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程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林涌超 郑名瀛 +2 位作者 邹晔峰 向美玲 郑海林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短程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短程GCBT和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联合对青少年抑郁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 目的探讨短程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短程GCBT和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联合对青少年抑郁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门诊及医学心理咨询中心门诊收治的9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CCBT组(n=30,因未完成5次治疗脱落19例,最终11例)、GCBT组(n=30,因未完成5次团体治疗脱落3例,最终27例)及CCBT+GCBT组(n=30)。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基础上,CCBT组合并5周的CCBT,GCBT组合并5周的GCBT,CCBT+GCBT组合并5周的GCBT及CCBT。治疗频率均为1次/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分及减分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MSSMHS)总均分及各因子分。结果5周治疗后,3组HAMD-24评分[CCBT组16(9,18)分、GCBT组18(13,21)分、CCBT+GCBT组13.5(8,20.25)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7、-4.545、-4.784,P均<0.05)。3组HAMD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CCBT+GCBT组MSSMHS总均分及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及心理不平衡等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CBT组MSSMHS总均分及强迫、敌对、抑郁及情绪不平衡等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CBT+GCBT组MSSMHS人际关系敏感及心理不平衡因子分较GCBT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短程CCBT及GCBT等治疗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患者的抑郁症状,且CCBT与GCBT联合治疗疗效更优于单纯GCBT,且能有效降低CCBT高脱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青少年 抑郁症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孕早期抑郁障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淼 孙静 +2 位作者 王纯 吴江平 王苏立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对孕早期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就诊建卡并诊断为抑郁障碍的孕早期女性60例,随机分为CCBT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CCBT组每天登陆CCBT网站完成治疗,对照组每周进行2次...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对孕早期抑郁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南京市妇幼保健医院就诊建卡并诊断为抑郁障碍的孕早期女性60例,随机分为CCBT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CCBT组每天登陆CCBT网站完成治疗,对照组每周进行2次心理健康宣教;均为30 d。以治疗有效率及产后抑郁发生率为主要结局指标,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症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Q-LES-Q-SF)评分及精神专科转诊率为次要结局指标评估CCBT的疗效。结果:治疗后CCBT组有效率(73.33%)明显好于对照组(23.33%)(P<0.01);产后抑郁发生率(36.67%)明显低于对照组(83.33%)(P<0.01);建议转诊精神专科的几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3.33%)(P<0.05);干预后CCBT组EPDS、QIDS-SR16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间Q-LES-Q-S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结论:CCBT干预能有效缓解孕早期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产后抑郁障碍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孕早期 抑郁障碍
下载PDF
青少年焦虑症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彭汪洋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8-81,共4页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是指通过电脑交互界面,以清晰的操作步骤,高度结构化的多种媒体互动方式(如网页、漫画、动画、视频声音等)来表现认知行为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治疗方式。目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是指通过电脑交互界面,以清晰的操作步骤,高度结构化的多种媒体互动方式(如网页、漫画、动画、视频声音等)来表现认知行为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治疗方式。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运用CCBT对某些青少年的焦虑症治疗干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CCBT具有容易被用户接纳、较低的治疗成本和方便数据收集等许多优点,相关的实践研究也证实了CCBT在焦虑症治疗方面的有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焦虑症等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从其在青少年群体中治疗焦虑症的可行性、有效性、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索,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可行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巩丽 李育玲 +2 位作者 徐勇 杨洋 刘志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290-4293,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9月山西某三甲医院接受手术的74例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9月山西某三甲医院接受手术的74例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5次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前后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病人健康抑郁问卷(PHQ-9)、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进行测评,评估干预效果。结果:5次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干预组病人SAI得分为(37.03±5.46)分,PHQ-9得分为(5.03±2.22)分,AIS得分为(4.89±2.3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32±5.39)分、(10.78±3.79)分、(8.70±4.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改善围术期乳腺癌病人的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 围术期 乳腺癌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下载PDF
2012—2022年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袁敏仪 叶培煊 陈洁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30,共7页
目的了解2012—2022年十年国内外对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为我国临床开展CCBT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英文文献来源,以中国知网(CNKI)、万... 目的了解2012—2022年十年国内外对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为我国临床开展CCBT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英文文献来源,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中文文献来源,检索2012年1月1日—2022年3月31日发表的CCBT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6.1R3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图谱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文文献73篇,英文文献1449篇,中英文献年发文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发达国家的科研产出较多且彼此合作较紧密,中国学者在此领域起步较晚其影响较小;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CCBT的研究热点均集中在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的临床改善,研究热点从精神疾病患者向躯体障碍患者过渡,使用手段拓展至移动终端设备并关注“数字健康”概念。结论CCBT对临床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改善效果确切,是护理人员实现临床精神心理护理工作的有效助手,未来发展将与健康保健交叉融合,我国研究者应积极利用我国5G技术优势及智能手机普及率开发适合我国人民的CCBT工具,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CCBT)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对喉癌围术期病人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喜艳 杨洋 +2 位作者 徐勇 李育玲 王斌全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0-1304,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改善喉癌围术期病人焦虑、抑郁、失眠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山西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喉癌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治疗的病人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改善喉癌围术期病人焦虑、抑郁、失眠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山西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喉癌行全喉或部分喉切除术治疗的病人81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给予喉癌围术期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CCBT。在干预的不同时间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病人健康抑郁问卷(PHQ-9)、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两组病人围术期焦虑、抑郁、失眠得分。结果:术后4〜5 d、出院前1〜2 d干预组喉癌病人S-AI、PHQ-9、A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CBT可以改善喉癌病人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失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失眠 睡眠质量 护理
