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忆“微笑旧影”,体味别样抒情——部级精品课《记念刘和珍君》品赏
1
作者 朱瑜冬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45期49-53,共5页
研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用梳理和概括叙事脉络的方式对“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评析,通过挖掘隐藏着的“革命者”全景图对烈士死难的价值进行深度追寻。在此基础上,与《为了忘却的记念》进行联读,梳理和比较作者的情感特点,鉴... 研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用梳理和概括叙事脉络的方式对“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评析,通过挖掘隐藏着的“革命者”全景图对烈士死难的价值进行深度追寻。在此基础上,与《为了忘却的记念》进行联读,梳理和比较作者的情感特点,鉴赏与探究“革命抒情”的不同方式,思考中国革命的意义,激发内心向上的精神力量,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当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价值追寻 别样抒情
下载PDF
“忘却”与“记念”:悖异型情感的曲折言说——《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群文阅读微专题教学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瑞华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期50-52,共3页
【专题阐释】《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本堂课尝试根据单元要求、课后提示以及文本特点,选择“悖异型情感的曲折言说”作为微专题,聚焦言语形式,通过单篇精读带动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文本... 【专题阐释】《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的第6课。本堂课尝试根据单元要求、课后提示以及文本特点,选择“悖异型情感的曲折言说”作为微专题,聚焦言语形式,通过单篇精读带动群文阅读,引导学生在文本诵读、语言品味、比较鉴赏、合作探究中体悟作者情感,感受言语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文阅读 合作探究 言语形式 记念刘和珍君 言语智慧 语言品味 微专题 专题教学设计
下载PDF
从言语形式的角度解读《记念刘和珍君》
3
作者 童志国 《学语文》 2023年第4期88-90,共3页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写人记事的纪念性散文,由于先生在文中寄寓的情感较为复杂,再加上鲁迅式独特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手法,所以该名篇一直是中学生学习的难点。若能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指导学生通过比较、还原等路径,梳理出鲁...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写人记事的纪念性散文,由于先生在文中寄寓的情感较为复杂,再加上鲁迅式独特的言语形式和表达手法,所以该名篇一直是中学生学习的难点。若能从特殊的言语形式入手,指导学生通过比较、还原等路径,梳理出鲁迅在文中曲折强烈的情感变化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读懂文本、读懂鲁迅,并掌握通过言语形式解读文本内涵的阅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言语形式 教学解读 文本内涵
下载PDF
为英雄长歌--《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4
作者 曹俊敏 《中学语文》 2023年第3期52-53,共2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刘和珍等青年的爱国情怀2.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高标人格【教学重点】1.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时代意义观照2.作者为正义呐喊的大无畏精神探析【教学难点】1.理解和探究文中有丰厚意蕴的语句2.探究鲁迅作品“忧...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刘和珍等青年的爱国情怀2.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高标人格【教学重点】1.刘和珍等爱国青年的时代意义观照2.作者为正义呐喊的大无畏精神探析【教学难点】1.理解和探究文中有丰厚意蕴的语句2.探究鲁迅作品“忧愤深广”的特点【教学方法】点拨启发对话互动合作探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著名作家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刘和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爱国情怀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方法 教学安排
下载PDF
文史跨学科视阈下的现代名篇散文教学——以《记念刘和珍君》文下注释的互文性教学为例
5
作者 黄雅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8期47-50,共4页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相较于人教版中《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对“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的注释,出现了增、改、删三种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对注释所指涉的互文本进行翻阅查找,在文史跨学科视阈下,发现“论调”的真相和文...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相较于人教版中《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对“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的注释,出现了增、改、删三种变化,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教材,对注释所指涉的互文本进行翻阅查找,在文史跨学科视阈下,发现“论调”的真相和文本的裂隙,进一步理解鲁迅的真实创作意图和文本主旨。文下注释对教学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使课堂探究活动更具开放性,体现出跨学科教学、群文阅读的新课改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跨学科 文史互涉 文下注释 教学
下载PDF
抓住教学点,在言语形式里穿行——《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政满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56,共4页
【教学设想】《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作品中的经典篇目。作者运用“反复诉说”“回环往复”的言语形式,表达了内心痛惜、赞美、愤恨、悲哀、期望等诸多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这是“鲁迅”“这一篇”作品独特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言语形式 教学设计 教学点 鲁迅作品 教学设想 回环往复 教学价值
下载PDF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的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友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0-71,共2页
