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诸侯王墓出土祠祀官印封泥研究
1
作者 姚娟娟 《收藏家》 2024年第9期26-35,共10页
随葬祠祀官印封缄物是西汉诸侯王墓葬的一种特殊现象。祠祀官印封泥的出土位置与墓内祭祀需求或者祭祀空间有关。祠祀官为诸侯王丧礼封缄礼器,是其不为文献记载的一项职事。所封缄礼器的意义在于发挥其祭祀职能,同时用来遣送、护佑死者... 随葬祠祀官印封缄物是西汉诸侯王墓葬的一种特殊现象。祠祀官印封泥的出土位置与墓内祭祀需求或者祭祀空间有关。祠祀官为诸侯王丧礼封缄礼器,是其不为文献记载的一项职事。所封缄礼器的意义在于发挥其祭祀职能,同时用来遣送、护佑死者去往地下世界。这一观念在战国秦汉出土文献祭祷辞中也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诸侯王 祠祀官 封缄物 祭祷辞
原文传递
西汉早期皇子诸侯王与中央皇室亲疏变化研究
2
作者 李勇 杨爽爽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1期73-76,共4页
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一方面推行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分封了众多同姓亲族子弟作为诸侯王,在关东地区代天子行政,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这些同姓诸侯王中,皇子诸侯王与皇帝的血脉关系最为亲近,也最得到皇帝信任,因此成为... 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一方面推行郡县制度;另一方面分封了众多同姓亲族子弟作为诸侯王,在关东地区代天子行政,起到拱卫中央的作用。这些同姓诸侯王中,皇子诸侯王与皇帝的血脉关系最为亲近,也最得到皇帝信任,因此成为中央政府控制关东地区的重要盟友。然而,随着帝位更迭,新皇子诸侯王不断产生,原有皇子诸侯王及其后嗣与新皇帝的血缘关系渐于疏远,于是成为中央政府新的防备、削弱对象。通过不断分封新的皇子诸侯王,以亲制疏,西汉政府强化了对关东地区的控制,增强了对关东地区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早期 关东地区 皇子诸侯王 以亲制疏
下载PDF
《史记》《汉书》诸侯王表序的“九国”辨析
3
作者 秦进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九国,指汉高祖末年的刘氏九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书·诸侯王表》序,均列举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九国。长沙国,属异姓王,实际同姓王只有八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正文高祖... 九国,指汉高祖末年的刘氏九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汉书·诸侯王表》序,均列举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九国。长沙国,属异姓王,实际同姓王只有八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正文高祖十二年栏,记载楚、齐、吴、淮南、燕、赵、梁、淮阳、代、长沙十国,除去吴氏长沙国,是为刘氏九国,可知序文遗漏了淮阳国。《汉书·诸侯王表》序文承讹袭谬仍然遗漏淮阳国,正文亦未为淮阳国立专栏,掩盖了淮阳国。据上述可知,《史记》《汉书》诸侯王表序均应补淮阳,以符刘氏九国之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汉书》 侯王 九国
下载PDF
汉初与皇帝“共天下”的诸侯王 被引量:5
4
作者 秦进才 《历史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70,共5页
汉初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王是皇帝"共天下"的"人君",由异姓、同姓诸侯王和功臣列侯、食邑者等构成.异姓诸侯王在刘邦去世前铲削殆尽,影响比较大的是同姓诸侯王,是仅次于皇帝的"诸侯人君",是与皇帝"... 汉初实行分封制,受封的诸侯王是皇帝"共天下"的"人君",由异姓、同姓诸侯王和功臣列侯、食邑者等构成.异姓诸侯王在刘邦去世前铲削殆尽,影响比较大的是同姓诸侯王,是仅次于皇帝的"诸侯人君",是与皇帝"共天下"的主体.本文试以汉朝初年的同姓诸侯王为主,对其与皇帝"共天下"的情况稍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分封制 侯王 财政经济 军事力量 政治权力
下载PDF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 被引量:4
5
作者 范天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范天成西安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秦亡汉兴之际,曾产生两支震烁古今的楚声短歌: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①。在秦末历史舞台上,项羽和刘邦扮演了两个最重要的角... 刘邦《大风歌》情感底蕴新探─—兼论汉初翦灭异姓诸侯王之得失范天成西安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系秦亡汉兴之际,曾产生两支震烁古今的楚声短歌:项羽的《垓下歌》和刘邦的《大风歌》①。在秦末历史舞台上,项羽和刘邦扮演了两个最重要的角色。他们共同灭秦之后,又为争夺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歌》 刘邦 侯王 《史记》 高祖本纪 汉初 《史记·项羽本纪》 《垓下歌》 事业悲剧 反叛者
下载PDF
西汉诸侯王墓棺椁及置椁窆棺工具浅论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尊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5-72,共8页