下载PDF
中国留学生抑郁和焦虑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梦沂 董倩倩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2年第5期286-295,共10页
为检验中文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在缓解疫情期间中国留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方面的效果,采用即时访问组和延迟访问组的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进行试点研究。在即时访问组完成干预后再为延迟访问组提供相同干预。结果发现,即时访问组和延... 为检验中文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在缓解疫情期间中国留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方面的效果,采用即时访问组和延迟访问组的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进行试点研究。在即时访问组完成干预后再为延迟访问组提供相同干预。结果发现,即时访问组和延迟访问组内干预后的抑郁和焦虑得分均呈显著性下降趋势。同时,在即时访问组完成干预后,两组之间的抑郁和焦虑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中文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系统在缓解中国留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方面有显著性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系统 中国留学生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陈明 陈建 +2 位作者 占家铣 黄仁春 李晓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4期141-145,共5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化认知行为(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 目的研究计算机化认知行为(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实行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CCBT,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抑郁、焦虑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认知领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为(16.74±2.11)、(11.58±5.54)分,低于对照组的(23.73±2.58)、(22.73±5.56)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88.25±4.11)分,高于对照组的(74.21±4.73)分(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运动速度、社会认知水平、解决问题能力、记忆力、视觉学习测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精神评分及社会交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采用CCBT与阿戈美拉汀联合的方式可以切实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自理能力,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药物使用安全性与有效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 阿戈美拉汀 精神分裂症 抑郁 生活质量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在抑郁症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陈金芳 张婷婷 +3 位作者 张明 孙曾梅 李文涛 安力彬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15-216,220,共3页
本文主要综述国外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几款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程序;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在青少年抑郁症、成人抑郁症、晚发性抑郁症及预防重度抑郁症复发中的应用现状;目前抑郁症CCBT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我国将计算机化认知... 本文主要综述国外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几款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程序;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在青少年抑郁症、成人抑郁症、晚发性抑郁症及预防重度抑郁症复发中的应用现状;目前抑郁症CCBT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我国将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应用于抑郁症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应用
原文传递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身心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颜竹 李育玲 +1 位作者 崔映琴 康海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29期4006-4011,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身心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拟行手术治疗的7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9—12月收治的38例患者设为试验组,2022... 目的探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身心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拟行手术治疗的7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9—12月收治的38例患者设为试验组,2022年1—3月收治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的身心干预方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估干预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SAS、SDS、A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改善胃癌患者围术期的身心症状,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围手术期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 身心症状
原文传递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抑郁患者神经功能与抑郁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广华 张长春 +1 位作者 窦丽蝶 周娟娟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4期659-662,共4页
目的分析计算化的认知行为治疗(CCBT)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LLD)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LLD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艾司西酞普兰... 目的分析计算化的认知行为治疗(CCBT)结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LLD)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LLD患者11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艾司西酞普兰,观察组(58例)在加用CCB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老年抑郁量表(GDS)、NIHSS量表的变化;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总的有效率(89.66%)高于对照组(70.6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DS、HAMD、NIHSS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NE含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CRP含量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CBT可改善LLD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和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艾司西酞普兰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干预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喉癌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与康复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柯梦曦 张银花 +3 位作者 陈丽娟 朱六妹 左平 王敏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年第3期134-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影响。方法以88例喉癌患者分2组。对照组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观察组行计算机化认知行为+阶段式康复护理。对比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等情...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影响。