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旅游景观认知构成与评价的浅见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兴中 《人文地理》 CSSCI 1990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试图从"心理——行为"这一侧面入手,研究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感应——认知"旅游景观的认知构成、旅游景观的认知评价,以补充研究旅游资源的调查统计方法以及弥补传统方法对旅游资源研究的偏颇与不足.
关键词 旅游景观 认知构成 评价
下载PDF
本科优秀英语习作者元认知能力及其表征:个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艳清 任亮 朱云韬 《红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现有研究多采用量化和实证的方法,较多地关注元认知策略及其与学习者英语写作水平的关系和影响,而极少关注学习者作为个体的人的综合元认知能力及表现。文章采用半结构访谈、口语报告法,结合现有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有关成果... 现有研究多采用量化和实证的方法,较多地关注元认知策略及其与学习者英语写作水平的关系和影响,而极少关注学习者作为个体的人的综合元认知能力及表现。文章采用半结构访谈、口语报告法,结合现有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有关成果,尤其是吴红云(2006)、姜英杰(2007)二语写作的元认知理论与实证的研究,对两名优秀的英语学习者大学在读期间的英文习作学习经历、写作实践等英文写作中感知到的元认知情况进行质性分析,探析成功二语写作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及策略的具象化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写作 优秀习作者 写作元认知构成
下载PDF
微区位原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中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4,共7页
近年来,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微区位"观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话题,涉及城市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微区位原理所涉及的"区位感知""区位行为""区位价值&... 近年来,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微区位"观已经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话题,涉及城市经济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微区位原理所涉及的"区位感知""区位行为""区位价值""区位公平""区位可获""区位剥夺"等理论单元在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不同语境中提取微区位原理的核心主张,并以特定的方式阐释微区位的概念内涵及其构成观点,对微区位原理的认知构成、建构价值与社会效应等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进而探索微区位原理的构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 微区位 认知构成 区位价值
下载PDF
构成要件知识本土化视角下受贿罪的数额与情节新解 被引量:4
4
作者 雷一鸣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5-193,共9页
在以规范视角对构成要件认知机制及犯罪既遂概念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可知,刑法第386条规定的"所得数额及情节"将转化为四种具体形式的"所得数额或者情节"成为基本受贿罪与加重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要素,且表征犯罪既遂... 在以规范视角对构成要件认知机制及犯罪既遂概念进行重新审视的基础上可知,刑法第386条规定的"所得数额及情节"将转化为四种具体形式的"所得数额或者情节"成为基本受贿罪与加重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要素,且表征犯罪既遂,使受贿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与加重构成要件仅能包摄犯罪既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得数额及情节 构成要件认知机制 犯罪既遂 受贿罪构成要件
原文传递
犯罪未完成形态处罚范围的规范依据与判断路径 被引量:3
5
作者 雷一鸣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103,共14页
犯罪未完成形态处罚范围的判断依据并非普遍处罚原则以及罪质轻重程度,而是构成要件。中国刑法中没有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处罚范围的专门规定,普遍处罚原则是旧刑法时代类推制度的产物,不应继续存在。德日刑法须以有关犯罪未完成形态处... 犯罪未完成形态处罚范围的判断依据并非普遍处罚原则以及罪质轻重程度,而是构成要件。中国刑法中没有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处罚范围的专门规定,普遍处罚原则是旧刑法时代类推制度的产物,不应继续存在。德日刑法须以有关犯罪未完成形态处罚范围的规定为依据定型构成要件,中国刑法则须先完成构成要件的定型才能判断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处罚范围。犯罪未完成形态的不法来源是犯罪预备与未既遂实行,如果适用以构成要件为中心的规范判断路径,则中国刑法仅处罚极少数犯罪的犯罪预备以及部分犯罪的未既遂实行,在立法层面没有滥罚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嫌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未完成形态 普遍处罚原则 构成要件认知 规范判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