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自由与认识的主体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岸起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8,共5页
自由是人追求的最高价值。自由不仅具有终极意义 ,也具有当下的意义。人类和个体为了争取更多的自由 ,必须充分合理地发挥认识的主体性。自由是各种限制的目的 ,是人认识必然性的目的 ,是人从事实践活动的目的 ,是人生活的目的。
关键词 自由 认识的主体性 限制 必然 实践 生活
下载PDF
王廷相认识的主体性来源思想及地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岸起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我国明代中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廷相关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是深刻的,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现实价值。王廷相关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思想,已经并将继续对后世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研究和解决当下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承继中国... 我国明代中期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廷相关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于实践的思想是深刻的,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有现实价值。王廷相关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思想,已经并将继续对后世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研究和解决当下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承继中国哲学的优秀思想,并使之持续发扬光大,同时使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优秀思想相互映照、相互发明,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重要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廷相 认识的主体性 来源 思想 地位
下载PDF
论认识的主体性与客体性——从相对论、量子力学到混沌学、分形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本祥 《系统科学学报》 1996年第2期7-12,共6页
人类的认识既不是完全客体性的也不是完全主体性的,它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交互规定,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体现着主体性或客体性.20世纪的科学从相对论、量子力学到混沌学、分形理论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实质,本文在简单论述相对论... 人类的认识既不是完全客体性的也不是完全主体性的,它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交互规定,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体现着主体性或客体性.20世纪的科学从相对论、量子力学到混沌学、分形理论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实质,本文在简单论述相对论、量子力学所体现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后,着重分析了温沌学与分形理论中的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体性 量子力 相对论 分形曲线 初始条件 Hausdroff 分形理论 混沌学 非线性机制
下载PDF
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争论——上世纪八十年代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彤宇 张俊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54-66,共13页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的论战。论文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界四大论战之——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的论战。论文考察了引发论战的原由;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争论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现代物理学认识的主体性科学与哲学争论
下载PDF
论自然科学家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
5
作者 高岸起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10,共4页
近一个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家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不仅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比较深刻的。自然科学家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在认识的广度、深度、动态性和复杂性程度等方面,丰富、深化了马... 近一个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家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不仅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是比较深刻的。自然科学家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在认识的广度、深度、动态性和复杂性程度等方面,丰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主体性的观点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研究自然科学家的认识的主体性思想,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类数千年来必然提出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家 认识的主体性 思想
下载PDF
认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文彰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4-50,36,共8页
认识主体性的揭示,给当代中国哲学界提出了两个尖锐而重要的问题:(1)认识的主体性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来说意味着什么,是“福音”抑或是“挽歌”?(2)认识的主体性与认识的客观性是什么关系?认识和认识论究竟应当以主体性为原则还是... 认识主体性的揭示,给当代中国哲学界提出了两个尖锐而重要的问题:(1)认识的主体性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来说意味着什么,是“福音”抑或是“挽歌”?(2)认识的主体性与认识的客观性是什么关系?认识和认识论究竟应当以主体性为原则还是应当以客观性为原则?对于前一个问题,我已在《主体认识图式引论》一文中谈了自己的看法,这里拟就后一个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客观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认识的客观性 主体因素 认识结果 认识主体性 认识 客观对象 认识图式
