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显涉讥讽”辩证
1
作者 吴昊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在北宋“乌台诗案”中,国子博士李宜之非任言官,却上疏弹劾苏轼所作《灵壁张氏园亭记》“显涉讥讽”,历来备受学者诟病。实际上,李宜之时任淮南东路提举常平官,负有监察地方官吏的职责,且《灵壁张氏园亭记》一文创作于淮南东路所辖之地... 在北宋“乌台诗案”中,国子博士李宜之非任言官,却上疏弹劾苏轼所作《灵壁张氏园亭记》“显涉讥讽”,历来备受学者诟病。实际上,李宜之时任淮南东路提举常平官,负有监察地方官吏的职责,且《灵壁张氏园亭记》一文创作于淮南东路所辖之地宿州,李宜之弹劾苏轼有其制度依据,并非完全无端构衅。但是,李宜之认为《灵壁张氏园亭记》一文“显涉讥讽”则不足取信,是对文章主旨的误读与曲解。御史台审讯之时,苏轼也明言此文并无讥讽,且御史台认可其言。大理寺根据御史台的“供状”依法为苏轼定罪,也未将此文视作罪证。李宜之的弹劾在“乌台诗案”的具体审判过程中并未产生实质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乌台诗案 李宜之 讥讽
下载PDF
论苏轼《凌虚台记》含有讥讽意--兼论请托所作亭台楼阁记的结构特点
2
作者 吉庆荣 张克锋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6-13,共8页
苏轼《凌虚台记》一直存在一个争论,即文中是否含有对陈希亮的讥讽意。把《凌虚台记》与前人的同类记文进行纵向比较,再与苏轼自己的同类记文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凌虚台记》在结构上突破了常规的体式,去除了文中的恭维语。这种对传统的... 苏轼《凌虚台记》一直存在一个争论,即文中是否含有对陈希亮的讥讽意。把《凌虚台记》与前人的同类记文进行纵向比较,再与苏轼自己的同类记文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凌虚台记》在结构上突破了常规的体式,去除了文中的恭维语。这种对传统的背离从文体结构来看具有不合理性,造成这一不合理性的原因是苏轼的主观情感的介入,即苏轼在《凌虚台记》中隐含了对陈希亮的讥讽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凌虚台记》 讥讽
下载PDF
李调元讥讽“吕洞宾”
3
作者 江有志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I0024-I0024,共1页
李调元(1734~1802年),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罗江(今四川省罗江县)人,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囚得罪权臣和坤,充军伊犁,后以母老赎归。
关键词 李调元 吕洞宾 讥讽 理论家 文学家 罗江县 四川省 东学
下载PDF
也谈老师对学生的讥讽和尊重
4
作者 许陈和 《福建中学教学》 2000年第1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中学教育 教学研究 教师 学生 讥讽 尊重
下载PDF
杨度坦然接受讥讽
5
《国家人文历史》 2016年第15期14-14,共1页
1915年,杨度组织“筹安会”并任“理事长”,大肆鼓吹“君主立宪”。但袁世凯的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不久便一命呜呼了。袁世凯死后,杨度被新政府通缉,他辗转于天津、青岛的外国租界。一次,杨度为其母生日祝寿,有一个宾客... 1915年,杨度组织“筹安会”并任“理事长”,大肆鼓吹“君主立宪”。但袁世凯的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不久便一命呜呼了。袁世凯死后,杨度被新政府通缉,他辗转于天津、青岛的外国租界。一次,杨度为其母生日祝寿,有一个宾客送来一副寿联,上面写着:“海屋添筹,安琪天使;香山盛会,长乐花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度 讥讽 坦然 君主立宪 袁世凯 理事长 新政府 租界
下载PDF
《世界公民》:借中国哲学家信札讥讽英国之社会弊端
6
作者 艾林 《英语学习》 2009年第5期58-62,共5页
哥德斯密(Oliver Goldsmith,1728-1774)的《世界公民》(The Citizen of the World,1763)出版于英国的“中国热”登峰造极的18世纪60年代。它先以“中国人的信札”(“Chinese Letters”)为名于1760年初在刚创刊的《公薄报》上连... 哥德斯密(Oliver Goldsmith,1728-1774)的《世界公民》(The Citizen of the World,1763)出版于英国的“中国热”登峰造极的18世纪60年代。它先以“中国人的信札”(“Chinese Letters”)为名于1760年初在刚创刊的《公薄报》上连载,由于大受欢迎,两年后结集出版,题名为《世界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公民 中国人 社会弊端 英国 信札 哲学家 讥讽 World
下载PDF
“讥讽”能被“激发”吗?
