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品读”大概念的文本意象分析——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1
作者 郭雅秀 《中学语文》 2024年第8期24-26,共3页
“品读”是指“仔细阅读、品味”,其中“阅读”是指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产生了他的理解与感受,“品味”是指仔细体会。提炼“品读”的学科大概念,在大概念的统领下,构建程序性知识,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意象分析策略,能够助力文本解读,提高文... “品读”是指“仔细阅读、品味”,其中“阅读”是指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产生了他的理解与感受,“品味”是指仔细体会。提炼“品读”的学科大概念,在大概念的统领下,构建程序性知识,探索文言文教学的意象分析策略,能够助力文本解读,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读 大概念 意象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
下载PDF
品读《记承天寺夜游》的语言魅力
2
作者 刘洋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7期70-72,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代表作,其有意而言,无意为文,语言极尽灵动和趣味,且全文纵横贯通,一气呵成,读来既有袅袅文韵萦绕心田,又有语言艺术值得探求。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通过对文本细节的深度分析,提炼出《记承天寺夜游》的语...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代表作,其有意而言,无意为文,语言极尽灵动和趣味,且全文纵横贯通,一气呵成,读来既有袅袅文韵萦绕心田,又有语言艺术值得探求。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通过对文本细节的深度分析,提炼出《记承天寺夜游》的语言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文学作品 记承天寺夜游 语言魅力
下载PDF
寻文言文之美--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
3
作者 侯文隽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4年第2期40-43,共4页
文言文言约而意丰的特点,为学生充分了解文言文的审美价值、体会文言文多种形式的内在美提供了可舒张的空间。《记承天寺夜游》语言高度凝练,内涵深刻,引导学生品读所述之事,寻记叙美;赏析所言之景,寻奇景美;品悟所传之情,寻情意美;创... 文言文言约而意丰的特点,为学生充分了解文言文的审美价值、体会文言文多种形式的内在美提供了可舒张的空间。《记承天寺夜游》语言高度凝练,内涵深刻,引导学生品读所述之事,寻记叙美;赏析所言之景,寻奇景美;品悟所传之情,寻情意美;创写所遇之境,寻意蕴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文言文教学 审美创造
下载PDF
“隐语”寄深情——《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语言特色分析
4
作者 陆丽萍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3年第11期79-81,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外,还在于其重要的语言特色——全文无处不“隐语”,通过“隐语”寄托深情,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时间之“隐”,二是地点之“隐”,三是行为之“隐”,四是意象之“隐”,五是虚词... 《记承天寺夜游》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外,还在于其重要的语言特色——全文无处不“隐语”,通过“隐语”寄托深情,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时间之“隐”,二是地点之“隐”,三是行为之“隐”,四是意象之“隐”,五是虚词之“隐”,六是文眼之“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隐语” 语言特色
下载PDF
“读思达”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八年级语文上册《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梁耀辉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44期40-42,共3页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实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巧妙运用“读思达”教学法,从“阅读”“思考”和“表达”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疏通内容、深层探究和创意展示三个环节,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创新性的文言文学习活动,帮助他们达...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实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巧妙运用“读思达”教学法,从“阅读”“思考”和“表达”三个方面入手,通过疏通内容、深层探究和创意展示三个环节,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创新性的文言文学习活动,帮助他们达成深度探究、高效学习的目标,进而全面提升文言文解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 “读思达”教学法 记承天寺夜游
下载PDF
闲人入迷,痴人入梦——《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差异评析
6
作者 谢依晨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9期37-39,共3页
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堪称游记类小品文中的两轴精品。纵观这两篇作品,从逆境抒怀的背景,到绘景寄情的手法,再到知己知心的情节,都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对照联想。但苏子瞻和张宗子之间,《记承天寺夜游》... 宋代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堪称游记类小品文中的两轴精品。纵观这两篇作品,从逆境抒怀的背景,到绘景寄情的手法,再到知己知心的情节,都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对照联想。但苏子瞻和张宗子之间,《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之间,毕竟隔着五百多年的人事变迁、朝代更迭,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在主题、结构和写作手法上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湖心亭看雪》 苏轼 张岱
