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诗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分析——以《品令·茶词》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翁欣悦 白阳明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193-195,共3页
茶诗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章基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理论,对茶诗《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有实体隐喻和结构隐... 茶诗作为中国茶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章基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的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理论,对茶诗《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品令·茶词》中的概念隐喻有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概念转喻有生产转喻,减少转喻及因果转喻。另外,此茶诗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应用通过建立读者与作品间的桥梁来帮助读者更有效地理解此诗,探析诗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茶词》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茶诗
下载PDF
曾大兴教授的柳永研究——以柳永的“人品”和“词品”为中心
2
作者 任梦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
自北宋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柳永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品”问题,二是“词品”问题。曾教授通过文献考证和文本细读,首次把柳永的生平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把柳永对歌妓的态度作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的人格结构... 自北宋至20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柳永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品”问题,二是“词品”问题。曾教授通过文献考证和文本细读,首次把柳永的生平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把柳永对歌妓的态度作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借鉴心理学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柳永对功名的态度,指出其则是以儒家的入世精神和市民的享乐意识之互补为特质;再就柳永自述和前人词话的有关记载,揭示柳永所遵循的是一条与歌妓乐工合作的创作道路,这就决定了他的作品必须适应歌妓的演唱需要和满足普通市民的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大兴 柳永研究
下载PDF
论清代浙西词派之“词品”理论
3
作者 刘深 《克拉玛依学刊》 2023年第6期89-96,F0002,共9页
嘉道以后,浙西词派开始提倡“词品”理论,其代表有郭麐、杨夔生、江顺诒以及姚燮、孙麟趾、陈文述等人。浙派的“词品”理论也得到浙派内部词人的普遍接受与认可。浙西词派的“词品”理论,重点在于阐述词的意境风格及填词笔法,是为“标... 嘉道以后,浙西词派开始提倡“词品”理论,其代表有郭麐、杨夔生、江顺诒以及姚燮、孙麟趾、陈文述等人。浙派的“词品”理论也得到浙派内部词人的普遍接受与认可。浙西词派的“词品”理论,重点在于阐述词的意境风格及填词笔法,是为“标妙境,写词心”。浙西词派发展到嘉道时期,以郭麐为代表的浙派词人,认为自成习套的弊端是浙西词派的后之学者未能“自得之要”“要之于正”,通过建构“词品”理论体系,旨在挽救浙西词派发展的弊端,推动了浙派词学的深入发展,体现了浙、常融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词派 清空醇雅 救弊
下载PDF
浅谈如何利用语境品词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4
作者 葛於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6期75-78,共4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经过教师的调查发现,品词品句都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之一,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语言解析为主,把文字中的词汇分解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经过教师的调查发现,品词品句都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之一,能够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以语言解析为主,把文字中的词汇分解开来逐个讲解,却忽略了对文本整体的把握和对词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局限于表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品词进行深入讲解,因此,导致阅读能力没有提高,那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一定要密切关注这一特点,要落实小学语文的语境频次,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实践
下载PDF
