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逻辑思维对诗性的背离与回归——从罗素、维特根斯坦到伽达默尔 |
邓晓芒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论米兰·昆德拉小说中“存在密码”的诗性形式——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为例 |
童真
徐佳宁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满族刺绣诗性意象在校园文创设计中的应用 |
耿阳
刘婧
|
《设计》
|
2024 |
0 |
|
4
|
后互联网视域下中国青年电影的诗性回溯与未来指涉 |
李艳丹
裴蕾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诗性困囿的戏剧性突围与范式拓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叙事新意探赜 |
王洋
石彦伟
|
《传媒》
|
2024 |
0 |
|
6
|
晚明小品文中的“江南”与诗性文化 |
张啸
梁华清
|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7
|
从《诗经》看诗性精神对中国画造境表现作用及当代审美启示 |
王建华
|
《美术教育研究》
|
2024 |
0 |
|
8
|
阿里斯托芬《云》中的诗性伦理与新智术之争 |
庞燕宁
|
《文学与文化》
|
2024 |
0 |
|
9
|
传统年画的诗性审美重构与叙事语境转换 |
张惠玲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地方路径里的凡人史诗与诗性正义--论张学东《西北往事三部曲》 |
谢腾飞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1
|
论《礼记·月令》的诗体形式与诗性智慧 |
李鹏
|
《德州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2
|
中式奇幻·互文空间·诗性表达:《中国奇谭》的叙事探索 |
朱琳
|
《视听理论与实践》
|
2024 |
0 |
|
13
|
生态翻译学:《英韵三字经》译本的生态诗性分析 |
吴静
|
《绥化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新世纪陕西女性诗歌论略 |
熊英琴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4 |
0 |
|
15
|
中国教育的诗性领导:传承与转化 |
汤文益
程晋宽
|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
2024 |
0 |
|
16
|
以己度物·英雄符号·诗意言说——《周易》诗性审美模式研究三题 |
陈硕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荀子“诗性伦理”思想研究 |
王堃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文学情动机制的影视表达:论中国传记电影的诗性与哲思 |
赵婧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高校与中学新诗教育的差异性分析及融通路径探索 |
吴昊
姚灿
|
《江汉学术》
|
2024 |
0 |
|
20
|
重回文学本身:方法与意义——以张清华的“文学性研究”为讨论中心 |
蔡岩峣
|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