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牡丹亭》委婉语研究
1
作者 谢世坚 申越欣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0-104,共5页
委婉语是人类在交际活动中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形式。汤显祖的《牡丹亭》中使用了大量的委婉语。国内外学者对汤显祖戏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鲜有学者研究其中的委婉语。本文运用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对《牡丹亭》中的委... 委婉语是人类在交际活动中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形式。汤显祖的《牡丹亭》中使用了大量的委婉语。国内外学者对汤显祖戏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鲜有学者研究其中的委婉语。本文运用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对《牡丹亭》中的委婉语进行研究。《牡丹亭》中的委婉语大致有六类,分别与死亡、性爱、金钱、犯罪、年老等话题有关;委婉语的基本认知机制是概念转喻,主要通过部分代替整体和地点代替行为或机构等两种转喻方式实现;《牡丹亭》中委婉语的产生受到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两种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婉语 《牡丹亭》 认知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热词探究
2
作者 张文静 崔建立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互联网时代拓展了网络娱乐空间,催生了大量的网络热词,使人们的语言表达发生了改变。语言的产生是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结合,这些网络热词正是语言与社会认知交互下的产物。认知社会语言学将语言、认知与社会视为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互联网时代拓展了网络娱乐空间,催生了大量的网络热词,使人们的语言表达发生了改变。语言的产生是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结合,这些网络热词正是语言与社会认知交互下的产物。认知社会语言学将语言、认知与社会视为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旨在把握语言形式与语言表达意义的关系。通过解读网络热词,剖析了网络热词的形态变异、语义变异及其蕴含的隐喻和转喻的派生路径,进而探讨网络热词产生的内外动因,以期为研究语言文字的繁荣与创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网络热词 构词 变异
下载PDF
印度英语词汇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探究
3
作者 王钤 王明树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5-61,共7页
认知社会语言学把认知模型对意义的研究和基于用法的语言模型研究相结合,为语言变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同一语言由于交际情境的差异以及使用群体的差异,不仅会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形态,而且会出现语言变异。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 认知社会语言学把认知模型对意义的研究和基于用法的语言模型研究相结合,为语言变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同一语言由于交际情境的差异以及使用群体的差异,不仅会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形态,而且会出现语言变异。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以印度英语为例,分析了诸多社会和认知因素对词汇变异的影响。研究显示,词汇会因认知体验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产生变异。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词汇变异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加明确地解释词汇变异的过程和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变异 认知社会语言学 印度英语
下载PDF
网络语言的传播发展与规范治理研究——评《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发展传播及规范研究》
4
作者 庞琦 《传媒》 2024年第18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影响下,互联网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来自不同教育经历、文化背景、地域的人们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这得益于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由王梦所著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视... 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影响下,互联网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来自不同教育经历、文化背景、地域的人们可以进行无障碍交流,这得益于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由王梦所著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发展传播及规范研究》一书,正是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网络语言,分析网络语言中另类的文化表达、词汇变异的原因、网络词汇中隐喻与转喻的模式以及网络词汇的符号文化传播与影响,进而提出加强网络语言规范与治理的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词汇变异 网络语言 隐喻与转喻 网络词汇 互联网 传播与影响 发展的趋势
下载PDF
术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海霞 梁红 《中国科技术语》 2023年第3期3-10,共8页
认知社会语言学融合了认知模型对意义的研究和基于用法的语言模型研究,使语言变体研究获得了崭新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方法。术语会因不同的科学交际情境和不同使用群体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发生术语变异。文章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术... 认知社会语言学融合了认知模型对意义的研究和基于用法的语言模型研究,使语言变体研究获得了崭新的研究空间和研究方法。术语会因不同的科学交际情境和不同使用群体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发生术语变异。文章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术语定名变异、行业用语变异、情感参与变异等多种社会与认知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术语会因为认知体验、社会环境、情感参与等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有利于使术语变异的过程、根源得到更清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变异 认知社会语言学 术语定名 行业用语 情感参与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构式变迁研究--以“going to”/“gonna”为例
6
作者 赵永峰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2-98,112,共8页
认知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随着社会语境变迁而变化。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认为作为形式功能配对体的构式也处于变迁之中,其变迁的源动力是基于用法的社会竞争。语言变异和语言标准化有两种基本模式: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模式将语言... 认知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随着社会语境变迁而变化。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认为作为形式功能配对体的构式也处于变迁之中,其变迁的源动力是基于用法的社会竞争。语言变异和语言标准化有两种基本模式: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理性主义模式将语言视为民主参与和解放的中立媒介,超越地域差异和社会差异,提倡语言标准化,而浪漫主义模式则强调语言和文化的认同,将语言视为一种地方性的身份表达途径。本文主要以美国英语历史语料库(COHA)中“going to”和“gonna”为语料,以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变异模式为理论切入点,系统考察两大构式的变迁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going to”与“gonna”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一种竞争态势,在形态结构、使用频率、社群分布和构式意义方面历经变迁才发展成今日之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构式 语言变异 理性主义 浪漫主义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反义词不对称性的历时研究——以“light/heavy”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淑琼 《英语研究》 2023年第1期161-175,共15页
