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音乐节奏启动对言语加工的影响
1
作者 李卫君 余文静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8期652-661,共10页
基于语言和音乐的节奏相似之处,节奏启动效应成为近年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音乐或类音乐节奏启动影响后续言语加工的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节奏启动效应对言语理解(语义、句法)的影响,发现当启动节奏与言语韵律... 基于语言和音乐的节奏相似之处,节奏启动效应成为近年音乐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音乐或类音乐节奏启动影响后续言语加工的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节奏启动效应对言语理解(语义、句法)的影响,发现当启动节奏与言语韵律匹配时会促进后续的言语理解。然后介绍了节奏启动影响言语产生的速度、边界和重音加工等相关研究。音乐节奏启动言语加工的确切性质和潜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实证工作来探索。Based on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rhythms of language and music, rhythm priming effects have become a hot topic in recent music psychology research. This review examines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on the influence of musical or pseudo-musical rhythm priming on subsequent speech processing. First, it introduces the effects of rhythm priming on speech comprehension (semantics, syntax), finding that matching the priming rhythm with speech prosody can facilitate subsequent speech comprehension. Then, it discusses studies on how rhythm priming affects speech production speed, boundaries, and accent processing. The exact natur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how musical rhythm priming influences speech processing remain unclear, necessitating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节奏 启动效应 言语加工 ERP
下载PDF
口吃患者言语加工异常的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德高 张积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在双任务和高水平语言任务中,口吃患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注意加工资源。来自口腔运动学的研究证据表明,口吃患者对发音器官的运动控制较正常人差。来自脑成像和ERP研究的证据也表明,口吃患者言语加工大脑皮层激活模式不同于正常人。但... 在双任务和高水平语言任务中,口吃患者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注意加工资源。来自口腔运动学的研究证据表明,口吃患者对发音器官的运动控制较正常人差。来自脑成像和ERP研究的证据也表明,口吃患者言语加工大脑皮层激活模式不同于正常人。但是,对口吃现象的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以便为口吃矫正临床实践进一步提供理论指导,并促进言语加工普遍心理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吃 言语加工 异常
下载PDF
英语母语者“比”字句的言语加工策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瑞烽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4年第1期87-94,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中级英语母语者对9类"比"字句句式的中介语语料和句式的习得阶段,探讨了"比"字句的言语加工策略。研究发现,英语母语学习者的语序言语加工策略经历了"简单‘比’字句语序策略"到"单一... 本文通过分析中级英语母语者对9类"比"字句句式的中介语语料和句式的习得阶段,探讨了"比"字句的言语加工策略。研究发现,英语母语学习者的语序言语加工策略经历了"简单‘比’字句语序策略"到"单一典型‘比’字句语序策略",再到"多元条件‘比’字句语序策略"的发展过程;句内语义成分言语加工策略经历了从"单一典型词语组合策略"到"多元条件词语组合策略"的发展过程;句内语法成分言语加工策略经历了从"语法成分省略策略"到"语法成分运用策略"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 “比”字句 言语加工策略 英语母语者
下载PDF
音乐经验对言语加工能力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寒 张林军 舒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284-288,共5页
以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考察对象,探讨了音乐经验对不同层次的言语加工能力的促进作用,发现:在声音信号的加工层面,音乐经验对音高和时长信息感知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语音意识层面,音乐经验的促进作用只局限于声调意识;在言... 以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考察对象,探讨了音乐经验对不同层次的言语加工能力的促进作用,发现:在声音信号的加工层面,音乐经验对音高和时长信息感知能力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语音意识层面,音乐经验的促进作用只局限于声调意识;在言语记忆方面,音乐经验可以促进言语材料在长时记忆中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经验 言语加工能力 语音意识 音高/时长 言语记忆
下载PDF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言语加工特点及脑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万鹏 马俊雅 +1 位作者 王也 任桂琴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4-48,24,共6页
言语加工与交流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重要症状,严重影响语言的正常发展,造成社会交际的困难。文章描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言语加工的基本特征,包括言语感知特点和言语表达特点,以及大脑皮层加工机制和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发现将为... 言语加工与交流障碍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重要症状,严重影响语言的正常发展,造成社会交际的困难。文章描述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言语加工的基本特征,包括言语感知特点和言语表达特点,以及大脑皮层加工机制和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发现将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语言教学和日常训练提供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言语加工 脑机制
原文传递
人声加工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伍可 陈杰 +3 位作者 李雯婕 陈洁佳 刘雷 刘翠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2-765,共14页
人声是人类听觉环境中最熟知和重要的声音,传递着大量社会相关信息。与视觉人脸加工类似,大脑对人声也有着特异性加工。研究者使用电生理、脑成像等手段找到了对人声有特异性反应的脑区,即颞叶人声加工区(TVA),并发现非人类动物也有类... 人声是人类听觉环境中最熟知和重要的声音,传递着大量社会相关信息。与视觉人脸加工类似,大脑对人声也有着特异性加工。研究者使用电生理、脑成像等手段找到了对人声有特异性反应的脑区,即颞叶人声加工区(TVA),并发现非人类动物也有类似的特异性加工区域。人声加工主要涉及言语、情绪和身份信息的加工,分别对应于三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神经通路。研究者提出了双通路模型、多阶段模型和整合模型分别对人声的言语、情绪和身份加工进行解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讨论人声加工的特异性能否由特定声学特征的选择性加工来解释,并深入探究特殊人群(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声加工的神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声加工 特异性 颞叶人声加工 言语加工 情绪韵律 人声身份识别