西汉诸侯王墓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多用棺椁,并有相关配套用具,体现出与身份地位相符的棺椁制度。棺椁在质地、重数及装饰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差异,反映了多样化的特点。棺椁是盛放墓主尸身的重要设施,在置椁下棺时会使用较多的工具以达到... 西汉诸侯王墓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多用棺椁,并有相关配套用具,体现出与身份地位相符的棺椁制度。棺椁在质地、重数及装饰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差异,反映了多样化的特点。棺椁是盛放墓主尸身的重要设施,在置椁下棺时会使用较多的工具以达到要求,保证安全。相关工具的使用一方面是对旧葬制、葬俗的继承,另一方面又与墓葬形制、结构,棺椁自身特点等密切相关,体现出丧葬礼俗的演进、相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及诸侯王墓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侯王 棺椁 工具
下载PDF
从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玉器看汉玉艺术风格 被引量:8
7
作者 石荣传 《文物春秋》 2004年第1期38-51,共14页
汉代是中国古玉发展的高峰之一,由战国晚期到两汉,经历了一个继承、创新、式微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以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的玉器为基础,一方面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其典型玉器进行型式分析,从造型上概括各类典型玉器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另... 汉代是中国古玉发展的高峰之一,由战国晚期到两汉,经历了一个继承、创新、式微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以两汉诸侯王墓出土的玉器为基础,一方面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其典型玉器进行型式分析,从造型上概括各类典型玉器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从纹饰演变和技法上对代表汉玉艺术风格的三种典型纹饰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侯王 玉器 艺术风格 历史文化
下载PDF
西汉诸侯王“献费”辨疑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平均 李晓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献费"是西汉初年郡国人民对皇帝承担的一项赋税,高帝十一年,刘邦规定每人每年交纳六十三钱作为"献费"。对于"献费"的解释,目前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的意见。通过对现有史料的分析,笔者以为,"献费"... "献费"是西汉初年郡国人民对皇帝承担的一项赋税,高帝十一年,刘邦规定每人每年交纳六十三钱作为"献费"。对于"献费"的解释,目前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的意见。通过对现有史料的分析,笔者以为,"献费"既不是算赋,更不是征自民间的祭礼,而应该是一项单独的赋税,它是地方长官和诸侯王每年朝十月时向皇帝所进奉的贺礼。文帝时候曾经一度被取消,以后逐步演变为诸侯朝觐聘享,"毕荐皮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侯王 皇帝 赋税制度 “献费”
下载PDF
汉代同姓诸侯王婚姻状况考述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海燕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6-19,共4页
两汉时期诸侯王一般妻妾众多。西汉时诸侯王的妻妾名目与皇帝后宫略同,人数也较多。随着诸侯王地位的下降,东汉时名目大为减少,对妻妾的数量也有了限定。诸侯王由于地位的特殊,其婚姻也易受政治、重亲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诸侯王不能审慎... 两汉时期诸侯王一般妻妾众多。西汉时诸侯王的妻妾名目与皇帝后宫略同,人数也较多。随着诸侯王地位的下降,东汉时名目大为减少,对妻妾的数量也有了限定。诸侯王由于地位的特殊,其婚姻也易受政治、重亲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诸侯王不能审慎地处理后宫问题,则会影响其最终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同姓诸侯王 婚姻状况
下载PDF
汉代诸侯王墓动植物陪葬内容及相关问题浅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尊志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4-142,共9页
动植物陪葬是汉代诸侯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蕴含的内容、内涵极为丰富。汉代诸侯王墓动植物陪葬的内容、形式及其作用或用途丰富多样,一方面反映出汉代诸侯王的政治地位及对财富的拥有,另一方面体现出与身份地位相符的葬制、葬俗... 动植物陪葬是汉代诸侯王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蕴含的内容、内涵极为丰富。汉代诸侯王墓动植物陪葬的内容、形式及其作用或用途丰富多样,一方面反映出汉代诸侯王的政治地位及对财富的拥有,另一方面体现出与身份地位相符的葬制、葬俗和其他丧葬内容,同时也体现出相应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反映出相关社会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侯王 动植物 陪葬内容
