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数量词修饰形容词结构认知转喻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玮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30,共7页
针对学术界对于现代汉语数量词修饰形容词结构中有关形容词的词性定位和语法功能的争议,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突破传统语法的限制,运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认知转喻机制理论,分别从凸显原则、“特征代替实体”转喻运作机制、无界范畴的有界化... 针对学术界对于现代汉语数量词修饰形容词结构中有关形容词的词性定位和语法功能的争议,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突破传统语法的限制,运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认知转喻机制理论,分别从凸显原则、“特征代替实体”转喻运作机制、无界范畴的有界化概括和语法转喻等角度对数量形结构进行多维度论证。结论如下:该结构因高频使用,具有从特殊文体的语言偏离现象向日常语言渗透,并逐渐取得与名量结构和动量结构同等的、具有规约性的语法地位这一倾向;同时,形容词所表达的状态性质意义和程度,通过其前数量词的修饰而不断得到加强、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词修饰形容词结构 认知转喻机制 多维研究
下载PDF
甲骨文字构造的认知转喻理据及其折射出的哲学理念
2
作者 焦丽 孟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9期31-34,共4页
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是指同一个概念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整体和部分及部分和部分之间的映射关系。转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语言形式的内在理据。作为汉字最早形态的甲骨文在构字上具有典型的转喻特征,体现了华夏先民的... 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是指同一个概念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整体和部分及部分和部分之间的映射关系。转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语言形式的内在理据。作为汉字最早形态的甲骨文在构字上具有典型的转喻特征,体现了华夏先民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智慧。该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分析了甲骨文字构造的认知机制及其背后所隐含的哲学理念。研究发现,甲骨文字构造具有明显的转喻特征,尤其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转喻映射。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如注重实用性、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和而不同等理念,在甲骨文形意关系中都可以找到踪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型 甲骨文 构字理据 形意关系 哲学理念
下载PDF
宋词用典认知转喻分析及其英译策略——以许渊冲英译《宋词三百首》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贾立平 陈会彬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2-85,共4页
用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艺术手法,宋词中存在着大量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它们是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典故是转喻的来源之一,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来研究宋词中典故的转喻含义并对其转喻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尝试挖掘在典... 用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艺术手法,宋词中存在着大量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它们是宋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典故是转喻的来源之一,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理论来研究宋词中典故的转喻含义并对其转喻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尝试挖掘在典故英译背后英汉文化之间转喻思维的差异,并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来传达宋词中典故的真正内涵。由于英汉文化思维的差异以及典故的文化专属,转喻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再加上译者主体性因素,转喻思维影响翻译策略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典故 认知转喻 翻译 理想化认知模型
下载PDF
英汉回指可及性的认知转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诗颖 刘雪春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307-311,共5页
论文结合Radden&Kovecses的认知转喻理论以及Al一Sharafi的语篇转喻模型,从认知转喻角度建立模型分析回指现象,同时将此模型分别应用于英语和汉语的表层回指和深层回指的各种实例,进一步对指称对象的可及性运作过程进行阐释。
关键词 英汉回指 可及性 认知转喻
下载PDF
英语语篇非结构衔接的认知转喻分析
5
作者 肖薇 张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衔接机制及认知方式入手,以转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基础,在语篇层面探讨非结构衔接中认知转喻所起的作用和功能,详细分析了认知转喻在指称、替代、省略、重复、同义、上下义等手段上的衔接性,从而证...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衔接机制及认知方式入手,以转喻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为基础,在语篇层面探讨非结构衔接中认知转喻所起的作用和功能,详细分析了认知转喻在指称、替代、省略、重复、同义、上下义等手段上的衔接性,从而证明非结构衔接方式的转喻性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认知转喻 非结构衔接 理想化认知模型
下载PDF
语用视角下的认知转喻和语篇连贯
6
作者 肖薇 夏竞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基于转喻的认知本质,将语用视角下的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与语篇分析相结合,阐释了转喻推理在语篇中的作用,从而证明元功能范畴中的衔接机制可以很好地与认知机制相结合并进而实现语篇的连贯,同时指出了认知、功能、语用因素的... 基于转喻的认知本质,将语用视角下的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与语篇分析相结合,阐释了转喻推理在语篇中的作用,从而证明元功能范畴中的衔接机制可以很好地与认知机制相结合并进而实现语篇的连贯,同时指出了认知、功能、语用因素的综合运用对语篇解读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转喻 语用视角 语篇连贯
下载PDF