下载PDF
论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和认识的主体性——与杜丽燕等同志商榷
7
作者 李崇富 《人文杂志》 1987年第6期41-47,40,共8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坚持能动反映论的基本观点,综合概括现代科学的成就,是认识论发展和深化的理论方向。杜丽燕、尚新建同志的《对反映论的初步反思》(以下简称《反思》)一文,对反映论的诘难是颇具启...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坚持能动反映论的基本观点,综合概括现代科学的成就,是认识论发展和深化的理论方向。杜丽燕、尚新建同志的《对反映论的初步反思》(以下简称《反思》)一文,对反映论的诘难是颇具启发性的;但对能动反映论的根本性的否定,则是值得商榷的。文章说,能动反映论所坚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对象 认识的主体性 客观性 微观客体 能动反映论 《反思》 能动的反映论 认识 认识活动 社会实践
下载PDF
认识的主体性和超前性
8
作者 王经久 杨松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88年第3期148-149,共2页
我们过去只强调认识对象上的客观性,而忽视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这是不辩证不全面的.所谓认识的主体性,即是指不同的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将主体因素渗透到认识过程及其结果,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认识过程 认识对象 认识活动 主体因素 客观性
下载PDF
为认识的主体性正名
9
作者 袁明霞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9期41-43,共3页
研究认识的主体性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认识的客观性。实践的观点与认识的主体性视角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认识的主体性出发谈论认识,必然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从而将认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在认识过程中有机地... 研究认识的主体性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认识的客观性。实践的观点与认识的主体性视角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认识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认识的主体性出发谈论认识,必然是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从而将认识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在认识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认识的客观性 实践
下载PDF
认识的主体性与真理的客观性
10
作者 叶玉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真理的客观性 主体性因素 认识客体 真理的内容 参考系 客观真理 客体属性 主体制约 制约性
下载PDF
论认识的主体性、超前性和验证性
11
作者 叶海平 徐云望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3期73-78,共6页
主体,一般指人类,即指“人”这种“理性动物”,或者按照恩斯特·卡西尔的说法;一种“符号的动物”。这样的定义除了说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以外,并没有说明人何以为主体。主体应该是与客体相区别,相对立和相作用的人类;是与客体构... 主体,一般指人类,即指“人”这种“理性动物”,或者按照恩斯特·卡西尔的说法;一种“符号的动物”。这样的定义除了说明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以外,并没有说明人何以为主体。主体应该是与客体相区别,相对立和相作用的人类;是与客体构成认识和改造关系的人类;是在这种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人类。因此,主体是具备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能动性的人类。对于主体而言,能动性是它的最根本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 认识的主体性 验证性 非常态 心理意象 超前性 现象形态 象状 猜想性 科技手段
下载PDF
康德的“经验对象”与认识的主体性
12
作者 辜堪生 《人文杂志》 1987年第1期13-13,共1页
康德提出主体认识的不是纯粹的自然物(物自体),而是主体用时空先天形式和感性材料构成的“经验对象”(现象)。对康德这种从主体角度去规范认识对象,马克思曾给予某种赞赏。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 康德提出主体认识的不是纯粹的自然物(物自体),而是主体用时空先天形式和感性材料构成的“经验对象”(现象)。对康德这种从主体角度去规范认识对象,马克思曾给予某种赞赏。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经验对象 康德 认识对象 先天形式 物自体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主体 感性活动 主体认识
下载PDF
认识的主体性
13
《岭南学刊》 1991年第3期105-105,共1页
蓝乾亮在《人文杂志》1990年第六期撰文认为,认识的主体性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发生作用和影响的主体因素,是由情感、意志、价值观念、逻辑、数学工具、经验、思维方式等相互关联、渗透的各种主体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这个整体也... 蓝乾亮在《人文杂志》1990年第六期撰文认为,认识的主体性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发生作用和影响的主体因素,是由情感、意志、价值观念、逻辑、数学工具、经验、思维方式等相互关联、渗透的各种主体因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这个整体也即是土体的认识结构或认识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主体因素 认识活动 价值观念 数学工具 思维方式 认识结构 意志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的主体性的微观机制的思想
14
作者 高岸起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5-9,共5页
本文从生理基础、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方面,分析和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的主体性的微观机制的思想。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认识的微观机制 实践
下载PDF
认识的主体性结构——认知图式及其对认知过程的制约性
15
作者 齐界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2年第2期49-53,共5页
