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训诂材料的分析与汉语学术史的研究——《<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序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运富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4-59,共6页
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解读文献语义为实用目的而展开的,其成果大都包含在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中。现代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历史,无论是通史还是专科史,都应该重视历代传衍的训诂材料。分析训诂材料,需要了解古代注释的体例,以“训条”为单位... 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解读文献语义为实用目的而展开的,其成果大都包含在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中。现代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历史,无论是通史还是专科史,都应该重视历代传衍的训诂材料。分析训诂材料,需要了解古代注释的体例,以“训条”为单位,确定其训释对象、训释目的、训释内容和训释方式。“训释方式”不同于“训诂方法”,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通过对郑玄注释的全面分析,总结了古人研究复音词的经验和注释复音词的特点,为汉语词汇学和注释学提供了历史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材料 学术史 训释方式 训诂方法 训条关系 周礼 郑玄 复音词
下载PDF
试论训诂材料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青松 《惠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58-63,共6页
训诂学和汉语史都是以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语言材料作为依据的。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纂集类训诂专书和考证材料是研究汉语史的极其重要的材料。训诂材料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价值最大,在汉语语音史和汉语语法史研究中的价值也不可估量... 训诂学和汉语史都是以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献语言材料作为依据的。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纂集类训诂专书和考证材料是研究汉语史的极其重要的材料。训诂材料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价值最大,在汉语语音史和汉语语法史研究中的价值也不可估量。我们应该将汉语史研究和训诂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训诂材料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材料 汉语史
下载PDF
训诂材料与古汉语文选教学
3
作者 王卯根 潘杰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42-145,共4页
传统训诂材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凝聚着历代学者的训诂经验和学术成果,体现了语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它不仅为打开古代文献之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而且对于古代汉语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应用价值。古代汉语教材文选中的注释... 传统训诂材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凝聚着历代学者的训诂经验和学术成果,体现了语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它不仅为打开古代文献之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而且对于古代汉语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应用价值。古代汉语教材文选中的注释植根于传统训诂材料,并有所改造和发展,因而在文选教学中有必要针对具体语言现象,运用训诂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代相关的各类训诂材料加以鉴别,比较古今训释的异同得失,从而发现问题,穷原竟委,揭示语言的事实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材料 鉴别 比较 原理 理据
下载PDF
古汉语训诂材料中词的词义层次
4
作者 黄晓冬 《求索》 CSSCI 2004年第7期211-213,共3页
关键词 古汉语 训诂材料 词义 指称 训诂讲词》
下载PDF
论《切韵·残卷三》训诂材料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01-106,共6页
说到《切韵》,人们历来对它的认识往往只限于把它看作是一部代表中古音系的韵书,而其中的训诂材料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实际上,《切韵》一书的成就不仅在于它反映了中古音韵系统,还表现在它反映了中古时期训诂专著的发展情况。《... 说到《切韵》,人们历来对它的认识往往只限于把它看作是一部代表中古音系的韵书,而其中的训诂材料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实际上,《切韵》一书的成就不仅在于它反映了中古音韵系统,还表现在它反映了中古时期训诂专著的发展情况。《切韵》产生的时代是古人在语义和语音研究上取得突出成就的隋唐时期,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对魏晋到隋唐时期训诂和音韵研究工作所取得成就的总结。《切韵·残卷三》的诂训材料《切韵》为隋代陆法言所著,原书已散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训诂材料 语言文字 说文解字 训释词 连绵词 中古音系 中古时期 尔雅 残卷
下载PDF
辞书运用训诂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炳昭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5-61,共7页
