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测量股骨颈前倾角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客 唐盛平 +3 位作者 覃均昌 于薇 韩镜明 刘宝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FNA)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DH患儿12例,其中双髋脱位4例,单髋脱位8例,均行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采用GE公司Hip speed Fi/x双层螺旋CT进行表面遮盖成像、最大密度... 目的探讨三维CT测量股骨颈前倾角(FNA)在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DDH患儿12例,其中双髋脱位4例,单髋脱位8例,均行闭合复位、蛙式石膏外固定术,采用GE公司Hip speed Fi/x双层螺旋CT进行表面遮盖成像、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三维观察和FNA测量,分别在术前对股骨头颈、髋臼及臼头关系行三维重建。结果髋脱侧FNA明显增大,与其同年龄段患儿正常髋关节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维CT可直观、全面及分解地显示髋关节结构,更加精确地测量FNA,从而达到对DDH患儿个体化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 股骨颈前倾角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彦 王绍华 +3 位作者 林荣军 蒋光峰 田英 陈志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CT)在儿童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可疑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螺旋CT横断面扫描和冠状面重建,采用支气管镜术证实诊断。结果患儿均显示异物的直接征象,CT显示异物位于右肺主支气管12例,右中...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CT)在儿童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可疑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螺旋CT横断面扫描和冠状面重建,采用支气管镜术证实诊断。结果患儿均显示异物的直接征象,CT显示异物位于右肺主支气管12例,右中间支气管1例,右下叶支气管2例,左肺主支气管6例。支气管异物均经支气管镜术取出。结论CT扫描可显示儿童支气管异物,并能精确定位,对病史、体征和常规X线表现不典型的患儿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异物 计算机x线断层摄像术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引导后路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国增 崔伟锋 +1 位作者 乔忆莲 李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后路联合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的技术与疗效。[方法] 通过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L5-Sl)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分析,确定经小关节内缘、穿黄韧带、通过硬膜外达突出物的穿刺入路(简称后路)。在临床应用中结合...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后路联合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的技术与疗效。[方法] 通过第5腰椎和第1骶椎间(L5-Sl)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分析,确定经小关节内缘、穿黄韧带、通过硬膜外达突出物的穿刺入路(简称后路)。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硬膜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CT)空气造影解决该入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问题。对60例经CT检查,诊断为L5-Sl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引导下后路直接注射胶原酶到突出物内和表面。[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经术后3个月至3年的随访,57例疗效优良,优良率为95%,18例3个月后经CT复查有17例突出物变小或消失,溶解率94.4%。[结论]CT引导注射胶原酶是治疗L5-Sl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后路注射 胶原酶 穿刺方法
下载PDF
核磁共振与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技术在身体成分测量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秋海 陈佩杰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9-532,523,共5页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技术 身体成分 测量 应用
下载PDF
电子束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效果
5
作者 郭岩 吴清玉 +1 位作者 戴汝平 杨有优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探讨电子束电子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 EBCT)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对 2 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手术。采用 EBCT技术 ,并辅以三维重建 ,对比手术前、后右心室流出道的病理改变。根据术后... 目的 探讨电子束电子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 EBCT)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对 2 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手术。采用 EBCT技术 ,并辅以三维重建 ,对比手术前、后右心室流出道的病理改变。根据术后的 EB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疏通良好者和疏通不良者 ,通过对比两者间的右 /左心室收缩峰压比 ( PRV/LV)来验证采用 EBCT进行术后评价的可行性。 结果 无手术死亡。右心室流出道疏通良好者 ( n=16)的 PRV/L V为 0 .5 7± 0 .17,而流出道疏通不良者 ( n=4 )的 PRV/L V为 0 .78± 0 .0 1,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2 )。三维重建的图象可以直观地显示两者间的差异。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法洛四联症 根治术 EBCT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引导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小病灶
6
作者 张月莉 严德钧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周边小病灶的准确度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6月至2003年11月共45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部周边小病灶穿刺,男34例,女11例,年龄31~81岁,平均为(61.8±13.7)岁。病灶直径7...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周边小病灶的准确度和安全性。方法2000年6月至2003年11月共45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部周边小病灶穿刺,男34例,女11例,年龄31~81岁,平均为(61.8±13.7)岁。病灶直径7~20mm,平均为(16.3±4.5)mm。孤立病灶39例,多发病灶6例。结果恶性病变19例(42.2%);良性病变17例(37.8%);组织学检查阴性6例,其中1例为假阴性;无诊断价值3例。其准确度为91.1%(41/45例),灵敏度为95%(19/20例)。并发气胸4例(8.9%)。2例(4.4%)患者合并病灶周围少量出血。讨论CT引导下细针穿刺肺部良、恶性病灶是相当安全和准确的诊断方法,其准确度和安全性与病灶大小和进针深度有关,小病灶准确度低于大病灶。该方法除气胸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活组织检查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在尘肺诊断上的应用
