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庭坚诗学理论中“诗格”与“人格”关联研究
1
作者 司聃 陈征帆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6-49,共4页
黄庭坚诗学理论中的“诗格”与“人格”,即是黄庭坚诗学理论的诗歌创作理论和关于诗人人格的“作家论”。黄庭坚的诗格主要表现在诗格创作上推陈出新;诗格炼字上主张拗奇韵、用险字;诗格立意上主张格调高远、平淡深邃等方面。黄庭坚诗... 黄庭坚诗学理论中的“诗格”与“人格”,即是黄庭坚诗学理论的诗歌创作理论和关于诗人人格的“作家论”。黄庭坚的诗格主要表现在诗格创作上推陈出新;诗格炼字上主张拗奇韵、用险字;诗格立意上主张格调高远、平淡深邃等方面。黄庭坚诗学理论中的“人格”体现在其有忠义孝友的人格修养、雅俗并存的人格情感及“师法古人”“师友讲习”的人格要求。文章通过探析可知,黄庭坚诗学理论中的“诗格”与“人格”融会贯通,人格影响诗格发展、诗格彰显人格异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诗学理论
下载PDF
日本《续唐宋联珠诗格》考论
2
作者 程舒琪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93-100,195,共9页
《续唐宋联珠诗格》是日本江户时代儒士东条信耕续补中国《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之作,具有辑佚和校勘价值。此诗格除了古籍中常见的几种文献讹误外,还可见因日语字音相同而讹、于格法关键处窜改原诗两种较为特殊的情况。《续唐宋联珠诗格... 《续唐宋联珠诗格》是日本江户时代儒士东条信耕续补中国《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之作,具有辑佚和校勘价值。此诗格除了古籍中常见的几种文献讹误外,还可见因日语字音相同而讹、于格法关键处窜改原诗两种较为特殊的情况。《续唐宋联珠诗格》具有去评点、重字例、多诗例的编选特色,这与日本语言、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诗坛接受中国诗歌的方式、状态及心理,具有跨文化诗学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唐宋联珠诗 文献讹误 训读 编选体例 诗学接受
下载PDF
王昌龄《诗格》中的主客交融理论探析
3
作者 吴佳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16期15-20,共6页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情与景等主客交融的关系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主客交融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王昌龄《诗格》是盛唐诗格类著作的重要代表,王昌龄在《诗格》中对主客交融关系进行了具体论述,其中“十七势”... 我国古代诗歌中的情与景等主客交融的关系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主客交融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重要的一部分。王昌龄《诗格》是盛唐诗格类著作的重要代表,王昌龄在《诗格》中对主客交融关系进行了具体论述,其中“十七势”“常用体十四”“三境”“论文意”等部分是这一范畴重要的生发阐释。王昌龄在《诗格》中的论述,反复强调了创作者主观情志、感悟与景物、道理等客体的交融。这对我国诗歌创作、诗境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探讨王昌龄《诗格》中主客交融的诗歌体势、主客交融的诗境等理论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昌龄 主客交融 诗歌体势 诗境 影响
下载PDF
环绕唐五代诗格中“势”论的诸问题 被引量:11
4
作者 巩本栋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102,共8页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唐五代诗格中的“势”论,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势”的含义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尤其是被兵家借用为兵法概念,即兵“形势”和兵“技巧”以后,遂进而影响到东汉以后的书论,意谓字体的形状和结体的态势...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之一,唐五代诗格中的“势”论,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势”的含义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尤其是被兵家借用为兵法概念,即兵“形势”和兵“技巧”以后,遂进而影响到东汉以后的书论,意谓字体的形状和结体的态势;影响到文论,即指文章的风格。至唐王昌龄撰为《诗格》,提出“十七势”等诗学概念,则谓诗歌创作中的运思和意脉的流转变化。至于皎然《诗式》、齐己《风骚旨格》、僧神《诗格》等,虽借用禅宗话头,巧立名目,然其所谓“势”论,也大抵与王昌龄相近,而与禅学中的“势”并无深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脉 兵法 禅宗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格论的发展及其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建次 刘慧萍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8-94,共7页
我国古代诗格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即:魏晋南北朝为孕育期,唐代为成型期,宋代为发展期,元代为承传期,明代为繁盛期,清代为深化期;古代诗格论的特征则主要体现在称名的扩张性、内涵的多样性、阐说的传承与消解性三个方面。
