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训诂治史”的会通之学——杨联陞与“清华学派”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秀俊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9,共7页
"清华学派"是基于共同文化背景及共同工作学习环境而产生共同治学情趣的一个群体,其主要特征是:"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清华学子杨联陞沐浴在这种博通与专精相结合的学术环境下... "清华学派"是基于共同文化背景及共同工作学习环境而产生共同治学情趣的一个群体,其主要特征是:"会通古今"、"会通中西"、"会通文理"。清华学子杨联陞沐浴在这种博通与专精相结合的学术环境下,转益多师,亲炙陈寅恪、雷海宗、陶希圣、赵元任等先生的教导与督励之惠,吸收了当时史学风潮中最好的质素,走出了一条"训诂治史"的会通之路,致力于提升汉学研究水平,成为打入国际汉学界之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学派 杨联陞 训诂治史 会通
原文传递
杨联陞之主要汉学思想述论——以“训诂治史”为基点
2
作者 程志华 《北大中国文化研究》 2013年第1期289-302,共14页
杨联陞是海外汉学的重要代表,在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史研究领域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基于所受到的严格的学术训练,杨联陞之史学研究始终有明确的方法论意识。他承认社会科学的融入有助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展开,故自觉于“实证主义”知... 杨联陞是海外汉学的重要代表,在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史研究领域作出了许多开创性贡献。基于所受到的严格的学术训练,杨联陞之史学研究始终有明确的方法论意识。他承认社会科学的融入有助于中国历史研究的展开,故自觉于“实证主义”知识论以追求“历史的客观性”。他的研究多是以“训诂考证”的“微观”和社会科学的“宏观”相互阐发,从而在诸多相关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在杨联陞看来,对中国社会关系具有广泛影响的“报”有三方面的特征:家族主义、现世的理性主义与道德的分殊主义。杨联陞认为,在朝代的兴亡更迭中,存在一个“周而复始”的“朝代循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联陞 训诂治史 朝代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