教材是教与学的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有着撼人心魂的魅力,我们不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冷遇它、淡化它。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些篇目的闪光点.充分展示它们的... 教材是教与学的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教材中的经典篇目,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有着撼人心魂的魅力,我们不能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冷遇它、淡化它。教师要深入挖掘这些篇目的闪光点.充分展示它们的人文价值和文化魅力.让它们在新时代再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学生学习 引导 教学过程 艺术特色 思想内容 文化魅力 人文价值
下载PDF
鲁迅先生的时代良知和诗人情怀——《记念刘和珍君》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谢政满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2-59,共8页
1925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在广场屠杀爱国学生,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富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更是撰文谱曲,声讨反动政府的凶残,表达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死难者的深切悼念。在众多悼念... 1925年3月18日,段祺瑞执政府在广场屠杀爱国学生,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富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更是撰文谱曲,声讨反动政府的凶残,表达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死难者的深切悼念。在众多悼念文章中,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文情并茂,发人深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悼念文章中的极品"1。这篇文章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建议 鲁迅思想 群情激愤 情感美 中国语文 情感内涵 人物形象 经典文本 文本语言
下载PDF
《记念刘和珍君》的另一种读法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晓华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3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历史人物 读法 高中 语文 鲁迅 学生运动 教材编写
下载PDF
文学的华章,诗篇的韵律,如歌的行板——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新感
10
作者 谢增伟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4-35,共2页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多年来已被众多评论者作出过繁多的评说,但—些根本特点尚未被“读”和“评”出来,而这些根本特点实在是极为宝贵的,对于我们不断加深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并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教益,...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多年来已被众多评论者作出过繁多的评说,但—些根本特点尚未被“读”和“评”出来,而这些根本特点实在是极为宝贵的,对于我们不断加深对鲁迅作品的认识,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并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教益,皆善莫大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作品 文学 韵律 诗篇 行板 评论者 “读”
下载PDF
关于“三一八”事件的三种写法--以《记念刘和珍君》《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执政府大屠杀记》为例
11
作者 汤天勇 魏诗颖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51,共4页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和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基于洞察人性、批判政府、揭露社会黑暗的基础之上记叙了“三一八”事件,但三者借助不同的叙事方式表达出不同的写作意图:鲁迅以片段式的叙述纪念刘和珍...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和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基于洞察人性、批判政府、揭露社会黑暗的基础之上记叙了“三一八”事件,但三者借助不同的叙事方式表达出不同的写作意图:鲁迅以片段式的叙述纪念刘和珍,抑制不住内心对执政府的愤恨,同时又讽刺“流言家”的冷漠;周作人也以片段式叙述吊唁刘和珍、杨德群二人,抒发内心对死者的真挚情感,通过“感想”之事侧面表达对政府的无望;朱自清以全景式自叙来呈现“三一八”事件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一八”《记念刘和珍君 《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执政府大屠杀记》
下载PDF
追寻历史时政文本的教学意义——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12
作者 章浙中 周广平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1年第3期17-18,共2页
我们无意生造概念,但很多时候,既有的概念无法表达我们的思想,于是我们便构建新词。“历史时政文本”,首先是历史的,无论文本里关涉的事件,还是事件的评述者,都是曾经,不存现世。然后,它又是时政的,足当时的某一政治事件,对... 我们无意生造概念,但很多时候,既有的概念无法表达我们的思想,于是我们便构建新词。“历史时政文本”,首先是历史的,无论文本里关涉的事件,还是事件的评述者,都是曾经,不存现世。然后,它又是时政的,足当时的某一政治事件,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或隐或显的政治影响。历史时政文本的教学,我们常常存在一个误区:穷形尽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意义 文本 时政 历史 政治事件 政治影响 概念
下载PDF
略说高中课文《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杨荫榆
13
作者 孔刘辉 《学语文》 2014年第3期18-19,共2页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两句话言及杨荫榆:“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广有羽翼的校长”,该文自人选195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以来。一直是保留篇目。1958年“人教版”语文课本给杨荫榆的注释是:“1924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有两句话言及杨荫榆:“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广有羽翼的校长”,该文自人选195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以来。一直是保留篇目。1958年“人教版”语文课本给杨荫榆的注释是:“1924年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依附军阀政府的势力,压迫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杨荫榆 高中 课文 大学校长 女子师范 语文课本 1950年
