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政策变革:一个认知社会学分析框架的提出
1
作者 柳静虹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4-239,共16页
变革是政策研究的一个经典议题。本文尝试在认知社会学视域下发展一种解释社会政策变革的认知分析方法,探究变革背后政策的认知过程,明晰政策变革的内在逻辑。长期以来,政策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变革的外生解释,倾向政策的内稳态假设,对变... 变革是政策研究的一个经典议题。本文尝试在认知社会学视域下发展一种解释社会政策变革的认知分析方法,探究变革背后政策的认知过程,明晰政策变革的内在逻辑。长期以来,政策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变革的外生解释,倾向政策的内稳态假设,对变革的内生性根源的思考相对受限。认知社会学为解释政策的变革提供了一个前沿“解题”思路:政策变革基于众多缘由,但变革必然通过政策的认知调整来实现。基于此,本文发展了聚焦政策认知过程的认知分析框架,从理论立场、基本假设和分析要素三方面进行具体的理论提出。政策认知分析框架为政策变革研究提供了一般意义上的理论解释,其边际贡献在于将政策变革理论拓展为一种聚焦社会制度反身性的社会理论,阐明社会政策作为社会的认知系统及其对现实赋意的多极建构,揭示了政策变革伴随的政策认知过程动态。本文对政策认知过程的关注,也为理解政策变革与其思想、话语转变之间的关联提供了一个衔接的理论观点,为发展政策的强认知分析方法提供了一个讨论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 社会政策 认知分析 认知社会学
下载PDF
社会想象的嬗变: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认知社会学视角 被引量:11
2
作者 肖莉娜 何雪松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8-41,共4页
中国的社会转型仅仅凭借结构或"生态"的视角难以得到完整的理解,费孝通所倡导的"心态"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进路。根据新近兴起的认知社会学的理论贡献,社会想象可以作为理解"生态"和"心态"之间关... 中国的社会转型仅仅凭借结构或"生态"的视角难以得到完整的理解,费孝通所倡导的"心态"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进路。根据新近兴起的认知社会学的理论贡献,社会想象可以作为理解"生态"和"心态"之间关系的理论联结。辨识社会想象的嬗变,是观察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全新切入点,时间感知、空间观念和关联思维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变化,又反作用于人们对社会转型的认识,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心态。进而,人心秩序或曰"国家的心灵"的建构需要新的积极的社会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想象 认知社会学 社会转型
下载PDF
“薄”政治文化何以可为--基于认知社会学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安宁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2年第1期87-96,159,共11页
政治文化研究的“厚”范式强调文化的宏观性、整体性和同质性,而“薄”范式则强调文化的经验可知、建构主义、环境内生、人际异质和动态可塑性。然而,“薄”政治文化范式在经验研究中往往以“显式”的言说作为文化分析基础,从而存在潜... 政治文化研究的“厚”范式强调文化的宏观性、整体性和同质性,而“薄”范式则强调文化的经验可知、建构主义、环境内生、人际异质和动态可塑性。然而,“薄”政治文化范式在经验研究中往往以“显式”的言说作为文化分析基础,从而存在潜在的信息扭曲风险。此外,其对平均意义上的文化特征的描述也使得“薄”政治文化范式容易退化为某种中观层面的“厚”政治文化范式。但从认知社会科学的思维进路出发,认知图式的模式多样性可以被用来直接分析个体政治文化的异质性。而多种可辨识的认知图式有助于研究者分解宏观层面的经验模式,以达成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结。通过探索影响图式结构的生活经验因素,研究者可以展现政治文化图式何以动态可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政治文化 惯习 认知社会学
原文传递
解题模式与认知社会学
4
作者 马芒 马雷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1-205,共5页
劳丹运用解题模式分析了认知社会学的性质与局限,并试图在科学的理智史学与认知的科学社会学之间找到某种公正的分界标准,从而为认知社会学划定研究的范围。要公正地对待认知社会学,劳丹的解题模式需要进一步发展为协调力模式。
关键词 解题模式 认知社会学 分界标准 协调力模式
原文传递
科学社会学的认知转向 被引量:9
5
作者 浦根祥 狄仁昆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1998年第5期29-34,共6页
本文认为,发生在70年代科学社会学的认知转向是在默顿模式基本假设及相应基本规范受到来自科学社会学内部不断出现“反常现象”的挑战下发生的,是在来自科学哲学“库恩转向”的挑战下进行的,是在“爱丁堡学派”努力下完成的。
关键词 科学社会学 认知科学社会学 爱丁堡学派 科学学
下载PDF
