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0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兼类现象批评认知及常态化研究策略
1
作者 谢明镜 蔡羽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2-76,107,共6页
现代汉语兼类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于语言事实中动态变化的语法现象。兼类现象的研究往往依赖于《现代汉语词典》,而《现代汉语词典》兼类词词类标注的缺失表明:兼类词只是兼类现象在词典里的部分反映,是兼类现象的子集,二者的不平衡动态... 现代汉语兼类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于语言事实中动态变化的语法现象。兼类现象的研究往往依赖于《现代汉语词典》,而《现代汉语词典》兼类词词类标注的缺失表明:兼类词只是兼类现象在词典里的部分反映,是兼类现象的子集,二者的不平衡动态关系受到了词典周期性修订、词频的动态监测及对词类活用认知的制约。因此,现阶段兼类现象外延全貌为:词典里的兼类、当下未收录进词典的兼类、活用产生的临时兼类。兼类现象的常态化研究策略可以还原一个更真实的现代汉语兼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兼类 词类活用
下载PDF
词类标注对词典释义的促进作用
2
作者 谭景春 《汉语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91,共12页
词类标注和词典释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词类标注的视角来审视词典释义,更容易发现释义中以前不易发现的问题,可以使释义更加严谨、更加精细化,从而促进词典释义的质量提高。本文从词目和释义词语的语法属性的一致性、动词和形容词义项... 词类标注和词典释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词类标注的视角来审视词典释义,更容易发现释义中以前不易发现的问题,可以使释义更加严谨、更加精细化,从而促进词典释义的质量提高。本文从词目和释义词语的语法属性的一致性、动词和形容词义项的增补、虚词释义的修改、冗余义项的删除四个方面对此予以阐述。每个方面选取若干条目,这些条目都是因词类标注而发现释义存在问题,从而对释义做出了相应的修订。通过对它们的修订来具体说明词类标注对词典释义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标注 词典释义 词典修订 《现代汉语词典》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数量词标注相关问题考察
3
作者 殷树林 王婷婷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3,共11页
文章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的42个数量词进行考察,主要从意义和结构的六个方面区分了词和短语,根据功能、参考意义归纳出名词8个、形容词8个、代词3个、副词和助词各1个。文章最后认为数量词不宜单独立类,数量词应归入现代汉... 文章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标注的42个数量词进行考察,主要从意义和结构的六个方面区分了词和短语,根据功能、参考意义归纳出名词8个、形容词8个、代词3个、副词和助词各1个。文章最后认为数量词不宜单独立类,数量词应归入现代汉语现有词类,而数量短语不应做类型标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数量词 词类标注
下载PDF
法国汉学家雷慕沙汉语词类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
4
作者 陈金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5,共11页
法国汉学家雷慕沙在中法语言对比的框架下,从实词和虚词两个角度划分汉语词类。他对汉语词类的划分参考了法语词类,主要以词的词汇意义为标准,也综合考虑了词与词的搭配、词在句中的位置等情况,并在其汉学著作《汉文启蒙》中详细介绍了... 法国汉学家雷慕沙在中法语言对比的框架下,从实词和虚词两个角度划分汉语词类。他对汉语词类的划分参考了法语词类,主要以词的词汇意义为标准,也综合考虑了词与词的搭配、词在句中的位置等情况,并在其汉学著作《汉文启蒙》中详细介绍了汉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等词类的语法特征。此外,他还对汉语中的“小品词”及其语法特征进行了细致描绘。雷慕沙对汉语词类特征的研究,在当时纠正了欧洲汉学界对汉语的偏见,突破了欧洲中心主义语言研究框架,对后辈法国汉学家汉语词类的划分与研究、中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建立与发展都有一定影响,对当今学界反观欧洲汉学家词类特征研究的发展历程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汉学家 雷慕沙 汉语语法 汉语词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词类误用研究
5
作者 刘鸿儒 赵秋荣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通过自建语料库,分析、比较和归纳了本校218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高、中、低3个级别)英语作文中的词类误用情况。结果发现,各级别学生中普遍存在词类误用现象。误用频率最高的是实词,以形容词、名词误用频次最高。... 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通过自建语料库,分析、比较和归纳了本校218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高、中、低3个级别)英语作文中的词类误用情况。结果发现,各级别学生中普遍存在词类误用现象。误用频率最高的是实词,以形容词、名词误用频次最高。词类误用的深层原因是汉语动词、形容词的二象性特征,学习者写作时汉语思维又造成母语的“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误用 学习者语料库 负迁移
