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庄子思想的认识论审美化特征
1
作者
朱兴勇
《清江论坛》
2010年第2期8-10,共3页
认识论的审美化是德国当代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在《重构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在书中他认为,当今审美化的流行、泛滥不仅仅波及日常生活这一浅表层面,而且它同样渗透进了更深的认识论层次,美...
认识论的审美化是德国当代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在《重构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在书中他认为,当今审美化的流行、泛滥不仅仅波及日常生活这一浅表层面,而且它同样渗透进了更深的认识论层次,美学将不再仅仅属于上层建筑,而且属于基础;它的对象不复仅仅是一种"美的精神"、娱乐的后现代缪斯、直白的经济策略,而且还是对现实的一种新的认知,这认知在本原上发端于一种审美的意识——认识论的审美化;并且认为,认识论的审美化便是当代审美泛化的根本原因。反观历史,西方认识论的审美化思想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而在中国,庄子的思想正是认识论审美化主要的理论资源,其认识论与审美观实现了完美地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审美化
庄子
道
原文传递
韦尔施论两种“审美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陆扬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作为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一个主要西方理论资源,其日常生活和认识论两个层面上的审美化思想,多为中国学者所忽略。韦尔施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必然,视欲望快感和经济策略为其动因,...
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作为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一个主要西方理论资源,其日常生活和认识论两个层面上的审美化思想,多为中国学者所忽略。韦尔施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必然,视欲望快感和经济策略为其动因,认为其只具有浮光掠影的肤浅价值。故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不应在先已被高度审美化的语境中锦上添花,反之可以表现叛逆和崇高。所谓认识论的审美化,是指美学公认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直观形式、建构性、可操纵性、歧义性等,不仅是艺术的专利,而且变成了现实认知的基本范畴。韦尔施将这一传统上推到康德和尼采,应是显示了用以美学为代表的后现代文化来解构以科学为代表的现代性的苦心,它虽然或者多半只是后现代主义鼎盛时期的一种美学乌托邦,然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到认识论审美化的区分、辨析和升华,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身的认知,以及对于重构美学的思路,都可谓意味深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尔施
日常生活
审美化
公共空间
艺术
认识论审美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学无疆——韦尔施审美泛化理论述评
3
作者
张琦璋
陈雪梅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4-68,共5页
审美泛化是当代美学最令人瞩目的现象。要理解并应对这一场内涵复杂暗潮汹涌的文化现象,首先就要全方面透析它的内涵。韦尔施从浅表和深层两个层面来分析审美泛化现象,既具有宽广的美学视域又秉承德国哲学的思辩传统,其理论建树为人...
审美泛化是当代美学最令人瞩目的现象。要理解并应对这一场内涵复杂暗潮汹涌的文化现象,首先就要全方面透析它的内涵。韦尔施从浅表和深层两个层面来分析审美泛化现象,既具有宽广的美学视域又秉承德国哲学的思辩传统,其理论建树为人瞩目。本文对韦尔施的审美泛化理论作一引介,并在此基础上探询该理论的实质和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泛化
认识论审美化
伦理
审美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学无疆——韦尔施审美泛化理论述评
4
作者
张琦璋
陈雪梅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4-67,共4页
审美泛化是当代美学最令人瞩目的现象。要理解并应对这一场内涵复杂暗潮汹涌的文化现象,首先就要全方面透析它的内涵。韦尔施从浅表和深层两个层面来分析审美泛化现象,既具有宽广的美学视域又秉承德国哲学的思辩传统,其理论建树为人瞩...
审美泛化是当代美学最令人瞩目的现象。要理解并应对这一场内涵复杂暗潮汹涌的文化现象,首先就要全方面透析它的内涵。韦尔施从浅表和深层两个层面来分析审美泛化现象,既具有宽广的美学视域又秉承德国哲学的思辩传统,其理论建树为人瞩目。本文对韦尔施的审美泛化理论作一引介,并在此基础上探询该理论的实质和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泛化
认识论审美化
伦理
审美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沃尔夫冈·韦尔施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冰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4,共7页
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在21世纪初传入中国,在与本土正在讨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理解偏差,带来一定程度的误读。他所主张的审美化包含两种:一种是浅层审美化,包括日常生活的时尚化和电子媒介塑造的...