下载PDF
西汉时期同姓诸侯王犯罪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红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西汉的同姓诸侯王犯罪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其犯罪类型多种多样。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所以中央政权对其犯罪的处罚措施也有别于其他阶层,一般是由皇帝直接干预,惩处也相对较轻,显示了封建社会法律的不公平性。
关键词 西汉 同姓诸侯王 犯罪 处罚
下载PDF
东汉分封诸侯王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刚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2-26,共5页
东汉时封王主要集中在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始封王分为宗室王和皇子王两类,但宗室王逐渐被遏制。东汉的绍封都出现在和帝以后,被绍封的诸侯国是因为没有子嗣、犯罪等。绍封王来源于被绍封者的父兄辈,或是宗室的其他支系,但要求与当... 东汉时封王主要集中在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期。始封王分为宗室王和皇子王两类,但宗室王逐渐被遏制。东汉的绍封都出现在和帝以后,被绍封的诸侯国是因为没有子嗣、犯罪等。绍封王来源于被绍封者的父兄辈,或是宗室的其他支系,但要求与当朝皇帝的血缘关系较近。宗室王封地的范围远小于皇子王,皇子王之间封地的大小亦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皇子个人及其母亲的地位高低。章帝时对诸侯王衣食租税作出调整,封国广狭就不再具有决定意义。因诸侯王犯罪,始封国的地理位置或政策的调整还导致了徙封现象。以上三个方面是中央政权对诸侯王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侯王 始封 绍封 封地 徙封
下载PDF
徐州汉代三绝: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
13
作者 祝静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徐州古称彭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和发迹之地。两汉时期,徐州地区被汉王朝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迄今,西汉楚国和东汉彭城国的都城均已得到考古证实,发掘汉墓的数量约2000座,其中诸侯王和王后墓22座,画像石墓70余座,... 徐州古称彭城,是汉高祖刘邦的故里和发迹之地。两汉时期,徐州地区被汉王朝高度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全面发展。迄今,西汉楚国和东汉彭城国的都城均已得到考古证实,发掘汉墓的数量约2000座,其中诸侯王和王后墓22座,画像石墓70余座,出土的汉俑、汉印、汉玉、汉画像石等在全国极具影响,徐州已成为展示和研究两汉文化的重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汉高祖刘邦 画像石墓 汉王朝 汉墓 兵马俑 汉玉 侯王
下载PDF
商丘地区汉画像石艺术文化赏析与研究
14
作者 刘芳 《理财(经济)》 2024年第6期80-82,共3页
商丘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地处豫、鲁、苏、皖四省辐辏之地,北接山东菏泽,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西靠河南开封,东临安徽淮北、江苏徐州,享有“豫东门户”之称。全市共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 商丘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地处豫、鲁、苏、皖四省辐辏之地,北接山东菏泽,南襟河南周口、安徽亳州,西靠河南开封,东临安徽淮北、江苏徐州,享有“豫东门户”之称。全市共有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画像石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或中期早段的墓葬中。商丘地区汉画像石墓主要集中在永城和夏邑两地,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水网交错,经济发达。商丘是两汉时梁国所在地,共有十八代诸侯王及其荫封的子孙,留下较多的汉画像石墓,画像石墓是厚葬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石 画像石墓 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周口 西汉早期 侯王 商丘地区 河南开封
下载PDF
西楚霸王在自刎前创作了哪首诗
15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第7期77-77,共1页