下载PDF
浅析《左传》文选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6
作者 阎怡航 邓春琴 《今古文创》 2024年第44期122-125,共4页
在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非常活跃且常见的语言现象。《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它的词类活用特别丰富,是研究词类活用现象最佳载体之一。研究王力对词类活用分类的观点可以发现,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活跃,普遍存... 在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非常活跃且常见的语言现象。《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它的词类活用特别丰富,是研究词类活用现象最佳载体之一。研究王力对词类活用分类的观点可以发现,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活跃,普遍存在于先秦文学中。名词用如动词的现象非常多,使动用法紧接其次,但是名词的使动用法比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要少得多,特别是动词作状语现象非常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左传 词类活用
下载PDF
现代汉语“×然”形容词的句法功能研究
7
作者 史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23-28,共6页
该文在“原型范畴”理论和“词类的功能分布”思想视域下,运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现象描写与理论解释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现代汉语词典》(2016)“×然”形容词的词类特征及句法功能。“×然”形容词有唯状类、兼状类、... 该文在“原型范畴”理论和“词类的功能分布”思想视域下,运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现象描写与理论解释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现代汉语词典》(2016)“×然”形容词的词类特征及句法功能。“×然”形容词有唯状类、兼状类、不可状类三种类别。唯状类“×然”形容词是只具备形容词非典型句法功能的单功能词。兼状类“×然”形容词属多功能词,构成“×然”形容词的主体。不可状类“×然”形容词是只具备形容词典型句法功能的单功能词。在句法功能的典型性维度上,“×然”形容词的典型功能与非典型功能呈此消彼长的连续统,在词类分布特征适应性上亦呈从典型的性质形容词向边缘过渡的连续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然 形容词 句法功能 词类 分布 连续统
下载PDF
词类的独立性与内部异质性——突厥语族语言形容词的形态句法类型
8
作者 姚家兴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5,共14页
语言类型学主要依据跨语言的形态和句法标准对不同语言的主要词类进行界定和描述。通过对不同形态句法参项的系统考察,突厥语族语言形容词类具有区别于名词和动词的典型形态句法特征,可以识别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典型形容词A1主要编码核... 语言类型学主要依据跨语言的形态和句法标准对不同语言的主要词类进行界定和描述。通过对不同形态句法参项的系统考察,突厥语族语言形容词类具有区别于名词和动词的典型形态句法特征,可以识别为一个独立的词类。典型形容词A1主要编码核心属性义,兼具修饰性和陈述性功能,派生形容词A2主要编码边缘属性义,修饰性功能较陈述性功能凸显。形容词的构成方式与句法功能及语义间的关联性体现出黏着语言形容词类内部的异质性特征。属性义是排除一些边缘类成员的重要标准,属性义的逐渐淡化决定了一些无形态变化小词在形容词—动词连续统间的游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突厥语族语言 形态句法 词类
下载PDF
上古汉语史传文语气系统简论
9
作者 张贺然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5期15-19,共5页
在《史记》《汉书》《左传》这些典型的上古汉语史传文中,语气系统作为故事叙述的语言表达机制及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叙事语篇中对话占有较大篇幅,一部分故事更是以对话为线索进行,穿插了君臣之间的相互问答。这些语篇为研究上古... 在《史记》《汉书》《左传》这些典型的上古汉语史传文中,语气系统作为故事叙述的语言表达机制及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叙事语篇中对话占有较大篇幅,一部分故事更是以对话为线索进行,穿插了君臣之间的相互问答。这些语篇为研究上古汉语史传文的语气系统提供了大量语料。文章运用系统分析与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重点探究上古汉语史传文语气系统的词类界定、特征流变及再划分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史传文 语气系统 词类
下载PDF
上古汉语情态词“必”的性质与来源新探
10
作者 任荷 《辞书研究》 2024年第5期99-109,共11页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辨析了上古汉语情态词“必”的句法属性和语义功能,认为概括词“必MOD”包含了五个词项,其中,三个是情态助动词,两个是情态副词;继而调查并分析“必”作为典型实词的各项用法,论证了情态助动词“必”的源头...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辨析了上古汉语情态词“必”的句法属性和语义功能,认为概括词“必MOD”包含了五个词项,其中,三个是情态助动词,两个是情态副词;继而调查并分析“必”作为典型实词的各项用法,论证了情态助动词“必”的源头是“保证、确保”义的及物动词“必”,而非单独做谓语的形容词“必”;最后指出形容词“必”同样来源于及物动词“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词“必” 词类属性 语义功能 历史来源 上古汉语
