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辅助头颈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勇 武汉忠 +2 位作者 常燕翔 朱华 夏茜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头颈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台市人民医院在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 目的分析应用人工智能辅助头颈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准确性,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台市人民医院在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68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头颈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所有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人工智能辅助头颈部CTA检查的检出情况、诊断效能,包括阳性例数检出情况、病灶大小(病灶>5mm、3~5mm、<3mm)检出情况。结果68例研究对象经金标准检查,其中阳性53例,阴性15例,经CTA检查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08)。5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金标准检查出61个病灶;经CTA检查颅内动脉瘤病灶大小(病灶>5 mm、3~5 mm)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分别为0.651、0.666,P<0.05);人工智能辅助头颈CTA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0.00%、92.45%、89.71%,且对>5mm、3~5mm的病灶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均较<3mm病灶更高(均P<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中,人工智能辅助头颈CTA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病灶>5mm、3~5mm患者的诊断效能较高,因此,临床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时运用人工智能辅助头颈CTA的检查结果及其影像学特征,以期提高筛查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人工智能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诊断 准确性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小波 张仲慧 郭庆乐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技术(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技术(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开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SPECT和CCTA检查,分析两者影像特征及诊断有效性。结果 以CAG为“金标准”,CCTA患者例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2%、80.00%、97.78%和35.29%,冠状动脉支数为97.68%、84.26%、97.15%和80.90%。SPECT患者例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81.82%、97.85%和50.00%,冠状动脉支数分别为98.23%、84.26%、97.70%和85.06%。结论 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SPECT结合CCTA有效解决了CCTA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低及伪影所致的漏诊现象,SPECT对CCTA诊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互补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与结肠成像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刘乃绮 谭晓天 +3 位作者 闵南 骆承龙 刘仁武 王朝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38-843,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TC)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及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CTC)及融合图像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50例为CTA-CTC融合组,50例为常规CT组。测量CTA-CTC融合组患者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至分叉的距离及肿瘤远端至直肠末端的距离,对肿瘤的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走行及空间毗邻关系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及3年总体生存率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结果: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至分叉距离及肿瘤远端至直肠末端的距离与术中测量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TA-CTC融合图像能三维立体显示肿瘤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的走行,与术中所见一致。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3,t=−2.346;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输血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A、CTC及融合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直肠癌的解剖定位、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走行及空间毗邻关系,有利于手术医生准确地选择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计算机断层增强扫描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结肠成像 腹腔镜检查
下载PDF
脑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筛查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冬云 朱海峰 +2 位作者 张菊 谢静波 王丽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80-483,496,共5页
目的 探讨脑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于民航总医院接受脑CTA检查的160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病史、入... 目的 探讨脑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于民航总医院接受脑CTA检查的160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病史、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发病信息等。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脑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其对罪犯血管的评估价值。结果 住院期间经进一步临床综合检查发现,160例疑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最终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27例,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3例。脑CT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灵敏度为97.6%(124/127),特异度为93.9%(31/33),漏诊率为2.4%(3/127),误诊率为6.1%(2/33),约登指数为0.916,阳性预测值为0.984,阴性预测值为0.912,Kappa指数为0.906(P﹤0.01)。结论 脑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提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动脉阻塞信息,还具有检查方便、安全、用时较短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筛查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值与颈动脉斑块患者脑血管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韩金 韩志桐 +5 位作者 姚宇骢 张瑞剑 金翻亮 孙鹏 张彦娜 王诗秋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682-686,共5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与颈动脉斑块患者脑血管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A检查显示的CT值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值与颈动脉斑块患者脑血管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TA检查显示的CT值评估颈动脉斑块性质,分析CT值与脑血管症状的相关性及具体关系,评估CTA对颈动脉斑块性质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颈动脉斑块性质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显示的CT值与视物模糊、黑蒙、肢体无力、行走不利、间歇性言语不清这些颈动脉斑块患者的脑血管症状均呈负相关(P﹤0.05)。