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松南让字井斜坡带源下致密砂岩储集层控制因素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丹
董春梅
+3 位作者
林承焰
任丽华
江涛
唐振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2-700,共9页
基于储集层特征分析,利用多项分析测试技术,从基准面旋回、沉积、成岩、构造及CO2充注等5个角度对松南盆地让字井斜坡带源下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集层质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源下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甜点"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基于储集层特征分析,利用多项分析测试技术,从基准面旋回、沉积、成岩、构造及CO2充注等5个角度对松南盆地让字井斜坡带源下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集层质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源下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甜点"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基准面旋回及沉积条件控制了源储配置关系、储集层叠置样式及原始物性,压实作用是导致储集层致密的主要成因,胶结作用加剧了致密程度,有机酸"倒灌"到储集层所产生的次生孔隙对储集层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构造活动在3个层次上对源下储集层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CO2充注可改善局部储集层的渗滤能力,但对形成有效储集层不利。研究区源下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受控于基准面旋回、主力沉积相、优势溶蚀带、构造抬升区4者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下储集层
致密砂岩
储集层质量
二氧化碳充注
扶余油层
让字井斜坡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斜坡带超压特征及其对源下油藏运聚模式的控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丹
董春梅
+3 位作者
林承焰
任丽华
谭丽娟
谢晶晶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6-332,共7页
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让字井斜坡带青山口组超压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超压对源下油藏运聚模式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超压段具有低地震速度、低密度、低电阻率和高声波时差的“三低-高”响应特征。纵向上单井压力结构...
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让字井斜坡带青山口组超压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超压对源下油藏运聚模式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超压段具有低地震速度、低密度、低电阻率和高声波时差的“三低-高”响应特征。纵向上单井压力结构呈“三层式”,不同二级构造带超压分布的深度范围不同,长岭凹陷为1700~2300m,扶新隆起为1100~1700m,华字井阶地为1300~1800m,其分布具“层控”特征。应用等效深度法计算超压值多在10~14MPa之间,平面分布与构造埋深呈正相关关系。油源、超压与T2断层的耦合使超压运移成为可能,超压作用下油气理论向下排运距离为272~510m,大于扶余油层厚度;超压与源下输导体的匹配导致4种运移模式的纵向演变。源下油藏油气显示厚度与青一段剩余压力呈正相关。研究区油气实际下排距离多在100m以内,远小于理论值,原因在于“优势泄压仓”的发育,其发育位置不同造成油气向下排运距离的差异。总体上源下扶余油层Ⅱ砂组、Ⅲ砂组为超压作用下油气优势充注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分布
运聚模式
源下油藏
优势泄压仓
青山口组
让字井斜坡带
原文传递
题名
松南让字井斜坡带源下致密砂岩储集层控制因素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丹
董春梅
林承焰
任丽华
江涛
唐振兴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2-700,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3)
文摘
基于储集层特征分析,利用多项分析测试技术,从基准面旋回、沉积、成岩、构造及CO2充注等5个角度对松南盆地让字井斜坡带源下扶余油层致密砂岩储集层质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源下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甜点"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基准面旋回及沉积条件控制了源储配置关系、储集层叠置样式及原始物性,压实作用是导致储集层致密的主要成因,胶结作用加剧了致密程度,有机酸"倒灌"到储集层所产生的次生孔隙对储集层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构造活动在3个层次上对源下储集层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CO2充注可改善局部储集层的渗滤能力,但对形成有效储集层不利。研究区源下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形成受控于基准面旋回、主力沉积相、优势溶蚀带、构造抬升区4者的耦合。
关键词
源下储集层
致密砂岩
储集层质量
二氧化碳充注
扶余油层
让字井斜坡带
Keywords
reservoirs below source rocks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quality
C02 infilling
Fuyu oil layer
Rangzijing slope zone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斜坡带超压特征及其对源下油藏运聚模式的控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丹
董春梅
林承焰
任丽华
谭丽娟
谢晶晶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6-332,共7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9-0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1CX06005A)
吉林油田科研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让字井斜坡带青山口组超压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超压对源下油藏运聚模式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超压段具有低地震速度、低密度、低电阻率和高声波时差的“三低-高”响应特征。纵向上单井压力结构呈“三层式”,不同二级构造带超压分布的深度范围不同,长岭凹陷为1700~2300m,扶新隆起为1100~1700m,华字井阶地为1300~1800m,其分布具“层控”特征。应用等效深度法计算超压值多在10~14MPa之间,平面分布与构造埋深呈正相关关系。油源、超压与T2断层的耦合使超压运移成为可能,超压作用下油气理论向下排运距离为272~510m,大于扶余油层厚度;超压与源下输导体的匹配导致4种运移模式的纵向演变。源下油藏油气显示厚度与青一段剩余压力呈正相关。研究区油气实际下排距离多在100m以内,远小于理论值,原因在于“优势泄压仓”的发育,其发育位置不同造成油气向下排运距离的差异。总体上源下扶余油层Ⅱ砂组、Ⅲ砂组为超压作用下油气优势充注层段。
关键词
超压分布
运聚模式
源下油藏
优势泄压仓
青山口组
让字井斜坡带
Keywords
Distribution of overpressur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ls
Hydrocarbon reservoirs below source rocks
Dominant pressure leakage compartment
Qingshankou Formation
Rangzijing slope zone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松南让字井斜坡带源下致密砂岩储集层控制因素
李丹
董春梅
林承焰
任丽华
江涛
唐振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松辽盆地南部让字井斜坡带超压特征及其对源下油藏运聚模式的控制
李丹
董春梅
林承焰
任丽华
谭丽娟
谢晶晶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