下载PDF
赏兰亭春色 悟人生至理——《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11
作者 张玉宝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2,共3页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句式,了解文化常识。2.欣赏兰亭美景,品味修禊雅事。3.体悟情感变化,培养理性思维。4.感悟人生哲理,传承优秀文化。【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关注“觞”“骋”等实词的含义、“之”“于”等虚词的意... 【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句式,了解文化常识。2.欣赏兰亭美景,品味修禊雅事。3.体悟情感变化,培养理性思维。4.感悟人生哲理,传承优秀文化。【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关注“觞”“骋”等实词的含义、“之”“于”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等词类活用现象、“永和”“修禊”等文化常识、“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文言句式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集序》 文化常识 名词活用为动词 人生哲理 定语后置 词类活用 教学设计 修禊
下载PDF
汉语“怀疑”和英语“doubt”的对比分析
12
作者 赵云梅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2-49,共8页
通过汉/英词典、在线词源词典和语料库的多维度调查,对比分析汉语“怀疑”和英语“doubt”的词类属性、义项分布及识解策略的依据,以期解决“怀疑”在实际使用中的歧义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从历时和共时来看,“怀疑”并不是单类动词,... 通过汉/英词典、在线词源词典和语料库的多维度调查,对比分析汉语“怀疑”和英语“doubt”的词类属性、义项分布及识解策略的依据,以期解决“怀疑”在实际使用中的歧义问题。研究结果发现:(1)从历时和共时来看,“怀疑”并不是单类动词,而是兼类词,兼类类型高于“doubt”;(2)“怀疑”的义项分布与句法功能、信息结构相关,而“doubt”的义项分布与主宾语论元相关;(3)“doubt”在句法结构中语序相对固定,意义透明度显著高于汉语“怀疑”,而汉语则相对灵活,意义模糊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疑 DOUBT 词类 义项分布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先秦汉语中“衣”字活用辨
13
作者 冯淇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2期635-640,共6页
在现代汉语中,“衣”字一直被列入名词范畴,但在诸多先秦文献中,“衣”常常受副词修饰或带宾语作谓语中心,为了解释这一用法,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名词活用现象。实际上,在先秦汉语中,“衣”作谓语,并非名词活用为动词,而是由于... 在现代汉语中,“衣”字一直被列入名词范畴,但在诸多先秦文献中,“衣”常常受副词修饰或带宾语作谓语中心,为了解释这一用法,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名词活用现象。实际上,在先秦汉语中,“衣”作谓语,并非名词活用为动词,而是由于“衣”在先秦时期是一个兼类词。本文通过检索和查阅大量先秦文献资料,并引用相关例证,从词义、语法功能、动词义出现次数和频率三个方面来证实“衣”字在先秦时期是名动兼类词,并对“衣”的词类活用说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如何进一步明确“活用”和“兼用”的界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汉语 词类活用 名词动用 兼类词
下载PDF
从词类和句法结构角度论叠词在《诗经》中的运用
14
作者 王泽文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684-690,共7页
文章以《诗经》中的叠词为研究对象,从词类和句法结构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究分析。首先对《诗经》中的叠词进行词类分析,根据语法功能的不同,将《诗经》中的叠词划分为名词类叠词、动词类叠词、形容词类叠词、象声词类叠词以及其... 文章以《诗经》中的叠词为研究对象,从词类和句法结构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探究分析。首先对《诗经》中的叠词进行词类分析,根据语法功能的不同,将《诗经》中的叠词划分为名词类叠词、动词类叠词、形容词类叠词、象声词类叠词以及其他词类的叠词等。其次,由于不同词类叠词的特点各有差异,故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不同词类的叠词在句子中所承担的句法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的搭配组合关系进行探究,并进一步从句法结构角度对不同类别的叠词在诗句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规律性的总结概括。文章通过这两个角度的详细分析,以期加深对《诗经》中叠词类别及应用规律的认识。