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万绍春 高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9期1724-1727,共4页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分为正常...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永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经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分为正常组39例和异常组41例,均进行MRI和CT检查,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总胆红素(TSB)、结合胆红素(CB)、间接胆红素(UCB)、总胆红素及白蛋白(ALB)水平,分析CT、MRI及两者联合对两组患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异常组患儿TSB、CB、UCB及ALB水平[(475.31±42.39)μmol/L、(435.76±40.38)μmol/L、(33.73±12.16)μmol/L及(0.85±0.14)g/L]均明显高于正常组[(449.38±40.62)μmol/L、(409.25±39.32)μmol/L、(25.24±11.57)μmol/L及(0.70±0.1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91、2.973、3.196及4.468,均P<0.05)。MRI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误检率明显低于CT检查;两者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查,误检率明显低于单项检查。结论 MRI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损伤的检查准确性高于CT检查,两者联合应用的准确性高于单项检查,且误检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高胆红素血症 脑损伤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寻 尹伟 陆建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探讨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 目的探讨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检查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评估肿瘤大小、血管侵犯、动脉起源变异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使用Kappa检验评价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对肿瘤大小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对血管侵犯以及动脉起源变异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达0.97以上;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9、0.75、1.00、1.00、0.83。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均>0.75)。结论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胰腺动脉CT增强检查能够全面评价胰腺癌病灶、病灶边缘、病灶与周围血管关系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提高了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小成像视野薄层靶扫描 胰腺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检查 诊断
下载PDF
X线、CT和MR对于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3
作者 丁晓凌 张春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794-1795,共2页
目的 对比分析X线检查、CT检查及MR检查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方案优选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股骨... 目的 对比分析X线检查、CT检查及MR检查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方案优选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所有患者均分别行X线检查、CT检查及MR检查。以活检穿刺和(或)手术病理检查诊断结论为金标准,采用诊断四格表分别计算X线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诊断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效能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及误诊率。对比3种检查及其组合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结果 80例患者骨穿刺活检确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3例,手术病理诊断确诊41例,共计64例,X线检查确诊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7例,CT检查确诊37例,MR检查确诊60例。四格表计算显示,MR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CT检查,CT检查高于X线检查;MR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显著低于X线检查、CT检查,CT检查低于X线检查。结论 对于疑似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MR检查可显著提供诊断效能,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降低漏诊率和我误诊率,为患者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准确信息,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线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磁共振检查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胸部增强CT检查在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晓华 姚慧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055-0057,共3页
肺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威胁群众的生命健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早期肺癌的症状与其他支气管道疾病类似,造成诊断困难,因此多采用胸部增强CT进行检查。增强CT检查可在常规C... 肺癌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威胁群众的生命健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早期肺癌的症状与其他支气管道疾病类似,造成诊断困难,因此多采用胸部增强CT进行检查。增强CT检查可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增加对肺结节状况、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检查准确性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和CT联合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娟玲 杨瑞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4期17-19,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及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单独超声检查、单独CT检查、CT联...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T及超声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单独超声检查、单独CT检查、CT联合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分析3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效果。结果CT检查、超声检查及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67.50%、66.25%、90.00%。CT及超声检查总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总符合率高于CT、超声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CT联合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效果较好,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超声检查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诊断