《垓下歌》是项羽所作的诗,既洋溢着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尽管项羽在历史上以勇猛著称,但在垓下之战中遭遇困境,最后以失败告终。这首诗反映了英雄末路的悲凉,被后人广为传颂。西楚霸王项... 《垓下歌》是项羽所作的诗,既洋溢着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尽管项羽在历史上以勇猛著称,但在垓下之战中遭遇困境,最后以失败告终。这首诗反映了英雄末路的悲凉,被后人广为传颂。西楚霸王项羽在自刎前创作了著名的《垓下歌》。公元前209年,项羽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巨鹿之战中又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被称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个诸侯王。后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于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边后自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楚霸王 楚汉战争 垓下之战 侯王 四年
下载PDF
狗尾续貂
16
作者 江又 通通画画(插画) 《中华手工》 2024年第22期27-27,共1页
晋朝时,各诸侯王之间互相争权夺利。在这些人中间,赵王司马伦是个大野心家,一心想着当皇帝。新皇帝即位不久后,司马伦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带兵冲入皇宫,囚禁了皇帝,杀死皇后,并自封为相国,独揽大权。上台后,朝中大臣对司马伦的行为极为厌恶... 晋朝时,各诸侯王之间互相争权夺利。在这些人中间,赵王司马伦是个大野心家,一心想着当皇帝。新皇帝即位不久后,司马伦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带兵冲入皇宫,囚禁了皇帝,杀死皇后,并自封为相国,独揽大权。上台后,朝中大臣对司马伦的行为极为厌恶,司马伦也深知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害怕被人以同样的方法赶下台,因此整日忧心忡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王 司马伦 狗尾续貂
下载PDF
东汉诸侯王墓葬制度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玉霞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9-181,共3页
东汉诸侯王墓是规模、等级仅次于皇帝陵的大型墓,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阶层的埋葬制度,而且便于更全面认识汉代丧葬等级制度。通过对考古发掘并已基本认定的东汉王墓、王后墓的考察,结合文献记载,从墓葬的地面建制、墓葬形制、... 东汉诸侯王墓是规模、等级仅次于皇帝陵的大型墓,其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阶层的埋葬制度,而且便于更全面认识汉代丧葬等级制度。通过对考古发掘并已基本认定的东汉王墓、王后墓的考察,结合文献记载,从墓葬的地面建制、墓葬形制、随葬品、玉衣制度等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东汉诸侯王墓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侯王 墓葬制度
下载PDF
汉代对于诸侯王的逮捕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海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0-13,共4页
针对触犯国法的诸侯王,汉代政府有时会采取逮捕的方式来限制诸侯王的自由,以使得对诸侯王的调查和审讯程序得以继续。但由于诸侯王的特殊身份,针对他们的逮捕又具备很多鲜明的特点。表现为多样的逮捕方式,包括诱捕、诏捕、征诣、征召等... 针对触犯国法的诸侯王,汉代政府有时会采取逮捕的方式来限制诸侯王的自由,以使得对诸侯王的调查和审讯程序得以继续。但由于诸侯王的特殊身份,针对他们的逮捕又具备很多鲜明的特点。表现为多样的逮捕方式,包括诱捕、诏捕、征诣、征召等形式。逮捕后拘押的场所,也要经过缜密的考虑。本文即针对汉代政府逮捕诸侯王的方式及拘押的场所进行了逐一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逮捕 侯王 诱捕 征召 征诣 诏捕
下载PDF
也谈西汉初期诸侯王国的法律制度——与陈苏镇先生商榷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安合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西汉初期,分封的异姓诸侯王及其后来分封的同姓诸侯王,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确实拥有一定的特权,随着其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渐形成对西汉中央政府的严重威胁。但要说诸侯王与皇帝共治天下,汉朝的法律只在汉朝直辖区适用,却令人难以信服。
关键词 西汉初期 侯王 法律制度 汉法 质疑
下载PDF
从分封和翦灭异姓诸侯王看汉初“武人政治”出现的原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宗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45-48,共4页
汉初实行分封异姓诸侯王,造成"武人政治"局面的出现,其原因包括:当时社会分封思想残余的影响;刘邦为赢得楚汉战争而做出的权宜之计;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一种策略;吸取秦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各种因素共同决定了汉初先分... 汉初实行分封异姓诸侯王,造成"武人政治"局面的出现,其原因包括:当时社会分封思想残余的影响;刘邦为赢得楚汉战争而做出的权宜之计;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一种策略;吸取秦二世而亡的经验教训。各种因素共同决定了汉初先分封,后又翦灭异姓诸侯王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分封 侯王 武人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