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在21世纪初传入中国,在与本土正在讨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理解偏差,带来一定程度的误读。他所主张的审美化包含两种:一种是浅层审美化,包括日常生活的时尚化和电子媒介塑造的虚拟空间;一种是深层的思想的审美化,包括伦理学和认识论的审美化。在他看来,浅层审美化是深层审美化的外显结果,解决浅层审美化带给人的感官麻木等弊端,除反思现代知识的审美化取向,倡导美学的超越性和跨学科性之外,还存在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审美的中断和非电子经验形式的关注等。韦尔施所谓的重构美学是基于美学当代发展,是美学已经成为各学科的基础,也是他对美学未来的乐观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美学》
日常生活
审美化
认识论审美化
撤销美学
原文传递
重建美学合法性的一种路径——论韦尔施的“感性学思维”
被引量:
1
6
作者
潘黎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韦尔施把当代美学的合法性危机归咎于后者对感性学这一学科本义的遗忘,希冀通过追溯美学与感知的初始语义关系来建构一种被称为感性学思维的新的美学思维模式。感性学思维以鲍姆加登的美学述义为理论基础,将认识论审美化构筑为自己的理...
韦尔施把当代美学的合法性危机归咎于后者对感性学这一学科本义的遗忘,希冀通过追溯美学与感知的初始语义关系来建构一种被称为感性学思维的新的美学思维模式。感性学思维以鲍姆加登的美学述义为理论基础,将认识论审美化构筑为自己的理论中枢,并最终创构出"超越美学的美学"这样一种具有后现代风格的学科形式。感性学思维虽然在知识论层面回应了美学的合法性危机,却淡化了对美学固有的情感维度和超越精神的观照,从而削弱了美学的人文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尔施
感性学思维
感知
认识论审美化
超越美学的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构美学——韦尔施对传统西方美学的批判与拯救之思
7
作者
李亚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7,共3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使传统美学面对普遍的审美现象感到无能为力,韦尔施在审美泛化的基础上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批判和反思,提出了"认识论审美化",抛弃了自康德以来的纯美学概念,转而复兴了鲍姆加登最初...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使传统美学面对普遍的审美现象感到无能为力,韦尔施在审美泛化的基础上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批判和反思,提出了"认识论审美化",抛弃了自康德以来的纯美学概念,转而复兴了鲍姆加登最初的感性学,以此力图达到对美学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日常
审美
生活化
认识论审美化
重构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子思想的认识论审美化特征
1
作者
朱兴勇
机构
中共恩施州委党校
出处
《清江论坛》
2010年第2期8-10,共3页
文摘
认识论的审美化是德国当代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Wolfgang Welsch)在《重构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在书中他认为,当今审美化的流行、泛滥不仅仅波及日常生活这一浅表层面,而且它同样渗透进了更深的认识论层次,美学将不再仅仅属于上层建筑,而且属于基础;它的对象不复仅仅是一种"美的精神"、娱乐的后现代缪斯、直白的经济策略,而且还是对现实的一种新的认知,这认知在本原上发端于一种审美的意识——认识论的审美化;并且认为,认识论的审美化便是当代审美泛化的根本原因。反观历史,西方认识论的审美化思想得到了相当的发展;而在中国,庄子的思想正是认识论审美化主要的理论资源,其认识论与审美观实现了完美地融合。
关键词
认识论审美化
庄子
道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韦尔施论两种“审美化”
被引量:
9
2
作者
陆扬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研究与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批判>阶段成果
项目批号05BZX067
文摘
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作为当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一个主要西方理论资源,其日常生活和认识论两个层面上的审美化思想,多为中国学者所忽略。韦尔施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一种文化必然,视欲望快感和经济策略为其动因,认为其只具有浮光掠影的肤浅价值。故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不应在先已被高度审美化的语境中锦上添花,反之可以表现叛逆和崇高。所谓认识论的审美化,是指美学公认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直观形式、建构性、可操纵性、歧义性等,不仅是艺术的专利,而且变成了现实认知的基本范畴。韦尔施将这一传统上推到康德和尼采,应是显示了用以美学为代表的后现代文化来解构以科学为代表的现代性的苦心,它虽然或者多半只是后现代主义鼎盛时期的一种美学乌托邦,然从日常生活审美化到认识论审美化的区分、辨析和升华,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身的认知,以及对于重构美学的思路,都可谓意味深长。
关键词
韦尔施
日常生活
审美化
公共空间
艺术
认识论审美化
Keywords
Welsch
daily life aesthetics
public space
arts
aesthetics of cognition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学无疆——韦尔施审美泛化理论述评
3
作者
张琦璋
陈雪梅
机构
义乌工商学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4-68,共5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2006年立项课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研究及其正负影响之考察》(项目编号:20060572).