关键词 古典诗学 发展 特征
下载PDF
王昌龄《诗格》考 被引量:13
6
作者 卢盛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6-32,共7页
《文镜秘府论》所收王昌龄《诗格》,可能经后人补辑,但基本内容是可靠的。其中有根据他为人讲作诗法时的纪闻辑录而成的语录体,也有有意著书而成的书面语体。一些内容作于为江宁丞时,但有些内容当作于贬龙标之后,包括语录体和书面体。... 《文镜秘府论》所收王昌龄《诗格》,可能经后人补辑,但基本内容是可靠的。其中有根据他为人讲作诗法时的纪闻辑录而成的语录体,也有有意著书而成的书面语体。一些内容作于为江宁丞时,但有些内容当作于贬龙标之后,包括语录体和书面体。以前我们只认为它作于贬江宁丞时,是不对的。王昌龄《诗格》的注文也可能为王昌龄自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空海 王昌龄 《诗
下载PDF
《联珠诗格》的东传与日本五山七绝的发展——兼论中国文学经典海外传播的路径与原则 被引量:7
7
作者 谢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4-200,239,共7页
宋元之际,于济、蔡正孙所编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是一部既有集成品格又有鲜明特色的七绝选本。它的宋学背景、内容取向和诗法诉求,既符合日本汉诗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契合日本五山时期的思想及文学潮流。它在五山时期东传日本,具备充分... 宋元之际,于济、蔡正孙所编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是一部既有集成品格又有鲜明特色的七绝选本。它的宋学背景、内容取向和诗法诉求,既符合日本汉诗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契合日本五山时期的思想及文学潮流。它在五山时期东传日本,具备充分的文化机缘和文学机缘。《联珠诗格》对于五山时期日本七绝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结构上,它提供了多种一唱三叹的句法、字法,为日本诗人逐渐掌握。在内容上,室町七绝涌现出题画诗、托物讽刺诗、人文化咏物诗等新题材,也是其影响所致。它的传播与影响史,能够显现中国文学经典海外传播史中的普遍规律,即:多采取"断片传播"的方式,多遵循"思想先行"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珠诗 日本五山七绝 中国文学经典 海外传播
下载PDF
古代文论中的诗格论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伯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2-71,共10页
一、“诗格”的涵义及范围诗格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某一类书的名称.作为某一类书的专有名词,其范围包括以“诗格”、“诗式”、“诗法”等命名的著作,其后由诗扩展到其它文类,而有“文格”、“赋格”、“四六格”等书,乃至“画格”、... 一、“诗格”的涵义及范围诗格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某一类书的名称.作为某一类书的专有名词,其范围包括以“诗格”、“诗式”、“诗法”等命名的著作,其后由诗扩展到其它文类,而有“文格”、“赋格”、“四六格”等书,乃至“画格”、“字格”之类,其性质是一致的.“诗格”一词,《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已经出现:“挽歌辞者,或云古者《虞殡》之歌,或云自出田横之客,皆为生者悼往告哀之意.陆平原多为死人自叹之言,诗格既无此例,又乖制作本意.”这可能是使用“诗格”一词最早的例子.《礼记·缁衣》云:“言有物而行有格”.郑玄注;“格,旧法也.”伪《孔子家语·五仪》云:“口不吐训格之言.”王肃注:“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镜秘府论》 “诗 古代文论 晚唐五代 “诗法” 文学批评 “法” 《诗式》 上官仪 文笔式
下载PDF
诗格对偶理论及其审美建构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星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52,共7页
诗格理论是主要以近体诗艺术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体系化探讨,对偶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讨论写作中运用什么样的对偶类型,如何运用对偶,才能在诗的音声和篇章上表现出偶丽、谐和、严整的艺术效果,从而容纳万象于一体,展现内涵丰富、... 诗格理论是主要以近体诗艺术形式为研究对象的体系化探讨,对偶说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讨论写作中运用什么样的对偶类型,如何运用对偶,才能在诗的音声和篇章上表现出偶丽、谐和、严整的艺术效果,从而容纳万象于一体,展现内涵丰富、时空开阔的艺术境界。具体而言,唐人研究的对偶类型丰富,涉及字、音、义、句等多个方面,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其整体意识和篇章意识的贯注,表现出从"专对不移"到"随势通变"的特征。诗格讨论对偶形式目的在于审美建构,即建立诗篇严整偶丽的结构,表达圆融丰富的意义和建构时空开阔、时空交融的审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 随势通变 严整 时空
下载PDF
