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刑罚贵在及时性和不可避免性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贾宇
-
机构
西北政法学院
-
出处
《山东法学》
1995年第3期9-9,共1页
-
文摘
刑罚贵在及时性和不可避免性贾宇(西北政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刑法遏制犯罪的功能,主要是靠运用刑罚来实现的。一般认为,刑罚的严厉性、及时性和不可避免性,是保证其功能有效发挥的基本条件。严厉性是刑罚区别于民事、行政、经济制裁的特征。如果刑罚不能给犯罪人造...
-
关键词
刑罚
及时性
不可避免性
严厉性
贪污贿赂犯罪
遏制犯罪
诈骗犯罪
犯罪人
警戒作用
刑事犯罪
-
分类号
D924.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切勿只“惩”不“戒”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必中
-
机构
山东济南南洋学校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20,共1页
-
-
关键词
惩罚教育
负面影响
教师
教育手段
法律意识
警戒作用
-
分类号
G637.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悠远的“警钟”
- 3
-
-
作者
陈明福
-
出处
《政工学刊》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31,共1页
-
文摘
悠远的“警钟”陈明福公元1952年2月10日,保定市东关大校场两声震彻长空的枪响,处决了犯有巨额贪污罪的高级干部刘青山、张子善。中国共产党在建国伊始坚决从内部剔除蛀虫的决心和魄力震憾了共和国大地,震憾了世界。这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中国的缔造者“进...
-
关键词
战争年代
反腐败
毛泽东
共和国
党性原则
犯罪行为
贪污罪
历史与现实
警戒作用
蛀虫
-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菩提一叶
- 4
-
-
作者
君冈
-
出处
《佛教文化》
1995年第2期4-4,共1页
-
文摘
正当我为本期选摘“菩提一叶”时,主编给我看了一封读者来信。 这位读者写道:“我是从一名执法者沦为罪犯的服刑人员,我无法也不知该怎样称谓他们。静思悔过,往往有许多遗憾和苦恼……” 看了这封信我感到有一种责任,要做点什么,说点什么。 首先,我要明确地告诉这位读者:不要为过去的事抱憾,只要认识了,忏悔了,改过了就好;也不要为选择称谓而烦恼,你同样是我们的朋友! 佛教有“同体大悲”的精神,别人的病痛,别人的沉沦与自己是不二的,我们不可对别人有病痛的心存侥幸,更无权对别人的沉沦幸灾乐祸。应该做的是,尽力帮助病者减轻痛苦,及早痊愈;使沉沦者抬头奋起,尽快获得新生。 这位朋友的短信给我一个启示,使我决定摘取《四十二章经》中的一叶。我相信佛陀这段话对我们都有警戒作用。
-
关键词
人的沉沦
四十二章经
菩提
服刑人员
减轻痛苦
警戒作用
幸灾乐祸
读者来信
基本物质
佛陀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只有审计监督是不够的
- 5
-
-
作者
高昱
-
出处
《商务周刊》
2004年第13期10-11,6,共3页
-
文摘
审计署的工作属于事后审计,公检法机关的司法介入也是事后追究,它们固然都能起到刮骨疗毒、亡羊补牢的警戒作用,但真正防患于未然,则对政府投资管理和审批等行政权力的制约,强有力的舆论监督。
-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审计清单
中国人寿
国家审计
风暴
审计署
司法介入
国家林业局
疗毒
警戒作用
-
分类号
F239.2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惩罚: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
- 6
-
-
作者
余广华
-
出处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3年第35期42-43,共2页
-
-
关键词
教育方法
教育手段
警戒作用
学生问题行为
中国教育
教育措施
解决问题
方法体系
伦理道德
性格类型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葡萄牙卡迪列案风波
- 7
-
-
作者
刘明波
-
出处
《中国监察》
1994年第8期47-47,共1页
-
-
关键词
葡萄牙
新闻舆论
房产税
进行民意测验
反批评
批评者
政府高级官员
警戒作用
为官清廉
违法问题
-
分类号
D7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