下载PDF
“欣然”与“积水”背后的生命超越——《记承天寺夜游》“空明”新解
7
作者 瞿锦雯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9期140-144,共5页
对于《记承天寺夜游》,很多教师往往只抓住“闲”来解读,仅从单字的角度来解读这篇意蕴丰富的文章易浮于表面,也难以使学生真正感悟苏轼的特殊心境。本文借助孙绍振“比较还原法”进入文本,以“空明”作为理解苏轼的切入点,通过解读苏... 对于《记承天寺夜游》,很多教师往往只抓住“闲”来解读,仅从单字的角度来解读这篇意蕴丰富的文章易浮于表面,也难以使学生真正感悟苏轼的特殊心境。本文借助孙绍振“比较还原法”进入文本,以“空明”作为理解苏轼的切入点,通过解读苏轼“欣然”之喜的三个来源及其笔下月如“积水”的特别之处,探寻苏轼在“欣然”和“积水”之中完成的生命超越。“空明”不仅指月色的空旷澄澈,更指向苏轼完成生命超越后走向纯然“真我”的洞彻灵明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空明 欣然 比较还原
下载PDF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
8
作者 余映潮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38期24-24,共1页
【课文精析】《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语言如话的随笔,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夜游的故事。一趟即兴的美好游历,一幅神妙的月景画面,一次深沉的人生喟叹,看似简单却内容丰满,看似形貌平常却结构灵动,表现出简短之中的精致与奇美,以及章法与文采... 【课文精析】《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语言如话的随笔,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夜游的故事。一趟即兴的美好游历,一幅神妙的月景画面,一次深沉的人生喟叹,看似简单却内容丰满,看似形貌平常却结构灵动,表现出简短之中的精致与奇美,以及章法与文采的优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很值得品味与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精析 文采 灵动
下载PDF
空明月色,须满十分——语用视角下《记承天寺夜游》的文本解读
9
作者 柴锦锦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46期64-65,共2页
立足语用视角解读《记承天寺夜游》,既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又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既要聚焦苏东坡式的语言表达,又需体味苏东坡式的情感。以“随物赋形”为语感的基点,可以从言语对象的动态化、言语形式的流动性、言语主体的隐秘性... 立足语用视角解读《记承天寺夜游》,既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又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既要聚焦苏东坡式的语言表达,又需体味苏东坡式的情感。以“随物赋形”为语感的基点,可以从言语对象的动态化、言语形式的流动性、言语主体的隐秘性三个方面深入解读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运用 言语内容 言语形式 记承天寺夜游
下载PDF
以“意”带“象”以“象”领“意”——《记承天寺夜游》阅读教学
10
作者 吴丹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9期29-30,共2页
在中国古典诗歌体系中,意象是诗歌的核心要素,是构成诗歌的关键部分。诗人在表达情感、寄托理想时都无法脱离意象。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以“意”带“象”、以“象”领“意”两个角度,解读意象在古诗文中的深刻含义,并通过... 在中国古典诗歌体系中,意象是诗歌的核心要素,是构成诗歌的关键部分。诗人在表达情感、寄托理想时都无法脱离意象。以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从以“意”带“象”、以“象”领“意”两个角度,解读意象在古诗文中的深刻含义,并通过设定目标、巧妙导入和解析意象等课堂教学环节,推动《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记承天寺夜游 意象
下载PDF
文言短文深挖作者是陷阱——《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被引量:3
11
作者 尹逊才 张彦儒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3,共4页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类似感慨,篇幅越短的文言文越难教。就拿《记承天寺夜游》来说,全文不到百字,即使字字落实、句句对译,似乎也耗费不了多少时间,那么剩余大把的时间该做什么呢?这对许多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困扰,“除了疏通文义外...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类似感慨,篇幅越短的文言文越难教。就拿《记承天寺夜游》来说,全文不到百字,即使字字落实、句句对译,似乎也耗费不了多少时间,那么剩余大把的时间该做什么呢?这对许多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困扰,“除了疏通文义外,不知道还可以讲些什么”。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笔者在学术期刊网翻检新时期以来有关此文的一百多篇教学研究论文,梳理后发现大家解决问题的主线十分明晰,即“深挖作者”。这种深挖对《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导向,基于笔者大量听课实践来看,其实是个“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文言文 教学反思 作者 短文 教学研究论文 语文教师 学术期刊网
下载PDF