7
作者 杨明珠 《新闻前哨》 2011年第10期103-103,共1页
一篇关于“达芬奇”销售假洋家具事件的稿件中.出现这样一段话:“之前,一场并不成功的发布会,不仅未曾帮助该公司挽回声誉,反倒深度激发了公众的阵阵愤怒与讥讽。”
关键词 激发 讥讽 达芬奇 发布会
下载PDF
新疆沙尘暴天气质量“良”受讥讽
8
《环境教育》 2014年第4期36-36,共1页
4月3日早晨,乌鲁木齐和哈密都迎来了沙尘暴,市区能见度急剧下降。市民吐槽:“风沙吹的,买个馕都得掸一下才能下口。”然而,新疆环保厅网站显示,3日乌鲁木齐和哈密当前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良)。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沙尘暴 新疆 讥讽 天气 乌鲁木齐 能见度 哈密
下载PDF
破坏偶像:《希伯来圣经》中的偶像讥讽
9
作者 孙玥 《圣经文学研究》 2021年第1期255-277,共23页
"偶像讥讽"经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模仿列国制造神像的过程,来嘲笑和攻击偶像崇拜.本文意在结合美索不达米亚神像的制作过程和崇拜传统,通过对偶像讥讽相关经文段落的分析,指出偶像的无效实际上就是雕刻者和崇拜者自身的无效,... "偶像讥讽"经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模仿列国制造神像的过程,来嘲笑和攻击偶像崇拜.本文意在结合美索不达米亚神像的制作过程和崇拜传统,通过对偶像讥讽相关经文段落的分析,指出偶像的无效实际上就是雕刻者和崇拜者自身的无效,经文讽刺的真正对象是在偶像崇拜中"封闭"自我,却又需要回归和被拯救的以色列信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讥讽 美索不达米亚 《耶利米书》 《以赛亚书》
下载PDF
2012年诺贝尔奖英国得主格登曾被讥讽为蠢蛋
10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19期54-54,共1页
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团宣布,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细胞研究中心长山中伸弥ShinyaYamanaka与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JohnGurdon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从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 当地时间10月8日,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团宣布,日本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系统据点iPS细胞研究中心长山中伸弥ShinyaYamanaka与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JohnGurdon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从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为约翰·戈登资料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奖 英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讥讽 主格 细胞核 杰出贡献 生物学家
下载PDF
危机图景下的讥讽写作——瑞士文坛泰斗胡·罗切尔的创作
11
作者 孙国亮 张帆 《外国文学动态》 CSSCI 2010年第3期7-8,共2页
原瑞士作家协会主席胡戈·罗切尔(Hugo Loetscher,1929-2009)是继著名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和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之后新一代瑞士作家的翘楚,曾荣获康拉德·费迪南德·迈耶尔奖(1966)、苏黎世文学奖(1972)... 原瑞士作家协会主席胡戈·罗切尔(Hugo Loetscher,1929-2009)是继著名作家马克斯·弗里施和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之后新一代瑞士作家的翘楚,曾荣获康拉德·费迪南德·迈耶尔奖(1966)、苏黎世文学奖(1972)、席勒奖(1985)、伟大席勒奖(1992)等多项文学大奖。他的小说充满睿智和诗意,并以诙谐幽默而不乏犀利的创作风格享誉德语文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风格 瑞士 文坛 写作 讥讽 危机 作家协会 迪伦马特
原文传递
对“晨门”讥讽的反思
12
作者 郭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在《论语》"子路宿于石门"篇中,"晨门"对孔子的态度究竟如何?对此,先贤巨匠的观点既精彩纷呈又存有争论。在分析原典和注释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晨门"之语应是讥讽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儒家... 在《论语》"子路宿于石门"篇中,"晨门"对孔子的态度究竟如何?对此,先贤巨匠的观点既精彩纷呈又存有争论。在分析原典和注释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晨门"之语应是讥讽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儒家的精神骨干;同时"晨门"的讥讽却反证了孔子高尚的品格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门” 讥讽 反思 知其不可而为之
原文传递
《烏臺詩案》與蘇軾的譏諷之作 被引量:1
13
作者 劉幗超 《新国学》 2017年第1期120-136,共17页