CT值较高是颈动脉斑块患者出现脑血管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值≥145.11 Hu的颈动脉斑块患者不易出现脑血管症状,CTA显示的CT值对颈动脉斑块患者出现脑血管症状具有中等评估价值(AUC=0.772,95%CI:0.514~1.000,P=0.01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94.64%。结论CTA下的CT值与颈动脉斑块患者主要脑血管症状的发生具有明确相关性,硬质斑块是脑血管主要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存在软性斑块与混合斑块的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斑块性质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管 相关性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血管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朱月峰 岳明 李正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 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血管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接受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107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将患者分为低... 目的 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血管成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六合医院接受CT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107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n=49)和正常剂量组(n=58)。比较两组患者CT肺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参数、图像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图像的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的辐射剂量低于正常剂量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布、平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正常剂量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无对比剂肾病发生。结论 低剂量对比剂CT肺动脉血管成像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可减少辐射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血管成像 肺栓塞 对比剂 剂量 图像
下载PDF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超声及计算机断层成像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青 朱庆莉 +3 位作者 姜玉新 张波 戴晴 楼海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1-564,602,共5页
目的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HAML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和CT影像特点,对病变大小、包膜、内部回声特点及血流特点进行总结。结果超声检查对12例病变均准确定位... 目的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HAML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和CT影像特点,对病变大小、包膜、内部回声特点及血流特点进行总结。结果超声检查对12例病变均准确定位,声像图表现为形态规则且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分为3型:均匀中强回声5例,不均匀回声5例,均匀低回声2例。2例探及动脉血流信号。CT表现:脂肪低密度为主3例,混杂密度6例,软组织低密度3例。超声和CT的表现与病灶内脂肪、平滑肌和血管的组成和分布密切相关。结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内的脂肪成分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超声检查与CT检查在探测HAML中脂肪成分方面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超声 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岩 唐朝朋 +8 位作者 周文泉 高建平 张征宇 葛京平 黄伟 周水根 魏武 徐振宇 薛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微创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在全身各部位血管疾病诊断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能较好的反映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肾异位血管,术前了解患肾的血管对术中操作有较好的指导。文... 目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微创血管造影检查方法在全身各部位血管疾病诊断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能较好的反映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肾异位血管,术前了解患肾的血管对术中操作有较好的指导。文中探讨术前行CTA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LRN)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院的98例肾细胞癌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8例,术前行肾血管CTA;对照组30例,术前未行CTA。分析行CTA检查的患者其肾动脉变异情况,统计2组患者手术肾蒂处理时间、锁扣夹使用数量、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病肾25%存在肾动脉变异分支;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肾蒂处理时间分别为(25.1±13.7)min和(35.6±12.2)min、出血量分别为(27.5±14.9)ml和(36.8±17.2)ml,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间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前行肾动脉CTA能了解肾动脉变异情况,可缩短后腹腔镜肾癌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下载PDF
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俊 陈刚 +5 位作者 向伟楚 秦尚振 徐国政 龚杰 马廉亭 姚雪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9期520-523,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ACT)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0例脑血管病病人采用GE公司Innova3100平板血管造影机进行InnovaCT扫描,图像经过AW工作站后处理,获得InnovaCT图像,并结合3D-DS...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影像学技术——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ACT)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0例脑血管病病人采用GE公司Innova3100平板血管造影机进行InnovaCT扫描,图像经过AW工作站后处理,获得InnovaCT图像,并结合3D-DSA及螺旋CT图像等进行分析。结果InnovaCT在发现颅内新鲜出血方面和螺旋CT具有很好的一致性;InnovaCT还可以将血管病变影像和CT图像融合在一起,了解其与颅底骨质、颅内结构等的关系;有助于判断不同血管内栓塞材料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结论InnovaCT可以提高医生对脑血管病的认识,提高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临床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 血管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光舟 侯志辉 +3 位作者 郑海生 吴先衡 杨有优 林黛英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3期324-327,376,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上的形态学特点,并评估具有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价值的形态学特...