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9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精评品”:况周颐词学的品藻特色
1
作者 杨柏岭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品藻作为中国文艺批评及创作的特殊方式,在词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特精评品”的况周颐便擅长此道。其词论无论用语、思路、趣味还是内容,均浸染着鲜明的人物品藻特点。其咏物词仍坚守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传统,然物之品性并使之人性... 品藻作为中国文艺批评及创作的特殊方式,在词学中有着鲜明的体现。“特精评品”的况周颐便擅长此道。其词论无论用语、思路、趣味还是内容,均浸染着鲜明的人物品藻特点。其咏物词仍坚守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传统,然物之品性并使之人性化、伦理化,始终是他品题自然风物的焦点。在关涉自己人生经历及精神生活的词作中,亦不忘对自我性格、操行的品评。通过人物品藻、自然风物品题及性格自我品评,可进一步探知况周颐的词学特点及审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况周颐 词学 品藻 人物 风物 性格
下载PDF
《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改编重刊与词学阐释
2
作者 陈水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明代中后期有一股改编重刊《草堂诗余》的浓厚风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它从歌词作品集向文学作品集的转变,还藉此形塑了一个分类、储存、加工古今词作的知识空间。围绕《草堂诗余》的改编重刊,明代中后期形成了采用不同策略(或分类,... 明代中后期有一股改编重刊《草堂诗余》的浓厚风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它从歌词作品集向文学作品集的转变,还藉此形塑了一个分类、储存、加工古今词作的知识空间。围绕《草堂诗余》的改编重刊,明代中后期形成了采用不同策略(或分类,或分调)的词学阐释群体,他们通过选词、考调、校勘、笺注、评点等方式,构筑了一个个不同的集词选、词谱、词评于一体的唐宋词阐释系统,对文本施加或预设其特有的阐释意图,或溯源诗乐传统以尊体,或揭示言情特质以别体。《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改编重刊不但为唐宋词在明代的传播作了突出贡献,而且也为词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打下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词学 草堂诗余 阐释群体 知识体系
下载PDF
晚近词坛多元门径中的清真法度与创作实践
3
作者 徐燕婷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4,共8页
晚近词坛在浙常交融的背景下,辅以新旧文化之争,词坛呈现多元门径。周济的“宋四家说”奠定多元门径的根基,王鹏运、朱祖谋等清季四大家、龙榆生、唐圭璋等现代词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修正与拓展。作为学词门径之一的清真词,其精工博... 晚近词坛在浙常交融的背景下,辅以新旧文化之争,词坛呈现多元门径。周济的“宋四家说”奠定多元门径的根基,王鹏运、朱祖谋等清季四大家、龙榆生、唐圭璋等现代词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修正与拓展。作为学词门径之一的清真词,其精工博大、格调天成的清真法度被奉为学词之至境,陈洵、夏敬观、朱师辙、邵瑞彭、汪东等人在创作实践中积极效法。词人对清真词的追和实践可视为师法清真最直接的体现。晚近词人师法清真也往往存在着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分化、男性词人与女性词人创作冷热不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近 清真法度 创作 词学
下载PDF
宛敏灏词话观探赜——以《词学概论》为中心
4
作者 沈文凡 郭鹏飞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宛敏灏先生是卓有成就的词学大家,在词话研究方向颇有开山之功:其一,阐明词话的兴起和发展脉络;其二,概括词话的性质和特征,辨析历代词话创作的主要内容;其三,总结词话资料的具体研究方式。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宛先生词话观的主体,是其... 宛敏灏先生是卓有成就的词学大家,在词话研究方向颇有开山之功:其一,阐明词话的兴起和发展脉络;其二,概括词话的性质和特征,辨析历代词话创作的主要内容;其三,总结词话资料的具体研究方式。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宛先生词话观的主体,是其词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词学概论》中有突出体现。从词话史构建到词话性质阐释,再到词话研究方式,宛先生立论精当、别开生面,填补了词话文献研究的学术空白,有效推动了现代词学研究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敏灏 《词学概论》 词话 词学思想
