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式与建构:试论陆游记梦诗的创作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可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梦境是陆游诗作取材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围绕梦境的记述、描写和议论构成了陆游记梦诗的主要创作方法,并逐步形成一定的模式。通过对诗歌体式的选择、写作模式的运用、梦中情境的建构等方面的阐述,记梦诗模式中蕴藏的陆游矛盾复杂的心... 梦境是陆游诗作取材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围绕梦境的记述、描写和议论构成了陆游记梦诗的主要创作方法,并逐步形成一定的模式。通过对诗歌体式的选择、写作模式的运用、梦中情境的建构等方面的阐述,记梦诗模式中蕴藏的陆游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和执着的艺术追求被呈现出来,即以梦境与现实的二元结构和自己的经历与抱负的二元结构相呼应、相同构,将原本虚幻、非理性的梦境打造成真切、理性的又一重"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模式 建构 艺术分析
下载PDF
论陆游记梦诗创作的心理动因 被引量:3
2
作者 臧国书 任秀芹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47-149,共3页
陆游的记梦诗体系庞大,魅力独特。报国、思乡、怀人、游仙是陆游记梦诗的主要内容。陆游创作记梦诗显在的心理动因是报国理想与美满婚姻的缺失体验,潜在的心理动因是致仕情结和沈园情结的纠缠泛滥。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缺失体验 致仕情结 沈园情结
下载PDF
黄庭坚记梦诗刍议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海银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18-21,共4页
文章主要考察了黄庭坚记梦诗创作及其背景,钩沉和解读了记梦诗中"梦"的意象,探讨了记梦诗与诗人所处政治环境、自身人生经历以及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黄庭坚 记梦诗 ”意象
下载PDF
陆游记梦诗的创作动因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宇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5,共3页
陆游的记梦诗堪称中国梦幻文学花苑里的一朵奇葩,探析其创作动因,陆游的记梦诗,在源流上是对中国记梦文学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扬;在内容题材上是诗人被社会现实压抑的理想和愿望的心理满足;在主体意识上是诗人作为封建正统知识分子典型... 陆游的记梦诗堪称中国梦幻文学花苑里的一朵奇葩,探析其创作动因,陆游的记梦诗,在源流上是对中国记梦文学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扬;在内容题材上是诗人被社会现实压抑的理想和愿望的心理满足;在主体意识上是诗人作为封建正统知识分子典型文化性格的体现;在艺术风格上是诗人多元化审美追求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创作动因
下载PDF
从《聊斋诗集》“记梦诗”看蒲松龄诗歌与小说创作的互文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昊天 熊明 《蒲松龄研究》 2017年第4期62-73,共12页
在蒲松龄的《聊斋诗集》中,有六首对"梦"进行内部描写的"记梦诗",一方面表现出对前人诗作的继承,同时又表现出与诗歌传统的差异,而最显著者,乃在于不知不觉中小说化手法的运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蒲松龄的小说家身份... 在蒲松龄的《聊斋诗集》中,有六首对"梦"进行内部描写的"记梦诗",一方面表现出对前人诗作的继承,同时又表现出与诗歌传统的差异,而最显著者,乃在于不知不觉中小说化手法的运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蒲松龄的小说家身份有关。应该说,蒲松龄具有诗人与小说家的双重身份,才使得其创作活动出现了诗歌与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浸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 记梦诗 小说
下载PDF
百无聊赖以“梦”鸣——浅析陆游记梦诗
6
作者 张彤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年第5期115-116,共2页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集中共有九十九首记梦诗,其中直接以"记梦"为题的就有二十余首。这些记梦诗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陆游的内心世界。本文试以心理分析的方法对这些记梦诗做笼统与粗浅的分析,从梦中走进陆游的心灵深处,...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诗集中共有九十九首记梦诗,其中直接以"记梦"为题的就有二十余首。这些记梦诗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陆游的内心世界。本文试以心理分析的方法对这些记梦诗做笼统与粗浅的分析,从梦中走进陆游的心灵深处,去感受诗人更为真实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心理分析
下载PDF
宋元时期记梦诗的精神内涵与诗学意义
7
作者 刘伟楠 《阴山学刊》 2019年第2期48-54,共7页
