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划性肝切除术在肝细胞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成武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4期2624-2627,共4页
肝切除术是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获治愈可能的首选治疗手段,但仅少部分患者在被确诊时有手术切除治疗的机会。肝切除术后剩余肝体积(FLR)不足和肿瘤远处转移是HCC患者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主要原因。对于术前评估存在FLR不足的HCC患者... 肝切除术是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获治愈可能的首选治疗手段,但仅少部分患者在被确诊时有手术切除治疗的机会。肝切除术后剩余肝体积(FLR)不足和肿瘤远处转移是HCC患者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治疗的主要原因。对于术前评估存在FLR不足的HCC患者,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增加FLR,使患者获得肝脏手术切除治疗的机会,即计划性肝切除术。门静脉栓塞术(PVE)、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PVE、联合肝脏隔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及其改良术式等是现阶段实施计划性肝切除术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就计划性肝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计划性肝切除术 门静脉栓塞 动脉栓塞化疗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行计划性肝切除术90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岚岚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1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行计划性肝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我们对9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计划性肝切除术,总结手术治疗效果及有效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行预切除肝叶术27例、镜下根治性切除术60例、选择性胆道引流术52例。术后出现并...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行计划性肝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我们对9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计划性肝切除术,总结手术治疗效果及有效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行预切除肝叶术27例、镜下根治性切除术60例、选择性胆道引流术5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其中1例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并顺利出院。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计划性肝切除术安全有效,积极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是顺利实施治疗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部胆管癌 计划性肝切除术 临床护理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行计划性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少梅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130-131,共2页
目的分析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计划性肝切除术和并发症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进行计划性肝切除术的肝门部胆管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计划性肝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计划性肝切除术和并发症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进行计划性肝切除术的肝门部胆管癌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计划性肝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发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之后出现3例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出现11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计划性肝切除对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通过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针对性营养护理等多方面护理干预,保证了计划性肝切除手术的稳定实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部胆管癌 计划性肝切除术 护理干预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肝癌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远标 洪德飞 +7 位作者 黄东胜 范小明 罗祖炎 沈国樑 成剑 张宇华 张军港 彭淑牖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PAPEP)治疗剩余肝脏体积(FLR)不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2例巨大原发性肝癌(FLR合...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PAPEP)治疗剩余肝脏体积(FLR)不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2例巨大原发性肝癌(FLR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在PAPEP基础上进行改进,患者在静脉麻醉下,先行超声引导下的经皮微波消融(PMA)或经皮射频消融(PRA),同期进行门静脉栓塞术(PVE)。术后7~9d复查CT测量FLR,根据患者FLR增生及全身情况,分别行肝右三叶切除术和扩大右半肝切除术。观察指标:(1)患者PRA+PVE治疗前标准肝脏体积(SLV)、FLR。(2)PRA+PVE治疗后肝功能、体温、FLR和FLR增生时间。(3)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体温、并发症、FLR、住院时间。通过门诊或电话方式随访,了解患者肿瘤复发情况或其他随访内容,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3月。结果(1)PRA+PVE前,2例患者的SLV分别为1103mL和1132mL,FLR分别为417mL和297mL,分别占SLV的37.8%和26.2%。PRA+PVE治疗后无肝功能改变、无发热。(2)PRA+PVE术后FLR分别增至652mL和522mL,分别占SLV的59.1%和46.1%,增幅分别为56.4%和75.6%,FLR增生时间分别为10d和17d。2例患者顺利施行肝切除术,术中未输注RBC。(3)病例1术后3d肝功能Alb28.0昏/L,ALT63U/L,AST39U/L,TBil19.0μmoL/L,术后最高体温38qC。病例2术后3d肝功能Alb24.3g/L,ALT78U/L,AST11U/L,TBil38.1μmoL/L,术后体温正常。2例患者肝功能均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d复查CT可见患者FLR继续增大。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d和14d。结论PAPEP治疗FLR不足的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联合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切除 微波消融 射频消融 剩余脏体积 计划性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治疗余肝体积不足肝癌及胆管癌3例报告 被引量:17
5
作者 洪德飞 范小明 +8 位作者 罗祖炎 张远标 彭淑牖 黄东胜 沈国樑 卢毅 陈军法 成剑 韩方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percutaneous microwave/radiofrequency ablation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planned hepatectomy,PAPEP)替代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percutaneous microwave/radiofrequency ablation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or planned hepatectomy,PAPEP)替代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em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治疗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不足肝癌和胆管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应用PAPEP治疗FLR不足的2例原发性肝癌和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分隔预留侧和切除侧肝实质(pere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liver partition,PMA),PMA后1~3d行门静脉栓塞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PVE后10~13d测量FLR,术前系统评估后限期肝切除术:2例肝癌分别行肝右三叶和右尾叶切除术、扩大右半肝切除术,l例肝门部胆管癌行肝右三叶和尾叶切除、肝肠内引流术。结果PMA前3例标准全肝体积(standard liver volume,SLV)分别为1231.2mL、1202.9mL、1217.1mL,FLR分别为355.6mL、383.4mL、385.0mL,FLR/SLV分别为28.9%、31.9%、31.6%。PMA时间118~132min,PVE时间158—180min,PMA或PVE术后病人低热经对症处理好转,肝功能无明显变化。PMA+PVE后10~13dFLR分别为502.1mL、527.4mL、476.3mL,较术前分别增大41.2%、37.6%、23.7%。肝切除术时间230~440min,术中出血120~1800mL。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膈下脓肿,经穿刺后治愈;1例肝癌术后并发腹水、黄疸,经内科治疗后治愈,术后住院时间15~40d。结论PAPEP有望代替ALPPS治疗剩余肝体积不足的肝癌或肝门部胆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部胆管癌 门静脉栓塞 门静脉结扎 剩余脏体积 经皮微波或射频消融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计划性肝切除术 联合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切除
原文传递
不同栓塞材料的门静脉栓塞术治疗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倪俊声 李曜 +4 位作者 李慧芬 田涛 侯国军 杨远 周伟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6-411,共6页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和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的门静脉栓塞术(PVE)治疗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1月至2020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行PVE治疗的90例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 目的观察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和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的门静脉栓塞术(PVE)治疗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1月至2020年4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行PVE治疗的90例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7例,女性13例,年龄48(25,67)岁。依据栓塞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明胶海绵联合可脱解毛钢圈进行PVE的患者为明胶海绵组(n=30);采用NBCA联合可脱解毛钢圈进行PVE的患者为NBCA组(n=60)。上述两组中行二期肝切除术的患者分别为NBCA切除组(n=48)和明胶海绵切除组(n=18)。比较患者的剩余肝体积(FLR)生长速率和二期可切除率等临床资料。以电话、短信、微信、门诊复查方式随访肝切除术后的生存情况。结果NBCA组的二期可切除率高于明胶海绵组[80%(48/60)比60%(1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NBCA切除组从一期手术到二期手术的等待时间15(7,96)d短于明胶海绵切除组的40(28,1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NBCA切除组的FLR生长速率9.03(1.24,29.64)ml/d快于明胶海绵切除组的3.76(0.08,8.03)ml/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NBCA切除组患者术后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9.1%、62.0%和44.7%,总生存率分别为76.4%、69.5%和59.6%;明胶海绵切除组患者术后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0.6%、48.5%和35.4%,总生存率分别为66.7%、60.6%和42.4%。NBCA切除组和明胶海绵切除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BCA和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的PVE对初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较好,但选用NBCA作为栓塞材料患者的FLR生长速率及二期可切除率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栓塞材料 再生 计划性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