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细读:对科幻文学的计算批评之路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洋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54,共7页
计算批评是一种融合了定量计算和阐释批评的文学研究范式,它的目标是让计算直面情节叙事、艺术风格等高层次的文学问题,这其中,数字细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数字细读通过将阅读媒介从传统细读的文学文本和他人研究扩展到指标、图像、数... 计算批评是一种融合了定量计算和阐释批评的文学研究范式,它的目标是让计算直面情节叙事、艺术风格等高层次的文学问题,这其中,数字细读是必不可少的方法。数字细读通过将阅读媒介从传统细读的文学文本和他人研究扩展到指标、图像、数据和算法等方面,可以有效地提升量化指标的合理性,在数据和文学意义之间建立关联,发现文本中的隐藏结构和趋势,并最终服务于高层文学概念的建模分析。科幻文学作为当前中国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文学类型,对其进行的计算批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这一文类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发现其自身所隐藏的结构性特征,也有助于研究者了解、熟悉和改进数字细读这一新的文学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细读 计算批评 科幻文学 数字人文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基于“计算批评”的疫情文学情感主题比较研究——以《鼠疫》和《白雪乌鸦》为例
2
作者 王悦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85-88,共4页
计算批评作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分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处理工具和崭新研究范式,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将文学计量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在“计算批评”模式下,采用语料库文本挖掘技术对《鼠疫》和《白雪乌鸦》两部同题材的中西疫情... 计算批评作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分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处理工具和崭新研究范式,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将文学计量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在“计算批评”模式下,采用语料库文本挖掘技术对《鼠疫》和《白雪乌鸦》两部同题材的中西疫情小说进行情感极性对比分析,发现除了现存的“苦难中的温情”和“希绪弗斯式反抗”等主题外,两部作品中还展现出一些“文本细读”模式下难以察觉的情感主题,如“孤独”“理性”“愤怒”“恐惧”等,展现了疫情面前的细微民族心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批评 主题学 情感极性分析 《鼠疫》 《白雪乌鸦》
下载PDF
“计算批评”透视下的情感世界:通向残雪的另一种方式
3
作者 王悦 齐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计算批评作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分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处理工具和崭新研究范式,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将文学计量“描写性”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在“计算批评”模式下,利用情感极性分析这一研究模型,可在“长时段”远距离研究视... 计算批评作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分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强大处理工具和崭新研究范式,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将文学计量“描写性”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在“计算批评”模式下,利用情感极性分析这一研究模型,可在“长时段”远距离研究视角下获得对残雪实验小说创作的全局性、系统性理解。残雪小说创作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情感主题变化,整体上呈现出由外及内、由痛苦恐惧转向惊奇欣喜的情感趋势,在内核上逐渐摆脱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束缚,体现了残雪在创作中的精神突围和对自身独特精神王国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批评 数字人文 语料库 情感极性分析 残雪小说
原文传递
作为“计算批评”的“远读”——以网络小说“升级文”中的节奏与情绪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吉云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7-187,共11页
依靠当代技术的强大能力,文学研究者在内的人文学者已经可以使用数字技术完成对超大规模文本的解读。作为“数字人文起始点”的“远读”,是以牺牲细节为代价,实现对宏观体系和长期结构的把握。不过在文学领域,“远读”仍不是一个成熟的... 依靠当代技术的强大能力,文学研究者在内的人文学者已经可以使用数字技术完成对超大规模文本的解读。作为“数字人文起始点”的“远读”,是以牺牲细节为代价,实现对宏观体系和长期结构的把握。不过在文学领域,“远读”仍不是一个成熟的理论,少有具体而微的运用,且从诞生之初就不断遭受背离“人文之道”的质疑。本文将以类型化、模式化的男频“升级文”为对象,在“远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文本远读方法,同时探讨这一定量与计算方法的适合对象、使用难点及其可能与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计算批评 文本远读 升级文
原文传递
作为计算批评的数字人文 被引量:8
5
作者 赵薇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6,M0006,共11页
数字人文须超越工具阶段,其突破点在于如何以计算批评的方式介入更广泛的话语和文化实践中。计算批评是以数据化和计算建模为基础的知识表征和文本诠释过程,是一种全新的文本阐释学,属于广义的文化批评的范畴。它以作为社会实践的观念... 数字人文须超越工具阶段,其突破点在于如何以计算批评的方式介入更广泛的话语和文化实践中。计算批评是以数据化和计算建模为基础的知识表征和文本诠释过程,是一种全新的文本阐释学,属于广义的文化批评的范畴。它以作为社会实践的观念领域为对象,其前提是可解释的工具,强调模型在思考和推理过程中具有的意义。在“数据→模型→细读→理论→数据→……”的阐释循环中,人文学者从自身的领域知识和细读体验出发,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论证问题,激活工具的“自反性”,达到破除算法黑箱、发现文本背后的生产逻辑的目的,使“人”的维度在数字时代重放异彩。就现状而言,计算批评或可成为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未来应有更多的量化成果以计算批评的面貌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批评 数字人文 工具性 远读 模型化
原文传递
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批评:数字时代的“世界文学”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薇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66,共19页