下载PDF
宛敏灏《词学概论》字声之学探赜
5
作者 沈文凡 刘钦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宛敏灏先生是20世纪词坛的重要学者之一,其凝聚心力所撰成的《词学概论》历经数次出版,至今仍能为当代研究者们指点迷津。其中《字声在词里的运用》一章不仅涵盖了四声发展的始末,还对字声的具体用法及搭配作出经典阐释。宛先生的词学... 宛敏灏先生是20世纪词坛的重要学者之一,其凝聚心力所撰成的《词学概论》历经数次出版,至今仍能为当代研究者们指点迷津。其中《字声在词里的运用》一章不仅涵盖了四声发展的始末,还对字声的具体用法及搭配作出经典阐释。宛先生的词学研究析毫剖厘,鞭辟入里;从音与声的多重维度思考词与音乐的关系,以音乐性为线索,归纳总结出词的发展路径,同时为字声之学贡献了新的观点与论据,对“入派三声”的语音现象作出更加通俗易懂的解释,将字声之学更为自然地融入到词学研究整体之中。全书从布局中见宏大开阔,从字声处察匠心巧思,是具有词学理论意义之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敏灏 字声 《词学概论》
下载PDF
饶宗颐《词集考》与20世纪词学专科目录的成熟
6
作者 陈水云 白忠俊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4年第1期128-141,共14页
饶宗颐的《词集考》不仅是一部有关词籍版本梳理和考证的提要目录,更是一部专科性质极强的词学书目。他在编撰该书过程中既综合了其各阶段的目录学研究成果,又继承和发展了王国维、陶湘、赵万里、赵尊岳、孙人和等现代学者的撰著经验,... 饶宗颐的《词集考》不仅是一部有关词籍版本梳理和考证的提要目录,更是一部专科性质极强的词学书目。他在编撰该书过程中既综合了其各阶段的目录学研究成果,又继承和发展了王国维、陶湘、赵万里、赵尊岳、孙人和等现代学者的撰著经验,在词学目录学上实现了四个方面的学术突破:完整地著录了明清以前的词籍,实现了词籍文献的合理分类,形成了统一严谨的撰著规范,实践了现代词学“目录之学”的学科建构。《词集考》是现代词籍目录之学的集大成者,标志着20世纪词学专科目录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宗颐 《词集考》 词籍提要 词学目录学
下载PDF
从《延露词》评点看顺康之际的词学风尚
7
作者 陈娟 《人文论丛》 2024年第1期274-283,共10页
《延露词》评点人主要是王士禛和邹祗谟,同时二人着手大型当代词选《倚声初集》的编选工作,《延露词》评点文字表达的观点和《倚声初集》的编选准则一致,代表了当时的词学风尚。文字体现出三个方面的倾向:一是词牌上从独尊小令到亦重长... 《延露词》评点人主要是王士禛和邹祗谟,同时二人着手大型当代词选《倚声初集》的编选工作,《延露词》评点文字表达的观点和《倚声初集》的编选准则一致,代表了当时的词学风尚。文字体现出三个方面的倾向:一是词牌上从独尊小令到亦重长调;二是功能上从游戏竞技到抒情交游;三是文体上词与诗骚赋曲等韵文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露词》 评点 词学风尚
下载PDF
开启感染神经病学学科建设新纪元
8
作者 王佳伟 刘磊 冯国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传统病原体引起的脑炎和脑膜炎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谱的改变、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测手段的提升以及病原体引发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新证据的涌现,需重新思考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进步,传统病原体引起的脑炎和脑膜炎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谱的改变、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检测手段的提升以及病原体引发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新证据的涌现,需重新思考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防控与诊疗特点。同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后病原体不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后/副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日益增多,因此提出应重视对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感染后/副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为主题的感染神经病学学科特点和学科建设,通过多学科合作和开展专科培训以提高对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和感染后/副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控与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神经病学(非MeSH词) 神经系统疾病 感染 综述