论证研究的认知社会学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清泚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论证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日常社会活动。主流论证理论主要关注论证的形式合理性或语用功能下的合理性。相形之下,论证的心智过程和地方性特征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从认知社会学视角看,论证是一种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语言互动和内隐推理相结合... 论证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日常社会活动。主流论证理论主要关注论证的形式合理性或语用功能下的合理性。相形之下,论证的心智过程和地方性特征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从认知社会学视角看,论证是一种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语言互动和内隐推理相结合的过程。进而可在推理的论证理论和文化图式方法支撑下,探索一种论证研究的认知社会学路径。此研究路径旨在经验性地描述和分析论证的认知机制,同时拓展论证研究的社会文化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证 推理 文化图式 地方性 认知社会学
原文传递
劳丹与知识社会学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强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5-58,共4页
劳丹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实质上是批判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他在对已有知识社会学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社会学思想。劳丹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对曼海姆知识社会学和布鲁尔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批判。
关键词 劳丹 科学知识会社学 不合理性假定 认识论 认知知识社会学 认知知识社会学 知识论
下载PDF
对传播技术作用力的社会学认识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瑞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82-85,共4页
以印刷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传播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作用。从历史与现实来看 ,传播技术不仅规约着新闻传播行为自身的走向 ,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社会变迁 ,都产生着重大... 以印刷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传播技术的发明与应用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作用。从历史与现实来看 ,传播技术不仅规约着新闻传播行为自身的走向 ,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乃至社会变迁 ,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文化传播研究中 ,应为技术要素的社会作用力多一些“人文关怀”。对技术的态度 ,一方面要警惕技术决定论 ,另一方面也不能简单移用西方批判理论对技术片面指责。特别是在当今中国 ,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 ,技术的“缺席”仍是困扰我们快速发展的“瓶颈”。科学态度掌控下的“技术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技术 作用力 社会学认知
下载PDF
挑战唯我论:许茨、泽鲁巴维尔和阿伯特的时间观
9
作者 李钧鹏 杨太文 《关东学刊》 2024年第1期70-81,共12页
社会学家重视时间的社会属性,因而既不将时间视为均质的客观流动,也反对将时间看作异质且纯粹内在的主观流动,尤其对以唯我论时间观点为代表的后一种立场持强烈批判态度,但既有研究很少正面讨论如何克服唯我论的时间观。如果将柏格森的... 社会学家重视时间的社会属性,因而既不将时间视为均质的客观流动,也反对将时间看作异质且纯粹内在的主观流动,尤其对以唯我论时间观点为代表的后一种立场持强烈批判态度,但既有研究很少正面讨论如何克服唯我论的时间观。如果将柏格森的主张视为唯我论时间观的代表,我们就可以从不同学者的批判中梳理出挑战唯我论时间观的不同路径。具体而言,许茨从主体间性入手,但这一概念只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效。泽鲁巴维尔强调思想共同体内共享的时间观念,但无法避免群体边界所带来的相对主义。阿伯特通过怀特海的有机哲学来避免唯我论倾向,是一种更彻底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性 唯我论 主体间性 认知社会学 过程社会学
下载PDF
当下情境、文化与选择性注意:长期上访户的认知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晓燕 田晓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7,188,共9页
基于上访户所处的特定情境,如有关上访的制度安排、上访户圈子的支持及其个人生活处境等,长期上访的个人对上访行为以及预期结果形成了特定形式的"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性注意导致他们对上访行为有着特殊认知,从而为他们的行... 基于上访户所处的特定情境,如有关上访的制度安排、上访户圈子的支持及其个人生活处境等,长期上访的个人对上访行为以及预期结果形成了特定形式的"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性注意导致他们对上访行为有着特殊认知,从而为他们的行为策略提供心理及话语支持,使长达十几年甚至更久的上访行为在他们看来是正确的、正义的、理性的选择。这种认知包括:极高的预期回报、极高的退出沉没成本、话语上的优势和抗争过程中实现的个人价值提升。选择性注意形成的认知偏差固然是人类认知的基本特点,但是制度环境和文化体系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选择去注意哪些信息,而另外一些信息则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注意 认知社会学 话语 当下情境 文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