7
作者 吴国忠 《上海医学影像》 1994年第1期37-39,25,共4页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简称CT)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CT的横断面影像避免了胸壁,心脏和纵横的互相重叠,能显示出很多常规胸片所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所谓“隐蔽区”病变。CT能对人体内各种组织的密度作出定量分析,即CT...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简称CT)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CT的横断面影像避免了胸壁,心脏和纵横的互相重叠,能显示出很多常规胸片所不能显示或显示不清的所谓“隐蔽区”病变。CT能对人体内各种组织的密度作出定量分析,即CT值的测定,这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尘肺 诊断 CT检查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德宝 宗志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9期1685-1687,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疑似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及X线检查,以真菌痰液培养结果为...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疑似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及X线检查,以真菌痰液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及X线检查诊断结果、与真菌痰液培养结果一致性,并统计不同诊断结果CT检查影像学特征分布情况。结果以真菌痰液培养结果为“金标准”,117例疑似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检出阳性73例,阴性44例;CT检出真阳性71例,真阴性41例;X线检出真阳性64例,真阴性34例。CT诊断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准确度(95.73%)、灵敏度(97.26%)、特异度(93.18%)高于X线诊断(83.76%、87.67%、77.27%),CT诊断漏诊率(2.74%)、误诊率(6.82%)低于X线诊断(12.33%、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与真菌痰液培养结果一致性分析Kappa系数为0.817,一致性好;X线检查与真菌痰液培养结果一致性分析Kappa系数为0.624,一致性较好。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阳性患者胸腔积液、磨玻璃影、网格线样影、实变、结节等CT影像学特征分布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应用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可提高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降低漏诊率、误诊率,且与真菌痰液培养结果一致性好,可用于诊断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磁共振联合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在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施江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第2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联合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对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10~2020-08我院67例盆腔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并接受MRI、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记录MRI检查、CT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比较MR...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联合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对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10~2020-08我院67例盆腔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并接受MRI、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记录MRI检查、CT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比较MRI、CT联合诊断与单独诊断符合率,并分析联合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结果:67例盆腔肿瘤患者经MRI检查符合率为80.60%,CT检查符合率为77.61%,MRI、CT联合检查符合率为95.52%;MRI联合CT诊断符合率高于单独MRI诊断及CT诊断(P<0.05);另外经Kappa检验显示,MRI联合CT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性极好(Kappa值=0.935,P<0.05)。结论:MRI联合CT可提高盆腔肿瘤诊断符合率,且与病理诊断具有极好一致性,有利于临床早期辨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盆腔肿瘤 符合率 一致性
下载PDF
新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10
作者 祝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1997年第3期19-21,共3页
介绍了除目前常用的一些CT以外,近年研制开发比较活跃的几种新型CT机。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x-CT SPECT MRI 医学图像 CT机 人体 用电 电子计算机 目的
下载PDF
螺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肺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冉德水 刘师舜 +2 位作者 朱继达 韩真 李锦荣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3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肺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81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男40例,女41例,年龄(58.2±6.9)岁,年龄范围为... 目的探讨螺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肺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81例肺孤立性结节患者,男40例,女41例,年龄(58.2±6.9)岁,年龄范围为42~72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良性组(n=56)与恶性组(n=25)。对所有患者行CT检查,并检测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鳞癌抗原的水平。结果恶性组患者的磨玻璃或混合密度[60.0%(15/25)]、分叶征[48.0%(12/25)]、空泡征[52.0%(13/25)]、短毛刺征[60.0%(15/25)]、胸膜凹陷征[44.0%(11/25)]、支气管血管集束征[52.0%(13/25)]检出率均高于良性组[14.3%(8/56)、8.9%(5/56)、10.7%(6/56)、7.1%(4/56)、8.9%(5/56)、5.4%(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的癌胚抗原[(6.9±2.0)μg/L]、NSE[(17.2±3.8)μg/L]及鳞癌抗原[(1.4±0.6)μg/L]水平均高于良性组[(3.2±0.9)μg/L、(8.8±1.6)μg/L、(0.8±0.