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通气/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联合同机低剂量计算机化断层融合显像对肺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丹 张国旭 郭佳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9年第6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联合同机低剂量计算机化断层(CT)融合显像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抗凝治疗效果价值的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56例肺栓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 目的探讨肺通气/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联合同机低剂量计算机化断层(CT)融合显像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抗凝治疗效果价值的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56例肺栓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32例,年龄(62.34±13.76)岁,年龄范围为29~86岁,所有患者在抗凝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行肺通气/灌注SPECT联合同机低剂量CT融合显像,分析治疗效果及影响治疗的因素.结果所有56例患者治疗前共有305个病变亚肺段,抗凝治疗前的病变亚肺段数为(5.5±3.1),治疗3个月后为(5.4±3.5);其中21例患者治疗效果好,35例患者治疗效果差,治疗效果好与治疗效果差的患者治疗后肺段灌注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13,P=0.003).对治疗效果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发现肺栓塞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抗凝治疗效果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25(95%CI:1.011~15.232),P=0.048].结论肺通气/灌注SPECT联合同机低剂量CT融合显像对于肺栓塞治疗效果评估及进一步指导肺栓塞抗凝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通气/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同机低剂量计算机化断层融合显像 抗凝药 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3种“弹丸”注射法在肾动态显像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雷蕾 张莉 杜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研究3种不同注射法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肾动态显像"弹丸"注射质量和剂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3组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相同,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三通管注射法和改... 目的研究3种不同注射法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肾动态显像"弹丸"注射质量和剂量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3组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相同,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三通管注射法和改良留置针注射法进行"弹丸"注射,采用肾动态显影图像质量合格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3种方法穿刺给药成功率、注射器内放射性残留量和对腹主动脉峰的半高宽的影响。结果改良留置针注射法成功率最高;不同注射方法"弹丸"注射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改良留置针注射法形成的"弹丸"质量最好;三通管注射法与传统注射法两者间残留放射性活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留置针与传统注射法、三通注射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留置针注射法"弹丸"注射质量,提高注射成功率,能更好地判断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注射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99mTc-钆喷酸葡胺 肾动态显像
下载PDF
三种注射法在肾动态显像中的“弹丸”质量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少红 蒋炳辰 +1 位作者 杨晓明 肖国有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2946-2947,共2页
目的研究核素肾动态显像中三种不同"弹丸"注射法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中的质量优劣。方法将180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三组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相同,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留置针注射法和三通管注... 目的研究核素肾动态显像中三种不同"弹丸"注射法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中的质量优劣。方法将180例肾动态显像患者分为三组,每组60例。三组患者静脉穿刺部位相同,分别用传统直接注射法、留置针注射法和三通管注射法进行"弹丸"注射,采用肾动态显影图像质量合格率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三种方法穿刺质量和"弹丸"显影质量。结果三者穿刺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针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3.3%、三通管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38.3%,直接注射法"弹丸"良好率为95.0%,三种"弹丸"注射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直接注射法形成的"弹丸"质量最好。结论加强直接注射法技能演练,提高"弹丸"注射质量,在肾动态显像中才能更好地判断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注射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99mTc-喷替酸 肾动态显像
下载PDF
双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静静 高传玉 +2 位作者 王宪沛 张优 肖文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577-579,共3页
目的分析^(99)Tc^m-MIBI/^(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双核素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 目的分析^(99)Tc^m-MIBI/^(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双核素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49例,冠脉造影后分为A组(行PCI术,25例)与B组(行药物保守治疗,24例)。术前行双核素检查,根据梗死区有无存活心肌分为有存活心肌组(31例)与无存活心肌组(18例)。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行静息心脏超声心动图。结果 (1)无存活心肌组:术后1、3个月LVEF值较术前均无改善(P>0.05)。(2)有存活心肌组:行PCI术者术后3个月LVEF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优于行药物保守治疗者(P<0.05)。行药物治疗者术后1、3个月LVEF值较术前无改善(P>0.05)。结论双核素评价AMI患者存活心肌,能预测延迟PCI治疗后室壁功能改善情况,为治疗决策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存活心肌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脱氧葡萄糖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下载PDF
SPECT显像联合血清学检测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贺传章 石小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8例胸部CT检查证实为肺部占...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在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58例胸部CT检查证实为肺部占位病变并予以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术前均接受SPECT显像、NSE、CYFRA21-1以及CEA检查,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58例患者中良性病变40例,恶性病变118例。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展开分析,SPECT显像检查的敏感度为83.1%,特异度为80.1%,准确度为82.3%;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为78.8%,特异度为77.5%,准确度为78.5%;SPECT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的敏感度为92.4%,特异度为90.0%,准确度为91.8%。可知联合检查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结论:SPECT显像联合血清CEA、CYFRA21-1、NSE检测是一种较为准确可靠的肺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判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癌胚抗原 肺部占位性病变
下载PDF