一、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一)反映。认知活动的起点是反映。所谓反映,是指认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以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统对外来信息造成的刺激作出的反映。主体利用其大脑皮层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功能和反射整合机制将信息所包含的语... 一、认知活动的一般过程(一)反映。认知活动的起点是反映。所谓反映,是指认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以先天形成的感官系统对外来信息造成的刺激作出的反映。主体利用其大脑皮层的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功能和反射整合机制将信息所包含的语义、概念、观点“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对信息客体具有相关性成对应性的形象和概念,并进行记忆和储存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图式 信息客体 认知过程 认知结构 认识的主体性 制约性 认知活动 思维方法 思维方式 认知目标
下载PDF
认识主体性研究中的三大“偏向”
16
作者 舒远招 杨清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2-48,共7页
随着认识主体性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对传统的机械反映论不断作出反省与批评。毋容置疑,这些反省与批评对于认识理论研究的深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且。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认识主体性 进化认识 认识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客观化 拟人化 认识结构 康德 相对主义
下载PDF
不能把认识的主体性混同为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
17
作者 李凯林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0-41,共2页
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若有人的能动活动参于,则该事物可以看作为人化物,它的存在有主体性。而在天文观测中看到的天体,只有在认识论的范围内才能谈主体性;就这类自然物自身存在的属性来说,是谈不到什么主体性的。也就是说,不能把认识的... 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若有人的能动活动参于,则该事物可以看作为人化物,它的存在有主体性。而在天文观测中看到的天体,只有在认识论的范围内才能谈主体性;就这类自然物自身存在的属性来说,是谈不到什么主体性的。也就是说,不能把认识的主体性混同于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相对论和量力力学等现代科学的成就也只能证明这个论断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客观事物 绝对参照系 属性 观察者 火箭 测不准关系 主体性原则 现代自然科学 相对论
原文传递
现代哲学思维中认识的主体性意识
18
作者 汪信砚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4期56-61,共6页
近代肇始,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曾对“思维实体”与“广延实体”作了严格的区分,一方面完成了主客体在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分化过程,另一方面也为近代哲学确立了从“思维实体”或主体方面去考察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的方法论模型。笛卡... 近代肇始,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曾对“思维实体”与“广延实体”作了严格的区分,一方面完成了主客体在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分化过程,另一方面也为近代哲学确立了从“思维实体”或主体方面去考察思维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的方法论模型。笛卡尔方法论模型在近代的发展,特别是经过康德创造性的运用,极大地弘扬了认识的主体性,使认识的主体性意识成为近代“哲学的思维态度”的一个突出特征。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非理性因素 现代西方哲学 笛卡尔 方法论 皮亚杰 现代哲学 人本主义思潮 科学哲学 科学主义思潮
原文传递
论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
19
作者 林建成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5-8,共4页
认识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人们可从不同角度对这种自觉能动性进行考察.本文从功能上看待认识主体性及其负面效应.如果说认识主体性的积极作用就表现为认识主体的各项功能的发挥的话.那么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就表现为认识主... 认识主体性是指认识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人们可从不同角度对这种自觉能动性进行考察.本文从功能上看待认识主体性及其负面效应.如果说认识主体性的积极作用就表现为认识主体的各项功能的发挥的话.那么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就表现为认识主体在发挥各项认识功能时带来的主观随意性.这种负面效应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发展的不完善性,但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并不否定知识的客观性,知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而走向新的客观性的无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 客观性 认识的主体性
下载PDF
认识的主体性与认识本质——兼评“认识:反映、选择与建构的统一”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春霞 郑召利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6,共8页
关于认识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认识论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焦点就在于反映能不能充分体现出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反映范畴是不是认识的本质特征。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自己哲学的初期,就精辟地阐明了反映论重视主体能... 关于认识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认识论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焦点就在于反映能不能充分体现出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反映范畴是不是认识的本质特征。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自己哲学的初期,就精辟地阐明了反映论重视主体能动性的根本特征。近期,欧阳康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进行了讨论,把认识的本质界定为反映、选择与建构的统一。此观点突出了认识过程中主体性的作用,具体、多层次揭示认识过程的主体性,突出主体认识结构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深化了对认识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的主体性 认识的本质 反映 选择 建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