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涪陵与易理文化不期而遇
1
作者 陈科龙 张靖 谢晓涵 《今日重庆》 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
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历史悠久,这里不仅有被誉为“长江史书”的白鹤梁,还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之一。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受旧党与新党之争连累,程颐被贬谪涪州(今涪陵)。在其弟子谯定的帮助下,程颐在北岩普净院讲学授徒。普净... 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历史悠久,这里不仅有被誉为“长江史书”的白鹤梁,还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之一。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受旧党与新党之争连累,程颐被贬谪涪州(今涪陵)。在其弟子谯定的帮助下,程颐在北岩普净院讲学授徒。普净院背山临水,环境清新幽静,程颐在此潜心钻研和点注《周易》。谯定还请人在北岩凿了一个山洞,师生二人时常在此坐而论道,相互切磋。后人称此洞为“点易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颐 《周易》 程朱理学 白鹤梁 普净
下载PDF
论易学“涪陵学派”的形成、特点与深远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良品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31,68,共7页
形成于两宋交替时代而极盛于南宋的易学"涪陵学派",具有悠久的理学传统、庞大的学术队伍、强烈的爱国感情以及浓厚的地域特色等特点。该学派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程朱理学"的形成起到了承传的作用,对四川特别是涪陵... 形成于两宋交替时代而极盛于南宋的易学"涪陵学派",具有悠久的理学传统、庞大的学术队伍、强烈的爱国感情以及浓厚的地域特色等特点。该学派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程朱理学"的形成起到了承传的作用,对四川特别是涪陵的文化与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学派 程颐 易学 程朱理学
下载PDF
涪陵学派论纲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胜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8-76,共9页
宋代洛学“涪陵学派”的谯定及其川籍门人 ,兼具伊洛学统和蜀中学统 ,其学术活动对洛蜀会同、蜀学转型和程朱理学思想体系的构建均曾产生深刻影响 ,但由于谯定的隐处不显和朱熹的激烈批评而声名不振 ,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评价。本文以... 宋代洛学“涪陵学派”的谯定及其川籍门人 ,兼具伊洛学统和蜀中学统 ,其学术活动对洛蜀会同、蜀学转型和程朱理学思想体系的构建均曾产生深刻影响 ,但由于谯定的隐处不显和朱熹的激烈批评而声名不振 ,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评价。本文以考述谯定的生平、著述、学术源流为基础 ,对此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学派 洛蜀会同 程朱理学
下载PDF
涪陵易学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朝弟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51-53,共3页
涪陵易学为北宋理学家谯定所创,是对传统易学的创新和发展,其主动用静思想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地方特色。涪陵易学有悠久的历史与社会基础,对后世也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涪陵易学 北宋理学 主动用静思想 历史基础 社会基础
下载PDF
洛蜀交融——谯定学术新探
5
作者 金生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1,共7页
谯定学重《易》《论语》,是程门涪陵系的开创者。谯定长于象学,兼治数学、图书。他以象为道之发见,具有本体论意义。谯定强调领悟易象,然后会通诸卦爻大义,乃学以明心的克己功夫,又与格物致知有密切关系。谯定《牧牛图》以"四勿&qu... 谯定学重《易》《论语》,是程门涪陵系的开创者。谯定长于象学,兼治数学、图书。他以象为道之发见,具有本体论意义。谯定强调领悟易象,然后会通诸卦爻大义,乃学以明心的克己功夫,又与格物致知有密切关系。谯定《牧牛图》以"四勿"、"四毋"作为儒家循序渐进的修养阶梯,以"学"、"礼"为修养手段,以敬为修养方法,以明心见性为根本,以"无我"为最高境界和追求,继承发挥蜀学无心、牧心思想,加以儒学化改造,形成独特的理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学 蜀学 牧牛图诗
原文传递
蜀中《易》学奇人——谯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齐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1995年第1期20-22,共3页