本文基于历时语料库,采用动态图和搭配网络分析法,考察了反义词“light/heavy”用法特征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并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析了其背后的动因。研究发现:(1)反义词“light/heavy”的语义均从重量域拓展到天气、军事、动作/行... 本文基于历时语料库,采用动态图和搭配网络分析法,考察了反义词“light/heavy”用法特征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并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析了其背后的动因。研究发现:(1)反义词“light/heavy”的语义均从重量域拓展到天气、军事、动作/行为、交通、饮食、言语交际、心理活动、关系、情感、经济、气味、声音等认知域。(2)两者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天气、军事、人造物、声音类名词的搭配频率都很高,呈现出用法特征的对称性;两者的不对称性体现在“light”倾向与交通、言语交际、饮食类名词搭配,而“heavy”倾向和自然物、身体部位、心理活动类名词搭配。(3)反义词的对称性归因于人类的隐喻思维和对称性思维,其不对称性受制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因素。本文运用基于历时语料库的量化分析法为反义词不对称性的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词 不对称性 语料库 历时 认知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网络新词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邬丽娜 戴亚楠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358,共5页
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特征极大地影响了词汇的产生与变化。通过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国内外主流英语学习网站提供的2012—2013年英语网络新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类词汇具有家族相似性、范畴内成员地位差异性和范畴边界模糊性等特... 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特征极大地影响了词汇的产生与变化。通过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国内外主流英语学习网站提供的2012—2013年英语网络新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类词汇具有家族相似性、范畴内成员地位差异性和范畴边界模糊性等特征。基于例证分析探讨了网络新词所反映的现代社会个人主义文化特征以及整个社会的快餐文化转向,对研究社会语言文化发展趋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范畴 网络新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词汇的隐喻和转喻属性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3,共7页
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机制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一个事物去替代另一个事物。从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角度分析了网络词语中的隐喻现象,认为网民所创作的网... 介绍了认知社会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概念隐喻作为认知社会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机制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简单的理解就是用一个事物去替代另一个事物。从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角度分析了网络词语中的隐喻现象,认为网民所创作的网络新词,有很大一部分具备隐喻属性,这些网络词汇都是他们的现实世界(源域)对虚拟社会(目标域)的映射。结合网络词语,探讨研究了其中的通感隐喻和经济性原则,从语义邻接和语音邻接等方面分析了网络词语的转喻现象。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它反映了人们交流时的认知思维。因此,人们在互联网这个虚拟平台上的交流中,网络流行语的隐喻属性表现十分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网络语言 隐喻 转喻
下载PDF
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看中国英语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周红英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0-96,共7页
认知社会语言学从文化认知和社会语言系统的浮现性、动态性和开放性提出认知和语言是复合适应系统,并通过世界英语变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语义变异及其背后的的文化认知理据论证了英语变体对特定文化认知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世界英... 认知社会语言学从文化认知和社会语言系统的浮现性、动态性和开放性提出认知和语言是复合适应系统,并通过世界英语变体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语义变异及其背后的的文化认知理据论证了英语变体对特定文化认知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世界英语变体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和方法对推进和深化我国目前的中国英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对中国英语研究、世界英语变体研究乃至英语全球化的认识都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复合适应系统 世界英语变体 中国英语
下载PDF
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看汽车尾贴告示语 被引量:1
11
作者 邵红万 徐雅琦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运用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通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提醒、祈求、调侃、号召类汽车尾贴告示语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与良好社会软环境产生积极影响,而挑逗和威胁类告示语对其则产生消极影响;告示语的言外之力对受话者的礼貌程度由号召、... 本文运用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通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提醒、祈求、调侃、号召类汽车尾贴告示语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与良好社会软环境产生积极影响,而挑逗和威胁类告示语对其则产生消极影响;告示语的言外之力对受话者的礼貌程度由号召、祈求、提醒、调侃、挑逗到威胁逐步递减;汽车尾贴告示语是以发话人为中心的"单向交际",应尽量将不礼貌的信息减弱到最低限度;策略取向反映了当代中国年轻人以嘻哈文化为认知参照点。选择尾贴告示语应考虑受话者情感因素和心理接受度,避免对社会人际关系和语言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汽车尾贴告示语 言外之力 认知参照点 嘻哈文化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源起、发展对策及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佑梅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4-23,158,共11页
在基于使用语言观的驱使下,认知语言学开始了新的转向,从探索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转向以认知和社会互动为核心的语义变异研究,迎来了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两大学科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的融合,催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在论述认知社... 在基于使用语言观的驱使下,认知语言学开始了新的转向,从探索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转向以认知和社会互动为核心的语义变异研究,迎来了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两大学科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的融合,催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在论述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指出认知社会语言学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克服这些困难的路径,以期为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使用的语言方法 认知社会语言学 综述 挑战 展望
下载PDF
汉民族转喻思维模式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景亮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7-179,共3页
认知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边缘学科,其特征是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语言的社会性研究。依据其研究的方法与原理,本文以汉语熟语为语料,运用概念转喻理论,来揭示汉民族转喻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并借此再探语言、思维与文化各自的特性... 认知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边缘学科,其特征是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应用于语言的社会性研究。依据其研究的方法与原理,本文以汉语熟语为语料,运用概念转喻理论,来揭示汉民族转喻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并借此再探语言、思维与文化各自的特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熟语 转喻思维模式 语言、思维与文化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莎莎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7-40,共4页