捋清顺序学写作 品悟词句学表达——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纪实与反思
5
作者 李艳丽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第1期51-53,共3页
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并能简要概括课文内容。4.在品词析句中学习将看到... 单元语文要素: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并能简要概括课文内容。4.在品词析句中学习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的方法。教学重点: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教学难点:学习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明确目标师:同学们,在我们北方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种鸟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 词析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写事 教学目标
下载PDF
论杨慎的诗词融通观
6
作者 雷磊 臧洁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1期7-17,共11页
杨慎是明代一流诗人和词人,其文学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诗词融通观念。具体而言,杨慎主张诗词“共源而分派”“同工而异曲”,认为词产生于唐代,而唐词和唐诗同源于六朝诗歌,准确来说,作为唐一代之文学的律诗是由六朝诗歌发展而来,而唐词则... 杨慎是明代一流诗人和词人,其文学理论的重要特征是诗词融通观念。具体而言,杨慎主张诗词“共源而分派”“同工而异曲”,认为词产生于唐代,而唐词和唐诗同源于六朝诗歌,准确来说,作为唐一代之文学的律诗是由六朝诗歌发展而来,而唐词则是六朝、初唐长短句乐府和配乐唐律的综合产物,是六朝诗和唐律这一诗脉的分脉(派)。词体的音乐多由六朝、唐代乐府发展而来,但发生了质变,为新谱之曲,是融合西域音乐(番曲)和南北音乐的产物,其“借腔别咏”(即依声填词)的创作方式有别于乐府诗(声诗)配乐的创作方式。诗词创作应借鉴汉魏特别是六朝文学的技法,而词也须借鉴诗的技法,才能“入妙”,这是杨慎“文字须有来历”“夺胎换骨”文学思想的技法体现,以达到“新若己出”的艺术境界和“风华情致”的审美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诗词融通 《词 《升庵诗话》
下载PDF
《词品》和《水浒传》所载宋江词辨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丽娟 王齐洲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3-170,共8页
杨慎《词品》所载宋江词,与《水浒传》第72回所写宋江词虽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值得重视的细微差异。从词牌【念奴娇】入手,比较两版宋江词的异同,再结合二者对【念奴娇】词牌的认知,可以得知《词品》版并非因袭自《水浒》版,而是二者同出... 杨慎《词品》所载宋江词,与《水浒传》第72回所写宋江词虽基本一致,但也存在值得重视的细微差异。从词牌【念奴娇】入手,比较两版宋江词的异同,再结合二者对【念奴娇】词牌的认知,可以得知《词品》版并非因袭自《水浒》版,而是二者同出《瓮天脞语》,《词品》版属于忠实抄录,《水浒》版则有所改动,这些改动显然是为了避雅趋俗,而就词学来说却是不够专业的。《瓮天脞语》乃宋末元初童瓮天所作,明后期即已失传。书中所载宋江词既非杨慎伪撰,又非明代人附托,更非宋江创作,当为宋、元间人所拟作。从《词品》版宋江词可以看出,杨慎直到嘉靖三十年(1551)仍未接触过《水浒传》。对《词品》版与《水浒》版宋江词出处、原文及相互关系的辨析,对于水浒故事源流、《水浒传》成书时间和传播范围研究而言,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 《水浒传》 宋江词 【念奴娇】 杨慎
下载PDF
杨慎《词品》因袭前人著述考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仲谋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4-11,共8页
杨慎《词品》6卷是明代篇幅最大的一部词话,在词学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本文经过查核比勘,认为杨慎《词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因袭前人著述的现象。除了直接称引前人论词文字约50条之外,其不合规范的袭用方式有以下多种:有的是直接抄袭... 杨慎《词品》6卷是明代篇幅最大的一部词话,在词学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本文经过查核比勘,认为杨慎《词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因袭前人著述的现象。除了直接称引前人论词文字约50条之外,其不合规范的袭用方式有以下多种:有的是直接抄袭,有的是片段截取,有的变换语序或拼接文献,有的是取其观点而增演词例。这些构成了杨慎《词品》的重要内容或主要内容。因为是大段文字全同,所以这些既不可能是认识偶合,亦不可能是仅凭记忆写出。把这些有思想、有观点的文字著作权剥离之后,杨慎《词品》的学术价值就需大打折扣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因袭 考辨
下载PDF
评点与词话——杨慎评点《草堂诗馀》与撰著《词品》之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静 《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2期79-83,共5页
杨慎的《词品》开词话之风气,在词学史上很有影响,也历来颇受重视。其实杨慎在撰著《词品》之前先对《草堂诗馀》进行了评点。评点与词话二者之间的材料相似处可以互相印证,论点引申处可以相互补充,只有将它们综合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把握... 杨慎的《词品》开词话之风气,在词学史上很有影响,也历来颇受重视。其实杨慎在撰著《词品》之前先对《草堂诗馀》进行了评点。评点与词话二者之间的材料相似处可以互相印证,论点引申处可以相互补充,只有将它们综合研究才能更全面地把握杨慎的词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评点 《草堂诗馀》 《词