蜀中《易》学,自古以来负有盛名。《宋史·隐逸传》说,有一个叫郭曩氏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南平。他的始祖在汉代是严君平的老师,历代以《易经》象数之学相传。又说,大学者程颢、程颐年轻时随父亲到成都,见到一个箍桶的篾匠,拿着一... 蜀中《易》学,自古以来负有盛名。《宋史·隐逸传》说,有一个叫郭曩氏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南平。他的始祖在汉代是严君平的老师,历代以《易经》象数之学相传。又说,大学者程颢、程颐年轻时随父亲到成都,见到一个箍桶的篾匠,拿着一本书在读。走近一看,原来是《易经》。兄弟俩觉得很惊讶,想要考考他。哪知篾匠先开口问道:“你们学过这个吗?”又指着《易经·杂卦》中的“未济男之穷”一句,叫他们讲解。兄弟俩看出篾匠有些来头,于是很谦虚地向他请教。篾匠简要地说道:“三个阳爻都错位了!”二人听了,深受启发,获益非浅。第二天又专门前去拜访,却再也没见到篾匠了。后来袁滋到洛阳,向程颐请教《易》学方面的问题。程颐就对他说:“《易》学发达要数四川嘛,你怎么不到那里去学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学 程颐 《易经》 蜀中 奇人 宋高宗 严君平 启蒙老师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原文传递
涪陵譙定研究二題
7
作者 廖名春 楊可 《宋代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34-42,共9页
譙定是宋代蜀學涪陵學派的創始人,為宋代蜀學一大家,並有'程門一大宗'之稱。然而由於史料的缺乏,對於譙定的研究尚有一些需要探討的問題,今擇其兩處略陳管見,以求教於方家。一、關於譙定的生年譙定在宋代蜀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譙定是宋代蜀學涪陵學派的創始人,為宋代蜀學一大家,並有'程門一大宗'之稱。然而由於史料的缺乏,對於譙定的研究尚有一些需要探討的問題,今擇其兩處略陳管見,以求教於方家。一、關於譙定的生年譙定在宋代蜀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生卒年月卻不詳,《宋史》亦不載。幸有陸游詩文提供线索,可略探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 學史 問題 學派 陸游 地位 生年 譙定
原文传递
譙定門人馮時行易學佚文簡論
8
作者 張文 李娟 《宋代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282-298,共17页
巴蜀易學名冠天下,宋代更有'易學在蜀'的稱譽,尤其以涪州樂溫人譙定所開創的涪陵學派.兼長於用象數、義理釋易,堪稱為巴蜀易學一大宗。其中,重慶人馮時行為譙定門人~①,同邛州張行成最得'定之餘意'~②,其易學思想久為... 巴蜀易學名冠天下,宋代更有'易學在蜀'的稱譽,尤其以涪州樂溫人譙定所開創的涪陵學派.兼長於用象數、義理釋易,堪稱為巴蜀易學一大宗。其中,重慶人馮時行為譙定門人~①,同邛州張行成最得'定之餘意'~②,其易學思想久為學界關注。然由於馮時行著作《縉雲文集》四十三卷今僅存四卷,《縉雲易解》《易論》佚失,難窺其易學思想全貌。不過,朱熹曾盛讚其'議論偉然','尤恨不得一見其面目,而聽其話言也'~③,朱氏門人馮椅亦在《厚齋易學》一書中大量徵引馮時行釋《易》語句,無疑為探究其易學思想提供了可貴資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 重慶 涪州樂 用象 釋易 語句 探究 稱譽 譙定
原文传递
關於譙定的《牧牛圖詩》
9
作者 王邦維 《宋代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91-101,共11页
首先要說明,我對譙定瞭解很少,更没有研究。我是重慶人,重慶是我的桑梓之地,對重慶的歷史和歷史上的名人,我知道得不多,真是很慚愧。在約我來開會之前,劉復生和粟品孝二位教授發給我一些有關譙定的材料,讓我在其中找一個題目,寫文章或... 首先要說明,我對譙定瞭解很少,更没有研究。我是重慶人,重慶是我的桑梓之地,對重慶的歷史和歷史上的名人,我知道得不多,真是很慚愧。在約我來開會之前,劉復生和粟品孝二位教授發給我一些有關譙定的材料,讓我在其中找一個題目,寫文章或做發言。我看了一下,讓我感興趣同時似乎也能講幾句話的,是譙定的《牧牛圖詩》。下面就結合相關的一些材料,就譙定的《牧牛圖詩》談一下個人的看法。譙定的《牧牛圖詩》,依據粟品孝教授提供的材料,說是出自《增修詩話總龜後集》,原題是《涪陵譙天授牧牛圖詩》。'涪陵譙天授'幾個字,顯然是編者加上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 重慶 歷史 圖詩 牧牛 譙定
原文传递
關於譙定與欽宗“論弗合,辭不就”的原因研判
10
作者 譚平 《宋代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199-228,共30页
《宋史·譙定傳》載:'靖康初,呂好問薦之,欽宗召為崇政殿說書,以論弗合,辭不就。高宗即位,定猶在汴,右丞許翰又薦之,詔宗澤津遣詣行在。……上將用之,會金兵至,失定所在。復歸蜀,愛青城大面之勝,棲逦其中,蜀人指其地曰譙巖。... 《宋史·譙定傳》載:'靖康初,呂好問薦之,欽宗召為崇政殿說書,以論弗合,辭不就。高宗即位,定猶在汴,右丞許翰又薦之,詔宗澤津遣詣行在。……上將用之,會金兵至,失定所在。復歸蜀,愛青城大面之勝,棲逦其中,蜀人指其地曰譙巖。'~①後人除了對譙定未能人仕從而留下更多行跡感到遺憾外,不免還有一個疑問:他與欽宗'論不合,辭不就'的原因是什麼?這個問題如能夠有一個比較清晰、真實的分析,將有助於加深我們對譙定的認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右丞 問題 人仕 青城 研判 大面 有助 譙定 政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