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8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训练技术在骨科腰椎滑脱术后卧床患者便秘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马杰 周平辉 +1 位作者 李娜 张丽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肠道训练技术对骨科腰椎滑脱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旨在改善此类卧床患者的便秘状况,提高其生活品质,降低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性。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脊柱外科病区2021年6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术后... 目的:探讨肠道训练技术对骨科腰椎滑脱术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旨在改善此类卧床患者的便秘状况,提高其生活品质,降低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危险性。方法: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脊柱外科病区2021年6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术后卧床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干预方法,即饮食指导、传统手法按摩等,观察组给予饮食指导和肠道训练技术。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首次排便活动时间、排便舒适度和焦虑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肠道训练技术应用于骨科术后卧床患者,能有效改善便秘,缓解患者身心不适,从而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肠道训练技术 卧床患者 便秘
下载PDF
散打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技术探究
2
作者 陈龙 马中银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8期39-42,共4页
爆发力关系着运动员赛场成绩,是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散打运动对运动员爆发力素质要求较高,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科学的爆发力训练,能提升其专业水平。在对散打爆发力的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散打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关键要素... 爆发力关系着运动员赛场成绩,是运动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散打运动对运动员爆发力素质要求较高,对散打运动员进行科学的爆发力训练,能提升其专业水平。在对散打爆发力的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散打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关键要素,再从快速力量训练、反应力量训练、超等长训练、上肢末端释放训练等角度分析散打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方法,最后指出了散打运动员爆发力训练的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散打运动的专业训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打运动员 爆发力 训练技术 体育训练
下载PDF
振动排痰仪联合主动呼吸循环训练技术对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康思琴 魏明均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9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联合主动呼吸循环训练(ACBT)技术对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排痰处理,...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联合主动呼吸循环训练(ACBT)技术对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排痰处理,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仪联合ACBT技术干预,比较两组的排痰量、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排痰量均增加,且观察组干预后1 d,3 d,5 d及7 d的排痰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炎症指标[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炎症指标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仪联合ACBT技术干预能够增加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量,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排痰仪 主动呼吸循环训练技术 脑梗死 肺部感染 疗效
下载PDF
探讨舒筋活络汤结合悬吊训练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4
作者 张锦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舒筋活络汤结合悬吊训练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 目的:探讨使用舒筋活络汤结合悬吊训练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在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舒筋活络汤结合悬吊训练技术治疗。对组间的临床疗效、日本骨科协会制订的颈脊髓功能评分法(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采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Cobb角度、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PCS)、心理(MCS)评分]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JOA评分高于对照组,Cobb角度大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PCS、M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舒筋活络汤结合悬吊训练技术治疗,可显著减轻其疼痛等临床症状,提高颈椎功能及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筋活络汤 悬吊训练技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消防作战训练中模拟训练技术应用研究
5
作者 林聪 《消防界(电子版)》 2024年第11期30-32,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模拟训练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消防作战训练当中,对提高消防员技能水平、训练团队协作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模拟训练技术运用于消防作战训练还存在技术设备的局限性、训练内容脱离实际需要和培训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模拟训练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消防作战训练当中,对提高消防员技能水平、训练团队协作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模拟训练技术运用于消防作战训练还存在技术设备的局限性、训练内容脱离实际需要和培训师资力量不强等问题。必须加强模拟训练技术研发与创新、健全应用标准与规范、提高消防队员模拟训练技术认知与运用能力。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提高消防作战训练实效,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训练技术 消防作战训练 技能提升 团队协作 心理适应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技术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何光美 李俊珍 杜艳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rTMS)联合虚拟现实(VR)训练技术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9月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rTMS)联合虚拟现实(VR)训练技术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9月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sTB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hrTMS联合VR训练技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为(74.37±5.82)分,高于对照组的(61.24±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BI患者采用hrTMS联合VR训练技术干预,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虚拟现实训练技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7
作者 董仁卫 郭琪 +4 位作者 刘诗琦 余海瑞 周盈盈 王昊 朱康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等速运动,又被称为调节抗阻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承受最大负荷的一种运动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肌肉能够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以下简称等速技术)应用等速运动... 等速运动,又被称为调节抗阻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承受最大负荷的一种运动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肌肉能够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以下简称等速技术)应用等速运动的工作原理,已被认为是肌肉功能评估和肌肉力学训练的最佳方法,在肌肉功能评价和肌力训练中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因同时有顺应性阻力,即使在肌力比较弱的情况下也能应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等速技术 等速肌力测试 肌力训练 训练技术 关节活动范围 最大力矩 抗阻运动 上肢运动功能 峰力矩
下载PDF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7
8
作者 吴毅 占飞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4,101,共5页
关键词 运动医学 等速肌力测试 训练技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偏瘫实用训练技术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桑德春 纪树荣 +2 位作者 范晓华 金萍 张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8期675-676,共2页