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上的形态学特点,并评估具有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价值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证实为CTO病变患者的术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影像资料。评估并记录CCTA上所显示的各形态学指标,包括病变位置、闭塞血管长度、闭塞段血管近端呈钝形、闭塞段血管出现钙化;与CAG结果相比较,分析两者间显示的差异。结果80例患者(82个CTO病变)CCTA结果显示82支血管闭塞,CCTA诊断CTO病变的敏感度为95.12%,特异度为97.14%;冠状动脉CTO病变45例(54.88%)位于右冠状动脉,CCTA测量闭塞段长度显著小于CAG测量所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29±14.15)mm vs.(38.90±23.48)mm,P<0.001]。CCTA显示闭塞段血管近端呈钝形19例(23.17%),与CAG对照一致。CCTA显示58个(70.73%)CTO病变闭塞段血管内可见点状、结节状、条片状钙化灶,而CAG显示闭塞段血管存在钙化55个(67.07%),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CTO病变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且可以显示闭塞段长度,近端形态及闭塞段钙化等有利于指导PCI治疗的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能谱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识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阴性颅内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卫彬 薛静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9岁,主因“头痛3d”于2011年7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于活动中突然头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呕吐为喷射状,无咖啡样物,不伴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等。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成像 能谱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娟 冯刚华 +1 位作者 罗善琦 李海鹏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2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 分析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CTA)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30... 目的 分析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CTA)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CTP)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304例。根据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情况分再通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CTA和CTP的影像学特征等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相关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多时相CTA联合CTP预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价值。结果 纳入研究的患者中有8例脱落;剩余296例患者中有85例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有早期血管再通为再通组,剩余211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早期血管再通率为28.72%。再通组发病到溶栓时间、脑血容量(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均短于对照组(t=5.466、9.809、6.799,P <0.05),再通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t=3.765,P <0.05),再通组黄褐色侧支循环评分(tan)高于对照组(t=6.957,P <0.05),再通组艾伯塔中风计划早期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ASPECTS)、脑血流量(CBF)和达峰时间(TTP)大于对照组(t=2.783、10.496、9.481,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n评分、CBF和TTP是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59、1.151、1.283,P <0.01);发病到溶栓时间、CBV和MTT是影响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保护性因素(OR=0.433、0.080、0.843,P <0.01)。ROC曲线显示:CBF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再通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tan评分、TTP、发病到溶栓时间、CBV和MTT,其中CBF值的最佳截点为≤35.54 mL/(100 mg·min),此时敏感度65.92%、特异度80.61%。结论 多时相CTA联合CTP对预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治疗后早期血管再通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血管成像技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早期再通
下载PDF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成像对肾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孙昊 薛华丹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69-272,共4页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的问世与发展,是CT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首先,球管旋转1周的时间已经缩短到亚秒量级,1次屏息可以完成整个躯干的扫描;第二,图像后处理功能迅猛发展,各种后处理软件不断完善,使CT不再...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的问世与发展,是CT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首先,球管旋转1周的时间已经缩短到亚秒量级,1次屏息可以完成整个躯干的扫描;第二,图像后处理功能迅猛发展,各种后处理软件不断完善,使CT不再单是横断图像,各种三维后处理图像可以立体显示解剖与病变。由于肾脏血管平行于CT扫描层面,较其他垂直于扫描层面的血管更容易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肾脏血管病变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华 阎雄 +5 位作者 吴忠均 孔宪炳 沈艾 张洪宾 唐晓琼 王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9-431,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行CTA检查(CTA组)与未行CTA检查行LS(对照组)的两组病例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58±14.09)min和(215.00±22.01)min,两组术中出血分别为(165.78±88.42)ml和(262.78±80.70)ml,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46±1.48)d和(10.14±1.51)d,以上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组术前能掌握脾脏血管的解剖及其与胰腺的关系,指导术中精细解剖脾脏血管,采用Hem-O-lok结扎、超声刀离断脾蒂血管,免用Endo-GIA,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本研究认为CTA检查对ITP需行LS治疗的患者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腹腔镜脾切除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级脾蒂离断法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林 吕彦朋 +1 位作者 董鑫昌 狄长安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MS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首次接受下肢动脉检查及治疗的286例糖尿病患者的MSCTA、DSA、CDFI影像学资料,以DSA检查结果为诊断糖尿病伴下肢ASO的金标准,分析MSCTA、CDFI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的诊断效能。结果286例糖尿病患者均顺利完成MSCTA、CDFI扫描,共获取1449个动脉节段,包括膝上动脉1110个,膝下动脉339个。DSA检查结果显示,阴性126个,阳性1323个。在1449个动脉节段中,MSCTA检查对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腓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DFI检查(P<0.05)。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SCTA检查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47、0.828、0.922,0.799,P<0.01)。CDFI检查对足背动脉的诊断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922,P<0.01)。结论与CDFI检查相比,MSCTA检查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糖尿病伴下肢ASO患者的动脉病变长度和动脉狭窄程度,其对肾下腹主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足底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更接近DSA检查结果,可以作为糖尿病伴下肢ASO的术前筛查和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自动化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在脑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大鹏 霍晓川 +3 位作者 马高亭 佟旭 张雪蕾 缪中荣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1期1091-1098,共8页