英汉名词动用习得中的认知转喻阐释
7
作者 李世琴 李气纠 《湘南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5-67,80,共4页
名词动用是一种语法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语言创新和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以认知转喻理论为基础解释英汉语言中的名词动用现象,能动态地揭示人类语言活用的思维轨迹,发现语言的建构理据,为语言习得提供更科学的理解机制。
关键词 名词动用 认知转喻 突显 语言经济性
下载PDF
认知转喻视角下《天堂蒜薹之歌》的英译研究
8
作者 杨莎莎 李晓娟 《宿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5-58,共4页
从认知转喻整体与部分关系视角,对莫言代表作《天堂蒜薹之歌》及其葛浩文英译本译文与原文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天堂蒜薹之歌》中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大量转喻关系,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分别运用"整体代部分""部分代整... 从认知转喻整体与部分关系视角,对莫言代表作《天堂蒜薹之歌》及其葛浩文英译本译文与原文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天堂蒜薹之歌》中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大量转喻关系,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分别运用"整体代部分""部分代整体"以及"部分代部分"转喻思维,使不同语言之间等义翻译变成可能。从认知转喻角度对译文与原文关系探讨,可为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海外传播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转喻 《天堂蒜薹之歌》 英译
下载PDF
古汉诗中的认知转喻及其翻译
9
作者 武宁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13-115,共3页
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诗歌语言之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转喻理论出发,分析古汉诗中转喻的认知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强调译者应正确识别原诗中认知转喻机制,成功传递其真正内涵,以便实现诗歌翻译的交际目的。
关键词 认知转喻 古汉诗 翻译
下载PDF
经济领域英语委婉语的认知转喻研究
10
作者 焦丽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1-33,共3页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认知转喻是语言现象的重要理据,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语言结构的生成机制。从认知转喻视角分析了经济领域英语委婉语的本质特征,以理想化认知模型为框架探讨了这些委婉语的认知心理依据。理想化认...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认知转喻是语言现象的重要理据,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语言结构的生成机制。从认知转喻视角分析了经济领域英语委婉语的本质特征,以理想化认知模型为框架探讨了这些委婉语的认知心理依据。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整体-部分和部分-部分相关模型为英语委婉语的深入解析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委婉语 经济领域 认知转喻 理想化认知模型
下载PDF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转喻探究
11
作者 权宇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3期60-62,共3页
对英语委婉语和"认知转喻"进行界定,分析认知转喻机制下委婉语的生成,指出获得委婉效果有用整体替代部分和用部分替代整体这两种方式。从认知的角度对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进行分析,强调邻近性语言的运用和凸显性语言的运用。
关键词 英语语言交流 委婉语 认知转喻 邻近性 生成机制
下载PDF
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对“S比N还N”的影响
12
作者 董彦屏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7-49,共3页
"S比N还N"作为一个突破常规的变式,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学术界有关"S比N还N"的论述很多,有的涉及它的句式;有的涉及它的语用;有的涉及它的功能;有的涉及它的语义;有的涉及人类语言认知。文章主要从认知隐喻、认知... "S比N还N"作为一个突破常规的变式,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学术界有关"S比N还N"的论述很多,有的涉及它的句式;有的涉及它的语用;有的涉及它的功能;有的涉及它的语义;有的涉及人类语言认知。文章主要从认知隐喻、认知转喻、隐喻和转喻共同作用等三方面来阐述它们对"S比N还N"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认知转喻 相似性 邻近性
下载PDF
英语幽默话语的认知转喻解读
13
作者 林慧英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英语幽默话语具有间接、含蓄、出人意料等特点,以事物相似性或邻近性为基础构建事物间借代关系的转喻思维方式是解读英语幽默中乖讹的产生和消解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此选取概念转喻框架中的重要概念——认知参照点概念和言语行为转喻概念... 英语幽默话语具有间接、含蓄、出人意料等特点,以事物相似性或邻近性为基础构建事物间借代关系的转喻思维方式是解读英语幽默中乖讹的产生和消解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此选取概念转喻框架中的重要概念——认知参照点概念和言语行为转喻概念,结合实例,说明转喻对于部分幽默话语生成和理解的重要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幽默 认知转喻 认知参照点 言外行为转喻
下载PDF
英汉动结构式假宾语现象研究——基于认知转喻的动作链模型阐释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志毅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2-96,共5页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动结构式假宾语结构的共同特点入手,指出假宾语是动词表征的一系列动作过程的施动对象,不同于及物动词的显性受事,假宾语与动词不能形成符合语义的常规搭配,而是间接地受到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过程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 本文从英汉两种语言动结构式假宾语结构的共同特点入手,指出假宾语是动词表征的一系列动作过程的施动对象,不同于及物动词的显性受事,假宾语与动词不能形成符合语义的常规搭配,而是间接地受到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过程的影响,从而导致结果发生。而动词本身则是这一完整动作过程的转喻形式在语言层面的体现,结果短语表征的受事变化,也正是这一动作过程影响的结果,这与Langacker动作链的"施事——工具——受事"的过程类似,而动作过程本身可以视为"工具"的隐喻形式,动作过程以动词的转喻形式体现,由此构建出基于认知转喻的动结构式假宾语结构的动作链图示,对英汉语言中的假宾语结构做出统一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构式 假宾语 动作链 认知转喻