下载PDF
《词品》的词学贡献 被引量:2
10
作者 龙慧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68-72,共5页
明代学者杨慎的《词品》由于引据失实,受到后世学者的批评。然而从词学研究的角度看,《词品》论词,仍不乏精辟的见解,它对词学的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尊情抑理;二、兼容婉约与豪放;三、评论词人词... 明代学者杨慎的《词品》由于引据失实,受到后世学者的批评。然而从词学研究的角度看,《词品》论词,仍不乏精辟的见解,它对词学的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尊情抑理;二、兼容婉约与豪放;三、评论词人词作,时有创获;四、考证辨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词 尊情抑理 婉约 豪放
下载PDF
郭麐《词品》析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乔彬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103,共9页
郭麐负起了浙西词派振衰之责,他倡性灵与寄托,认识到代有作者,人有独至,引申出由"适性"而"通变"之见。他的"四体"说对风格学有所拓展,《词品》更扩为十二品。有的与《诗品》同名,而所状者异,体现出对诗... 郭麐负起了浙西词派振衰之责,他倡性灵与寄托,认识到代有作者,人有独至,引申出由"适性"而"通变"之见。他的"四体"说对风格学有所拓展,《词品》更扩为十二品。有的与《诗品》同名,而所状者异,体现出对诗词美学性格、艺术特性有别的认识;有的虽似将《诗品》的二品合一,但实质不同;有的改动《诗品》一字,然所言境界不近。"感慨"体现的是以词"陶写"、表达性灵的创作思想;"秾艳"表现出对词的独特体性的认识。《词品》"比物取象","标举""风华",对词之"逸态"有独到"发明":"清脆"是对词为"倚声"特质的揭示;"幽秀"、"逋峭"之立,可知已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先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麐 二十四诗 艺术 境界
下载PDF
东亚近现代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环流”模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无未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92,共10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典"式语法著作。"文典"式语法著作贯穿着一个基本语法理论内核,那就是"品词"体系。在研究具体的语言对象时,东亚三国学者使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出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典"式语法著作。"文典"式语法著作贯穿着一个基本语法理论内核,那就是"品词"体系。在研究具体的语言对象时,东亚三国学者使用"品词"上各有所侧重,按"品词"分类情况不完全一致。站在东亚语史角度,可以看到,东亚三国"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体系存在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的"环流"现象,即由模仿英国"英语文典"等西方"品词"语法理论体系而创造了日语"文典"式"品词"著作理论体系,风行于日本之后,又进入到了东亚中国语、韩国语研究中来。因为特殊的时代关系,日本学者又有机会极力推广"文典"式"品词"著作语法理论体系,对中国和韩国语法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日两国语法学者对"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体系局限的反思,是各自国语语法理论体系变革的需要,具有摆脱《英文典》式"品词"语法理论体系束缚,进而建立"东方语法模式"的"东方民族语法研究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文典 环流模式
下载PDF
杨慎《词品》述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淑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在明代词学史上,杨慎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词学家。他在《词品》中对词调名的考证、对词作的校勘与辑佚,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对词作中生僻意象的求源考释,有助于人们准确地鉴赏词作的意义;其词体起源论、词体风格论以及词体主情说在词学史... 在明代词学史上,杨慎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词学家。他在《词品》中对词调名的考证、对词作的校勘与辑佚,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对词作中生僻意象的求源考释,有助于人们准确地鉴赏词作的意义;其词体起源论、词体风格论以及词体主情说在词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词品》是研究明代词学史以及中国词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慎 明代词学
下载PDF
刘熙载的词品说及其生成的学术背景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水云 《鄂州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24-27,共4页
:刘熙载的词品说 ,是一个意义非常丰富的理论见解。在正变观上修正了婉约为正的传统偏见 ;在创作论上主张自出机杼 ,反对雕琢刻划 ;在人品与词品的关系问题上 ,要求以封建伦理观念作为品词的标准 。
关键词 创作论 封建伦理观念 刘熙载 词学观 文学批评
下载PDF