下载PDF
“整理国故”运动与龙榆生《研究词学之商榷》的写作缘起
9
作者 曲晟畅 朱惠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共14页
由于龙榆生“彊村传人”的身份,此前学界更关注他在词学研究中“传统”的一面,并将《研究词学之商榷》中的“八科”分类视为现代词学形成的标志。但1928年龙榆生赴暨南大学任教后,与胡适产生交往,他早期的《唐宋诗学概论》《中国韵文史... 由于龙榆生“彊村传人”的身份,此前学界更关注他在词学研究中“传统”的一面,并将《研究词学之商榷》中的“八科”分类视为现代词学形成的标志。但1928年龙榆生赴暨南大学任教后,与胡适产生交往,他早期的《唐宋诗学概论》《中国韵文史》等著作多有引用胡适的观点。在20世纪30年代的诸篇论文中,龙榆生始终以胡适为潜在的对话对象,并试图超越。龙榆生在《研究词学之商榷》中借助“整理国故”运动主张的体系化、科学化、社会历史分析等思路,顺应主流文学研究的趋势,构建了完整的研究体系:从词体内部声律出发的声调之学,从外部文史考证出发的批评之学,以及具有综合性质的目录之学。《研究词学之商榷》一文的现代性体现在对“整理国故”所提倡方法的摄取,以及建构声调、批评、目录三位一体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榆生 《研究词学之商榷》 胡适 “整理国故”运动
下载PDF
被遗忘的律谱群落:论民国词谱的发展特征及其词学意义
10
作者 张文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9,共9页
民国词谱是从明清词谱到当代词谱这一学术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又是较为薄弱的一环。民国词谱的文本形态多样,按照各种衡量前代词谱的标准进行分类,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著作,并且出现了断代型词谱、女性词谱、韵列型... 民国词谱是从明清词谱到当代词谱这一学术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但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又是较为薄弱的一环。民国词谱的文本形态多样,按照各种衡量前代词谱的标准进行分类,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著作,并且出现了断代型词谱、女性词谱、韵列型词谱等多种前所未见的类型。民国词谱的文献载体、出版地域、编纂方式以及编纂理念等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了传统词学向现代词学的转型。考察民国词谱,不仅有助于词谱发展史的完整呈现和民国词体学的建构,同时对于扩充词学文献资料库、深入研究民国词学批评史以及全面把握民国时期的词坛创作生态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词谱 转型 词律 词体学
下载PDF
破体与尊体:刘熙载“以诗论词”的价值与局限
11
作者 张力尹 冯小禄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7-41,共5页
刘熙载秉承清代词学尊体的追求,在《艺概》中多处运用“以诗论词”的方法,将诗及诗话引入词论中,其范围涵盖了词作、功能、作品等方面,意在打破诗词界限,使词向诗靠拢。“以诗论词”是刘熙载本人的论词倾向和审美趣味的具体反映,也是清... 刘熙载秉承清代词学尊体的追求,在《艺概》中多处运用“以诗论词”的方法,将诗及诗话引入词论中,其范围涵盖了词作、功能、作品等方面,意在打破诗词界限,使词向诗靠拢。“以诗论词”是刘熙载本人的论词倾向和审美趣味的具体反映,也是清代词体推尊进程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体 尊体 推尊词体 以诗论词 词学批评
下载PDF
新旧融汇并行不悖:徐兴业《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之述评
12
作者 何建 邱美琼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4-51,共8页
徐兴业《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对晚清陈廷焯、谭献、王国维的词学批评展开评述。在批评立场上,以西方“纯文艺”和中国传统词学之“雅正”作为批评核心,但意蕴有所偏移,且主张以“雅正”补正“纯文艺”之弊端。在具体批评实践中,徐兴业... 徐兴业《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对晚清陈廷焯、谭献、王国维的词学批评展开评述。在批评立场上,以西方“纯文艺”和中国传统词学之“雅正”作为批评核心,但意蕴有所偏移,且主张以“雅正”补正“纯文艺”之弊端。在具体批评实践中,徐兴业围绕着“六失说”集中评述了陈廷焯“雅正”“沉郁”的观点;赞成谭献的“清词三大家”的论断;服膺王国维纯文艺立场及其“境界说”。徐兴业对三家思想均有不同程度接受,评述往往一语中的。总之,站在新文学蓬勃发展和传统古典文学日渐式微的交点上,徐兴业的批评观、批评方法、批评立场融汇中西,《清代词学批评家述评》着力于词学理论研究,既是民国词学批评的重要成果,更体现出由旧词学向现代词学嬗变的历程,在近现代教育史和学术史上同样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兴业 词学批评 民国词学 融汇中西 现代词学