文摘
审美泛化是当代美学最令人瞩目的现象。要理解并应对这一场内涵复杂暗潮汹涌的文化现象,首先就要全方面透析它的内涵。韦尔施从浅表和深层两个层面来分析审美泛化现象,既具有宽广的美学视域又秉承德国哲学的思辩传统,其理论建树为人瞩目。本文对韦尔施的审美泛化理论作一引介,并在此基础上探询该理论的实质和限度。
关键词
审美
泛化
认识论审美化
伦理
审美化
Keywords
generalization of aesthetics
aestheticization of epistemology
aestheficization of ethics
分类号
B834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学无疆——韦尔施审美泛化理论述评
4
作者
张琦璋
陈雪梅
机构
义乌工商学院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4-67,共4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2006年立项课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研究及其正负影响之考察>(项目编号:20060572)
文摘
审美泛化是当代美学最令人瞩目的现象。要理解并应对这一场内涵复杂暗潮汹涌的文化现象,首先就要全方面透析它的内涵。韦尔施从浅表和深层两个层面来分析审美泛化现象,既具有宽广的美学视域又秉承德国哲学的思辩传统,其理论建树为人瞩目。本文对韦尔施的审美泛化理论作一引介,并在此基础上探询该理论的实质和限度。
关键词
审美
泛化
认识论审美化
伦理
审美化
Keywords
Expanse of Aesthetics Aestheticization of Epistemology AcstheticJzation of Ethic
分类号
B834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沃尔夫冈·韦尔施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冰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7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艺术终结的旅行--从西方到中国"(11XZW032)
文摘
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在21世纪初传入中国,在与本土正在讨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理解偏差,带来一定程度的误读。他所主张的审美化包含两种:一种是浅层审美化,包括日常生活的时尚化和电子媒介塑造的虚拟空间;一种是深层的思想的审美化,包括伦理学和认识论的审美化。在他看来,浅层审美化是深层审美化的外显结果,解决浅层审美化带给人的感官麻木等弊端,除反思现代知识的审美化取向,倡导美学的超越性和跨学科性之外,还存在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审美的中断和非电子经验形式的关注等。韦尔施所谓的重构美学是基于美学当代发展,是美学已经成为各学科的基础,也是他对美学未来的乐观期许。
关键词
《重构美学》
日常生活
审美化
认识论审美化
撤销美学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重建美学合法性的一种路径——论韦尔施的“感性学思维”
被引量:
1
6
作者
潘黎勇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文摘
韦尔施把当代美学的合法性危机归咎于后者对感性学这一学科本义的遗忘,希冀通过追溯美学与感知的初始语义关系来建构一种被称为感性学思维的新的美学思维模式。感性学思维以鲍姆加登的美学述义为理论基础,将认识论审美化构筑为自己的理论中枢,并最终创构出"超越美学的美学"这样一种具有后现代风格的学科形式。感性学思维虽然在知识论层面回应了美学的合法性危机,却淡化了对美学固有的情感维度和超越精神的观照,从而削弱了美学的人文价值内涵。
关键词
韦尔施
感性学思维
感知
认识论审美化
超越美学的美学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构美学——韦尔施对传统西方美学的批判与拯救之思
7
作者
李亚军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7,共3页
文摘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出使传统美学面对普遍的审美现象感到无能为力,韦尔施在审美泛化的基础上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批判和反思,提出了"认识论审美化",抛弃了自康德以来的纯美学概念,转而复兴了鲍姆加登最初的感性学,以此力图达到对美学的重构。
关键词
美学
日常
审美
生活化
认识论审美化
重构美学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庄子思想的认识论审美化特征
朱兴勇
《清江论坛》
2010
0
原文传递
2
韦尔施论两种“审美化”
陆扬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美学无疆——韦尔施审美泛化理论述评
张琦璋
陈雪梅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美学无疆——韦尔施审美泛化理论述评
张琦璋
陈雪梅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沃尔夫冈·韦尔施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研究
张冰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原文传递
6
重建美学合法性的一种路径——论韦尔施的“感性学思维”
潘黎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重构美学——韦尔施对传统西方美学的批判与拯救之思
李亚军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