《烏臺詩案》稿是記録烏臺詩案發展詳細過程的一份文字資料,其中保留了臺諫翻檢蘇軾詩作認爲有'譏諷'者,這種'譏諷'是臺諫扭曲與蘇詩的現實批判性相互糾結的產物。從《烏臺詩案》本身出發,我們會發現臺諫通過詩句含義... 《烏臺詩案》稿是記録烏臺詩案發展詳細過程的一份文字資料,其中保留了臺諫翻檢蘇軾詩作認爲有'譏諷'者,這種'譏諷'是臺諫扭曲與蘇詩的現實批判性相互糾結的產物。從《烏臺詩案》本身出發,我們會發現臺諫通過詩句含義具體化、誇大具體事件的政治意義、扭曲作品含義等手段人爲製造了一部分的'譏諷'之義。而結合本時段蘇軾的詩歌創作,特别是臺諫未收的部分,會發現譏諷義的認定也有一定的範圍界限性、人際選擇性和模糊性。另一方面,熙豐年間,世論日隘的現實以及朋友的勸誡,使得蘇軾的譏諷之作也有逐漸含蓄化、個人體驗化的傾向。最後,筆者根據現有文獻材料,對烏臺詩案發生前的'沈括獻詩'一事進行了簡單考察,認爲熙寧七年沈括獻詩一事疑點頗多,難成定案。但熙寧七年沈括奉命巡察兩浙確實讓蘇軾感受到了外界的壓迫,使其創作面貌發生了轉變。但在當時的背景條件下,烏臺詩案的發生幾乎已經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蘇軾 《烏臺詩案》 譏諷 沈括獻詩
原文传递
令人心寒的讥讽
14
作者 肖兆秋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8年第7期90-91,共2页
前不久,西安交大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自杀一事引发社会热议,人们有的惋惜年轻生命的逝去,有的探究悲剧的根源,有的对其导师开火。著名编剧六六也在微博上对此发表了评论意见:“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装个窗帘,买个菜,打... 前不久,西安交大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自杀一事引发社会热议,人们有的惋惜年轻生命的逝去,有的探究悲剧的根源,有的对其导师开火。著名编剧六六也在微博上对此发表了评论意见:“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装个窗帘,买个菜,打扫个卫生就委屈死了?到底是个村娃,自视甚高。俺们跟师,出门拎包抱着杯子。鞍前马后办入住,洗洗刷刷还生怕师父不满意。人哪!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所谓学习,不仅仅是课本的,也是做人的道理。你伺候伺候老师,那不是应当的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讥讽 人心 西安交大 博士生 导师 孩子 学习 课本
原文传递
迈克尔·罗斯:《讥讽者的牢笼:记忆、创伤与历史建构》
15
作者 陈新 《中国学术》 2002年第1期288-291,共4页
关键词 书评 历史哲学 创伤记忆 历史创伤 历史记忆 集体记忆 迈克尔·罗斯 讥讽者的牢笼:记忆、创伤与历史建构》
原文传递
从讥讽苦难展览看作者的创作导向——评《不哭的权力》
16
作者 李革新 《中华魂》 2016年第12期40-41,共2页
河北《杂义月刊》2016年第5期文摘版,转载了《豆瓣》2016年3月16日发表的《不哭的权力》,文章用“故事”蒯侃、讽刺忆苦教育,表现了作者的创作导向。
关键词 权力 导向 创作 作者 展览 苦难 讥讽
全文增补中
如何面对讥讽和嘲弄
17
作者 万苏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11年第5期21-22,共2页
万老师:您好!我叫陈达,是个男孩。一般来说,男孩子的脸皮好像要厚一点,听到一些刺耳的话,或偶尔被老师批评。男孩子不会很烦,不会像女孩子们那样介意。但不知为什么,我却和其他男孩不一样,我很害怕被别人讥讽和嘲笑,面对这些... 万老师:您好!我叫陈达,是个男孩。一般来说,男孩子的脸皮好像要厚一点,听到一些刺耳的话,或偶尔被老师批评。男孩子不会很烦,不会像女孩子们那样介意。但不知为什么,我却和其他男孩不一样,我很害怕被别人讥讽和嘲笑,面对这些我会不知所措。但是,学校里总有一些同学喜欢讥讽、挖苦我,他们一逮住我的错误就会全力以赴地打击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讥讽 嘲弄 孩子 老师 男孩 同学 学校
原文传递
讥讽
18
作者 雨芊 《宁夏教育》 2009年第1期75-75,共1页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老木匠,一生做活细腻,兢兢业业,建造了很多杰出的房屋。老木匠老了后想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便向老板告辞。老板让他再建最后一栋房子。老木匠的心已经不在这个上面了,只想着早旱回家去享乐,所以用下等材料,...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老木匠,一生做活细腻,兢兢业业,建造了很多杰出的房屋。老木匠老了后想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便向老板告辞。老板让他再建最后一栋房子。老木匠的心已经不在这个上面了,只想着早旱回家去享乐,所以用下等材料,粗制滥造了最后一栋房子。可当房子建好后,老板却把房子的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说:“这是送给你的最后的礼物。”老木匠看着房子,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讥讽 木匠 房子 老板 回家
原文传递
讥讽袁世凯窃国的对联
19
作者 宋晓东 《中学历史教学》 2007年第6期50-51,共2页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专断独行,刺杀宋教仁,出卖国家利益,复辟称帝,坏事干尽,人们便通过写对联的方式讥讽他。
关键词 袁世凯 对联 讥讽 辛亥革命 国家利益 宋教仁 成果 刺杀
原文传递
林肯巧言对讥讽
20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 2012年第7期47-47,共1页
一次,一位外交官看见英国总统林肯在擦靴子,便不怀好意地问:“总统先生,您经常擦靴子吗?” 林肯不动声色地说:“是啊,我经常擦自己的靴子。那么,你呢,像经常擦谁的靴子呢?”
关键词 林肯 讥讽 外交官 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