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分子对计量置换保留理论的验证
1
作者 刘建波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27-29,共3页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的计量置换保留理论,通过苯甲醇、苯乙醇、苯丙醇和苯丁醇四种小分子在反相色谱中的保留实验数据对计量置换保留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数据与理论方程符合较好,用计量置换保留理论来表示溶质保留参数间的定量关系有很... 依据液相色谱中溶质的计量置换保留理论,通过苯甲醇、苯乙醇、苯丙醇和苯丁醇四种小分子在反相色谱中的保留实验数据对计量置换保留理论进行了验证,实验数据与理论方程符合较好,用计量置换保留理论来表示溶质保留参数间的定量关系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且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892,使计量置换保留理论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置换保留理论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溶质保留参数
下载PDF
现代分离科学理论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耿信笃 张养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3-437,共5页
分离科学是研究物质在分子水平上的空间分布和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如果这一看法是正确的话,那么,分离科学理论就应该有一个能将各种分离技术原理及支持这些原理的共同理论,即分离科学理论框架。既然分离科学是从分子在空间迁移和分布... 分离科学是研究物质在分子水平上的空间分布和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如果这一看法是正确的话,那么,分离科学理论就应该有一个能将各种分离技术原理及支持这些原理的共同理论,即分离科学理论框架。既然分离科学是从分子在空间迁移和分布规律的全过程来设计的,该理论必然要涉及到溶质分子在流体中的空间迁移和分布,就必须了解在体系中组分的宏观性质。即1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2溶质的迁移和扩散,因为目前绝大多数组分的分离是在界面(特别是液-固界面)上完成的,这就是3分离过程中发生在界面上的计量置换。然而要从微观上深入了解物质能够被分离的实质便是4平衡分离的分子学基础及5疏水效应。在了解了物质的微观、宏观性质及迁移规律后,如何才能使分离进行得更好,这便是6分离过程中的最优化和选择分离方法时必须对各种分离方法的特点有所了解的,7分离方法的简介和比较。上述七部分内容应当成为现代分离科学的理论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科学 热力学 溶质计量置换保留理论 疏水效应 分离方法 最优化 理论骨架
下载PDF
Z及logI对离子交换色谱中脲变溶菌酶分子构象变化的表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敏 王彦 +1 位作者 龚波林 耿信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4-217,共4页
以溶菌酶(Lys)为目标蛋白,用计量置换保留理论(SDT R)中的参数Z和logI对弱阳离子交换色谱(WCX)中"准天然态"和脲变还原与非还原的两种变性状态的Lys的分子构象变化进行了表征。发现在流动相中含有脲时,蛋白的保留仍服从SDT理... 以溶菌酶(Lys)为目标蛋白,用计量置换保留理论(SDT R)中的参数Z和logI对弱阳离子交换色谱(WCX)中"准天然态"和脲变还原与非还原的两种变性状态的Lys的分子构象变化进行了表征。发现在流动相中含有脲时,蛋白的保留仍服从SDT理论,可以准确测定在特定脲浓度条件下Lys的Z及logI值。结果表明,3种分子构象状态的Lys的Z值均随脲浓度改变呈现不连续变化;"准天然态"Lys在同一脲浓度条件下的Z值比变性状态的大,logI比变性状态的小,而非还原变性态和"准天然态"Lys的Z和logI值比较接近。还对不同脲浓度条件下Lys的活性回收率与Z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色谱 溶菌酶 分子构象 蛋白质 复性 表征 计量置换保留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