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模糊偏好认知矩阵的超对策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崔焰 宋业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07,112,共6页
针对一类具有模糊偏好认知矩阵的超对策问题,给出了具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相对模糊距离的概念和模糊有序加权平均(FOWA)算子提出了三角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一种排序方法。由此方法得到局中人的结局偏好认知向量,进而给出了一阶超对... 针对一类具有模糊偏好认知矩阵的超对策问题,给出了具体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基于相对模糊距离的概念和模糊有序加权平均(FOWA)算子提出了三角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的一种排序方法。由此方法得到局中人的结局偏好认知向量,进而给出了一阶超对策的稳定性分析过程。最后,以实际冲突为例说明这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对策 模糊偏好认知矩阵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认知矩阵的“船舶动力装置原理”教学方法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少俊 王会 +1 位作者 杨宗明 冯国增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130,共4页
针对船舶动力装置原理课程中原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与专题研究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与原有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课外阅读进行结合。采用认知矩阵对于这些方法进行评估,明确教学方法应使学生达到的认知层次。结... 针对船舶动力装置原理课程中原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与专题研究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与原有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课外阅读进行结合。采用认知矩阵对于这些方法进行评估,明确教学方法应使学生达到的认知层次。结合课程考核,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学生在上述教学法要求的认知层次均得到了良好的训练,证明了应用认知矩阵进行评估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矩阵 教学方法评估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
下载PDF
情报意义构建的矩阵描述及认知机理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千里 董尹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33,37,共8页
主体对情报的意义构建是情报分析的关键环节,对主体意义构建过程进行内涵式的理论范式研究,提高研究对象抽象程度,有助于加强研究结论的可迁移性。文章采用作为差异的信息观,分别利用定义在实数域、整数环、布尔代数上的认知状态矩阵、... 主体对情报的意义构建是情报分析的关键环节,对主体意义构建过程进行内涵式的理论范式研究,提高研究对象抽象程度,有助于加强研究结论的可迁移性。文章采用作为差异的信息观,分别利用定义在实数域、整数环、布尔代数上的认知状态矩阵、意义构建矩阵对主体的情报意义构建认知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分析,揭示了主体在意义构建过程中的认知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意义构建 认知状态矩阵 意义构建矩阵 认知机理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文学中“水”意象的认知解读
4
作者 张靖宇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
从认知主义视角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水"意象进行分析,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主体对于"水"意象构建方式的共性。中西方在构建概念时往往以水的物理特性为认知的基点,通过象征、比喻、类比、同构性等对应关系激... 从认知主义视角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水"意象进行分析,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主体对于"水"意象构建方式的共性。中西方在构建概念时往往以水的物理特性为认知的基点,通过象征、比喻、类比、同构性等对应关系激活系列百科全书知识,最终构建出一个多层次、射线型的"水"意象矩阵。利用概念整合理论,文章还解释了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水"意象的罪罚象征意义的产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意象 认知矩阵 概念域 概念整合 象征
下载PDF
基于知识深度模型的工科毕业设计培养探索
5
作者 郭玉柱 吕建勋 +1 位作者 李阳 胡庆雷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期97-101,共5页
从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和“两性一度”的要求出发,结合韦伯知识深度模型,对毕业设计承载的综合能力培养进行剖析,分析工科毕业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模型和赫斯认知严谨矩阵,对工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认知层... 从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和“两性一度”的要求出发,结合韦伯知识深度模型,对毕业设计承载的综合能力培养进行剖析,分析工科毕业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模型和赫斯认知严谨矩阵,对工科毕业设计培养环节认知层次和思维深度进行梳理,为工科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进行定性/定量设计提供参考。重点强调学生自主程度对培养效果的影响,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工科毕业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创新人才培养 毕业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 知识深度等级 赫斯认知严谨矩阵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明德”与“思辨”——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为例 被引量:39
6
作者 李秀英 寇金南 +1 位作者 关晓薇 刘靖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6,共8页
面向新时代,做好教材研发与任务点设计是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依托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以"明德"为目标,基于主题"元素大纲&quo... 面向新时代,做好教材研发与任务点设计是落实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依托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以"明德"为目标,基于主题"元素大纲",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主线,融入爱国、友善、平等、公正等主题,研发教学材料;以"思辨"为牵引,基于Webb的知识深度理论框架、Bloom的认知过程维度模型以及Hess et al.的认知能力矩阵模型,通过"问题导入""思辨拓展"等路径研发深度学习任务,探索如何把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及培养跨文化和谐共处和全球治理能力有效融合,以实现大学英语课程育人育才相统一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德 思辨 知识深度框架 认知能力矩阵
原文传递
近代汉语中际遇义“得”的语法化
7
作者 朴元基 尹淳一 《语言研究集刊》 2011年第1期307-320,328,共15页
所谓"际遇"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幸亏、亏得",表示"幸运、借助"等意思。近代汉语"得"字也有这种语义功能,一般用作际遇义副词。唐代是该语义功能萌芽的阶段,还没出现在正式的句子中。到了宋代... 所谓"际遇"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幸亏、亏得",表示"幸运、借助"等意思。近代汉语"得"字也有这种语义功能,一般用作际遇义副词。唐代是该语义功能萌芽的阶段,还没出现在正式的句子中。到了宋代际遇义的"得"才开始出现。尤其是在元末明初,它的使用达到鼎盛时代。到了清代,这一用法逐渐消失,现代汉语中则完全消失了。"得"字本来是动词,拥有获得义。在唐代形成的"得+主谓结构"格式里,"得"字继续被用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这种语境诱发转喻现象,把原来的获得义变成际遇义,际遇义"得"的语法化也就完成了。但是它的动词性格仍很强,有的"得"字还保留了动词的特点,在当时形成了副词、动词并存的多层次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 际遇 语法化 转喻 认知矩阵 认知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