目的探讨偏瘫实用训练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313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运用偏瘫实用训练技术进行康复治疗3个月。康复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功能独立性... 目的探讨偏瘫实用训练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将313例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运用偏瘫实用训练技术进行康复治疗3个月。康复治疗组在康复治疗前、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定法、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和社区康复肢体残疾功能评定法,进行肢体功能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对照组仅做定期跟踪康复评定,内容同康复治疗组。结果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ADL、社会适应能力均有明显改善,FuglMeyer评分、FIM评分、社区康复肢体残疾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P<0.001),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01)。FIM评分、FuglMeyer评分、社区康复肢体残疾功能评定法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偏瘫实用训练技术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运动功能 运动功能障碍 训练技术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重力感应介导训练技术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盛全 何任红 范建中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3-225,共3页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在我国呈现增高趋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150万1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不断地将高科技运用在康复训练中,目的在于提高训练趣味性,提高患者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训练技术 上肢功能 介导 感应 重力 流行病学 康复训练
下载PDF
神经生理学康复训练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贞兰 安莲华 刘世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生理学 训练技术 中枢神经损伤 运动功能恢复 运动功能障碍 脑血管疾病 康复治疗 运动模式 反射活动 皮肤刺激 神经肌肉 治疗方法 形成过程 理疗法
下载PDF
等速训练技术及其在康复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成杰 张瑶 +1 位作者 董芳明 王德敬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22期106-108,共3页
等速训练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率、高安全性的治疗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伤病功能障碍康复领域。目前,膝关节相关疾病及运动损伤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的等速训练均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康复训练 等速训练技术 等速运动 膝关节相关疾病 运动损伤功能障碍 神经损伤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国会 郑洁皎 +4 位作者 王雪强 潘毓健 陈一 沈利岩 徐悦莹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索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102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即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及下肢协调性... 目的探索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102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即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及下肢协调性训练。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通过“起立-行走”计时(TUGT)、最大步行速度(MWS)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2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TUGT检测值分别从(28.7±4.9)S及(27.5±6.3)s下降钏(15.7±3.6)S及(23.5±5.1)s,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14.0±1.7)s及(4.8±2.1)s,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间及两组间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1、0.001、2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WS检测值分别从(30.5±5.8)m/min和(33.1±6.3)m/min上升到(53.5±7.8)m/min及(42.5±6.7)m/min,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23.8±3.2)及(11.0±3.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间及两组间差值只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1、0.0000,结论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可针对性改善啮卒中患者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外军军事训练技术方法实战化发展趋势及经验启示 被引量:19
14
作者 贾慧 陈望达 郭磊 《舰船电子工程》 2012年第4期1-4,共4页
文章在深入分析外军军事训练技术方法实战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外军军事训练技术方法实战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性地提出了我军军事训练技术方法实战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军事训练 训练技术 训练方法
下载PDF
等速肌肉功能测试和训练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2-95,共4页
1等速肌肉测试的临床应用1.1等速肌肉测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速肌肉测试主要应用于:①了解肌肉或神经肌肉功能损害程度;②确立基础值,帮助评价损伤的程度,作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③作为康复治疗疗效的评价和判断的重... 1等速肌肉测试的临床应用1.1等速肌肉测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等速肌肉测试主要应用于:①了解肌肉或神经肌肉功能损害程度;②确立基础值,帮助评价损伤的程度,作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的参考依据;③作为康复治疗疗效的评价和判断的重要定量指标。等速肌肉测试的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肉测试 运动损伤 训练技术
下载PDF
针刺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急性腰扭伤 被引量:5
16
作者 邹金桥 冯敏山 +2 位作者 赵文龙 杜戊寅 韩昶晓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肌肉能量技术(MET)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次及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27/30)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5)。结论针刺结合肌肉能量训练技术可有效缓解急性腰扭伤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短期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针刺 肌肉能量训练技术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VR平衡训练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平衡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娟 林星镇 +2 位作者 朱满华 支芳 彭天忠 《光明中医》 2023年第4期698-700,共3页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VR平衡训练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均分为3组,每组20例。即醒脑开窍针法组(A...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VR平衡训练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均分为3组,每组20例。即醒脑开窍针法组(A组)、VR平衡训练技术组(B组)、醒脑开窍针法+VR平衡训练技术组(C组)。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前,3组的BBS、MBI、TUGT以及Fugl-Meye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VR平衡训练技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显著升高其BBS、MBI以及Fugl-Meyer评分,降低TUGT评分,改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法 VR平衡训练技术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系统化膀胱训练技术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膀胱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子珊 潘丽然 钟金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52-652,共1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膀胱训练技术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膀胱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因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系统化膀胱训练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膀胱训练措施(留置尿管定时... 目的探讨系统化膀胱训练技术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膀胱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因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系统化膀胱训练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膀胱训练措施(留置尿管定时开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恢复膀胱自律性、残余尿量、缩短自主排尿时间、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及个人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结论:系统化膀胱训练技术能及时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生理功能,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尽早拔除尿管,缩短自主排尿时间,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训练技术 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重建
下载PDF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膝关节伤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常颍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2-66,共5页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是一项用于肌肉功能评定和肌肉功能训练的新的和有价值的技术.研究表明,通 过等速肌力测试可对肌肉功能进行定量和客观的评价,可用于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康复治疗.就等速技术及其在膝关 节伤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等速肌力测试 训练技术 膝关节
下载PDF
发声训练技术在电子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琳 刘建香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51-652,共2页
关键词 声带良性病变 发声方法 手术治疗 电子喉镜 健康教育 训练技术 发声训练 镜下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