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惟信诗歌略论
1
作者 郑媛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6期53-55,共3页
南宋江湖诗人吴惟信诗歌标举晚唐,效法姚贾,创作题材丰富多样,涉及感怀诗、咏物诗、酬赠诗、送别诗四类,其诗对仗精巧,体物工细,讲求兴寄,托物言志,总体呈现出清新自然的风貌,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值得挖掘探索。
关键词 吴惟信 江湖诗派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诗歌题材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利民 《理论月刊》 2008年第8期117-119,共3页
本文将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经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统计和分析了各阶段重要创作题材所占的比例,又通过前后比较反映和分析了各题材的变化趋势,从而揭示出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的精神退化趋势以及它所带来的诗歌精神风貌的总体变化。
关键词 李白 安史之乱 精神变化 风貌
下载PDF
关于曹植女性题材诗歌的解读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育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2-174,共3页
在曹植现存的诗歌中,关于女性题材的诗歌有十多首,是曹植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诗人借女性的情感经历寄托自己备受排挤与迫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苦悲怨情怀,代表了诗人此类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在解读这类作品... 在曹植现存的诗歌中,关于女性题材的诗歌有十多首,是曹植诗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部分作品是诗人借女性的情感经历寄托自己备受排挤与迫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苦悲怨情怀,代表了诗人此类诗歌的最高成就。因此,在解读这类作品时,就要结合诗人的创作心态,从表层形象与深层寄托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而诗人的创作心态,不仅与其自身的生平经历有关,还受到了社会文化心理与文学传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植 女性题 寄托
下载PDF
论古代昭君题材诗歌情感内涵的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江建高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2-145,共4页
昭君出塞这一重要历史题材,一直为古代诗家所瞩目。据统计古代此题材的诗歌多达700余首。随着朝代变化,从唐以前到元明清,昭君题材诗歌情感内涵从身世悲怨、家国乡思、和亲是非、直斥君王、各抒胸臆向人文关怀、深情讴歌的情感内涵演变。
关键词 昭君题 情感内涵 悲怨 演变
下载PDF
文化记忆、抒情策略和文类自觉——略论地震题材诗歌 被引量:1
5
作者 伍明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57-60,80,共5页
研究了地震题材诗歌的写作特点,认为地震题材诗歌写作的热潮不能简单地泛化为一个文化事件,事实上,现代汉语诗歌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如文化记忆的承担、抒情策略的运用以及文类自觉的诉求等,都在这些诗歌里得到了反映,因此,应回到现代... 研究了地震题材诗歌的写作特点,认为地震题材诗歌写作的热潮不能简单地泛化为一个文化事件,事实上,现代汉语诗歌的一些基本艺术问题,如文化记忆的承担、抒情策略的运用以及文类自觉的诉求等,都在这些诗歌里得到了反映,因此,应回到现代汉诗写作的语境和立场,对地震题材诗歌写作做出一种全方位的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抒情策略 地震题 现代汉诗
下载PDF
论西施形象变化与西施题材诗歌情感内涵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凌云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1,86,共4页
西施形象至少有三次变化,《管子》等先秦典籍中只是纯然美女,东汉《吴越春秋》中是美人计的主角,汉以后杂记与笔记小说中则为神女或隐者。西施题材诗词的情感内涵或陈述史事言红颜薄命,或言救越亡吴而贬之为妖娥祸水,或为西施翻案斥吴... 西施形象至少有三次变化,《管子》等先秦典籍中只是纯然美女,东汉《吴越春秋》中是美人计的主角,汉以后杂记与笔记小说中则为神女或隐者。西施题材诗词的情感内涵或陈述史事言红颜薄命,或言救越亡吴而贬之为妖娥祸水,或为西施翻案斥吴国君臣荒淫,或嗟叹世事沧桑红颜尘土,或神往才子佳人的一舸超然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形象 变化 西施题 情感内涵
下载PDF
行动乃诗歌生命之所系——论马修·阿诺德关于诗歌题材的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吕佩爱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2期50-53,共4页
关于诗歌的题材选择,是马修·阿诺德诗歌理论中重点阐述的一个问题。本文从诗歌的愉悦宗旨、永恒对象和恢宏风格三个方面,分析归纳了阿诺德对于诗歌题材选择的一系列独到观点,从中也折射出他对诗歌赋予的道德诉求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行动 马修·阿诺德
下载PDF
“元轻”之再检讨——以元稹、白居易诗歌题材为中心进行考察
8