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世俊 唐威 吴宁 《癌症进展》 2012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0例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资料。结果 19例位于中纵隔,6例位于后纵隔,5例位于前纵隔;囊肿最大径1.7~13.0 cm... 目的探讨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的30例纵隔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资料。结果 19例位于中纵隔,6例位于后纵隔,5例位于前纵隔;囊肿最大径1.7~13.0 cm,平均5.2 cm;29例呈圆形或椭圆形,1例呈管状;13例呈水样密度,17例呈软组织密度;2例可见囊壁钙化。术前诊断符合率60%(18/30)。结论纵隔支气管囊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的囊肿,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揭示其囊性特征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囊肿 纵隔 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的SPECT/CT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江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3期50-50,共1页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也不断推出,如分子影像技术,该技术中的核医学分子成像,可及时有效的将分子医学基础研究成果推广到临床工作中。目前临床上加大对分子影像技术的研究分析,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基于多模态分...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也不断推出,如分子影像技术,该技术中的核医学分子成像,可及时有效的将分子医学基础研究成果推广到临床工作中。目前临床上加大对分子影像技术的研究分析,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基于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的SPECT/CT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简单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应用进展
下载PDF
SPE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买买江.阿不力孜 +1 位作者 林琳 栾新平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21例因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颅内外搭桥术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行SPECT局部脑血流量(r CBF)断层显像,对患者术前、术后临床情况进行...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21例因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颅内外搭桥术或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行SPECT局部脑血流量(r CBF)断层显像,对患者术前、术后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术后有19例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均有改善,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恢复,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结论 SPECT有助于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外科 局部血流
下载PDF
5例特殊的^(131)I全身扫描假阳性病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安波 何丽萌 +2 位作者 李沁忆 冯丽佳 张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173-176,共4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全身扫描中非转移性疾病所致假阳性的分布及原因,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和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相关检查、病理及随访证实的5... 目的分析并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131)I全身扫描中非转移性疾病所致假阳性的分布及原因,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和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相关检查、病理及随访证实的5个特殊假阳性病例,所有患者行^(131)I全身扫描前均已通过手术切除甲状腺并通过病理证实为DTC。结果2例患者为创伤摄取^(131)I所致假阳性,2例为囊肿摄取^(131)I所致假阳性,1例为畸胎瘤摄取^(131)I所致假阳性。结论^(131)I全身显像时假阳性的情况多种多样,常给诊断带来困难,所以正确认识假阳性的情况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 假阳性 全身扫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分化型甲状腺癌
下载PDF
超声三维斑点技术在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斑点技术在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256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超声三维斑点技术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斑点技术在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256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超声三维斑点技术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心功能指标[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左室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以SPE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超声三维斑点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超声三维斑点技术及SPECT成像系统检查LVPWT、IV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三维斑点技术、SPECT成像系统检查LVESV、LVEDV均低于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三维斑点技术、SPECT成像系统检查LVEDV、LVE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三维斑点技术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诊断中的效果较好,可较好的反映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三维斑点技术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心功能
下载PDF
头颅SPECT/CT对^(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毛夕保 李楠 +5 位作者 李海龙 丁晨旻 包文骏 范晶 薛宁娟 吴鹏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309-1313,共5页
目的评价头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CT对^(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方法对行^(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探查全身骨转移情况的鼻咽癌患者139例加做头颅SPECT/CT,采... 目的评价头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SPECT)/CT对^(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增益价值。方法对行^(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探查全身骨转移情况的鼻咽癌患者139例加做头颅SPECT/CT,采用五角星法判定^(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颌面放射性浓聚情况,采用三部分六区域法判定头颅SPECT/CT显像颅底骨放射性浓聚情况,绘制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各部位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86.57%,特异度为27.40%,阳性预测值为52.73%,阴性预测值为68.97%,准确度为56.12%。头颅SPECT/CT显像各区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灵敏度为94.03%,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74%,准确度为97.12%。^(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阳性率低于头颅SPECT/CT(45.32%vs.79.14%)(P<0.01)。结论头颅SPECT/CT对^(99) 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诊断鼻咽癌颅底骨侵犯有明显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颅骨 放射性核素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亚甲基二膦酸盐
原文传递
^(99m)Tc-MIBI/^(18)F-脱氧葡萄糖SPECT双核素心肌显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指导价值
12