下载PDF
探讨彩超与^(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术前定位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生 曹荣华 黄玮坤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862-1865,1868,共5页
目的:探讨彩超与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术前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在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期间于我院接受治... 目的:探讨彩超与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术前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在2021年4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SHPT患者127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超与^(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彩超与^(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诊断结果分别纳入对照1组与对照2组,以联合诊断结果为观察组。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彩超与^(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分别诊断以及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联合诊断的甲状旁腺腺瘤诊断准确率、增生结节诊断准确率、异位甲状旁腺结节诊断准确率、原位甲状旁腺结节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彩超、^(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分别诊断的各项准确率(P<0.05)。结论:将彩超与^(99m)Tc-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应用在SHPT患者中能够使术前对甲状旁腺结节的定位准确率增加,进而使手术成功率提高,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超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显像检查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 术前定位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RI与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学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122例直肠癌患者,均进行MRI、CT检查,以病理分期为参照,比较MRI与CT检查出直肠癌...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122例直肠癌患者,均进行MRI、CT检查,以病理分期为参照,比较MRI与CT检查出直肠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诊断直肠癌T3分期及不同T分期总准确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直肠癌N0、N1、N2分期及不同N分期总准确率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直肠癌M0、M1分期及不同M分期总准确率与CT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能有效提高直肠癌T、N分期准确率,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直肠癌 TNM分期
下载PDF
钡餐造影及CT扫描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华 王发权 胡涛 《食管疾病》 2021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钡餐造影及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食管癌分期检出率及二者联合检查食管...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食管癌患者,均行X线钡餐造影及CT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食管癌分期检出率及二者联合检查食管癌的分期准确度,采用Kappa分析二者单独及联合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X线钡餐造影对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中晚期食管癌检出率明显低于CT检查(P<0.05);X线钡餐造影分期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不具有一致性(Kappa=0.048),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差(Kappa=0.100),二者联合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38);X线钡餐造影、CT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食管癌Ⅰ~Ⅱ期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联合检查诊断食管癌Ⅲ~Ⅳ期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价值较高,CT检查在中晚期食管癌诊断中价值较高,二者联合检查可提高食管癌Ⅲ~Ⅳ期诊断准确度,对临床食管癌的分期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钡餐造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食管癌 分期 临床价值
下载PDF
CT和MRI联合检查于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俞丽 宋迪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6期943-945,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收治的56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分期为标准并以单纯CT检查和单纯MRI检查为对照,分析C...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检查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武警浙江总队嘉兴医院收治的56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分期为标准并以单纯CT检查和单纯MRI检查为对照,分析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CT和MRI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术前诊断准确率为85.71%,单纯CT为58.93%,单纯MRI检查为62.50%。CT和MRI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独CT(x^2=7.8637,P<0.01)或MRI检查(x^2=10.0358,P<0.01)。结论 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高,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子宫内膜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价值分析
下载PDF
对幼儿进行头颅CT检查与智力发育的研究
10
《常规医疗装备》 2004年第2期76-76,共1页