下载PDF
“老去填词”在词史上的尊体价值及范式意义
13
作者 杜庆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80,共12页
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早年好诗,后转而嗜词,以词抒写其遗民情感及半生零落的悲凉心绪,首倡“老去填词”说,树立了“老去填词”的经典形象,在后世引起广泛共鸣,“老去填词”逐渐成为词体创作的新范式。晚近时期,随着世风、学风的转变,“老... 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早年好诗,后转而嗜词,以词抒写其遗民情感及半生零落的悲凉心绪,首倡“老去填词”说,树立了“老去填词”的经典形象,在后世引起广泛共鸣,“老去填词”逐渐成为词体创作的新范式。晚近时期,随着世风、学风的转变,“老去填词”成为诸多文人普遍选择的寄怀人生之方式,开拓出词体创作的新境界。与词史上“悔其少作”的现象相比,“老去填词”在意境上追求“老”之一境,深化了词体的表达意境,提升了词体的品格,是学问之词的典型体现,同时也反映出晚近时期的民族情绪及士人的心理特征。从对词体的体认来说,“老去填词”标志着清代词学“尊体”事业的九转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老去填词” 尊体 词学史
下载PDF
从风格内容到体制形式:词体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14
作者 刘泽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94-100,共7页
词在唐宋时期具有高度的实用功能,因此最初对于其特征的强调,多是就与音乐相谐和风格内容方面谈起。随着词乐的失传,这一现象逐渐改变。明人为了达到尊体的目的,开始重新将词置于音乐系统中考量,在词乐的失坠和明人对于词乐渴求的矛盾下... 词在唐宋时期具有高度的实用功能,因此最初对于其特征的强调,多是就与音乐相谐和风格内容方面谈起。随着词乐的失传,这一现象逐渐改变。明人为了达到尊体的目的,开始重新将词置于音乐系统中考量,在词乐的失坠和明人对于词乐渴求的矛盾下,对于词体的认知也由内容风格逐渐开始转向词之为乐方面的体制特征。从体制形式认识词体的趋势在清代达到高峰,真正形成了从体制形式和风格内容两方面讨论词体的风气。词学在清代常州词派逐渐形成了"词人-学者"的身份模式,词之为学的观念成为时人对于词的普遍认知。随着现代学科化的确立,词的创作逐渐从词学中退居次位,于是在词学研究中,为了强调词的专门性,从体制形式方面认识词体就势所必至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体 风格内容 体制形式 词学
下载PDF
分化与精进:晚清民国时期的花间词学批评
15
作者 蒋昕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7,共8页
中国古代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自问世以来就成为词人摹写的典范,词学史上对花间词的批评也一直是重点。晚清民国时期的花间词学批评呈现出分化与精进的特点。新旧两派词学家论析花间词的思想基础、认识立场、评价角度都存在明显差... 中国古代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自问世以来就成为词人摹写的典范,词学史上对花间词的批评也一直是重点。晚清民国时期的花间词学批评呈现出分化与精进的特点。新旧两派词学家论析花间词的思想基础、认识立场、评价角度都存在明显差异,形成显著分化;但两派在认识温韦词轩轾、以“别调”的视角多层次发掘花间词的内容和风格意涵等方面都锐意求进,对花间词艺术特质的把握和词史地位的论定较前代有很大推进,开创了《花间集》接受的全新面貌,是晚清民国时期词学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集中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间集》 晚清民国 词学批评 温韦轩轾 “花间别调”
下载PDF
编后记
16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7-208,共2页
本期含“名家特稿”“中国文体学研究”“词学研究”“早期中国思想研究”“乡村振兴研究”等专题专栏,刊文凡20篇。许多文化史上习以为常的“常识”,尤其是具有概念和理论形态的常识,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往往会在无意之中,令读者失... 本期含“名家特稿”“中国文体学研究”“词学研究”“早期中国思想研究”“乡村振兴研究”等专题专栏,刊文凡20篇。许多文化史上习以为常的“常识”,尤其是具有概念和理论形态的常识,在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中,往往会在无意之中,令读者失去追问的自觉。其实,一种“常识”的形成,往往夹杂了许多纷乱的现象,经历模糊甚至跳脱的过程,而使得相关结论似乎凌空而来、突兀而至,并因此而惊艳一时。但在勾勒“常识”的形成史时,这种模糊、杂乱甚至跳脱的过程,便不能不经受追源溯流的求真考察。学术的趣味和意义也部分在此。日本京都大学石川祯浩关注“四大文明”学说有年,他考订源流,裁断众说,便是检验“常识”的一次有益探索。在石川祯浩看来,被中日两国奉为常识的“四大文明”,其思想根源竟然在西方,并在东西方知识分子的对话中,逐渐沉淀下来。模糊了来路的常识,总是让人心里不安的。“常识”二字之所以要打上引号,便是彰显其认知范围的特殊限定,在一种极具普泛性的常识与一种相对范围内的常识之间,“常识”不仅有大小与高低之别,而且有虚实与真伪之别。再复杂再跳脱再混沌的世界,也需要清晰而精准的学术来唤醒可能沉睡已久的事实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京都大学 编后记 乡村振兴 认知范围 四大文明 无意之中 词学研究 文体学研究