文格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祝尚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唐五代诗学论著被称为"诗格"。南宋与元代的部分文章学著作,也以格法研究文章,可称之为"文格"。对此,学界似罕见论及。诗格、文格二者密切关联,"文格"是诗歌研究方法向文章研究领域的延伸。"文格&qu... 唐五代诗学论著被称为"诗格"。南宋与元代的部分文章学著作,也以格法研究文章,可称之为"文格"。对此,学界似罕见论及。诗格、文格二者密切关联,"文格"是诗歌研究方法向文章研究领域的延伸。"文格"著作的确认,对文章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 南宋 元代
下载PDF
唐代诗歌品格与诗意之关系——以“诗格”材料为中心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晓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60-66,共7页
与后人或从整体印象、或从个体分析入手讨论唐诗的品格不同,本文立足唐代"诗格"材料,探讨在唐人尤其是中晚唐人的眼中高品格诗歌的标准。其中"诗意"是决定诗歌品格的核心要素,"裨益风雅""似易而难到... 与后人或从整体印象、或从个体分析入手讨论唐诗的品格不同,本文立足唐代"诗格"材料,探讨在唐人尤其是中晚唐人的眼中高品格诗歌的标准。其中"诗意"是决定诗歌品格的核心要素,"裨益风雅""似易而难到""深新"的诗意生成方式,讲求结构功能与"中庸""含蓄""谨严"的诗意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诗歌的高贵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诗意 唐诗
下载PDF
唐五代诗格中的体、势诸范畴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江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6,共5页
体、势、门、格、式诸传统文论范畴在唐五代诗格中产生了新的内涵,被用以讨论诗歌创作中以句法为中心的具体技法,它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展示了唐五代诗格句法理论的全貌。这些范畴在诗格中既有彼此各异的意义所指,又有含义的交叉重叠之处... 体、势、门、格、式诸传统文论范畴在唐五代诗格中产生了新的内涵,被用以讨论诗歌创作中以句法为中心的具体技法,它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展示了唐五代诗格句法理论的全貌。这些范畴在诗格中既有彼此各异的意义所指,又有含义的交叉重叠之处;而且,同一范畴在不同的诗格中也时有不同的诗学内涵,表现出含义的丰富性和某种程度上的随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
下载PDF
皎然《诗式》“作用”与唐五代诗格的“磨炼”理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江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共5页
"作用"是皎然《诗式》中重要的诗学概念,其内涵学术界看法不一。把"作用"放在从皎然诗论的整体理论体系和唐五代诗格的整体两个不同层面进行考察,我们发现,皎然所言"作用"主要指向"意",指诗歌... "作用"是皎然《诗式》中重要的诗学概念,其内涵学术界看法不一。把"作用"放在从皎然诗论的整体理论体系和唐五代诗格的整体两个不同层面进行考察,我们发现,皎然所言"作用"主要指向"意",指诗歌创作过程中对诗意的琢磨与锤炼,是唐五代诗格"磨炼"理论的一部分。"磨炼"是唐五代诗学的核心理论,其发展线索从王昌龄《诗格》开始,经皎然《诗式》,到旧题白居易《金针诗格》最后成熟,并在晚唐五代以至宋初的诗格中蔚为大观,是唐五代诗格中独具特色的理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皎然 诗式 作用 磨炼
下载PDF
李淑《诗苑类格》考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发国 曾明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4-68,共5页
蔡镇楚专著《诗话学》和论文《唐人诗格与宋诗话之比较》谓李淑《诗苑类格》、李邯郸《诗格》是两种不同的唐代诗格著作;《中国历代的话选》谓《诗苑类格》佚文仅《诗人玉屑》录存三条。本文针对这些错误说法提出:(一)李淑《诗苑类格》... 蔡镇楚专著《诗话学》和论文《唐人诗格与宋诗话之比较》谓李淑《诗苑类格》、李邯郸《诗格》是两种不同的唐代诗格著作;《中国历代的话选》谓《诗苑类格》佚文仅《诗人玉屑》录存三条。本文针对这些错误说法提出:(一)李淑《诗苑类格》和李邯郸《诗格》是宋代著作;(二)它们是同一著作;(三)《诗苑类格》佚文还为《类说》、《记纂渊海》、《事文类聚》、《困学纪闻》、《小学绀珠》、《南溪笔录群贤诗话》、《诗林广记》等录存,除去重复,计得八条;每条佚文除有文字校理外,对出处、原作者等问题也作了考察、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李淑 <<诗苑类>> 李邯郸 <<诗>>
下载PDF
“格诗”正诠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汝骏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47,共8页
诗分"格"、"律"的观念在白居易以前已经形成,至其正式提出了"格诗"的名号,与律诗对举。古今学者对于"格诗"概念的含义争讼不休,有律诗说、古体诗说、五言古诗说、齐梁体说诸解,所得结论几乎遍... 诗分"格"、"律"的观念在白居易以前已经形成,至其正式提出了"格诗"的名号,与律诗对举。古今学者对于"格诗"概念的含义争讼不休,有律诗说、古体诗说、五言古诗说、齐梁体说诸解,所得结论几乎遍涉中国古典诗歌的诸种体裁。从广义来说,"格诗"本质是古体诗而绝非律诗,从狭义来说,"格诗"即齐梁体。白居易集中另有"半格诗"的名号,或以之为与"格诗"相类的一种半古半律的诗体,实际上"半格诗"的概念并不能成立,它只是对诗集编次状况的客观描述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梁体 白居易
下载PDF
