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书音均表·四》合韵字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汪启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86-96,共11页
段玉裁(一七三五———一八一五),清代有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和韵学家。所著《说文解字注》,为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极重要参考书。有《六书音均表》附其后,其六类十七部之古韵,“同声必同部”,谐声表,支脂之分立,侯部独立,真文分部等均... 段玉裁(一七三五———一八一五),清代有名的文字训诂学家和韵学家。所著《说文解字注》,为研究文字、音韵、训诂之极重要参考书。有《六书音均表》附其后,其六类十七部之古韵,“同声必同部”,谐声表,支脂之分立,侯部独立,真文分部等均为不刊之论。“能发唐以来讲韵者所未发”。(《说文解字注》804页,以下凡称引《六书音均表》,不再注出处) 《六书音均表》是段玉裁研究古音韵的专著。他生活的乾、嘉时代,正是音韵之学大起的时代。古音学自吴械开其端,陈第、顾炎武、江永继基后,在他当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韵 古本音 《说文解字注》 谐声 古音学 汉语音韵 诗经韵读 古韵 陈第 韵部
下载PDF
常见汉字谐声偏旁及例字古韵检韵表(《音韵学述论》摘选之三)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53-61,共9页
自叙目前,大家已经公认:段玉裁在《六书音韵表》中所提出的上左“同声必同部”的论断是科学的,着很大的实用价值。因为汉字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其它百分二十左右的排形声字又大多被用作了构成形声字的谐声偏旁,所以知道了一个谐... 自叙目前,大家已经公认:段玉裁在《六书音韵表》中所提出的上左“同声必同部”的论断是科学的,着很大的实用价值。因为汉字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形声字,其它百分二十左右的排形声字又大多被用作了构成形声字的谐声偏旁,所以知道了一个谐声偏旁字的古韵属,便可以知道一大批由该偏旁得声的汉字的上左韵部了。如“不”在之部,用它构成的“杯、杯、丕、罘、否”即在之部。进而,从“丕”或”否”得声的“坯、邳、胚、呸;痞、”也在之部,等等。这样,音韵学家千辛万苦所获得的古韵研究成果,就可以作为一种知识手段,而被广泛地普及利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韵 检韵 上左 谐声 难检字 构拟 古汉语基础知识 研究成果 独体字
下载PDF
參編《漢字古音表稿》二三事 被引量:2
3
作者 雷瑭洵 《文献语言学》 2018年第2期148-154,226,共8页
通過回顧《漢字古音表稿》編寫過程中的幾件事情,介紹《表稿》字表、諧聲表和韻表三表合一的架構,敘述了設計和調整字表、編製諧聲表的一些細節。提出:合理的上古音系的聲韻調配合表或同音字表,應建立在一個科學合理的上古音系的基礎上... 通過回顧《漢字古音表稿》編寫過程中的幾件事情,介紹《表稿》字表、諧聲表和韻表三表合一的架構,敘述了設計和調整字表、編製諧聲表的一些細節。提出:合理的上古音系的聲韻調配合表或同音字表,應建立在一個科學合理的上古音系的基礎上,並合理地反映該音系的特徵;應該儘可能全面地收録上古漢語時期出現的字詞,並對其(形)音義關係做妥當的處理;應能反映出與中古音系的對應關係。文章還用這三個條件,分析了幾種不同的上古音系表的優點與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漢字古音稿》 諧聲表
下载PDF
古音学上的“同声同部”说应怎样看待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尚行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5-40,共6页
对“同声同部”原则,虽有人提出过一些异议,但学术界对这一原则仍存在着误解、滥用的情况,有的知名学者甚至认为考察古音,“谐声比韵语更可靠”。本文就如何正确对待“同声同部”原则作了多方面的阐述。提出:①音韵学者的古韵分部本质... 对“同声同部”原则,虽有人提出过一些异议,但学术界对这一原则仍存在着误解、滥用的情况,有的知名学者甚至认为考察古音,“谐声比韵语更可靠”。本文就如何正确对待“同声同部”原则作了多方面的阐述。提出:①音韵学者的古韵分部本质上是韵语归韵,从谐声看都大量存在“同声异部”的现象;②单纯依靠谐声系联,不是科学的方法;③“同声同部”说是段玉裁谐声归韵的重要原则,但不是最高原则;④谐声和古音的一致是有条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学 归韵 谐声 古韵 合韵 段氏 三百篇 月部 汉语音韵 以声
下载PDF
朱骏声的古韵研究贡献
5
作者 汪少华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4-18,共5页
朱骏声(1788—1858年)的《说文通训定声》(1833年成书),向来被视作一部卓越的训诂学著作,并且在词义的综合研究上推坐上了“第一把交椅”。然而其深湛的古韵研究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得的评价。笔者将《说文通训定声》放在顾炎武... 朱骏声(1788—1858年)的《说文通训定声》(1833年成书),向来被视作一部卓越的训诂学著作,并且在词义的综合研究上推坐上了“第一把交椅”。然而其深湛的古韵研究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应得的评价。笔者将《说文通训定声》放在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念孙、江有诰诸大家古韵研究造诣的背景下加以考察,结果发现:尽管古韵韵部的大致格局已定,朱氏却不是“无所发明”的简单“沿袭”;他对前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通训定声 古韵 朱骏 审音派 王念 研究贡献 谐声 孔广森 《广韵》 考古派
下载PDF
《古十七部谐声表》论析
6
作者 张道俊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23年第2期97-113,共17页
段玉裁《古十七部谐声表》在汉语古韵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讨论该表1521个谐声的真伪、归部、类型、来源、缺漏、顺序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表作出修订,新订谐声表共收谐声2390个。
关键词 《古十七部谐声 真伪 类型 来源 缺漏
原文传递
