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T联合rTMS对青少年游戏障碍患者网瘾程度及内隐认知偏倚的影响
1
作者 周振华 彭艳娜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与现实疗法(AC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青少年游戏障碍(G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G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接受与现实疗法(AC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青少年游戏障碍(G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青少年G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采取ACT联合rTMS,比较2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评分、内隐认知偏倚情况和学习倦怠评分。结果2组治疗前CIAS-R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IAS-R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内隐认知偏倚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内隐认知偏倚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学习倦怠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学习倦怠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联合rTMS治疗青少年GD患者的效果显著,能降低网瘾程度,改善内隐认知偏倚和学习倦怠情况,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游戏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网瘾 内隐认知偏倚
下载PDF
丁螺环酮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情绪图片认知偏倚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姚建军 张紫娟 +2 位作者 周振和 王军 陈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与研究组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与研究组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情绪图片刺激的点探测任务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反应时以及注意偏向分差别,同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8周后HAMA评分(7.29±1.56)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6.93±2.11)分(t=3.326,P=0.003)。重复测量ANOVA显示,探测位置主效应显著,异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同侧位置(P<0.05);情绪面孔图片类型与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P=0.000);探测位置与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P=0.000);情绪面孔图片类型与探测位置交互作用显著(P=0.024);情绪面孔图片类型×探测位置×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P=0.002);LSD两两比较显示研究组对恐惧面孔图片异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同侧位置(P=0.001)。研究组治疗8周后对恐惧面孔图片反应时以及注意偏向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6)。结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对恐惧面孔图片信息表现出认知偏倚,丁螺环酮可能具有改善认知偏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情绪面孔图片 点探测任务 认知偏倚 丁螺环酮
下载PDF
度洛西汀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琳 周振和 +1 位作者 程灶火 袁国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与研究组匹配性别、年龄的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予度洛西汀治疗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8周后予情绪图片刺激的...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与研究组匹配性别、年龄的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予度洛西汀治疗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8周后予情绪图片刺激的点探测任务检测,比较治疗前以及8周后反应时以及注意偏向分差别。结果:研究组8周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3.985,P=0.007)。重复测量ANOVA显示,探测位置主效应显著[F(1,58)=15.40,P=0.038],异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同侧位置;情绪面孔图片类型与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F(1,58)=19.08,P=0.000];探测位置与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F(1,58)=18.31,P=0.000];情绪面孔图片类型与探测位置交互作用显著[F(1,58)=13.51,P=0.021];情绪面孔图片类型×探测位置×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F(1,58)=11.24,P=0.002],LSD比较显示研究组对负性面孔图片异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同侧位置(P=0.001)。研究组治疗8周后对负性面孔图片反应时以及注意偏向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2.812、3.531,P=0.018、0.002)。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对负性面孔图片信息表现出认知偏倚,度洛西汀具有改善认知偏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情绪面孔图片 点探测任务 认知偏倚 度洛西汀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对惊恐障碍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振和 王军 +2 位作者 陈琳 王志强 程灶火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惊恐障碍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CCMD-3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与试验组匹配性别、年龄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艾斯西酞普兰治疗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8周...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惊恐障碍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CCMD-3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与试验组匹配性别、年龄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艾斯西酞普兰治疗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8周后予情绪图片刺激的点探测任务检测,比较治疗前以及8周后反应时以及注意偏向分差别。结果试验组8周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7.81±2.52)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7.23±3.12)分](P=0.002)。重复测量ANOVA显示,探测位置主效应显著[F(1,58)=4.34,P=0.031],异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同侧位置;情绪面孔图片类型与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F(1,58)=19.21,P=0.000];探测位置与组问水平交互作用显著[F(1,58)=16.15,P=0.000];情绪面孔图片类型与探测位置交互作用显著[F(1,58)=9.25,P=0.015];情绪面孔图片类型×探测位置×组问水平交互作用显著[F(1,58)=7.31,P=0.002],LSD比较显示试验组对恐惧面孔图片异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同侧位置(P=0.0009)。试验组治疗8周后对恐惧面孔图片反应时以及注意偏向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32,0.008)。结论惊恐障碍患者对恐惧面孔图片信息表现出认知偏倚,艾斯西酞普兰可能具有改善认知偏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障碍 情绪面孔图片 点探测任务 认知偏倚 艾斯西酞普兰
原文传递
氟伏沙明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建军 张紫娟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2年第3期251-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CCMD~3社交恐惧症诊断标准的2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2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氟伏沙明治疗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8周后...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对社交恐惧症患者情绪图片信息认知偏倚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CCMD~3社交恐惧症诊断标准的2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与实验组性别、年龄匹配的2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氟伏沙明治疗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以及8周后予情绪图片刺激的点探测任务检测,比较治疗前以及8周后反应时以及注意偏向分差别。结果实验组8周后HAMA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重复测量ANOVA显示,探测位置主效应显著,异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同侧位置(P〈0.05);情绪面孔图片类型与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P〈0.05);探测位置与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P〈0.05);情绪面孔图片类型与探测位置交互作用显著(P〈0.05);情绪面孔图片类型×探测位置×组间水平交互作用显著(P〈0.05),LSD比较显示实验组对恐惧面孔图片异侧位置的反应时长于同侧位置(P〈0.05)。实验组治疗8周后对恐惧面孔图片反应时以及注意偏向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对恐惧面孔图片信息表现出认知偏倚,氟伏沙明具有改善认知偏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恐惧症 情绪面孔图片 点探测任务 认知偏倚 氟伏沙明
原文传递
抑郁认知易感者对负性面孔的注意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钟明天 蚁金瑶 +3 位作者 凌宇 王海星 朱熊兆 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讨抑郁认知易感者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任务中的注意特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在校大学生1287人,获有效问卷1201份,使用认知方式问卷(CSQ)进行测查。根据最弱连接计算方法获得抑郁认知易感者(CV组)151人和非抑郁认知易感者(NCV... 目的:探讨抑郁认知易感者在负性情绪信息加工任务中的注意特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在校大学生1287人,获有效问卷1201份,使用认知方式问卷(CSQ)进行测查。根据最弱连接计算方法获得抑郁认知易感者(CV组)151人和非抑郁认知易感者(NCV组)192人。从两组中选取95人(CV组47人,NCV组48人)参与情绪面孔点探测任务,比较两组在任务中的正确率、反应时及偏倚分差异。结果:参加情绪点探测任务的95人中,有2人的数据(两组各1人)总正确率低于90%而被剔除。正确率与反应时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V组和NCV组在愤怒面孔注意偏倚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V组的偏倚分大于NCV组(P<0.05)。将偏倚分与零进行单一样本t检验显示,CV组在悲伤及愤怒面孔对上的注意偏倚分均大于零,而NCV组则在愉快面孔中的注意偏倚分大于零。结论:与非抑郁认知易感者相比,抑郁认知易感者在面对愤怒面孔时,其注意力更难从中脱离出来,且抑郁认知易感者对愉悦面孔的注意不够。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倚是抑郁认知易感者的认知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认知易感 情绪加工 点探测 负性认知偏倚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评论:我们能避免偏倚吗?
7
作者 Colin P Bradley 钟宁 李力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05年第4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医学诊断 认知心理学 认知偏倚 医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