滥用言论自由权的行为。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强制保护、行业自律、社会公众监督等多渠道对其进行法律控制。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缺陷,为网络言论暴力现象的蔓延提供了方便。应当... 网络言论暴力是虚拟世界的非理性表达,其法律性质是滥用言论自由权的行为。世界各国(地区)通过强制保护、行业自律、社会公众监督等多渠道对其进行法律控制。我国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缺陷,为网络言论暴力现象的蔓延提供了方便。应当引入网络言论自由权和网络隐私权概念,协调好二者的关系。还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将立法形式作为隐私权保护的最低保障,同时加强行业自律,为行业内部提供基础性的行业管理,构建完善的网络言论暴力法律控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肉搜索 言论自由 言论暴力 隐私权 法律控制
原文传递
网络暴力言论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彬彬 《行政与法》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网络暴力言论是对公众合法权益、政府公信力、网络空间与实体社会秩序的挑战,并已成为产生网络风险的重要诱因之一。网络暴力言论的存在不只是利益关系复杂化、网民结构年轻化、道德自律意识薄弱等原因所致,也与当下网络的商业化运作、... 网络暴力言论是对公众合法权益、政府公信力、网络空间与实体社会秩序的挑战,并已成为产生网络风险的重要诱因之一。网络暴力言论的存在不只是利益关系复杂化、网民结构年轻化、道德自律意识薄弱等原因所致,也与当下网络的商业化运作、公民表达渠道不畅、媒体素养教育缺失等因素有关。发达国家在政府重视保障公民表达自由的前提下,加强了对网络内容的治理。借鉴发达国家依法治理网络暴力言论的成熟经验,引导网民担当起维护文明与道德的使命,已成为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言论 依法治理 网民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6
作者 房伟伟 韩猛 《信息记录材料》 2023年第9期221-223,共3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暴力言论检测系统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LSTM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输入层、隐藏状态和输出层;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的暴力言论检测架构,并根据网络...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模型的暴力言论检测系统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LSTM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输入层、隐藏状态和输出层;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的暴力言论检测架构,并根据网络爬虫抓取了网络数据以构建数据集,对该架构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测试集上表现较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长短期记忆网络 暴力言论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