一项在美国和瑞典进行的研究表明.对儿童大脑进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将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 幼儿 头颅CT检查 智力发育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辐射剂量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17
11
作者 厉青 徐元 +2 位作者 倪健强 何源 刘永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MCI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查方...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MCI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统计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梗死检出率、检出病灶数、检出病灶直径、病灶检出部位等情况。结果MRI检查在发病时间<6 h、6 h≤发病时间<24 h、24 h≤发病时间<72 h各阶段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MRI检查的平均病灶个数〔(2.85±0.43)个〕大于CT检查〔(1.95±0.32)个〕;而平均病灶直径〔(7.93±2.04)mm〕小于CT检查〔(10.62±3.2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对于梗死病灶<2 mm患者的检出率比较,MRI检查(25.56%)明显高于CT检查(8.33%,P<0.001)。MRI检查对于基底节区、额叶、丘脑及顶叶部位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01)。结论CT和MRI均为诊断老年MCI的重要技术手段,但MRI在疾病早期检出微小病灶、显示梗死病灶部位等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下载PDF
MRI检测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检出率、病残率及病死率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成旭鸿 张鑫 +1 位作者 赵效杰 郭瑞娟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975-1976,共2页
目的分析MRI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的检出率、病残率及病死率,为临床老年疑似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0例。30例患者行MRI检查,40例患者行CT检... 目的分析MRI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变的检出率、病残率及病死率,为临床老年疑似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70例。30例患者行MRI检查,40例患者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24 h内检出率、患者发病时间到确诊时间范围、脑梗死检出部位、脑梗死患者病残率、病死率。结果(1)MRI检查法检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24 h内检出率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法,且脑梗死部位检出数量高于CT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I检查法检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至检出的时间明显较CT检查短(P<0.05);(3)MRI检查法检出脑梗死部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MRI检查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病残率、病死率明显低于CT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具有检出率高、患者病残率及病死率均低的优势,MRI是更适合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明确诊断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核磁共振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和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许涛 郭静 +2 位作者 由秀 赵启利 吴丽鹏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64例TI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进行CT检查,观察组进行MRI检查,随访26周,比较两组病灶检出阳性率以及治疗后2周病灶情况;观察两组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情况,分析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缓解期、发作期阳性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2,x~2=9.426;P<0.05);观察组患者检出的病灶直径及病灶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82,t=3.267;P<0.05);随访期间在35例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中,对照组19例,观察组1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高血脂和胆固醇是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x~2=4.364,x~2=5.845,x~2=9.813,x~2=15.915,x~2=12.846,x~2=10.652,x~2=7.567,x~2=9.846;P<0.05);患者年龄、高血压、高血糖均是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2,OR=2.230,OR=1.154,OR=1.324;P<0.05)。结论:MRI、CT均可反映TIA病情进展情况,但MRI检查准确率高于CT检查,可明确病灶位置及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检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急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璐 刘平 +2 位作者 王朝 陈田田 张文璎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1020-1022,共3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属于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多为卵巢功能性良性肿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0.5%-1.0%,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3年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属于性索间质肿瘤。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多为卵巢功能性良性肿瘤,占所有卵巢肿瘤的0.5%-1.0%,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由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容易与卵巢其他肿瘤相互混淆,临床上术前诊断准确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纤维卵泡膜细胞瘤 血清癌抗原125 超声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CT) 核磁共振(MRI)
下载PDF
早发型先天性梅毒的影像学特点
15