下载PDF
紧扣文本体式特点 凸显阅读教学价值——以《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教学为例
14
作者 陈玉中 《江苏教育》 2017年第35期33-34,51,共3页
语文教学要凸显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价值,以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课为例,教学时从'祭文''记叙文'和'杂文'角度切入,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抓住文本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指向要瞄准语言文... 语文教学要凸显阅读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核心价值,以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课为例,教学时从'祭文''记叙文'和'杂文'角度切入,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抓住文本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指向要瞄准语言文字运用,学习主体作用发挥重在予以充分信任与悉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文本体式特点 阅读教学价值
下载PDF
冷峻的笔调,发聩的议论:怎样读鲁迅之用心——《记念刘和珍君》解读
15
作者 徐江 《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第12期9-12,共4页
有人说,《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要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还要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这... 有人说,《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要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还要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这些评价和引导无疑都是对的。但是,怎样把这些精神与解读这样一篇课文切实地联系起来,显然是不能直接地把这些话语讲给学生听。这样直白的讲解我们讲得太多了,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似乎不是语文课,而是一种精神、意识的宣讲课,和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几乎没有什么两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解读 引导学生 勇敢精神 笔调 用心 议论
下载PDF
浅谈《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风格
16
作者 刘文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6年第5期130-132,共3页
鲁迅先生撰写《记念刘和珍君》,旨在纪念刘和珍君以及跟刘和珍君一样被残忍杀害的青年学生们。文章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着鲁迅先生内心汹涌的情感矛盾。多处使用了转折句式,维持着文章字句间隐形的热度。叙述和议论的语言颇为冷静,但... 鲁迅先生撰写《记念刘和珍君》,旨在纪念刘和珍君以及跟刘和珍君一样被残忍杀害的青年学生们。文章语言中的逻辑矛盾暗含着鲁迅先生内心汹涌的情感矛盾。多处使用了转折句式,维持着文章字句间隐形的热度。叙述和议论的语言颇为冷静,但抒情的地方又热烈而深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语言风格 文章语言 青年学生 逻辑矛盾 沉郁顿挫 学生队伍 可取之处 人物形象 目不忍视
下载PDF
探究文段 赏读悟写——以教《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17
作者 陈继民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1年第9期52-53,共2页
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分析,例如厘清文章思路、归纳文章主旨、概括写作特色,均有必要,有利于他们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但仅达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时间一长,篇篇如此,学生学得枯燥,具体知识不易触类旁通,情感提升的收效也受影响.弄不... 引导学生对课文整体分析,例如厘清文章思路、归纳文章主旨、概括写作特色,均有必要,有利于他们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但仅达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时间一长,篇篇如此,学生学得枯燥,具体知识不易触类旁通,情感提升的收效也受影响.弄不好.只能是“学习一篇又一篇,篇篇主旨加特点”。欲提高阅读、写作能力.调动学生情感,有必要抓住重点段落赏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赏读 文段 引导学生 学生情感 文章思路 文章主旨 写作特色
下载PDF
如何把握鲁迅的纪念之情——教《记念刘和珍君》有感
18
作者 蒋广秀 《语文天地》 2018年第8期32-33,共2页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高中课文,对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深入分析《记念刘和珍君》的内容,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掌握鲁迅先生对刘和珍的纪念之情。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纪念 语文教 学生 课文 高中 教师
下载PDF
悲愤省恨,情感复杂——《记念刘和珍君》与其他纪念文的异同说略
19
作者 李弗不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5年第6期54-56,共3页
鲁迅先生不愧为文章高手,同样是写纪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硬是鹤立鸡群,与众不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他纪念文,情感单一,悲贯始终;而《记念刘和珍君》,则情感复杂,多味杂陈——有悲,有愤,有省,有恨。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纪念文章 情感 悲愤 异同
下载PDF
立足语文教育的“原点”——《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简案及反思
20
作者 张俊峰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1年第10期21-22,共2页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了解本文写人记事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结构特点。 2.通过品味关键语句和重点语段,体验、感受与理解鲁迅复杂的情感。
关键词 记念刘和珍君 语文教育 反思 教学 原点 学习目标 议论 语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