作者 王顺贵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自苏轼将元稹诗歌风格概括为"元轻"后,"元轻"便成为元稹诗歌风貌的定评。关于"元轻"的内在意蕴及其影响,后世解读者纷纷作解,各执一词,不过贬之者甚众。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缘于解读者对"元轻"... 自苏轼将元稹诗歌风格概括为"元轻"后,"元轻"便成为元稹诗歌风貌的定评。关于"元轻"的内在意蕴及其影响,后世解读者纷纷作解,各执一词,不过贬之者甚众。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缘于解读者对"元轻"内在意蕴的"误读",以及偏执一端的诗学视野。若仔细推究与辨绎,"元轻"的内在意蕴却有诸多被遮蔽之处,亟待抉发与敞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稹 白居易 艳诗 再检讨
下载PDF
清末《申报》新题材诗歌与古典诗歌新变征兆
9
作者 胡全章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99,共6页
19世纪70至80年代涌现在《申报》的一批新题材诗歌,因其反映了近代文明、洋溢着近代气息、开拓了诗题诗境、体现了新变趋势,从而具有了有待重新审视和发掘的文学史意义。清末《申报》刊发的一批反映近代城市文明和异域文化风俗的新题材... 19世纪70至80年代涌现在《申报》的一批新题材诗歌,因其反映了近代文明、洋溢着近代气息、开拓了诗题诗境、体现了新变趋势,从而具有了有待重新审视和发掘的文学史意义。清末《申报》刊发的一批反映近代城市文明和异域文化风俗的新题材诗歌,属于求新求变的"新世界诗",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末报刊诗歌趋新求变的时代动向,显露出中国古典诗歌正在发生近代新变的征兆,从而为此后诗界革命运动的开展作了一个至今仍鲜为人知的历史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申报》 新题 新变
下载PDF
论鲍照女性题材诗歌的象喻
10
作者 杨林夕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鲍照的女性题材诗歌多有寄托,或以女自喻或以女喻君,以寄托自己的身世抱负和对君主的忠诚。进一步拓展了喻体,将以前的性别家国过渡到自身己怀,同时扩展到社会人生,不仅借女言志表忠,而且情歌讽世。其象喻具有多层多重、丰富复杂的特点... 鲍照的女性题材诗歌多有寄托,或以女自喻或以女喻君,以寄托自己的身世抱负和对君主的忠诚。进一步拓展了喻体,将以前的性别家国过渡到自身己怀,同时扩展到社会人生,不仅借女言志表忠,而且情歌讽世。其象喻具有多层多重、丰富复杂的特点,或辗转设喻,曲折深隐;或层层递进;或并列设喻;或既递进又并列。对先秦以来借女言志作了阶段性的集结和丰富,而遥启唐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照 女性题 象喻
下载PDF
从乡愁到回归——谈台湾诗歌题材的演变
11
作者 古继堂 《写作(中)》 1994年第5期16-17,共2页
仿佛植物和气候的关系一样,台湾文学题材和政治的关系极为密切。
关键词 文学题 台湾回归 台湾文学 纪弦 政治气候 余光中 《乡愁》 蓉子 文晓村
下载PDF
安徽卷诗歌鉴赏题选材特点、命题走向及备考策略
12
作者 崔成志 《语文知识》 2015年第6期95-96,共2页
回顾梳理安徽卷2006年至2014年高考的诗歌鉴赏试题,其总体选材特点有四:从所选诗歌的样式来看,均为诗、词,未涉及到曲;从所选诗歌的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唐、宋、金、元、清,而又以唐、宋为主;从所选诗歌的作者来看,各种风格的诗人都有... 回顾梳理安徽卷2006年至2014年高考的诗歌鉴赏试题,其总体选材特点有四:从所选诗歌的样式来看,均为诗、词,未涉及到曲;从所选诗歌的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唐、宋、金、元、清,而又以唐、宋为主;从所选诗歌的作者来看,各种风格的诗人都有,但都有"生面孔"较多的特点;从所选的诗歌题材来看,各种题材兼有,而又以"抒怀言志"为主。其命题走向有四: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赏 命题形式 高考语文 命题原则 语文试卷 诗眼 篇章结构 命题者 鉴赏能力
下载PDF
当下诗歌题材的开放性及其缺失
13
作者 邓晓成 《写作》 2005年第6期3-6,共4页
当下诗歌在文体上的开放性有多种表现,其中重要方面之一就是题材的开放性。其原因可从多种角度去探究,但在我看来,一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文学艺术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当下诗歌在“写什么”上的自由度大大提升;同时.在西方大... 当下诗歌在文体上的开放性有多种表现,其中重要方面之一就是题材的开放性。其原因可从多种角度去探究,但在我看来,一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文学艺术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当下诗歌在“写什么”上的自由度大大提升;同时.在西方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影响之下而催生出的新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广泛地渗透到了文学艺术之中.以至于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线被消解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 后现代主义文化 缺失 西方大众文化 文学艺术 生态环境 社会文化 消费文化 审美观念 审美意识 日常生活 自由度
下载PDF
论中唐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的文化解读
14
作者 王红丽 《茂名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2-23,27,共3页
 选择物质文化的角度,对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进行解读。认为从元白诗派妇女题材诗歌中能反映出中唐女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即:妇女是其时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关键词 元白诗派 妇女题 物质文化 女性 社会经济生活 贡献