The article takes the reduplicated words in The Book of Song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word class and syntactic structure. Firstly, a word class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reduplication words in The Book of Songs. Based on their different grammatical functions, reduplication words in The Book of Songs are divided into noun reduplication words, verb reduplication words, adjective reduplication words, phonetic reduplication words, and other word class reduplication words. Secondly,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 reduplication word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syntactic components undertaken by different parts of speech reduplication words in a sentence and thei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omponents. Furtherm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 the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posi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duplication words in poetry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sentence components. The article conducts a detailed analysis from these two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tegories and application rules of reduplicated words in The Book of So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叠词 词类 句法结构
下载PDF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问题探究
15
作者 张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12期225-227,共3页
本研究深入探讨古汉语词汇的激活问题,力图揭示其基本结构和应用情况。致力于分析词类的复杂特性及其在古代文本中的动态应用,以揭露词汇激活对古代语境的重要性与影响。通过研究语言模式和语境运用,旨在弥合古今汉语言实践的鸿沟,为语... 本研究深入探讨古汉语词汇的激活问题,力图揭示其基本结构和应用情况。致力于分析词类的复杂特性及其在古代文本中的动态应用,以揭露词汇激活对古代语境的重要性与影响。通过研究语言模式和语境运用,旨在弥合古今汉语言实践的鸿沟,为语言学界对词汇激活的变迁和相关性提供新的认识。广泛分析古代文献及文学作品,揭示了词汇激活的微妙本质,并阐述了其对文化表达和社会交流的深远影响。通过对比古今汉语的使用模式,旨在强调其变迁和延续,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汉语语言学中词汇激活的历史与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汉语 词类活用
下载PDF
概念语法隐喻视角下节气诗词的生态话语分析
16
作者 陈令君 罗志媛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节气古诗词诞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概念语法隐喻视角出发,分析节气古诗词中概念语法隐喻的实现形式及其体现的生态思想,旨在丰富节气古诗词的研究路径。研究发现:节气古诗词中的... 节气古诗词诞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概念语法隐喻视角出发,分析节气古诗词中概念语法隐喻的实现形式及其体现的生态思想,旨在丰富节气古诗词的研究路径。研究发现:节气古诗词中的概念语法隐喻主要包括及物性语法隐喻和名物化两种形式,作者多通过词类活用的方式来实现及物性过程的相互转化以及名物化。节气古诗词中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赋予了自然类参与者生命,生动地描绘了不同节气中的自然景象,充分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平等且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态的热爱,彰显了儒家“人天同构、人天同律”和“乐山乐水”的生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气诗词 概念语法隐喻 词类活用 生态话语分析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味觉词“苦”和「苦い」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李晶晶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8期108-118,共11页