下载PDF
噪声条件下听觉言语感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薛紫炫 耿立波 杨亦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459,共5页
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常常受到噪声的干扰,绝对安静的言语交际环境是不存在的。噪声下的言语感知研究有助于学者探究实际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现象,具有明确而重要的意义。从临床角度来说,噪声下的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能更真实地反映... 人类的言语交际活动常常受到噪声的干扰,绝对安静的言语交际环境是不存在的。噪声下的言语感知研究有助于学者探究实际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现象,具有明确而重要的意义。从临床角度来说,噪声下的言语测听(speech audiometry)能更真实地反映听者的言语识别能力,不仅能有效地评估听者的听力水平和助听设备的功能,同时有利于言语加工障碍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感知 临床角度 言语测听 早期诊断 言语交际活动 噪声条件 言语加工
下载PDF
性别刻板印象在言语理解中的预测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8
作者 隋雪 李静雯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6,共6页
预测是人类加工信息的基本原则,它在言语加工中尤为重要,准确地预测能够提高交流效率。本文综述了性别刻板印象在言语理解中的预测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结果发现:(1)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可以自动激活,具有预测作用;(2)性别... 预测是人类加工信息的基本原则,它在言语加工中尤为重要,准确地预测能够提高交流效率。本文综述了性别刻板印象在言语理解中的预测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结果发现:(1)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可以自动激活,具有预测作用;(2)性别刻板印象信息与其他语言线索相互作用促进言语加工;(3)传递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和随后的言语(例如,护士—他自己,飞行员—这些女性)之间的不匹配可由事件相关电位的两个成分(N400和P600)显示。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是:(1)性别刻板印象与言语理解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否受实验材料影响;(2)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验证;(3)预测过程是一阶段还是两阶段有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性别刻板印象 言语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消极词加工偏差中唤醒度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9
作者 隋雪 黄宝霖 李雨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0-85,共6页
效价和唤醒度是情绪词的两个主要属性,效价决定情绪词的性质,唤醒度决定其刺激强度。对消极词研究的回顾发现,消极词加工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唤醒度差异是导致消极词加工研究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唤醒度差异导致行为结... 效价和唤醒度是情绪词的两个主要属性,效价决定情绪词的性质,唤醒度决定其刺激强度。对消极词研究的回顾发现,消极词加工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唤醒度差异是导致消极词加工研究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唤醒度差异导致行为结果不同的神经反应指标是EPN和LPC脑电成分。未来研究应操纵唤醒度变量探究消极词加工的规律及机制;深入探究效价与唤醒度共同作用的机制;深入探查个体的认知偏向对情绪词加工的影响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词 唤醒度 言语加工偏向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中国学生英语所有格的学习和使用情况
10
作者 于秀娟 姜宗彦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4-67,共4页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了中国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所有格时的中介语表现,分析学生在学习该语法项目时的习得次序、发展序列以及他们在潜意识下所使用的言语加工策略,以期找到产生这些中介语的心理语言学诱因,并分析了其对外语教学的...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探讨了中国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所有格时的中介语表现,分析学生在学习该语法项目时的习得次序、发展序列以及他们在潜意识下所使用的言语加工策略,以期找到产生这些中介语的心理语言学诱因,并分析了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所有格 心理语言学 中介语 习得次序 发展序列 母语的影响 目标语学习 言语加工策略
下载PDF
语言生成视角下的语法研究:动趋构式群“X + V出 + Y”的生成机制
11
作者 邬鹏 《现代语言学》 2019年第1期78-91,共14页
本文运用还原主义和实证主义观念,探讨了现代汉语动趋构式群“X + V出 + Y”的生成过程及生成机制,认为语用需求、概念结构、概念成员的语言实现度、句法语义规则及隐喻是该类构式生成的重要动因,这些因素形成一种互动机制,促发了构式... 本文运用还原主义和实证主义观念,探讨了现代汉语动趋构式群“X + V出 + Y”的生成过程及生成机制,认为语用需求、概念结构、概念成员的语言实现度、句法语义规则及隐喻是该类构式生成的重要动因,这些因素形成一种互动机制,促发了构式的生成。本文提出,对语言的句法语义研究可以结合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从语言生成方面着手,探求语言在生成过程中是如何分化为多种复杂形式的,语言生成机制的研究能够从根本上解释语言句法语义功能的复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机制 言语加工 互动构式语法 概念结构 隐喻
下载PDF
刍谈书法创作中的悟性
12
作者 常亚钧 《书法艺术》 1997年第6期2-4,共3页
传统书论中专门论述书法悟性的文章不多,书法经典著作孙过庭《书谱》也涉之不深。孙氏说,书法要"心悟手从,言忘意得"。颜真卿曾问斐儆:"足下师长史有何所得?"答曰:"惟言语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言... 传统书论中专门论述书法悟性的文章不多,书法经典著作孙过庭《书谱》也涉之不深。孙氏说,书法要"心悟手从,言忘意得"。颜真卿曾问斐儆:"足下师长史有何所得?"答曰:"惟言语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言谈散论,片鳞只爪,且多语焉不祥。而真正专门提出书法"心悟"说的是唐朝书家虞世南。他在著名的《笔髓论,契妙》中说:"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心悟 悟性 笔髓论 虞世南 自然之道 颜真卿 言语加工 妙悟 通变
下载PDF
SUBDIVIDING VERBS TO IMPROVE SYNTACTIC PARSING 被引量:2
13
作者 Liu Ting Ma Jinshan Zhang Huipeng Li Sheng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7年第3期347-352,共6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ependency parser: subdividing verbs according to their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integrating the information of verb subclasses into lexicalized parsing mod...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ependency parser: subdividing verbs according to their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integrating the information of verb subclasses into lexicalized parsing model. Firstly,the scheme of verb subdivision is described. Secondly,a maximum entropy model is presented to distinguish verb subclasses. Finally,a statistical parser i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verb subdivis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verb subclasses has a good influence on parsing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b subdivision Maximum entropy model Syntactic pars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下载PDF
