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末民初武当茅山派道士庹继修行实述略——兼及《诸真宗派总簿》的续校
1
作者
张全晓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2,共9页
清末民初武当茅山派道士庹继修是近现代道教史上长期被湮没的传奇人物。他早年家居鄂西南建始县即以孝著闻,后奉母命入武当山出家,师承太和宫天云楼道士黄永元,为武当茅山派“继”字辈嫡传法嗣。庹继修从孝子到真人的生平行实,既博得了...
清末民初武当茅山派道士庹继修是近现代道教史上长期被湮没的传奇人物。他早年家居鄂西南建始县即以孝著闻,后奉母命入武当山出家,师承太和宫天云楼道士黄永元,为武当茅山派“继”字辈嫡传法嗣。庹继修从孝子到真人的生平行实,既博得了官方以及李瑞清、释敬安等文化名流的竞相推重,也反映出清末民初的武当山和武当道教仍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保持着顽强的生机和活力。庹继修及其同门在武当山天云楼以及杭州福星观丙申坛的宗教活动,为观察道教茅山派在近现代社会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庹继修
武当山
茅山派
《诸
真
宗派
总
簿
》
原文传递
全真道派輩字譜發隱
2
作者
張雪松
《全真道研究》
2013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元代全真道通行的教團身份識别,主要是通過建立全真道宫觀網絡的辦法,首先明確隸屬於某祖師高道法派之下的宫觀廟庵,居住其内的道士即被編織入全真道該道派譜系之中;這種做法必須有官方支持的全真道道官制度爲基礎,否則難以爲繼,這是元...
元代全真道通行的教團身份識别,主要是通過建立全真道宫觀網絡的辦法,首先明確隸屬於某祖師高道法派之下的宫觀廟庵,居住其内的道士即被編織入全真道該道派譜系之中;這種做法必須有官方支持的全真道道官制度爲基礎,否則難以爲繼,這是元代特有的現象。元代全真道並無派輩詩流傳,而是採取教團内成員名字中均帶某一特定字(如'道')的身份認同構建方式,但此種做法廣爲人知後,很難防止各種'邪教'的混入。明初以來嚴厲打擊民間教門,此種做法亦隨之式微。加之明代全真道未有元代的官方尊崇地位,部分全真道士有正一化傾向(習正一法門、結婚等),明代中前期全真道教團,往往傳承不明晰,進入低潮。明代中葉以後庶民可以建立家廟祠堂、祭祀始祖,從而出現'祠堂遍天下',佛教禪宗、全真道都開始採取利用依輩分高低按照派輩詩取名的做法,這樣既尊卑有序,派輩詩又往往秘而不宣,外人較難摹仿,容易彰顯教派身份特徵,具有很多優勢。派輩詩在道教中的應運,全真道早於正一道,可以説派輩詩的'創造',各派系開枝散葉,使得全真道在明中後期到清初開始進入復蘇和活躍期。清初王常月及其後學,逐步確立的龍門律宗,使用同一套派輩詩,既傳承全真龍門派,又傳承律師,將派輩詩譜系傳承與傳戒、方丈選任有機地結合起來。乾隆年間,清廷取消了度牒制度,爲方便在掛單等活動中甄别道士傳承派輩,清代中後期道教各十方叢林又開始彙編各主要道派的派輩詩,形成諸真宗派總譜。諸派輩詩的彙編,經過了一個歷史過程,達到上百首的規模則是在晚清民國時期。從派輩詩彙編的歷史過程來看,全真道的派别譜系數量是不斷衍化增長的。綜上所述,自派輩詩在全真道誕生之日起,不斷發展完善,對明清以來全真道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
真
道派
全
真
律宗
諸真宗派總簿
原文传递
题名
清末民初武当茅山派道士庹继修行实述略——兼及《诸真宗派总簿》的续校
1
作者
张全晓
机构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代真武庙碑记搜集、整理与研究”(20BZJ039)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末民初武当茅山派道士庹继修是近现代道教史上长期被湮没的传奇人物。他早年家居鄂西南建始县即以孝著闻,后奉母命入武当山出家,师承太和宫天云楼道士黄永元,为武当茅山派“继”字辈嫡传法嗣。庹继修从孝子到真人的生平行实,既博得了官方以及李瑞清、释敬安等文化名流的竞相推重,也反映出清末民初的武当山和武当道教仍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保持着顽强的生机和活力。庹继修及其同门在武当山天云楼以及杭州福星观丙申坛的宗教活动,为观察道教茅山派在近现代社会的活态传承提供了例证。
关键词
庹继修
武当山
茅山派
《诸
真
宗派
总
簿
》
分类号
B959.9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全真道派輩字譜發隱
2
作者
張雪松
机构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宗教學教研室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
出处
《全真道研究》
2013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文摘
元代全真道通行的教團身份識别,主要是通過建立全真道宫觀網絡的辦法,首先明確隸屬於某祖師高道法派之下的宫觀廟庵,居住其内的道士即被編織入全真道該道派譜系之中;這種做法必須有官方支持的全真道道官制度爲基礎,否則難以爲繼,這是元代特有的現象。元代全真道並無派輩詩流傳,而是採取教團内成員名字中均帶某一特定字(如'道')的身份認同構建方式,但此種做法廣爲人知後,很難防止各種'邪教'的混入。明初以來嚴厲打擊民間教門,此種做法亦隨之式微。加之明代全真道未有元代的官方尊崇地位,部分全真道士有正一化傾向(習正一法門、結婚等),明代中前期全真道教團,往往傳承不明晰,進入低潮。明代中葉以後庶民可以建立家廟祠堂、祭祀始祖,從而出現'祠堂遍天下',佛教禪宗、全真道都開始採取利用依輩分高低按照派輩詩取名的做法,這樣既尊卑有序,派輩詩又往往秘而不宣,外人較難摹仿,容易彰顯教派身份特徵,具有很多優勢。派輩詩在道教中的應運,全真道早於正一道,可以説派輩詩的'創造',各派系開枝散葉,使得全真道在明中後期到清初開始進入復蘇和活躍期。清初王常月及其後學,逐步確立的龍門律宗,使用同一套派輩詩,既傳承全真龍門派,又傳承律師,將派輩詩譜系傳承與傳戒、方丈選任有機地結合起來。乾隆年間,清廷取消了度牒制度,爲方便在掛單等活動中甄别道士傳承派輩,清代中後期道教各十方叢林又開始彙編各主要道派的派輩詩,形成諸真宗派總譜。諸派輩詩的彙編,經過了一個歷史過程,達到上百首的規模則是在晚清民國時期。從派輩詩彙編的歷史過程來看,全真道的派别譜系數量是不斷衍化增長的。綜上所述,自派輩詩在全真道誕生之日起,不斷發展完善,對明清以來全真道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全
真
道派
全
真
律宗
諸真宗派總簿
分类号
B956.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末民初武当茅山派道士庹继修行实述略——兼及《诸真宗派总簿》的续校
张全晓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全真道派輩字譜發隱
張雪松
《全真道研究》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