磨炼:晚唐五代诗学的理论核心——以诗格为中心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江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8,30,共7页
"磨炼"是晚唐五代诗学的理论核心,这不仅体现为晚唐五代诗格中的具体理论阐述,而且可以从诗格著作群体以及诗格所举的诗例方面得到证明。晚唐五代诗格中的"磨炼"理论是对诗歌创作中字、句、意、格进行锤炼的全方位... "磨炼"是晚唐五代诗学的理论核心,这不仅体现为晚唐五代诗格中的具体理论阐述,而且可以从诗格著作群体以及诗格所举的诗例方面得到证明。晚唐五代诗格中的"磨炼"理论是对诗歌创作中字、句、意、格进行锤炼的全方位理论总结,是诗歌创作多方面要求的理论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炼 晚唐五代
下载PDF
《全宋诗》失收诗人及其佚诗丛考——以稀见汉籍《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为中心 被引量:3
17
作者 卞东波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年第5期30-34,共5页
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是一部研究宋元之际诗学发展的重要文献,然此书在中国本土久佚,但在韩国和日本有多种翻刻本,流传非常广,影响亦甚大。《联珠诗格》对于研究宋代文学有重要的校勘、辑佚及史料价值,特别是此书保... 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是一部研究宋元之际诗学发展的重要文献,然此书在中国本土久佚,但在韩国和日本有多种翻刻本,流传非常广,影响亦甚大。《联珠诗格》对于研究宋代文学有重要的校勘、辑佚及史料价值,特别是此书保存近四百首《全宋诗》未收的佚作,其中有大量的宋代诗人不见于《全宋诗》。本文选取其中13位《全宋诗》失收的宋代诗人,对其生平进行考证,并辑录其佚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诗》 《唐宋千家联珠诗 生平 佚诗 辑佚
下载PDF
唐五代诗格中的物象理论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江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4,共5页
物象是唐五代诗格重点讨论的话题。唐五代诗格以"内、外意"分析物象,按物象的讽谕意义对物象进行分类列举归纳,并以此示人以象显意的做诗之法和"执象指意"的解诗之法。唐五代诗格的物象理论是对诗歌物象的全面清理... 物象是唐五代诗格重点讨论的话题。唐五代诗格以"内、外意"分析物象,按物象的讽谕意义对物象进行分类列举归纳,并以此示人以象显意的做诗之法和"执象指意"的解诗之法。唐五代诗格的物象理论是对诗歌物象的全面清理和总结,反映了这一时期诗歌理论的细化,在诗学史上是第一次,因而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这一理论对宋人的说诗风气和诗歌注释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象 执象指意 内外意
下载PDF
论宋初百年台谏制度建设与士人气节及诗格变迁之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培友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9,共7页
宋初百年台谏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对士人的文化心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表现在此期诗格变迁的发展历程中。台谏制度对士人气节和士人文化风尚产生作用,是通过台谏人物的进谏主张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推行而得以实施的。北宋诗格在五代备... 宋初百年台谏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对士人的文化心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表现在此期诗格变迁的发展历程中。台谏制度对士人气节和士人文化风尚产生作用,是通过台谏人物的进谏主张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推行而得以实施的。北宋诗格在五代备极萧衰之后呈现出勃起高涨的局面。此期士人特别关注文、道关系等历史现象,都与台谏制度影响下的士人文化心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谏制度 士人
下载PDF
宋代诗话中的诗格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建次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宋代诗话对"格"作为诗学审美和理论范畴的内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释,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作为格调、品格之义的诗格论;作为风格、风致之义的诗格论;作为体式、诗法之义的诗格论。宋人着力的理论性辨识为明清诗学理论... 宋代诗话对"格"作为诗学审美和理论范畴的内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释,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作为格调、品格之义的诗格论;作为风格、风致之义的诗格论;作为体式、诗法之义的诗格论。宋人着力的理论性辨识为明清诗学理论中格调论的出现和成熟累积了丰富的理论和批评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诗话 体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