自动化CTP是通过自动化灌注处理软件处理CTP原始数据的一种灌注成像方式,能快速、精准地定量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核心梗死和缺血半暗带体积,评估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及识别闭塞血管类型,帮助临床医师更精准地选择能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的急... 自动化CTP是通过自动化灌注处理软件处理CTP原始数据的一种灌注成像方式,能快速、精准地定量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核心梗死和缺血半暗带体积,评估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及识别闭塞血管类型,帮助临床医师更精准地选择能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的急性脑大血管闭塞患者。本文就自动化CTP参数的具体意义和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评价自动化CTP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 急性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核心梗死 缺血半暗带 缺血性卒中
下载PDF
多时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对缺血性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丹萍 刘俊艳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7期677-685,共9页
多时相CTA(multiphase CTA,mCTA)作为一项新型颅内血管影像检查技术,可通过追踪造影剂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动态观察动脉峰值期、静脉峰值期及静脉晚期3个不同时相颅内血管显影情况。其特征性影像——“斑点征”可显示不同时相血管管壁... 多时相CTA(multiphase CTA,mCTA)作为一项新型颅内血管影像检查技术,可通过追踪造影剂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动态观察动脉峰值期、静脉峰值期及静脉晚期3个不同时相颅内血管显影情况。其特征性影像——“斑点征”可显示不同时相血管管壁的通透性,评估血栓长度及血栓渗透性,并评估颅内侧支循环状态、病变区血管通透性及静脉溶栓效果。本文就mCTA在侧支循环评估、血管通透性检测及血栓渗透性、血栓长度的识别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侧支循环 血管通透性 血栓渗透性
下载PDF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斌 徐丽 赵宇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年第4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然后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45...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增强扫描与磁共振成像(MRI)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然后判断诊断准确率。结果45例患者中,单发病灶者28例,多发病灶者17例,病灶共68个。螺旋CT增强扫描准确率为95.59%,MRI准确率为98.53%,联合诊断准确率100.00%。2种检查方法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增强扫描可观察到肿瘤边缘表现为斑点状、结节状,且增强密度与大血管密度相近。MRI检查肝脏血管瘤信号改变为平扫以T 1加权像(T 1WI)低信号为主,且少数会表现出等信号,而T 2加权像(T2WI)则多为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可观察到病灶边缘向中央推进,瘤体完全增强为止。结论针对肝脏血管瘤实施螺旋CT增强扫描或MRI检查均具有较高准确率,而联合使用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肝脏血管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成分和体积的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金勇 孙宏亮 +2 位作者 叶志东 樊雪强 刘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3-839,共7页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 目的:通过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MDCTA)评价无症状性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斑块的成分和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连续行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70%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性患者定义为6个月内出现一过性黑朦、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非致残性脑卒中者,否则定义为无症状性患者。共有78例患者符合条件,其中无症状性患者35例(44.9%),症状性患者43例(55.1%)。所有患者造影前一个月内行MDCTA检查。通过MDCTA利用后处理工作站斑块分析软件并根据不同的HU值将颈动脉斑块分为脂质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心,≤60 HU)、纤维斑块(60~130 HU)和钙化斑块(≥130 HU),计算斑块的总体积,各种斑块的体积及所占的比例,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无症状性患者的钙化斑块比例明显高于症状性患者(t=2.760,P=0.007),而脂质斑块比例低于症状性患者(Z=-2.009,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钙化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OR=0.949,95%CI:0.915~0.985,P=0.005),脂质斑块比例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呈负相关(OR=1.068,95%CI:1.021~1.117,P=0.004)。对于症状性患者,当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时,其特异度为94.3%,而敏感度仅为37.2%。两组斑块体积及纤维斑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斑块相比,无症状斑块钙化比例增加、脂质比例减少,脂质斑块比例大于30.3%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预测症状性斑块一个有用的截点,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可以应用MDCTA斑块分析进行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 症状性 斑块成分与体积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脾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结果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华 张涛 +1 位作者 吴忠均 阎雄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22期3279-3280,共2页
目前,腹腔镜脾切除术(LS)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脾脏疾病。LS能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因为其能缩小手术切口,放大手术视野[1],已成为外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重要方法[2]。Pattenden等[3]通过其所在医疗机构进行... 目前,腹腔镜脾切除术(LS)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脾脏疾病。LS能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因为其能缩小手术切口,放大手术视野[1],已成为外科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重要方法[2]。Pattenden等[3]通过其所在医疗机构进行单中心大样本研究得出,LS近远期疗效安全可靠,而且可应用于肿大的脾脏切除,对脾脏质量大于1kg的患者亦不是绝对手术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腹腔镜脾切除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