作者 张文文 张国旭 +2 位作者 郝珊瑚 王治国 张彤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通过^(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存活心肌的检测,预测其术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自2009年... 目的通过^(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双核素心肌显像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存活心肌的检测,预测其术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证实为单支或多支冠状动脉严重闭塞的5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核素心肌显像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存活心肌组(A组,n=27)及存活心肌组(B组,n=30),再根据患者是否行CABG手术将其分为无存活心肌CABG手术组(A1组,n=18)、无存活心肌未手术药物保守治疗组(A2组,n=9)、存活心肌CABG手术组(B1组,n=19)及存活心肌未手术药物保守治疗组(B2组,n=11)。通过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心肌存活状况及心功能指标。结果 A1、A2、B2组术后1年的LVEF改善不明显,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术后1年LVEF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 ^(99m)Tc-MIBI/^(18)F-FDG SPECT双核素心肌显像能有效、直观地判断心肌存活情况,且其操作简便、易行、无创,在冠心病患者诊断心肌存活细胞的检测及疾病预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18F-脱氧葡萄糖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CT在油酸致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金兆辰 蒋文芳 +5 位作者 吉木森 姚利群 虞志新 冯玉玲 吴永红 周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通过C11测定油酸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兔病程中不同病变区域肺容积的变化,探讨CT早期诊断ARDS的价值。方法健康成年大耳白兔2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油酸组,每组10只。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CT室,采用静... 目的通过C11测定油酸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兔病程中不同病变区域肺容积的变化,探讨CT早期诊断ARDS的价值。方法健康成年大耳白兔20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油酸组,每组10只。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CT室,采用静脉注射油酸法(0.1mL/kg)制作ARDS模型。动态监测动脉血气,于造模前(Tn)、200mmttg〈氧合指数(OI)≤300mmHg(T1)、OI≤200mmHg(T2)三个时点对所有实验兔行胸部X线、凹检查,同时应用CT机载软件测定实验兔不同病变肺区百分比。观察并评价实验过程中不同病变区域肺容积的动态变化情况,比较肺容积的改变与OI的动态变化的相关性以及同一时点胸部X线片、CT的影像学表现。同时观察实验兔肺湿干重比及病理改变。数据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及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两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等级相关分析法。结果(1)T1,T2时点油酸组兔不通气肺区百分比[T1(19.30±2.34)%,T2(26.47±1.89)%]、通气不良肺区百分比[L(28.08±2.70)%,T2(37.40±1.7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通气正常肺区[L(47.38±3.19)%,B(30.82±3.25)%]显著低于对照组[T1(79.12±1.25)%,T2(78.24±1.84)%](P〈0.01),油酸组不通气、通气不良、通气正常肺区百分比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气过度肺区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2)油酸组兔不同时点不通气、通气不良肺区百分比与氧合指数均呈负相关(-0.745~-0636)(P〈0.05),通气正常肺区百分比与氧合指数呈正相关(0.742~0.842)(P〈0.05);(3)油酸组兔同时点胸部影像学表现CT较x线胸片早且显著;(4)油酸组免肺组织干/温质量比(W/D)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5±0.32,4.89±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油酸所致ARDS兔肺部影像学表现C11较x线胸片早且显著,同时通过Gr测定模型兔肺容积的变化,可量化病情程度,有助于ARDS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X线 油酸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指数 肺容积 病理改变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CT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崧 肖建宇 叶兆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5-1088,共4页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CT表现为早期诊断、紧急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天津肿瘤医院自2001年7月至2010年3月病理确诊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50例,回顾性分析肺癌解剖部位、大体类型与其导致SVCS方式的CT表现之间的...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CT表现为早期诊断、紧急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天津肿瘤医院自2001年7月至2010年3月病理确诊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50例,回顾性分析肺癌解剖部位、大体类型与其导致SVCS方式的CT表现之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上腔静脉梗阻程度与侧枝循环的建立与开放、胸壁水肿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做四格表或R×C表Х^2检验.结果 肺癌引起SVCS的方式包括直接侵犯7例,淋巴结转移16例,两者并存27例.不同部位不同大体类型肺癌引起SVCS的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Х^2=30.012,P<0.05).肺癌引起SVCS后的继发改变包括侧枝循环建立开放14例,胸壁水肿12例,两者均有15例,两者均无9例.肺癌引起SVCS时上腔静脉梗阻程度不同,胸部侧枝循环和胸壁水肿CT显示率不同(Х^2=12.881,P<0.05).结论 CT增强检查可以全面诊断肺癌合并SVCS,能为该病的急诊处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化断层显像
原文传递
Automatic segmentation of bladder in CT images 被引量:3
15
作者 Feng SHI Jie YANG Yue-min ZHU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39-246,共8页
Segmentation of the bladder i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 images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radiation therapy planning of prostate cancer. We present a new segmentation scheme to automatically delineate the bladder cont... Segmentation of the bladder i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 images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radiation therapy planning of prostate cancer. We present a new segmentation scheme to automatically delineate the bladder contour in CT images with three major steps. First,we use the mean shift algorithm to obtain a clustered image containing the rough contour of the bladder,which is then extracted in the second step by applying a region-growing algorithm with the initial seed point selected from a line-by-line scanning process. The third step is to refine the bladder contour more accurately using the rolling-ball algorithm. These steps are then extended to segment the bladder volume in a slice-by-slice manner. The obtain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manual segmentation by radiation oncologists. The average values of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and Hausdorff distance are 86.5%,96.3%,90.5%,96.5%,and 2.8 pixels,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ladder can be accurately segm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segmenta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CT) Mean shift BLADDER Rolling bal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