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世纪-19世纪中叶的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一种另类认识论和方法论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红霞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0-35,共6页
在西方反科学思潮的历史演化过程中,18世纪-19世纪中叶的浪漫主义的反科学思潮是其中一股重要的思想逆流,它对其后的表现形态文化和思想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考察卢梭的反科学思想的基础上,概述近代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探究其有... 在西方反科学思潮的历史演化过程中,18世纪-19世纪中叶的浪漫主义的反科学思潮是其中一股重要的思想逆流,它对其后的表现形态文化和思想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考察卢梭的反科学思想的基础上,概述近代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探究其有别于正统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即主观直觉主义和有机整体主义,为揭示西方近代反科学思潮的本质意蕴提供值得参考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 认识论和方法论 主观直觉主义 有机整体主义
原文传递
在分析与借鉴中提高中国史学的理论水平
2
作者 邹兆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114,共3页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 "封建地主制"理论 民族问题 唯物史观 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 李大钊 范文澜
下载PDF
旭宇谈书法的“蝉蜕”精神
3
作者 蔡子谔 《邯郸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旭宇先生从一个鲜为人们关注的"蝉蜕"现象切入,以深厚渊博的传统文化为内蕴,从艺术美学或曰书学美学的视角着眼,揭示并阐发了一个书家应当如何反省、突破、解放和超越自己,打破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和桎梏,达到由"量... 旭宇先生从一个鲜为人们关注的"蝉蜕"现象切入,以深厚渊博的传统文化为内蕴,从艺术美学或曰书学美学的视角着眼,揭示并阐发了一个书家应当如何反省、突破、解放和超越自己,打破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和桎梏,达到由"量变"到"质变",亦即在弃暗投明、破旧立新乃至脱胎换骨等诸种艺术实践意义上进行"蝉蜕",从而"羽化登仙",成为真正意义的书法家这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规定内涵。无疑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和理论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蝉蜕”精神 认识论和方法论
下载PDF
入古与出新
4
作者 何昊 《书画世界》 2010年第5期83-84,共2页
入古是学习书法者的不二法门,如何合理地、有针对性选择学习对象,是摆在学书者面前的一大难题。通过对一系列审美范畴的界定、书法史和当代书法创作的反思,厘清诸多模糊、片面、错误的认识,理性地选择学习对象、学习方式,从而为实现出... 入古是学习书法者的不二法门,如何合理地、有针对性选择学习对象,是摆在学书者面前的一大难题。通过对一系列审美范畴的界定、书法史和当代书法创作的反思,厘清诸多模糊、片面、错误的认识,理性地选择学习对象、学习方式,从而为实现出新打下坚实基础、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经典 认识论和方法论 书法创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