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客观对象与认识对象论纲——兼论中医认识对象的特殊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常存库 郭宏伟 张浩 《中医药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中西医是不同的医学体系,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从客观对象与认识对象的联系与区别给出了分析。笔者认为,中西医的客观对象是同一的,但是二者的认识对象是不同的。恰恰是认识对象的差别,才是导致中西医认识结论不同的对象性原因。
关键词 中西医 客观对象 认识对象
下载PDF
中学物理中的认识对象:选取、建构及教学建议
2
作者 朱亚平 崔琰 张玉峰 《中学物理》 2023年第5期6-10,共5页
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也是渗透物理学思想方法、形成物理学认识路径的过程.认识对象作为物理学认识路径的要素之一,其选取和建构过程是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科学想象力的重要过程,是形成先简化研究得到结果再还原研究、修正结果,不断逼... 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也是渗透物理学思想方法、形成物理学认识路径的过程.认识对象作为物理学认识路径的要素之一,其选取和建构过程是发展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科学想象力的重要过程,是形成先简化研究得到结果再还原研究、修正结果,不断逼近真实的研究思路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路径 认识对象 模型建构
下载PDF
从作为认识对象的智力到IQ测验所测的智力——智力研究中的间接性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泳红 李其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1-74,共4页
作为认识对象的智力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通过人们的外显行为而表现出来。智力测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智力的手段,然而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智力到智力测验所测得的智力分数需经历多次转换,因此 IQ 测验分数所代表的"智力"... 作为认识对象的智力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通过人们的外显行为而表现出来。智力测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智力的手段,然而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智力到智力测验所测得的智力分数需经历多次转换,因此 IQ 测验分数所代表的"智力"只能部分地反映其实的智力。本文着重对这些转换过程进行分析,指出智力研究中的间接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IQ 量表既不是测量智力的唯一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方法,不能盲目相信 IQ 测验的分数,更不能滥用 IQ 测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测验 智力研究 间接性特征 认识对象 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真理的标准不是认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爱宝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55-157,共3页
真理的标准不是认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黄爱宝王智的《关于“检验真理”的几个问题》一文(见《东岳论丛》1994年第3期,以下简称王文)不乏有独到见解。但对其中真理的标准是认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这种提法不赞成。故提出自己的看法... 真理的标准不是认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黄爱宝王智的《关于“检验真理”的几个问题》一文(见《东岳论丛》1994年第3期,以下简称王文)不乏有独到见解。但对其中真理的标准是认识所反映的客观对象这种提法不赞成。故提出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们认为,一般来说,所谓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的标准 真理标准 认识对象 客观对象 客观事物 对照物 具体内容 认识对象 相符合 真理的对象
下载PDF
理性作为主体能力的生发及其逻辑演绎——经验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认识与认识对象的矛盾运动 被引量:1
5
作者 章忠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1,共6页
理性作为主体能力如何生成及其矛盾运动的步伐的设定,是黑格尔突破前人思想局限的关键所在,它构成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重要任务。为此,黑格尔引导我们经验认识与认识对象矛盾运动,通过从感性确定性、自我意识确定性到理性确定性的意识经... 理性作为主体能力如何生成及其矛盾运动的步伐的设定,是黑格尔突破前人思想局限的关键所在,它构成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重要任务。为此,黑格尔引导我们经验认识与认识对象矛盾运动,通过从感性确定性、自我意识确定性到理性确定性的意识经验的辩证法矛盾运动,勾勒显现出意识的本性及其运动的三条原理并由此揭示设定出主体能力的生发运行的逻辑,道说人类精神运动的本性与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能力 经验 认识认识对象 辩证法 确定性与真理性
下载PDF
论历史认识对象的构成——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
6
作者 彭年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6期73-80,共8页