大型辞书,在解释字词意义利用训估材料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科学地利用训估材料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科研课题。本文仅以《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为例,从“应注意”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编者和读者参考。
关键词 辞书 训诂材料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下载PDF
札记体著作中训诂材料特点与价值初探
7
作者 符箴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43-145,共3页
作为训诂材料,札记体著作中对语言文字的考释,具有与一般的随文释义的传注以及训诂专书明显不同的特点。即:它既有具体性、单一性的一面,又有概括性、广义性的一面,而且能够较为清晰、详细地将训释时的考释线索和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同时... 作为训诂材料,札记体著作中对语言文字的考释,具有与一般的随文释义的传注以及训诂专书明显不同的特点。即:它既有具体性、单一性的一面,又有概括性、广义性的一面,而且能够较为清晰、详细地将训释时的考释线索和证明过程展现出来,同时每条训诂材料一般都综合运用多种训诂方法进行训释,丰富而多样。这些特点有利于对语义规律、训诂方法及其体系的探讨,具有特殊的训诂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札记体著作 考释 训诂材料 特点 价值
下载PDF
语文辞书利用训诂材料应避免的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彦坤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4-70,共7页
关键词 语文辞书 义项 训诂材料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现代汉语 解释 单音节词 词义 毛传
原文传递
利用考古新发现,发展传统训诂学 被引量:5
9
作者 陆锡兴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1,共5页
关键词 训诂 考古 利用 传统 西汉早期 实物资料 《五行》 训诂材料
下载PDF
论黄生《字诂》《义府》对训诂学的贡献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菊芬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9-33,共5页
本文通过对黄生《字诂》、《义府》的具体训诂实践的考察,以方法为纲,兼及训诂材料,归纳和总结了其训诂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认为,黄生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等三种传统训诂方法的运用,以及相关材料的选择上,都显示了不同凡响... 本文通过对黄生《字诂》、《义府》的具体训诂实践的考察,以方法为纲,兼及训诂材料,归纳和总结了其训诂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认为,黄生在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等三种传统训诂方法的运用,以及相关材料的选择上,都显示了不同凡响的远见卓识,确实不愧为清代训诂学大盛的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生 《字诂》 《义府》 训诂 训诂实践 训诂材料 清代
下载PDF
谈《汉语大字典》在运用传统训诂资料方面的问题
11
作者 王若江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5-47,77,共4页
谈《汉语大字典》在运用传统训诂资料方面的问题王若江《汉语大字典》是近年出版的一部收字最多、释义翔实的字典。该书《前言》指出:“它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今人的新成果。它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 谈《汉语大字典》在运用传统训诂资料方面的问题王若江《汉语大字典》是近年出版的一部收字最多、释义翔实的字典。该书《前言》指出:“它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注意汲取今人的新成果。它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尽可能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在字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字典》 训诂材料 训释词 动作方式 《说文解字》 《说文》 《辞源》 现代汉语 “将” 字典编纂
下载PDF
郑注群经体例发微——兼谈训诂学的起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文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1991年第1期80-85,共6页
训诂学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的学科。它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既体现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体现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研究训诂学的起源,是研究中国文化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训诂学的起源... 训诂学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的学科。它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既体现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体现为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研究训诂学的起源,是研究中国文化起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训诂学的起源甚早。如果将古代文章中后文对前文的解释也看作是训诂材料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诂 文化起源 郑注 郑玄注 历史发展 训诂材料 礼记 推动作用 文字 术语
下载PDF
训诂纂集论纲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宁 《辞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0,共10页