方法以88例喉癌患者分2组。对照组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观察组行计算机化认知行为+阶段式康复护理。对比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等情况。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率均高(P<0.05),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评分均低(P<0.05)。结论计算机化认知行为+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生活质量,消除不良心态,改善睡眠及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 阶段式康复护理 喉癌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网络版计算机化的认知行为治疗在中国人群的应用及有效性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金阳 张宁 +2 位作者 张斌 王振 王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目的分析网络版计算机化的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在我国上线一年的运行情况,探讨CCBT在中国人群中使用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使用者的资料,对脱落率、人口学和疾病特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根... 目的分析网络版计算机化的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在我国上线一年的运行情况,探讨CCBT在中国人群中使用的有效性。方法收集使用者的资料,对脱落率、人口学和疾病特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使用者选择的项目不同分为焦虑组(897人),抑郁组(674人),失眠组(313人),强迫组(229人)。焦虑组与抑郁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在每次治疗前进行症状评估。结果(1)脱落人数1889人,脱落率为71%,其中不同病程(χ2=11.379,P=0.023),不同年龄段(χ2=19.336,P=0.001)的脱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使用者分布方面,不同的治疗组在不同年龄(χ2=37.808,P〈0.01),发病次数(χ2=31.018,P〈0.01)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在性别分布(χ2=21.255,P〈0.01),是否合并其他心理疾病(χ2=21.885,P〈0.01),病程分布(χ2=56.93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焦虑组[(50.50±15.06)分,(49.19±12.31)分,(49.88±14.26)分,(43.94±14.38)分,(43.56±16.77)分,F=3.312,P=0.032]及抑郁组[(58.71±13.55)分,(55.86±14.45)分,(53.29±10.64)分,(49.93±10.93)分,(47.14±7.18)分,F=7.423,P〈0.01]自评量表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CCBT在中国人群中的使用具有有效性,使用人群集中在青中年、首次发病、病程较短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 焦虑 失眠 强迫
原文传递
基于认知行为技术的压力干预评估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楠 李虹 黄悦勤 《人类工效学》 2011年第3期91-95,共5页
工作场所的压力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鉴于工作压力对个体、组织和社会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回顾了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CBT用于压力干预效果评估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对于不同形式、成分的CBT压力干预的比较研究,对其研究方法... 工作场所的压力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普遍的现象,鉴于工作压力对个体、组织和社会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本文回顾了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CBT用于压力干预效果评估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对于不同形式、成分的CBT压力干预的比较研究,对其研究方法、干预过程、实验设计及研究结果进行了评述。有鉴于目前我国工作场所的压力干预项目刚刚兴起,且效果评估研究相对匮乏,以期通过本文对国内外最新压力干预效果评估研究领域的介绍,从而促进我国压力干预效果评估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压力干预 干预效果评估 认知行为疗法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
下载PDF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标准方案及其变式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纯 PigeonR.Wilfred 张宁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28-430,共3页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是失眠治疗的有效措施。本文对CBT-I理念、核心技术、标准方案、短程治疗和网络及计算机化的CBT-I进行综述和介绍。
关键词 失眠 认知行为治疗 网络认知行为治疗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下载PDF
CCBT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冬梅 吕秀芬 +3 位作者 严敏铃 方岚 程文桃 郑典诚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4期165-167,共3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及泉州第三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72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未行... 目的:观察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及泉州第三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72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未行CCBT治疗,单一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与试验组(3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应用CCB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3个疗程后WHOQOL-BREF量表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采用CCBT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 轻中度抑郁症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米氮平联合CCBT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燕飞 孙红立 +1 位作者 刘美玲 胥爱萍 《四川精神卫生》 2019年第5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对轻中度抑郁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轻中度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6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对轻中度抑郁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轻中度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6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米氮平,研究组在米氮平治疗基础上联合CCBT,两组均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12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患者抑郁症状及疗效,治疗前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定生活质量,治疗期间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治疗12周后采用Morisky治疗依从性问卷(MMAS-8)评定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WHOQOL-BREF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总体健康状况、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Р均<0.01)。治疗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CCBT对轻中度抑郁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优于单用米氮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CCBT-I对妊娠中期失眠孕妇睡眠质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艳春 许珊珊 +1 位作者 陈磊 陈祥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1期1540-1543,共4页
目的分析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I)对妊娠中期失眠孕妇睡眠质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该院产科门诊接诊的妊娠中期失眠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研究组(给予CCB... 目的分析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CBT-I)对妊娠中期失眠孕妇睡眠质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该院产科门诊接诊的妊娠中期失眠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研究组(给予CCBT-I),每组30例。评估对比两组孕妇干预前及干预后睡眠质量、失眠严重程度、嗜睡程度、抑郁及焦虑情况等,并进行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研究组孕妇干预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雅典失眠量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贝克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中期失眠孕妇CCBT-I可明显改善其睡眠质量,缓解其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孕妇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妊娠中期 失眠 T淋巴细胞亚群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