《文学书官话》对大槻文彦品词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大槻文彦是日本著名的国语学家,被称为日本传统国语标准语法学派的主导性人物,在日本汉语语法研究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往研究大多认为他的"折衷文法"主要受到西洋文典的影响。我们认为,其"折衷文法"意识... 大槻文彦是日本著名的国语学家,被称为日本传统国语标准语法学派的主导性人物,在日本汉语语法研究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往研究大多认为他的"折衷文法"主要受到西洋文典的影响。我们认为,其"折衷文法"意识起步于1877年出版的《支那文典》,这本书是1869年在山东刊行的《文学书官话》的日文译本。也就是说,大槻文彦的"折衷文法"应是起步于《文学书官话》,而后确立于1893年出版的《语法指南》,成熟于1897年出版的《广日本文典》。这对大槻之后的汉语品词理论体系和日语品词理论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文学书官话》对大槻文彦品词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书官话 大槻文彦 词理论体系 中日语法体系
下载PDF
论陈廷焯对史达祖词的批评
16
作者 徐林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晚清著名词学家陈廷焯的词学思想一般被分作前后两期,由服膺浙西词派到继承常州词派。他前期通过不同词人的比较衡定了南宋词人史达祖在词史上的大家地位;后期以“沉郁”论词,史氏也是他标举的典范词人之一。陈廷焯词学思想经历了变化,... 晚清著名词学家陈廷焯的词学思想一般被分作前后两期,由服膺浙西词派到继承常州词派。他前期通过不同词人的比较衡定了南宋词人史达祖在词史上的大家地位;后期以“沉郁”论词,史氏也是他标举的典范词人之一。陈廷焯词学思想经历了变化,对史达祖词始终推崇备至,但因批评标准的差异,他对史词的评赏与选择也发生了变化,显示出稳中有变的一面。陈廷焯后期关注到了史达祖人品与词品的矛盾,最终采取的态度是不因人而废言,仍非常欣赏史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廷焯 史达祖 词学批评 沉郁 与词
下载PDF
谈刘熙载的品格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保合 《衡水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9-14,共6页
刘熙载的论词主张以品格论为核心。品格论可概括为 4个方面 :第一 ,“论词莫先于品” ;第二 ,词品“莫要于有关系” ;第三 ,词品本于人品 ;第四 ,苏、辛词品格最高。品格论密切了词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进一步把词推向了言志抒怀的轨道。... 刘熙载的论词主张以品格论为核心。品格论可概括为 4个方面 :第一 ,“论词莫先于品” ;第二 ,词品“莫要于有关系” ;第三 ,词品本于人品 ;第四 ,苏、辛词品格最高。品格论密切了词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进一步把词推向了言志抒怀的轨道。它的局限性是 :否定柔情词时表现出来的封建礼教思想和轻视词的艺术特征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载 格论 苏轼 辛弃疾
下载PDF
刘熙载词品说新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乔彬 《阴山学刊》 1993年第2期20-26,共7页
刘熙载《艺概·词概》的词品说与韩愈《原性》有渊源关系。其以诗论词的道德批评原则与他所受的宋明理学影响密切相关。“三品说”有其积极意义,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刘熙载 道德批评
下载PDF
周邦彦人品词品再认识
19
作者 李青唐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4,共6页
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清真词题材虽窄,却不单一;境界虽不够深广却并非仅香艳软媚一途;其"疏隽少检"的经历经小说家夸大渲染,并影响后人对其词品的评价。人品对词品虽有巨大影响,但二者却分属不同的范畴。人品词品... 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清真词题材虽窄,却不单一;境界虽不够深广却并非仅香艳软媚一途;其"疏隽少检"的经历经小说家夸大渲染,并影响后人对其词品的评价。人品对词品虽有巨大影响,但二者却分属不同的范畴。人品词品的高度统一在现实中未必尽然。周邦彦一生宦海沉浮,飘零不偶,既非斗士亦不属佞臣。他的词音律精审,皆有法度,境界软而不媚,艳而不俗,体现出词家的当行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邦彦 软媚 当行本色
下载PDF
刘熙载《艺概》的词品说
20
作者 王志明 潘世秀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7-20,共4页
《艺概·词曲概》探讨了创作与评论中的不少理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具有基本原理价值的是词品说,在词学史上有首创性。 一、品词的重要性 所谓词品说就是有关品评词的基本理论,即从理论高度阐述品评词的一些基本原理。品评包括鉴... 《艺概·词曲概》探讨了创作与评论中的不少理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具有基本原理价值的是词品说,在词学史上有首创性。 一、品词的重要性 所谓词品说就是有关品评词的基本理论,即从理论高度阐述品评词的一些基本原理。品评包括鉴赏和评论。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作家在品评基础上分等级,属于文学品评的具体操作,只是在《序》中阐明了一些诗学观念。《词曲概》并未如《诗品》那样明确地把词家分成几品,并不把品评的实际操作和理论阐述分别进行,而是着眼于品评的标准与过程;即以明确自觉的品评原则去鉴赏、评论词作,把阐述理论和品评作品结合起来,由此阐发其自具特色的词论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概》 刘熙载 词曲概 传统词论 基本原理 刘氏 意境说 东坡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