训诂纂集论纲王宁一训诂纂集与现代辞书中国古代的训诂材料,以三种样式保存下来,即注释材料、纂集材料和考证材料。纂集是训估材料的一种,纂集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它的目的体现在编纂的宗旨上,简称“编旨”。... 训诂纂集论纲王宁一训诂纂集与现代辞书中国古代的训诂材料,以三种样式保存下来,即注释材料、纂集材料和考证材料。纂集是训估材料的一种,纂集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它的目的体现在编纂的宗旨上,简称“编旨”。纵观训诂发展史,纂集有两类层次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训诂材料 《释名》 语言文字 训诂 辞书学 辞书编纂 《方言》 集论 《尔雅》
下载PDF
立足于阐发汉民族传统文化真谛——论训诂研究的价值系统取向
14
作者 李亚明 《北方论丛》 CSSCI 199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内容提要:文章提出汉语训诂研究,应立足于汉民族文化精神,充分发挥汉民族文化价值系统的特质。如训诂材料中所蕴涵的汉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都有待发掘。
关键词 文化价值系统 训诂材料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精神 传统价值观念 内容提要 思维方式 审美趣味
下载PDF
《靖康缃素杂记》训诂研究
15
作者 刘建明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58-61,共4页
《靖康缃素杂记》为宋人黄朝英所作,是宋代笔记中的重要著作,它蕴含着丰富的训诂材料。本文从训诂术语、训诂内容、训诂方法和特点及训诂的不足的角度对此作了初步探讨,以发掘它的训诂价值,从而引起学者对宋元笔记中训诂材料的关注。
关键词 《靖康缃素杂记》 训诂材料 训诂价值
下载PDF
文言修辞与训诂
16
作者 路广正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65-70,共6页
我国古代训诂之学实际上是包括修辞在内的。如果我们认真裒集整理一下,会发现从马融、许慎、郑众、郑玄到孔颖达,贾公彦,下而至于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这些训诂大家,对于文言修辞方面有不少探索和阐说,搞文言修辞的人,不可不重视那些... 我国古代训诂之学实际上是包括修辞在内的。如果我们认真裒集整理一下,会发现从马融、许慎、郑众、郑玄到孔颖达,贾公彦,下而至于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这些训诂大家,对于文言修辞方面有不少探索和阐说,搞文言修辞的人,不可不重视那些包藏在训诂材料之中的修辞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方法 修辞学 训诂材料 王引之 我国古代 文言 孔颖达 王念孙 段玉裁 修辞理论
下载PDF
说“甭”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继刚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8-181,共4页
北齐天保四年(553)《贺拔吕墓志》铭文:“笔研长辞,冠盖永迁。诗书卷帙,鸣琴甭弦。玄精西瞳,朗月沦踪。”(毛远明2008:296)铭文中“甭”字作何音义,《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未做解释。遍查全书,仅此孤例。查阅前贤时彦的训诂材... 北齐天保四年(553)《贺拔吕墓志》铭文:“笔研长辞,冠盖永迁。诗书卷帙,鸣琴甭弦。玄精西瞳,朗月沦踪。”(毛远明2008:296)铭文中“甭”字作何音义,《汉魏六朝碑刻校注》未做解释。遍查全书,仅此孤例。查阅前贤时彦的训诂材料,对此字多有训解,辑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 训诂材料 铭文 查阅
下载PDF
“造意语境”考义法刍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利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21,共4页
我们的文字研究和词义考证,常常可以借助甲字构形以求乙字词义。如: 冠 也。所以 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冖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从寸。”(《说文·七下》) 文字学家一般都不同意许慎的说法,以为“冠”非形声而是会意。“冖”是帽... 我们的文字研究和词义考证,常常可以借助甲字构形以求乙字词义。如: 冠 也。所以 发,弁冕之总名也。“从冖从元;元亦声。冠有法制,从寸。”(《说文·七下》) 文字学家一般都不同意许慎的说法,以为“冠”非形声而是会意。“冖”是帽,“寸”表手,“元”为头,会三字之意为:以“寸”(手)持“冖”(帽)著于人“元”(头)。多么直接、形象!看来这种解释较许说为是。而就在“冠”字所用构形的构件中,却向我们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元”古义为“头”。《左传·滕文公下》:“勇士不忘丧其元”。赵注:“元,首也”。是“元”之为首信而有徵。由是可见,文字构形不仅可以考见该字所示该词之“意”,抑且可以表现构形所用他字词义。从这上角度考察文字,会发现许多这类现象。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意 义法 构形 词义考 语境 训诂材料 古文字 “月” 字词 偏邪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中的同源字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尤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以《说文解字注》中因声求义的训诂为依据,归纳成五类材料,分析了段注中的同源字情况,最后简述了段氏在同源字研究上的特点和理论贡献。
关键词 训诂材料 定量分析 同源字《说文解字注》
下载PDF
《释名》的说解与辞书编纂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茂康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0-53,共4页
《释名》的说解与辞书编纂李茂康《辞名》的说解与辞书编纂的关系,本文拟从两方面加以说明。一、《释名》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释名》是汉末学者刘熙的声训专著,虽然该书的宗旨不在于训释字、词意义,但作者在解释事物得名之由时,往... 《释名》的说解与辞书编纂李茂康《辞名》的说解与辞书编纂的关系,本文拟从两方面加以说明。一、《释名》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释名》是汉末学者刘熙的声训专著,虽然该书的宗旨不在于训释字、词意义,但作者在解释事物得名之由时,往往直接或间接涉及字、词意义。这类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名》 辞书编纂 《说文》 释名疏证补 《释名疏证》 《辞源》 训诂材料 《大词典》 声训材料 《尔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