味觉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日两国语言都有“五味”的说法,即“酸、甜、苦、辣、咸”。在人的五种基础味觉中,只有“苦”被广泛运用于佛教领域。与其他的味觉词相比,“苦”不仅在饮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常被... 味觉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中日两国语言都有“五味”的说法,即“酸、甜、苦、辣、咸”。在人的五种基础味觉中,只有“苦”被广泛运用于佛教领域。与其他的味觉词相比,“苦”不仅在饮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常被用于修饰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境遇,展现出人类生活的本质。因此,本文以中日味觉词“苦”和「苦い」为研究对象,从语料库中收集相关实例,将二者进行对比研究,考察它们各自在语义上的扩张以及词类特征。The sense of taste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dietary life. In both Chinese and Japanese languages, there are five tastes, namely “sour, sweet, bitter, spicy and salty”. Of the five basic human tastes, only “bitter” is widely used in Buddhism. More than any other taste word, “bitter”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od culture, but also is often used to modify the spiritual world and life situation of human beings, showing the essence of human life.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taste words “Ku” and “Nigai” as the objects of study, collects relevant examples from the corpus, and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examining their respective semantic expansions and lexical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词 “苦”和「苦い」 对比研究 语义扩张 词类特征
下载PDF
“突然、忽然”的词类标注问题与对策——一项语言学量子转向视域下的研究
18
作者 王正奎 刘金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9-68,129,共11页
汉语词类问题的争论旷日持久,为了更好解决这一纷繁复杂的问题,语言学研究亟需完成从牛顿经典科学思维到量子思维的转向。查阅10部大中型标注词类的权威汉语汉英词典发现“突然、忽然”的词类标注以及释义配例呈现显著分歧。有鉴于此,... 汉语词类问题的争论旷日持久,为了更好解决这一纷繁复杂的问题,语言学研究亟需完成从牛顿经典科学思维到量子思维的转向。查阅10部大中型标注词类的权威汉语汉英词典发现“突然、忽然”的词类标注以及释义配例呈现显著分歧。有鉴于此,基于语言学量子转向视域,以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模型为指导,考察了“突然、忽然”在国家语委语料库的真实用法模式,根据其规约化程度提取出了“突然、忽然”在词典的真实词类表征。同时论证了汉语形容词包含副词的词类模式违背了汉语语言事实,并探讨其背后症结所在。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汉语词类研究亟需完成语言学量子转向,挣脱简约原则的束缚,积极拥抱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模型,大胆开展语言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然、忽然” 词类标注 形副包含 语言学量子转向
下载PDF
做好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所需的五个意识
19
作者 李凤娜 《求知导刊》 2024年第21期14-16,共3页
语法填空题作为英语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掌握一定的做题规律,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语法填空题。基于此,对完成语法填空题所需的五个意识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策... 语法填空题作为英语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掌握一定的做题规律,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语法填空题。基于此,对完成语法填空题所需的五个意识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高中生做语法填空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语法填空 词类意识 句子结构意识 语境意识 固定搭配意识 语感意识
下载PDF
玉溪方言“儿化”现象研究
20
作者 罗艺 罗冉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儿化”是一种特殊音变现象,也是一种特殊构词方式。玉溪方言儿化音变比普通话简单,音变形式较少,但有自身的规律,在与三呼(开、齐、合)拼合时对应整齐,儿化后呈现出韵腹央化的语音特征。儿化构词能力较强,词类分布范围较广,使用功能丰... “儿化”是一种特殊音变现象,也是一种特殊构词方式。玉溪方言儿化音变比普通话简单,音变形式较少,但有自身的规律,在与三呼(开、齐、合)拼合时对应整齐,儿化后呈现出韵腹央化的语音特征。儿化构词能力较强,词类分布范围较广,使用功能丰富,整体呈现出灵活而多变的特点,具有地方语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溪方言 儿化 音变 词类分布 使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