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存在主义思想对文学与艺术的影响——从让·保罗·萨特到弗朗西斯·培根
1
作者 王琳达 《美术文献》 2019年第10期31-32,共2页
存在主义艺术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萨特的文学作品和培根的绘画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艺术创作引起了很大反响。萨特提出的存在主义三大原则和无神论哲学观在其文学作品、戏剧作品中有精彩的表达。培根崇尚... 存在主义艺术观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萨特的文学作品和培根的绘画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艺术创作引起了很大反响。萨特提出的存在主义三大原则和无神论哲学观在其文学作品、戏剧作品中有精彩的表达。培根崇尚人文科学,他以特有的夸张、扭曲的线条和颜料的自由涂抹方式触碰到存在中的真实核心。如今的艺术领域,存在主义的文学艺术观点也被艺术家们以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法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保罗·萨特 存在主义 弗朗西斯·培根 文学 艺术
原文传递
萨特伦理叙事中的身体 被引量:2
2
作者 阎伟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2,共6页
萨特早期的伦理叙事大量描写了身体现象,尤其是某些具有隐私意味的身体器官。萨特的身体哲学成为了伦理叙事中出现身体意象的思想基础。从文学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揭示了伦理叙事中身体描写的基本特征;对伦理叙事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身... 萨特早期的伦理叙事大量描写了身体现象,尤其是某些具有隐私意味的身体器官。萨特的身体哲学成为了伦理叙事中出现身体意象的思想基础。从文学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揭示了伦理叙事中身体描写的基本特征;对伦理叙事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身体意象进行了解读,阐释了伦理叙事中以身体为视角的技巧,说明了身体意象成为展示个体精神困扰和生存困惑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保罗·萨特 伦理 叙事 身体
下载PDF
《存在与虚无》自由观的政治哲学诠释
3
作者 刘学军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7-20,共4页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对自由作出了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他从感知者反思前的存在获得的“本体论证明”出发,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为的存在”。这种自由决定了“我”与“他人”的基本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我”与“他人”的具体关系处...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对自由作出了存在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他从感知者反思前的存在获得的“本体论证明”出发,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为的存在”。这种自由决定了“我”与“他人”的基本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我”与“他人”的具体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我”与各种“决定论”之间处于紧张状态。这种自由观对人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行为的哲学指导意义,就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介入,对现实政治关系残酷性的揭示,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无政府主义取向。“自为的存在”意义上的自由是一种纯粹意识,只存在于个体“自为”结构中,不能对社会生活中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道德”问题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虚无》 自由观 政治哲学 存在本体论 政治思想 政治行为 让·保罗·萨特
下载PDF
心理学视域下萨特人格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顾红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Z期49-50,共2页
长期以来,作家的心理因素与文学作品的关系都有待深入探索。本文试图重捡这一话题,以心理学角度,就大文豪让·保罗·萨特的人格形成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理解,试图从全新思维层面,体现萨特的人格心理与文学作品研究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让·保罗·萨特 人格 文学作品
下载PDF
自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新范式——从萨特、列维-斯特劳斯到巴迪乌
5
作者 吕清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27-32,共6页
在自然与历史之间关系问题上,萨特尝试将辩证理性与分析理性结合起来,其以个人主体历史观为基础的唯我论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激进有余而建设不足,最终落入种族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窠臼;列维-斯特劳斯则取消了辩证理性,赋予结构(或自然... 在自然与历史之间关系问题上,萨特尝试将辩证理性与分析理性结合起来,其以个人主体历史观为基础的唯我论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激进有余而建设不足,最终落入种族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窠臼;列维-斯特劳斯则取消了辩证理性,赋予结构(或自然)以优先地位,其以无主体历史观为基础的先验唯物主义和唯美主义缺少激进性,最终成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巴迪乌的统一原则是存在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恰当融合,他在数学集合论视域内以自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非对称性为基础,把历史唯物主义和先验唯物主义中自然与历史之间的对称性关系替换为集合理论中序数与基数之间的非对称关系,将激进性、平等原则和建设性融为一体,实现了自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范式转换,开创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保罗·萨特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 阿兰·巴迪乌 唯物辩证法 自然 历史 后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萨特情境剧《间隔》的存在主义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军侠 翟可如 王静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4-18,共5页
让·保罗·萨特的情境剧《间隔》以极限的情境——地狱、极限人——前世作恶、死后下地狱的鬼魂,他们沦陷于他人的目光和过去的窠臼,任梦魇继续主宰,共处一室却相互倾轧,共生却互斥,互斥却不逃离,来阐述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要义... 让·保罗·萨特的情境剧《间隔》以极限的情境——地狱、极限人——前世作恶、死后下地狱的鬼魂,他们沦陷于他人的目光和过去的窠臼,任梦魇继续主宰,共处一室却相互倾轧,共生却互斥,互斥却不逃离,来阐述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要义,实施其文学介入社会的主张,批判二战时期精神瘫痪的法国人的消极选择,从而开出治疗药方:想改变就要付诸果敢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保罗·萨特 《间隔》 存在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