下载PDF
论长白山文化对明初辽东文人诗歌题材之影响——以《辽东志》、《全辽志》所收录诗歌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栋梁 史丽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3-107,共5页
自明永乐七年设奴儿干都指挥司,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后,东北地区受中原文化浸染日深,诗歌创作日益丰富。明初辽东文人所创作诗歌因其地域原因而多展现长白山文化之特色,其中《辽东志》与《全辽志》所收录诗歌尤具代表性。以二书为考量... 自明永乐七年设奴儿干都指挥司,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后,东北地区受中原文化浸染日深,诗歌创作日益丰富。明初辽东文人所创作诗歌因其地域原因而多展现长白山文化之特色,其中《辽东志》与《全辽志》所收录诗歌尤具代表性。以二书为考量对象,可窥知长白山文化对彼时辽东地区文人诗歌题材之影响,主要体现在重风景而轻时事、重佛寺而轻道观、描绘辽东特色风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文化 明初 辽东文人
下载PDF
浅论李商隐诗歌题材取向的文学贡献
16
作者 张宇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5期107-108,共2页
对诗歌题材意蕴的延伸与深化,既体现诗人的创作个性,又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国古代诗歌以其题材的丰富性与广泛性著称。不同的诗歌题材有不同的发展轮廓与轨迹。作为晚唐杰出的诗人,政治诗、咏史咏怀诗、咏物诗、爱情诗是李商隐... 对诗歌题材意蕴的延伸与深化,既体现诗人的创作个性,又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中国古代诗歌以其题材的丰富性与广泛性著称。不同的诗歌题材有不同的发展轮廓与轨迹。作为晚唐杰出的诗人,政治诗、咏史咏怀诗、咏物诗、爱情诗是李商隐重要的诗歌题材,其表现题材的艺术方式趋于深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贡献
下载PDF
浅议杜牧女性题材诗歌
17
作者 马诗明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杜牧出身于世宦家庭,生性豪爽俊逸、风流倜傥,不论是对歌姬妓女还是对后宫佳丽,都饱含着真挚深切的感情,对那些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女性更会自觉地予以深切的同情和怜惜。杜牧读史业儒的教育经历,使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而对晚唐浮... 杜牧出身于世宦家庭,生性豪爽俊逸、风流倜傥,不论是对歌姬妓女还是对后宫佳丽,都饱含着真挚深切的感情,对那些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女性更会自觉地予以深切的同情和怜惜。杜牧读史业儒的教育经历,使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而对晚唐浮华奢靡的社会风气甚为担忧。对那些被历史指责为亡国祸水的女人,杜牧的态度一向是冷峻而凌厉的,并借批评这些女子的骄奢淫逸,讽谏当权者的昏庸无能。爱憎分明的感情,使杜牧的女性题材诗歌体现了强烈的诗情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牧 女性题 豪爽俊逸
下载PDF
论杜甫饮食题材诗歌中的儒者情怀
18
作者 陶慧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0-74,共5页
对于一生沉沦下僚、饱经贫病之苦的杜甫,后世常有"饥客""癯生"之评。然而在杜甫的饮食题材诗歌中,表现其饥饿穷愁的诗句却并不多,更多的作品则是通过"饮食"这一虽然平凡琐屑、却又有着最浓郁的生活气息... 对于一生沉沦下僚、饱经贫病之苦的杜甫,后世常有"饥客""癯生"之评。然而在杜甫的饮食题材诗歌中,表现其饥饿穷愁的诗句却并不多,更多的作品则是通过"饮食"这一虽然平凡琐屑、却又有着最浓郁的生活气息的题材,表现出诗人的忧民之心、仁爱之情与乐贫之志。其中折射出的诗人形象,也并非贫病老瘦的"杜陵饥客",而是一位忧国爱民、真情至性的醇然儒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饮食题 儒者情怀
下载PDF
略论曹植的女性题材诗歌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迪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曹植是建安时期留存作品最多、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文人。由于家庭、社会、文学传统等原因,曹植创作了大量的女性题材诗歌,具体可以分为写实和象喻两类。透过女性题材诗歌可以感受曹植怨而不怒、哀而不争的创作心态,窥见其命途多舛的一生。
关键词 曹植 女性题 创作成因 创作心态 写实 象喻
下载PDF
都市、边塞、山水:王维诗歌题材的哲学观照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华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4-86,共3页
都市、边塞、山水、田园,王维的诗歌题材无所不备。从前期都市、边塞题材到后期的山水、田园题材的探索,王维诗歌题材有关现象具有超越文学艺术之上的哲学意蕴。题材有着内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是以"理想"作为其原始根基,诗人... 都市、边塞、山水、田园,王维的诗歌题材无所不备。从前期都市、边塞题材到后期的山水、田园题材的探索,王维诗歌题材有关现象具有超越文学艺术之上的哲学意蕴。题材有着内在结构上的同一性,即是以"理想"作为其原始根基,诗人用艺术的方式追求诗意的人生。同时,从都市到山水的最终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向人之自然天性的复归。诗歌多元的题材及其在哲学意义上的永恒性使之在当时获得"天下文宗"地位的同时,也使得其以山水诗垂范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