作者 鲁玥玥 马全美 辛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早发型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梅毒血清学诊断阳性的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结果43例患儿中,男25例,女18例,病变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其中最常见的为皮肤损害,有29例(67.4%)...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早发型先天性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梅毒血清学诊断阳性的早发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结果43例患儿中,男25例,女18例,病变累及多系统、多脏器,其中最常见的为皮肤损害,有29例(67.4%)。43例患儿均有影像学改变,以四肢长骨为主,受累部位多对称,包括股骨42例(97.7%),胫腓骨39例(90.7%),肱骨16例(37.2%),尺桡骨15例(34.9%)。本组患儿的骨骼损害表现以干骺端炎为主[35例(81.4%)],其中表现为典型“夹心饼”征者24例(55.8%)、Wimberger征11例(25.6%),骨膜炎23例(53.5%),骨髓炎8例(18.6%)。结论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影像学表现典型,影像学检查可辅助临床早期诊断疾病,从而改善预后。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X线检查更敏感、清晰、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梅毒 X线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磁共振成像检查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丁发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5期88-89,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胸廓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胸廓骨折的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4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64排螺旋CT检查后,给患者... 目的:探讨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胸廓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胸廓骨折的患者共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4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64排螺旋CT检查后,给患者作X线胸廓检查,比较40例患者两种检查的检查效果。结果:40例患者在接受64排螺旋CT检查后,检出胸骨体骨折4人,胸骨柄骨折5人,胸腰椎骨折22人,肋骨骨折7人,总检出率为95%,40例患者在接受X线胸廓检查后,检出胸骨体骨折患者4人,胸骨柄骨折5人,胸腰椎骨折22人,肋骨骨折患者0人,总检出率为77.5%。患者64排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X线胸廓检查,两种检查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胸廓骨折患者做检查时,可以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此种检查可以精确获取患者胸廓骨折的三维图形,为进一步判断患者骨折类型提供依据,且此种检查还具有具体操作方法简单便捷,扫描速度快,成像分辨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胸廓骨折 X线检查
下载PDF
胸部CT诊断胸腹部创伤的价值
17
作者 严朝钦 赖智民 黄宇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86-88,共3页
目的:分析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胸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均进行X线、CT检查,以手术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X线、CT诊断胸... 目的:分析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胸腹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均进行X线、CT检查,以手术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标准,比较X线、CT诊断胸腹部创伤的符合率,并分析X线、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9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损伤类型均经手术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判定,CT诊断胸腹部创伤总符合率为96.67 %(87/90),高于X线的84.44 %(76/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影像学表现主要为无肺纹理低密度带影,在内缘能够看出受压迫萎陷脏阴影界限;CT影像学表现为骨实质内类圆形高密度影,存在清晰边界。结论:与X线检查比较,胸腹部创伤患者使用胸部CT检查诊断符合率更高,能够清晰显示损伤类型与程度,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创伤 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对1种简便的肾小球滤过率测量方法准确性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珂 邹迎曙 +4 位作者 朱海峰 彭絮 秦东芳 孙碧璇 王学晶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8-744,共7页
目的探讨在行常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检查的同时,通过测量碘海醇血浆清除率代表肾小球滤过率,评估适宜的采血时间和计算公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9例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于民航总医院就诊的肾功能正常受试者,弹丸式注射... 目的探讨在行常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检查的同时,通过测量碘海醇血浆清除率代表肾小球滤过率,评估适宜的采血时间和计算公式。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9例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于民航总医院就诊的肾功能正常受试者,弹丸式注射标准剂量(5 ml)碘海醇(碘浓度350 mgI/ml),取注射前和注射后9次的肝素抗凝血浆,测量碘海醇浓度。间隔24 h以上,注射增强CT剂量(50 ml)碘海醇并在相同时间采集血液测量碘海醇浓度。以标准剂量碘海醇多点法为参考标准,采用Groth and Aasted公式、Jacobsson公式和Fleming公式3种单点法计算公式,计算0.5~8.0 h内增强CT剂量下单点法的碘海醇血浆清除率,比较多点法和单点法,以及两点法和单点法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准确性,评估增强CT剂量下单点法适宜的采血时间和计算公式。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比较多点法和单点法以及两点法和单点法的相关性;使用偏倚(均数±标准差和平均偏差95%CI等)比较多点法和单点法,以及两点法和单点法的一致性;使用GFR±5%(P_(5))、±10%(P_(10))和±30%(P_(30))区间的比例判断单点法GFR预测的准确性。结果与多点法比较,碘海醇注射5 h后,3种单点法公式所得的碘海醇血浆清除率偏差逐渐增大(P<0.05)。采用Groth and Aasted公式,单点法仅3 h的结果与多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为0.938,偏差为(-5.2±8.8)ml·min^(-1)·1.73 m^(-2),P_(30)为100%,P_(10)为77.8%,P_(5)为66.7%。采用Jacobsson公式,单点法2、3和4 h的结果与多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间为3 h时,相关系数为0.938,偏差最小,为(1.5±6.2)ml·min^(-1)·1.73 m^(-2),P_(30)为100%,P_(10)为88.9%,P_(5)为66.7%。采用Fleming公式,单点法2和3 h的结果与多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间为2 h时,相关系数为0.956,偏差最小,为(-4.5±8.8)ml·min^(-1)·1.73 m^(-2),P_(30)为100%,P_(10)为77.8%,P_(5)为55.6%。与两点法比较,采用Groth and Aasted公式,单点法以3 h时偏差最小,为(-5.3±5.7)ml·min^(-1)·1.73 m^(-2);采用Jacobsson公式,以2 h时偏差最小,为(1.6±1.6)ml·min^(-1)·1.73 m^(-2);采用Fleming公式,以2 h时偏差最小,为(-4.6±4.0)ml·min^(-1)·1.73 m^(-2)。结论常规增强CT检查时,采集1次血液可较准确地测量肾小球滤过率,适宜的采血时间为注射对比剂后3 h,适宜的计算公式为Jacobsson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海醇 血浆清除率 肾小球滤过率 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