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比较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ICBT)和传统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比较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ICBT)和传统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全文电子期刊(VIP)。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总计样本量n=569。对各研究的临床症状的变化值采用连续性变量的合并标准化平均差值及其95%CI表示,存在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在神经症性障碍治疗中,基于互联网和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0.07(-0.24~0.09),Pχ~2=0.52,I^2=0%]。结论:ICBT对神经症性障碍的治疗效果同传统CBT无明显差别,其有效性与优越性应引起国内精神卫生从业者的重视。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短程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G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短程GCBT和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CBT)联合对青少年抑郁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精神科门诊及医学心理咨询中心门诊收治的9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CCBT组(n=30,因未完成5次治疗脱落19例,最终11例)、GCBT组(n=30,因未完成5次团体治疗脱落3例,最终27例)及CCBT+GCBT组(n=30)。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基础上,CCBT组合并5周的CCBT,GCBT组合并5周的GCBT,CCBT+GCBT组合并5周的GCBT及CCBT。治疗频率均为1次/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 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评分及减分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ental Health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MSSMHS)总均分及各因子分。结果5周治疗后,3组HAMD-24评分[CCBT组16(9,18)分、GCBT组18(13,21)分、CCBT+GCBT组13.5(8,20.25)分]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47、-4.545、-4.784,P均<0.05)。3组HAMD减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CCBT+GCBT组MSSMHS总均分及强迫、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及心理不平衡等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CBT组MSSMHS总均分及强迫、敌对、抑郁及情绪不平衡等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CBT+GCBT组MSSMHS人际关系敏感及心理不平衡因子分较GCBT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短程CCBT及GCBT等治疗能有效改善青少年患者的抑郁症状,且CCBT与GCBT联合治疗疗效更优于单纯GCBT,且能有效降低CCBT高脱失率。
文摘目的: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比较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ICBT)和传统认知行为治疗(CBT)对神经症性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网络数据库(MEDLINE),世界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NK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全文电子期刊(VIP)。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8篇,总计样本量n=569。对各研究的临床症状的变化值采用连续性变量的合并标准化平均差值及其95%CI表示,存在异质性的研究进行亚组分析。在神经症性障碍治疗中,基于互联网和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0.07(-0.24~0.09),Pχ~2=0.52,I^2=0%]。结论:ICBT对神经症性障碍的治疗效果同传统CBT无明显差别,其有效性与优越性应引起国内精神卫生从业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