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癌胚抗原、NSE、鳞癌抗原及联合应用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0.835、0.712、0.635、0.951。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CT对肺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力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肿瘤标志物 肺孤立性结节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核磁共振成像与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樊仁为 徐国斌 王秋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6148-6150,共3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经MRI或CT检查后拟诊为乳腺癌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穿刺或手术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鉴别良恶性乳腺...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与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经MRI或CT检查后拟诊为乳腺癌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穿刺或手术确诊,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不同类型乳腺癌及病灶大小的临床价值。结果:MRI、CT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为94.44%、96.67%,灵敏度为98.82%、96.67%,特异度为53.84%、54.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对导管内原位癌(DCIS)检测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对浸润性小叶癌(LDC)及浸润性导管癌(IDC)检测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I与CT对鉴别乳腺癌良恶性肿瘤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CT对乳腺癌分类检测率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查方法,以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乳腺癌
原文传递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发热待查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因素分析
13
作者 杨晓娟 颜学兵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0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探索^(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在发热待查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筛选有助于提高^(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临床参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 目的探索^(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在发热待查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筛选有助于提高^(18)F-FDG PET/CT诊断效能的临床参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163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诊断由组织学结果或有效的临床治疗确定。将发热待查病因分为主要的感染性疾病组(48例)、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NIID)组(42例)、肿瘤性疾病组(33例),分析发热待查不同病因间的临床差异。分析^(18)F-FDG PET/CT对发热待查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18)F-FDG PET/CT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9.7%、78.8%、17.9%、51.1%、43.8%。感染性疾病组、NIID组、肿瘤性疾病组3组间白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红细胞沉降率、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白细胞计数(比值比=0.890,95%置信区间:0.809~0.978,P=0.016)、血红蛋白水平(比值比=0.981,95%置信区间:0.963~0.999,P=0.034)与^(18)F-FDG PET/CT的真阳性率呈负相关,C反应蛋白则无明显相关性(比值比=1.005,95%置信区间:1.000~1.010,P=0.073)。结论对于发热待查患者,^(18)F-FDG PET/CT是有效的诊断工具,对于低白细胞计数及低血红蛋白水平患者应尽早行^(18)F-FDG PET/CT检查,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待查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准确率 白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水平
下载PDF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图像分析颌面部深在性红斑狼疮一例
14
作者 尹慧彬 吴迪 +5 位作者 周炳荣 刘希胜 贾振宇 苏忠兰 葛以信 骆丹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2,共2页
患荇女.34岁,因面部皮损2年,于2012年1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10年3月无明娃诱因双侧面颊部、下颌处出现红斑、皮下硬结,无压痛,无明皿自觉症状。
关键词 深在性红斑狼疮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图像分析 颌面部 面部皮损 皮下硬结 自觉症状 面颊部
原文传递
脑电图(EEG)和磁共振/X线计算机断层(MRI/CT)在狼疮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冯爱平 谭志健 吴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8-80,共3页
为探讨狼疮性脑病患者脑电图和磁共振/X线计算机断层(MRI/CT)的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对24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的活动期监测脑电图变化、MRI/CT颅脑或脑部的异常表现等。结果,脑电图90%呈现异常、MRI/CT图像66.7%异常,脑损害主要表现为脑... 为探讨狼疮性脑病患者脑电图和磁共振/X线计算机断层(MRI/CT)的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对24例狼疮性脑病患者的活动期监测脑电图变化、MRI/CT颅脑或脑部的异常表现等。结果,脑电图90%呈现异常、MRI/CT图像66.7%异常,脑损害主要表现为脑梗塞、钙化及脑萎缩,好发于基底节及额、顶叶等区域。结果示,脑电图等检查对狼疮性脑病的早期结构特征,鉴别诊断、评价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神经精神损害 脑电图 磁共振 计算机x线断层照相术
下载PDF
面部脂肪移植远期活性的评价:一种使用计算机X线断层照相术的客观观测法
16
作者 王洁晴(摘译) 高景恒(审校)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33-133,共1页