长期以来,历史认识对象被局限在“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狭窄的领域。近年来,许多学者突破传统的框架,把目光投向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人类生活的广阔天地。然而,就史学理论的探索而言,在这方面却没有更多的进展,落在实际生活的后面。刘大... 长期以来,历史认识对象被局限在“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狭窄的领域。近年来,许多学者突破传统的框架,把目光投向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人类生活的广阔天地。然而,就史学理论的探索而言,在这方面却没有更多的进展,落在实际生活的后面。刘大年同志在不久前发表的长篇论文中提出。“历史研究的对象不是单纯的生产力、物质生活资料那样的物,而只能从人与人的关系去考察”①。在这里,人与自然界(物)的关系(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 生产关系 历史认识 社会关系 认识对象 表现形式 历史研究 人口生产 历史演变 人类社会
下载PDF
认识对象论
7
作者 刘秀萍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94,共6页
在由认识主体、认识中介和认识对象组成的认识结构系统中,目前认识论研究中对认识对象的探讨显得非常滞后。然而,随着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纳入实践活动和认识视野中的对象更加繁杂多样、变化多端,亟待从理论层次上予以抽象、... 在由认识主体、认识中介和认识对象组成的认识结构系统中,目前认识论研究中对认识对象的探讨显得非常滞后。然而,随着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纳入实践活动和认识视野中的对象更加繁杂多样、变化多端,亟待从理论层次上予以抽象、分类和透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提供了解决认识对象论的前提和思路,本文以此为根据分析了认识对象的类型,概述了认识对象的特征和功能,初步勾勒出认识对象论研究的框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结构 认识对象 类型 特征 功能 认识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以人类为根本认识对象的哲学探索──读韩民青的《物质进化论的人本哲学》
8
作者 高清海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以人类为根本认识对象的哲学探索──读韩民青的《物质进化论的人本哲学》高清海1.近读韩民青的新著《物质进化论的人本哲学》一书,感触颇深。在我看来,人是哲学的奥秘,也是哲学的永恒主题,哲学从来都是用人的眼光和观点去看世界... 以人类为根本认识对象的哲学探索──读韩民青的《物质进化论的人本哲学》高清海1.近读韩民青的新著《物质进化论的人本哲学》一书,感触颇深。在我看来,人是哲学的奥秘,也是哲学的永恒主题,哲学从来都是用人的眼光和观点去看世界的,它认识世界的目的也始终只是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哲学 哲学探索 进化论 认识对象 人类观 哲学人类学 人类结局 个性特征 一体化 唯物论
下载PDF
试论列宁对现实认识对象的考察和规定
9
作者 吴开明 《东南学术》 CSSCI 1994年第5期59-63,73,共6页
关键词 认识对象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 列宁 唯物主义立场 认识主体 黑格尔 康德 客观实在性
下载PDF
康德关于认识对象的学说
10
作者 包国祥 徐永平 《赤峰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2-14,共3页
一、两种对象:思维对象和认识对象对象在康德的著作中是含混而多歧义的一个词,它时而指物自体,时而指现象,时而指感性直观的时空形式及其感觉内容,时而指杂多的感性材料经过知性范畴的规定而构成的统一体。康德讲对象虽多歧义,但并不能... 一、两种对象:思维对象和认识对象对象在康德的著作中是含混而多歧义的一个词,它时而指物自体,时而指现象,时而指感性直观的时空形式及其感觉内容,时而指杂多的感性材料经过知性范畴的规定而构成的统一体。康德讲对象虽多歧义,但并不能说康德的思想乱无条理,浑然莫辨。关于对象的问题,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二版序言》中原是有极明确的说明和规定的。康德认为,我们可以从两种不同的观点米看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物自体 认识对象 感性直观 思维对象 时空形式 知性范畴 表象 现象 纯粹理性批判
下载PDF
也谈“认识对象”——与赖金良同志商榷
11
作者 毕顺堂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63-65,共3页
赖金良同志在《试论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见《哲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中提出,认识对象仅限于“现实世界”(即认识所能反映到的物质世界)。我认为这种提法欠确切。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一赖金良同志认为,客观世界与认识对象是... 赖金良同志在《试论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见《哲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中提出,认识对象仅限于“现实世界”(即认识所能反映到的物质世界)。我认为这种提法欠确切。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一赖金良同志认为,客观世界与认识对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谓联系,是指认识对象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谓区别,是指认识对象仅仅是认识所能反映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现实世界。赖金良同志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为理论依据:“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对象 现实世界 良同志 物质世界 认识无限 客观世界 恩格斯 无限性 思维 反映现实
下载PDF
论从对象到中介的认识演化
12
作者 张晓虎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7-20,27,共5页
关键词 语言符号化 中介系统 认识对象 生命活动 劳动工具 主体需要 符号系统 物理性 科学理论 主客体
下载PDF
试论康德的认识对象学说
13
作者 董云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17,共10页
康德是西方哲学史上对认识对象(以及认识主体)观念作了深刻变革的哲学家。对康德的认识对象学说,哲学界有不同的理解。本文试对此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康德 物自身 认识对象 客体 对象 认识对象 统一性 唯心 实在性 感性
下载PDF