教材更应是学材——台湾、大陆教材中的《记承天寺夜游》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倪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1-23,共3页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毫无疑问,语文教材是教师从事教育、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随着交流的加强,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以汉语为母语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教材。两岸同宗同...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毫无疑问,语文教材是教师从事教育、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依据。随着交流的加强,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以汉语为母语的香港、台湾等地区的教材。两岸同宗同源,教材研制方面应该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记承天寺夜游 台湾地区 大陆 教育内容 教学目标 物质基础 教育功能
下载PDF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兴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2,共3页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所蕴藏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诵读课文 教学目标 文意 品读
下载PDF
怎一个“闲”字了得——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心绪轨迹探寻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津源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闲”字 感情基调 意象
下载PDF
“小品”情致——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旭 韦冬余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8-61,共4页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小品文中的妙品。在内容上,苏轼借助"苏味"小生境的营造,描绘了沉静淡泊的"庭院"、反常合道的"月"与"竹柏"以及随遇而安的"闲人"三个重要的意象。在形式上,...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小品文中的妙品。在内容上,苏轼借助"苏味"小生境的营造,描绘了沉静淡泊的"庭院"、反常合道的"月"与"竹柏"以及随遇而安的"闲人"三个重要的意象。在形式上,苏轼呈现了一贯的"自然"真体格,其自然隽永的语用和丰富的精神内涵也促使文章从"日记"转变成为一篇文思俱佳的"小品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 情致 记承天寺夜游
下载PDF
《记承天寺夜游》细读——兼与张伟忠老师商榷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文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0-51,共2页
为阐发教师对文言文本的“发泡”功夫.张伟忠老师在《语文学习》2011年第4期《还原文本丰富性提高学生感受力》一文中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样文,做了一个较为深入的文本细读示范。该细读探幽入微,卓见迭呈,令人折服。不过张老... 为阐发教师对文言文本的“发泡”功夫.张伟忠老师在《语文学习》2011年第4期《还原文本丰富性提高学生感受力》一文中以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为样文,做了一个较为深入的文本细读示范。该细读探幽入微,卓见迭呈,令人折服。不过张老师对苏文情感复杂性的把握似嫌不够,自觉抑或不自觉间陷入了“言必归旷达”的苏文解读魔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文本细读 老师 张伟 《语文学习》 原文本 不自觉 感受力
下载PDF
迁移与转化:从日记到小品文——试析苏轼日记《记承天寺夜游》的文体跨界写作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中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7-92,共6页
《记承天寺夜游》是古代文体跨界写作的范本,体现了日记向小品文的迁移转化。以该文为研究个案,可以探讨从日记向小品文迁移转化的路径和规律,分析俗与雅、实用与审美等写作形态的界限,及其对当代文体跨界写作的启发与借鉴。
关键词 宋代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小品文
下载PDF
“闲人”七解——兼谈宋代笔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的文本生命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中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2年第11期41-42,共2页
正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 正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仅85字,却被誉为宋代笔记小品的"妙品"。笔者以为,所妙皆在蜀人苏轼取法白居易的"闲适",绘写了他作为"闲人"所创的四幅水墨人物画(见上文斜线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承天寺 宋代笔
下载PDF
文章得其微 物象由我裁——《记承天寺夜游》的结构艺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学亮 《语文教学之友》 2013年第12期21-21,共1页
苏轼诗作《自题金山画像》中有这样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1儋州。”可以说,坎坷的人生遭际,成就了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
关键词 记承天寺夜游 结构艺术 文章 物象 中国文学史 苏轼
下载PDF
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策略刍议——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平华 《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12期68-70,共3页
朗读教学须立足文本,从多元视角加以品味与鉴赏。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对朗读教学进行了层次化的设计与实践,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通字词,放声朗读文本;入文境,设计朗读挑战;重技巧,强化品读质量;重得失,加强阅读反思等。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朗读策略 记承天寺夜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