背景自体脂肪移植软组织填充术是常用但并未得到广泛接受的方法。包括不同程度失败和成功的各种文献报道。目的使用客观的测量工具评估人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术。方法使用随机的前瞻性调查,患者术前、术后对比,评估脂肪移植的远期存活率... 背景自体脂肪移植软组织填充术是常用但并未得到广泛接受的方法。包括不同程度失败和成功的各种文献报道。目的使用客观的测量工具评估人面部自体脂肪移植术。方法使用随机的前瞻性调查,患者术前、术后对比,评估脂肪移植的远期存活率。选取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34—59岁(均数:45.07岁,标准差:6.54岁)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术 计算机x线断层照相术 面部 观测法 活性 软组织填充术 前瞻性调查 远期存活率
原文传递
肠管克罗恩病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影像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红 杨晓春 +1 位作者 庞红艳 司安创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0-401,共2页
近年C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CD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其早期诊断率不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CD者的MRI、CT检查资料和临床资料,以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依据,总结CD的特点.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012... 近年C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CD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导致其早期诊断率不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疑诊CD者的MRI、CT检查资料和临床资料,以肠镜、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为最终诊断依据,总结CD的特点.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疑诊CD并接受影像学检查者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为32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其中因发热首诊者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CT和结肠镜检查,并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影像特征 克罗恩病 早期临床表现 早期诊断率 结肠镜检查 肠管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肝对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牛亚琦 杨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172-4176,共5页
为了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肝对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选择了我院收治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和CT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CT和MRI单独诊断及CT+MRI联合诊断时的检出率... 为了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肝对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本研究选择了我院收治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RI和CT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CT和MRI单独诊断及CT+MRI联合诊断时的检出率和误诊率。4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中女性占74.4%,平均年龄为(44.3±9.8)岁。65.1%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的患者主要为腹痛。患者的肿瘤直径为(4.76±2.3)cm,肿瘤部位主要为肝右叶(67.4%)。经病理结果证实,血管瘤型、肌瘤型、脂肪瘤型和混合型依次为5例、7例、11例和20例。CT和MRI的联合诊断检出率(72.09%)高于CT(48.84%)或MRI(46.51%)单独诊断,然而差异不显著(p<0.05)。误诊类型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腺瘤、血管瘤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MRI联合诊断时的误诊率(23.26%)显著低于CT(48.84%)和MRI(46.51%)单独诊断。CT和MRI联合诊断有助于降低误诊率,然而,仍需要做进一步的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误诊分析
19
作者 张敏 张莉 陈树 《中国医药》 2010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FDGPET/CT)肿瘤显像与误诊原因。方法分析3例^18F-FDGPET/CT误诊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身^18F-FDG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FDGPET/CT)肿瘤显像与误诊原因。方法分析3例^18F-FDGPET/CT误诊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全身^18F-FDGPET/CT显像在恶性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明确的临床价值,但炎症、结核是最常见的非肿瘤性浓聚原因,常导致临床误诊。结论^18F-FDGPET/CT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易出现假阳性,特别是炎症、结核较为常见。因此,临床工作中,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应谨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0-182,共3页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标志 ;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是目前定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最佳无创影像方法 ,已成为其它无创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方法的参考标准 ,所测定的冠状... 冠状动脉钙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的标志 ;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是目前定量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最佳无创影像方法 ,已成为其它无创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方法的参考标准 ,所测定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狭窄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上应用电子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检测冠状动脉钙化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初步筛选方法。现试就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基础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学 冠状动脉钙化的无创影像学检测方法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 电于束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扫描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