Identifying Proper Names Based on Association Analysis
14
作者 张云涛 龚玲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7年第5期559-562,共4页
The issue of proper names recognition in Chinese text was discussed. An automatic approach based on association analysis to extract rules from corpus was presented. The method tries to discover rules relevant to exter... The issue of proper names recognition in Chinese text was discussed. An automatic approach based on association analysis to extract rules from corpus was presented. The method tries to discover rules relevant to external evidence by association analysis, without additional manual effort. These rules can be used to recognize the proper nouns in Chinese tex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our method is practical in some applications. Moreover, the method is language independ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ext processing Chinese text proper name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tool-path generation module for 5-axis control machining of impellers 被引量:3
15
作者 JUNG Hyoun-chul SON Hwang-jin JUNG Yoon-gy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424-3429,共6页
An impeller is difficult to machine because of severe collision due to the complex shape,overlapping and twisted shape of the impeller blades.So,most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software companies have developed ... An impeller is difficult to machine because of severe collision due to the complex shape,overlapping and twisted shape of the impeller blades.So,most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software companies have developed CAM module for manufacturing impeller according to their CAM software.But these dedicated modules are difficult to use for inexperienced users.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develop a tool-path generation module for impellers.For this purpose,it is based on Visual Basic language and used CATIA graphical environment.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for generated tool-path by the module is satisfactory.And it has slow processing speed compared to other commercial modules,but it is easy to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LLER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5-axis control machining tool path MODULE
下载PDF
布鲁默学习测验(BLT)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瑜 李其维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8,29,共5页
布鲁默学习测验(Bloomer Learning Test,简称BLT)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教授布鲁默(Bloomer.R.H.)编制成的一套学习测验,主要施测对象为在校中小学生。今年五月他来华讲学,被聘为华... 布鲁默学习测验(Bloomer Learning Test,简称BLT)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教授布鲁默(Bloomer.R.H.)编制成的一套学习测验,主要施测对象为在校中小学生。今年五月他来华讲学,被聘为华东师范大学顾问教授。我们在与布鲁默教授进行学术交流过程中,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到BLT的具体内容,深感这套测验特色鲜明,与教学实际联系密切,极具实用价值。现对之作一简单介绍,希冀对我们开展学校测验工作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模式 布鲁默学习测验 固定化 受测者 系列化 概念形成 学习能力 学习成绩 文化因素 言语加工
原文传递
Relative Clause Preference in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强 郭晓郁 +1 位作者 姚怡如 Nicole MLLER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6年第2期199-214,247,共17页
It has been debated whether preference for subject-extracted relative clauses in language processing is a universal rule, with evidence from both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But very few studies foc... It has been debated whether preference for subject-extracted relative clauses in language processing is a universal rule, with evidence from both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tudies. But very few studies focus on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he current research studied Chinese subject/object-extracted relative clauses processing among the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by a self-paced reading experimen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a faster and more accurate processing of subject-extracted relative clauses in both subject and object modifying conditions, adding more evidence to the universal preference for the subject-extracted relative clauses. Both Frequency-Based Accounts and Memory-Based Accounts are discussed related to the current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ative clause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