认识的对象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吗?——一篇对话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德麟 《江汉论坛》 1981年第5期81-86,共6页
张:老李,我知道你很忙,可我还是想花费你一点时间,跟你讨论一个哲学问题,行吗? 李:讨论问题是互相学习,当然行。张: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
关键词 真理标准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 相符合 定义问题 每个人 理性认识 行动 检验 认识对象 实践
下载PDF
论认识对象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正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从哲学角度思考,认识对象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人们拥有的知识观念,其内容表征着什么? 一有人以为,认识对象是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知识观念的形式无论怎样抽象,总能在外部存在中找到其内容的对应物。认识就是外部物象在主体中的能动反... 从哲学角度思考,认识对象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人们拥有的知识观念,其内容表征着什么? 一有人以为,认识对象是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知识观念的形式无论怎样抽象,总能在外部存在中找到其内容的对应物。认识就是外部物象在主体中的能动反映。依此,主体能动的认识结构只能视为认识生成的“接收器”与“加工器”,而不能同时视为认识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观念 内容表征 认识对象 主客体相互作用 客观存在 心智操作 皮亚杰发生认识 主体认识结构 三种类型 建构性
下载PDF
本质的现象和现象的本质——也论艺术和科学在认识对象上的差异
16
作者 张群喜 《湖湘论坛》 1991年第6期13-16,23,共5页
艺术和科学在认识对象上的差异问题,关系到文艺理论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同是反映现实,同是把握现实,为什么艺术用形象的方式而科学用抽象的方式?为什么艺术用形象思维而科学用逻辑思维?为什么艺术不能取代科学,科学不能取代艺术?
关键词 认识对象 文艺理论 论艺术 差异问题 同中之异 文学是人学 逻辑结论 别林斯基 内容决定形式 权威解释
下载PDF
论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和认识的主体性——与杜丽燕等同志商榷
17
作者 李崇富 《人文杂志》 1987年第6期41-47,40,共8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坚持能动反映论的基本观点,综合概括现代科学的成就,是认识论发展和深化的理论方向。杜丽燕、尚新建同志的《对反映论的初步反思》(以下简称《反思》)一文,对反映论的诘难是颇具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坚持能动反映论的基本观点,综合概括现代科学的成就,是认识论发展和深化的理论方向。杜丽燕、尚新建同志的《对反映论的初步反思》(以下简称《反思》)一文,对反映论的诘难是颇具启发性的;但对能动反映论的根本性的否定,则是值得商榷的。文章说,能动反映论所坚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对象 认识的主体性 客观性 微观客体 能动反映论 《反思》 能动的反映论 认识 认识活动 社会实践
下载PDF
论历史认识对象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戈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84-89,共6页
史学是阐述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揭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态,也就是不断进步的、但已逝去的人类活动。历史认识是把人的活动转化为认识的客体,是一种人类的自我观照、自我认识。离开了对... 史学是阐述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揭示历史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态,也就是不断进步的、但已逝去的人类活动。历史认识是把人的活动转化为认识的客体,是一种人类的自我观照、自我认识。离开了对人的活动的影响,任何事件,包括自然界的重大突发事件,便失去了史学上的认识价值。因此,历史认识的对象有其本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对象 历史认识 认识价值 自我观照 人类活动 人类社会 整体性特点 本质内容 历史形态 本质真实
下载PDF
论认识对象或内容与客观存在的同一
19
作者 吕国欣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59-63,共5页
认识的对象或内容与客观的存在着的物质世界的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全部哲学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着争论,目前我国的哲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有关同志。
关键词 认识对象 客观存在 认识 重大问题 认识对象 物质世界 哲学史 哲学界 长期存在 客观真理
下载PDF
认识的唯一源泉是作为实践对象的客观实在
20
作者 沧南 《求索》 1981年第3期63-65,共3页
作为知觉的泉源的是客观实在 吗?如果你回答是,那你就是唯物 主义者。 ——列宁 什么是认识的源泉?我国哲学界有一个传统的说法: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的、最终的源泉。 艾思奇同志主编的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阐述... 作为知觉的泉源的是客观实在 吗?如果你回答是,那你就是唯物 主义者。 ——列宁 什么是认识的源泉?我国哲学界有一个传统的说法: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的、最终的源泉。 艾思奇同志主编的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阐述认识源泉的问题时这样写道:“除了实践以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对象 认识 客观事物 认识对象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活动 认识对象 社会实践 唯物主义者 认识的客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