论江有诰《谐声表》之反切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子君 王思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7年第6期28-36,共9页
江有诰《谐声表》之反切,鲜有学者论及。笔者通过考察《谐声表》反切的内容、体例、来源、古音学思想等,揭櫫江氏对上古音值的认识。认为江氏音切以参考《说文》徐铉切语为主,并结合江氏古音体系为之折合,折合的准则是"古本音"... 江有诰《谐声表》之反切,鲜有学者论及。笔者通过考察《谐声表》反切的内容、体例、来源、古音学思想等,揭櫫江氏对上古音值的认识。认为江氏音切以参考《说文》徐铉切语为主,并结合江氏古音体系为之折合,折合的准则是"古本音"、"转音"理论。江氏所指部分"今音"为歙县方音。某些音切不合江氏古音体系,为江氏"自乱其例"之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有诰 《谐声 反切 歙县方音
原文传递
清段玉裁的《古十七部谐声表》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殷方 《汉字文化》 CSSCI 1990年第2期53-57,共5页
谐声字资料的整理在上古音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清代著名古音学家段玉裁(1735—1815)所著《六书音均表》的表二《古十七部谐声表》 (下文简称《谐声表》)可以说是《说文》谐声字特别是声符系统研究的基础。笔者最近研读段氏的《谐声表》。
关键词 谐声 古音学 上古音研究 段氏 汉语音韵 合韵 韵部 分别部居 独体字 高本汉
原文传递
黄以愚与《广谐声表》的古韵分部
9
作者 臼田真佐子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6年第1期91-106,共16页
《广谐声表》的作者未详。本文的结论是:《广谐声表》的作者是黄以愚。我们将《广谐声表·叙》(道光丙申年)与黄以愚《声训纬纂·叙》进行比较研究,由这些叙来看,《广谐声表》的成书比《声训纬纂》的成书早。只是还有两个关于... 《广谐声表》的作者未详。本文的结论是:《广谐声表》的作者是黄以愚。我们将《广谐声表·叙》(道光丙申年)与黄以愚《声训纬纂·叙》进行比较研究,由这些叙来看,《广谐声表》的成书比《声训纬纂》的成书早。只是还有两个关于古韵分部的问题。第一,《广谐声表》的古韵分部是二十二部,《声训纬纂》的古韵分部却是十九部,这是古韵分部的倒退。而且《重订谐声表》合刻在《声训纬纂》中,《重订谐声表》的古韵分部是十九部,黄以愚将几个部合并,实际上分为十五部。我们不妨推论以愚遵照父亲的古韵十五部说。第二,就黄式三的古韵分部来说,根据黄式三《答许印林书》是十五部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以愚 《广谐声》古韵分部 古音谐声 古音学
原文传递
Surface acoustic wave-based 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 a review 被引量:3
10
作者 Yi Zhang Yao Cai +7 位作者 Jie Zhou Ying Xie Qinwen Xu Yang Zou Shishang Guo Hongxing Xu Chengliang Sun Sheng Li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7期587-600,M0004,共15页
Over the past decade, ultraviolet(UV) detection has been a subject of major interest for both research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because of it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both the civil and military fields. The rapid de... Over the past decade, ultraviolet(UV) detection has been a subject of major interest for both research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because of it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both the civil and military field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has enabled the realization of UV detectors based on a variety of principles. Among these devices, UV detectors based on surface acoustic wave(SAW) technology offer unique advantages of remote wireless operation capability and zero power consumpt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working principles, important parameters, and the acoustic wave and materials types used in SAW-based UV detectors.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se detectors are discussed and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to optimize device performance are also summarized. Novel types of acoustic UV detectors based on thin 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s(FBARs)and Lamb wave resonators(LMR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Finally, future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re proposed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irections are provided to aid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violet detector Surface acoustic wave Sensitive material PIEZOELECTRI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