下载PDF
认知转喻能力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效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毅 周锦锦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30-38,共9页
转喻被认作一种深层次认知手段,对于人类认知思维方式和概念知识结构可施加直接乃至根本影响。本文试图将认知转喻这一新型理论工具应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践,主张培养和运用转喻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汉语水平作用显著,并... 转喻被认作一种深层次认知手段,对于人类认知思维方式和概念知识结构可施加直接乃至根本影响。本文试图将认知转喻这一新型理论工具应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实践,主张培养和运用转喻能力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汉语水平作用显著,并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验证这一假设,为培养留学生汉语转喻思维能力,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效果提供针对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转喻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实证研究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认知转喻学研究论纲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在江 《英语研究》 2021年第2期102-114,共13页
英国学者查尔斯·多罗奇(Charles Denroche)(2015)提出了转喻学(metonymics)。认知转喻学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转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原则;(2)转喻的认知处理与认知机制;(3)转喻的类型与语义特征;(4)转喻的产生与理解;(5)转喻能... 英国学者查尔斯·多罗奇(Charles Denroche)(2015)提出了转喻学(metonymics)。认知转喻学包括如下主要内容:(1)转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原则;(2)转喻的认知处理与认知机制;(3)转喻的类型与语义特征;(4)转喻的产生与理解;(5)转喻能力与中介语、语言教学;(6)转喻与翻译;(7)转喻与其他学科;(8)认知转喻学研究的语言哲学与普通语言学意义等。转喻的内容十分丰富,完全可以独立研究。因此,认知转喻学的存在完全可能,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认知转喻 论纲
下载PDF
认知转喻的“邻近关系”之解读
17
作者 郭文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关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关系,而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它看成是ICM概念层面上的邻近关系。本文从认知转喻的"邻近"关系出发,分析了各种类型的转喻,从"邻近"与"突显"的... 传统修辞学把转喻关系看成是真实世界的"邻近"关系,而Lakoff等认知语言学家则把它看成是ICM概念层面上的邻近关系。本文从认知转喻的"邻近"关系出发,分析了各种类型的转喻,从"邻近"与"突显"的角度对认知转喻进行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认知模型 邻近 突显 认知转喻
下载PDF
构式视域下“冰墩墩”的认知转喻理据
18
作者 谢彦君 席建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3-39,共7页
“冰墩墩”作为冬奥吉祥物深得人心,点燃了人们对北京冬奥会的热情,但鲜有人关注“冰墩墩”构式背后的认知转喻理据。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从语义、形式、语音、文化四个层面分析“冰墩墩”名称背后的认知转喻理据,得出如下结论:(1)“... “冰墩墩”作为冬奥吉祥物深得人心,点燃了人们对北京冬奥会的热情,但鲜有人关注“冰墩墩”构式背后的认知转喻理据。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从语义、形式、语音、文化四个层面分析“冰墩墩”名称背后的认知转喻理据,得出如下结论:(1)“冰墩墩”构式以“冰+叠词”的形式区别于常规的“冰+N”构式,且在冬奥会语境下经历了合二为一的语义整合,获得了独特的构式义。(2)汉语构式“冰墩墩”具有四位一体的转喻认知特征。(3)隐喻和转喻表达作为基本的认知方式,均源于人们的认知体验。转喻是隐喻形成的基础,在隐喻表达的形成中具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墩墩 构式 认知转喻
下载PDF
英汉网络流行语的认知转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彩玉 《海外英语》 2021年第4期89-90,共2页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型语言变体,是现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际交往中普遍使用的语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不断创新的网络语言中总是潜藏着一定的认知动因。该文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转喻理论对近年来的英汉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简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型语言变体,是现代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际交往中普遍使用的语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不断创新的网络语言中总是潜藏着一定的认知动因。该文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转喻理论对近年来的英汉网络流行语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解释,力求揭示英汉网络流行语中的认知转喻机制,从而反映出当代创造性语言的使用者在灵活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认知能力,阐释认知转喻对网络流行语的构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转喻 认知转喻 谐音转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转喻的日语省略解析
20
作者 廖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省略作为一类特殊的语篇衔接方式,其表层形式和深层概念在形式和意义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表层形式的解析可由语法分析完成,深层概念解析需借助认知转喻机制。论文通过构建认知转喻模型,从认知路径、认知心理、文脉场景等多维度视角... 省略作为一类特殊的语篇衔接方式,其表层形式和深层概念在形式和意义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表层形式的解析可由语法分析完成,深层概念解析需借助认知转喻机制。论文通过构建认知转喻模型,从认知路径、认知心理、文脉场景等多维度视角诠释语义省略的解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略 认知语言学 认知转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