本文以弗朗科·莫莱蒂等人的探索为中心,尝试用"世界文学"问题来检视"莫莱蒂道路"的得失,发现其早期实证化探索所面临的悖论和难度,追踪它随后汇入数字人文大潮的轨迹。从世界文学最棘手的方法论问题入手,可以... 本文以弗朗科·莫莱蒂等人的探索为中心,尝试用"世界文学"问题来检视"莫莱蒂道路"的得失,发现其早期实证化探索所面临的悖论和难度,追踪它随后汇入数字人文大潮的轨迹。从世界文学最棘手的方法论问题入手,可以发现"远读"这一自法国年鉴学派的书籍史研究中舶来的观念,是如何被视为解决比较文学危机的有效手段却终究搁浅的;而其后具备了"文化分析学"面向的数字人文,则有可能将"世界文学"这一抽象而雄心勃勃、或停留在经验层面的观念,发展成为可付诸生产性实践的计算批评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远读 实证化 数字人文 计算批评
原文传递
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批评--Franco Moretti之后的世界文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1-189,共9页
近年来,数字人文文本实验室(Chicago Text Lab-Textual Optics Lab)对东亚文化背景中的国际现代主义进行了一系列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通过几个关键案例的解析,本文力图展示该团队是如何通过“可伸缩阅读”(scalable ... 近年来,数字人文文本实验室(Chicago Text Lab-Textual Optics Lab)对东亚文化背景中的国际现代主义进行了一系列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通过几个关键案例的解析,本文力图展示该团队是如何通过“可伸缩阅读”(scalable reading)、跨语言建模和网络分析等方法,将弗朗科•莫莱蒂关于“世界文学”的概念模型发展成为可付诸生产性实践的计算批评的对象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检视了“远读”和“莫莱蒂道路”的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远读 数字人文 计算批评 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的“世界文学”研究: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批评 被引量:8
8
作者 赵薇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35-48,共14页
本文以意大利学者弗朗科·莫莱蒂及其领衔的文学实验室的早期探索为中心,尝试用“世界文学”问题来检视“莫莱蒂道路”的得失,揭示其所提倡的“远读”研究之实质和局限,追踪它随后汇入数字人文大潮的轨迹。以这一时期莫莱蒂的文学... 本文以意大利学者弗朗科·莫莱蒂及其领衔的文学实验室的早期探索为中心,尝试用“世界文学”问题来检视“莫莱蒂道路”的得失,揭示其所提倡的“远读”研究之实质和局限,追踪它随后汇入数字人文大潮的轨迹。以这一时期莫莱蒂的文学建模路径为线索,可以发现一种带有文化分析学面向的计算文学研究,将如何取代《世界文学猜想》中对“概念模型”的理论设想,而必然地导向了更具反思性和实践性的计算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远读 实证化 数字人文 计算批评
原文传递
网络文学的数据性及数据批评
9
作者 周冰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2,M0004,M0005,共11页
网络文学处于全面数据化的网络空间,依赖0和1来表征,是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和数据表达的综合复杂呈现,具有明确的数据属性。但近30年的网络文学批评却存在着数据缺失“综合症”现象,不仅导致批评无法面向网络文学的火热现实,... 网络文学处于全面数据化的网络空间,依赖0和1来表征,是数据录入、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和数据表达的综合复杂呈现,具有明确的数据属性。但近30年的网络文学批评却存在着数据缺失“综合症”现象,不仅导致批评无法面向网络文学的火热现实,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的病。以数据为中心,在网络文学的底层安放“装置”,搭建批评的基座,建构数据批评新范式,并不是与印刷批评绝对割裂,而是在接续、更生的基础上,引入数据思维与视野,强调文学性与数据性兼顾、从定性走向定量与定性结合、从人走向人一机协同、从单一的学科批评走向跨学科的场域化、实证化批评。数据批评并不排斥传统网络文学批评的文化阐释,而是要以数据思维、模型为文化赋能。它不是功利性的数据崇拜,也不滑向计算主义或数据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析出数据的经验、逻辑;更不是片面的数据分析、技术分析,而是对数据保持充分警惕基础上的、体现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数据 计算批评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人文学研究的变革与超越——数字人文在中国 被引量:29
10
作者 赵薇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1-206,232-233,共18页
经历了长期的准备与形成阶段后,2016年起,中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进入加速发展的建制化阶段。现阶段人文学者在其中的参与度大幅提高,数字人文的"方法共同体"已初步显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由研究性问题驱动的数字人文之间的分野... 经历了长期的准备与形成阶段后,2016年起,中国的数字人文研究进入加速发展的建制化阶段。现阶段人文学者在其中的参与度大幅提高,数字人文的"方法共同体"已初步显形,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由研究性问题驱动的数字人文之间的分野日渐清晰。数字人文的推进有望触发中国人文学科在知识基础、方法论和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反思,由此引领一个学科大碰撞、大融通时代的来临。未来数字人文的问题意识、规范共识、评价体系等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参与其中的人文学者应克服自身学科局限,有效投入到研究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发展出一种作为阐释和批评手段的反思性的数字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基础设施 计算批评 批判的数字人文 人文计算
原文传递
量化方法运用于古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和问题——以近年数字人文脉络中的个案探索为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薇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180,共13页
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量化方法在古代文学研究诸多问题上进展迅速,计算技术与文学阐释结合,形成了可操作的批评路径。《红楼梦》作者归属判断透露出计量方法的施用和解释问题;声律统计和诗歌研究向大样本、长时段的宏观层面迈进,... 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量化方法在古代文学研究诸多问题上进展迅速,计算技术与文学阐释结合,形成了可操作的批评路径。《红楼梦》作者归属判断透露出计量方法的施用和解释问题;声律统计和诗歌研究向大样本、长时段的宏观层面迈进,创生了独特的研究方法;文学史研究对系地维度的重视,带动了文学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借助于文本聚类和分类算法,可以从反思的角度切入文类和目录学研究;社会网络和文本网络分析成为极有潜力的方向。数字人文取向的文学研究应避免简单的工具化倾向,文学研究者须知晓工具的算法实质,将数据驱动的探索过程和论证驱动的假设—验证范式更好地结合起来,将建模整合进严密的论证中,获得有效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古代文学研究 量化方法 计算批评 远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