中国英语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新造和演变。中国英语中的新造词、新造结构主要是在中国社会背景的影响下,通过隐喻或转喻,将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投射到新语言使用和理解中形成的;而演变则主要是在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不同民族认知域... 中国英语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新造和演变。中国英语中的新造词、新造结构主要是在中国社会背景的影响下,通过隐喻或转喻,将中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投射到新语言使用和理解中形成的;而演变则主要是在不同社会背景的影响下,不同民族认知域凸显不同或认知域拓展或缩减造成的。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国英语进行研究既是对中国英语研究的完善,也是对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的细化,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英语 认知社会语言学 世界英语变体 语料库
下载PDF
莎士比亚喜剧男女情感隐喻对比研究——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世坚 韦冬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62-65,69,共5页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的人生体验,抽象的情感常被隐喻化。对于同一情感,男性与女性之间既存在相同的情感隐喻表达式,也存在不同之处。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归类,探讨了男女情感隐喻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 情感是人类最普遍的人生体验,抽象的情感常被隐喻化。对于同一情感,男性与女性之间既存在相同的情感隐喻表达式,也存在不同之处。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中的情感隐喻进行归类,探讨了男女情感隐喻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的体验认知存在差异,其思维方式受到不同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各自独有的情感隐喻。此外,体验认知具有共性,不同性别会使用相同的隐喻表达式表达同一情感。丰富的情感隐喻塑造了莎剧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莎剧 情感隐喻 性别差异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社会学路向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鸿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63-67,共5页
认知社会语言学融合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但同时强调语言的社会性,重视人类自身思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认知与语言和文化的交互作用,以及认知的社会语境等,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语义及言语变异理论探讨、认知文化模式研究和... 认知社会语言学融合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但同时强调语言的社会性,重视人类自身思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认知与语言和文化的交互作用,以及认知的社会语境等,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语义及言语变异理论探讨、认知文化模式研究和语言政策研究以及社会政治体制研究(包括意识形态)等。通过将实证方法与心理学实验、神经生物学实验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相结合,认知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体、亚文化模式、语言类型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三个领域展开了各种讨论,集中体现了对语法系统再语境化的趋势,也代表了认知语言学的未来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社会学路向
下载PDF
日本文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社会文化内涵——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涛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第3期47-54,共8页
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女性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女性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借助这一视角,分析日本文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社会文化内涵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研究表明:日本文学中有关女性的隐喻模式主要集... 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兴起,女性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女性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借助这一视角,分析日本文学中的女性隐喻及其社会文化内涵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研究表明:日本文学中有关女性的隐喻模式主要集中在所有物、商品、植物和食物4种隐喻类型上;这些隐喻模式除了基于身体经验,还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是未来的一大发展趋势,通过考察特定的隐喻不仅可以洞悉隐匿于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还能为相关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隐喻 日本文学 认知语言学 认知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命运共同体”的英译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77-83,共7页
认知参照点与概念整合网络虽各存不足,但两者结合可互补不足。通过认知参照点理论与概念整合网络的结合,可从不同社会语境、认知主体意图,分析“命运共同体”不同英译背后的认知理据,这对认知主体的认知过程也更具解释力。此外,基于修... 认知参照点与概念整合网络虽各存不足,但两者结合可互补不足。通过认知参照点理论与概念整合网络的结合,可从不同社会语境、认知主体意图,分析“命运共同体”不同英译背后的认知理据,这对认知主体的认知过程也更具解释力。此外,基于修补后的理论与“命运共同体”的新译,分析“命运共同体”是否有必要做到译名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社会语言学 概念整合 认知参照点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整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奋奋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111-116,共6页
概念整合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在规范语言中普遍存在并影响到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其生成的方式有“糅合”与“截搭”。“糅合”与“截搭”不仅生成单个词语,还通过协同整合形成短语群和句子,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的创造性和动态性。网络流... 概念整合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在规范语言中普遍存在并影响到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其生成的方式有“糅合”与“截搭”。“糅合”与“截搭”不仅生成单个词语,还通过协同整合形成短语群和句子,体现了网络流行语的创造性和动态性。网络流行语受身份认同、主观认知加工和情感识解的影响,既体现了一种正在形成中的社会方言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社会发展时期青年的心态,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网络流行语 认知社会语言学
下载PDF
社会语言学与认知社会语言学之差异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万兰芹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6-108,123,共4页
社会语言学是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人类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认知社会语言学是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来研究社会语言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学科。虽然两者都研究人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但是角度却大相径庭,研究方法也存... 社会语言学是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人类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认知社会语言学是应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来研究社会语言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学科。虽然两者都研究人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但是角度却大相径庭,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异,同时两种理论在其形成背景、形成时间、理论目标和模式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语言学 认知社会语言学 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