下载PDF
万云骏先生年谱简编
17
作者 刘泽华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2-60,共9页
万云骏,字西笑,别号网珠,上海南汇人,师从吴梅学习词曲,就学于光华大学,一九三六年毕业留校任教,一九五三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词学》编委、中国韵文学会理事等。著有《诗词曲欣赏论稿》《西笑诗词... 万云骏,字西笑,别号网珠,上海南汇人,师从吴梅学习词曲,就学于光华大学,一九三六年毕业留校任教,一九五三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兼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词学》编委、中国韵文学会理事等。著有《诗词曲欣赏论稿》《西笑诗词存稿》(已佚)等。文章对掌握的有限材料依年编次,但求略见先生生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云骏 年谱 词学
下载PDF
稿约
18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一、本刊是以文学及文学与文化关系为主要研讨对象的中文学术期刊,现为季刊,季中出版。二、本刊不定期设置文学思想与文化、小说与小说批评、诗学与词学、文化研究、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跨文化交流、文学文献、学术争鸣、青年论坛等栏目... 一、本刊是以文学及文学与文化关系为主要研讨对象的中文学术期刊,现为季刊,季中出版。二、本刊不定期设置文学思想与文化、小说与小说批评、诗学与词学、文化研究、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跨文化交流、文学文献、学术争鸣、青年论坛等栏目。三、本刊竭诚欢迎海内外研究者赐稿。来稿长短不拘,唯以陈言务去、阐说清晰为尚。作者若无高级职称,须经一位本刊编委或两位其他具正高级职称者实名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批评 青年论坛 文学与宗教 陈言务去 中文学术期刊 学术争鸣 文学思想 词学
下载PDF
论陈廷焯对史达祖词的批评
19
作者 徐林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晚清著名词学家陈廷焯的词学思想一般被分作前后两期,由服膺浙西词派到继承常州词派。他前期通过不同词人的比较衡定了南宋词人史达祖在词史上的大家地位;后期以“沉郁”论词,史氏也是他标举的典范词人之一。陈廷焯词学思想经历了变化,... 晚清著名词学家陈廷焯的词学思想一般被分作前后两期,由服膺浙西词派到继承常州词派。他前期通过不同词人的比较衡定了南宋词人史达祖在词史上的大家地位;后期以“沉郁”论词,史氏也是他标举的典范词人之一。陈廷焯词学思想经历了变化,对史达祖词始终推崇备至,但因批评标准的差异,他对史词的评赏与选择也发生了变化,显示出稳中有变的一面。陈廷焯后期关注到了史达祖人品与词品的矛盾,最终采取的态度是不因人而废言,仍非常欣赏史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廷焯 史达祖 词学批评 沉郁 人品与词品
下载PDF
民国女性词选的批评价值与时代特色
20
作者 蒋昕宇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22-31,94,共11页
民国时期编撰出版了很多女性词选,在词学史和词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民国女性词选多通过书前的序跋、论词绝句和选评历代女性词人词作以勾勒女性词史,从创作成就、表现特色等方面发掘历代女性词的艺术价值。民国女性词选批评话语较... 民国时期编撰出版了很多女性词选,在词学史和词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价值。民国女性词选多通过书前的序跋、论词绝句和选评历代女性词人词作以勾勒女性词史,从创作成就、表现特色等方面发掘历代女性词的艺术价值。民国女性词选批评话语较前代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注重女性词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教化意义,弘扬女性词慷慨豪气的时代风貌,对女性词的不足也有客观的认识。民国女性词选推动形成了今人认识女性文学特质的基本面貌,是女性词学及其理论批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具体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女性词选 女性词 女性词学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