记梦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题材,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中历来有记梦的传统。宋元时期,记梦诗歌的创作进入高峰时期,这一方面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时代诗学风尚的反映。记梦诗作饱含了诗人局促生活、家国... 记梦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题材,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中历来有记梦的传统。宋元时期,记梦诗歌的创作进入高峰时期,这一方面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时代诗学风尚的反映。记梦诗作饱含了诗人局促生活、家国情怀、美好理想等丰富的精神内涵,同时诗歌"以叙事来抒情",正是对传统"诗言志""诗史"等诗歌功能论的丰富。宋元时期的记梦诗以现实捕捉的意象来构成梦幻的境界,并且能够使单句的直白与整体的韵味相结合,这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的诗歌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诗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时期 记梦诗 精神内涵 学意义
下载PDF
论陆游的记梦诗
8
作者 张清清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52-56,共5页
陆游是南宋时期存诗较为丰厚的一位诗人,9400多首均为其呕心沥血之作,其中记梦诗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他创作的记梦诗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为报国英雄梦、思乡怀人梦和游仙理想梦三种类型,这些诗歌创作的缘由,或是陆游主观心理愿望的满足,或... 陆游是南宋时期存诗较为丰厚的一位诗人,9400多首均为其呕心沥血之作,其中记梦诗占有很大的一部分。他创作的记梦诗从题材内容上可分为报国英雄梦、思乡怀人梦和游仙理想梦三种类型,这些诗歌创作的缘由,或是陆游主观心理愿望的满足,或是客观环境的造就,或是受到宗教环境的影响。诗人在诗中营造虚实相生的意境,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创作缘由 艺术成就
下载PDF
从“不平则鸣”角度出发分析陆游“爱国记梦诗”创作的情感动力和现实原因
9
作者 辛颖 《丝路视野》 2018年第19期50-50,52,共2页
“不平则鸣”是韩愈对“诗可以怨”这一文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他将“诗可以怨”所阐发的诗歌功能论演变为创作主体论,强调特殊的现实生活可以让作者产生“不平”的心境,这种心绪正是作者诗歌创作的强大情感动力,也是意象选取的重要心理... “不平则鸣”是韩愈对“诗可以怨”这一文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他将“诗可以怨”所阐发的诗歌功能论演变为创作主体论,强调特殊的现实生活可以让作者产生“不平”的心境,这种心绪正是作者诗歌创作的强大情感动力,也是意象选取的重要心理因素.而作为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其诗雄壮开阔,淋漓酣畅,汹涌澎湃的内心情感不但表现在清醒的白昼生活中,还蔓延到了寂静的黑夜梦境里.本文便从“不平则鸣”角度出发分析陆游“记梦诗”创作的情感动力和现实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则鸣 陆游 爱国 记梦诗 情感动力 现实原因
下载PDF
论黄庭坚的记梦诗
10
作者 王诃鲁 《九江师专学报》 199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关键词 艺术特色 内容 黄庭坚 记梦诗
全文增补中
夜梦验工夫:陆游记梦创作及其诗学原理
11
作者 蒲柏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3,共14页
陆游对诗体与梦境的独特认知及大量创作实践是中国古代记梦文学发展的关键一环,“夜梦验工夫”则是其凝练的经验总结。在宋诗日常化的背景下,陆游所记之梦由仙界降临人间,成为创作的“诗料”。因果关系的建构令破碎的梦境得以形成融叙... 陆游对诗体与梦境的独特认知及大量创作实践是中国古代记梦文学发展的关键一环,“夜梦验工夫”则是其凝练的经验总结。在宋诗日常化的背景下,陆游所记之梦由仙界降临人间,成为创作的“诗料”。因果关系的建构令破碎的梦境得以形成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境,制题、诗序和句法的灵活安排则让记梦诗的各项表达功能得以被充分挖掘。在陆游记梦诗创作背后,江西宗派以来所倡工夫论影响尤大:梦境的题材内容体现了存养正气的诗外工夫,衔接梦境碎片乃至梦中作诗的能力则体现了熟参前人句法的诗内工夫。由此,作为诗料的梦既是道与技融通的产物,又是记梦诗的创作素材,记梦诗因而成为陆游文学创作的重要类型,也对后代产生了一定影响。围绕陆游记梦诗的考察,说明研究者不但要关注古代的文学理论,更应在作家的实践中抽绎古代文学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工夫论
下载PDF
记梦反刍:陆游的自我体认与诗歌书写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子茜 《丽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9-44,共6页
陆游在平生创作的近万首诗歌中,对于自我形象的书写刻画尤其细致生动。而他坚持塑造自我、表白自我的努力,集中体现在记梦这种私人性较强的行为情境中。一方面,梦境充盈着虚幻之感,而陆游就在这虚拟与现实之间,借由迷梦构造出真我;另一... 陆游在平生创作的近万首诗歌中,对于自我形象的书写刻画尤其细致生动。而他坚持塑造自我、表白自我的努力,集中体现在记梦这种私人性较强的行为情境中。一方面,梦境充盈着虚幻之感,而陆游就在这虚拟与现实之间,借由迷梦构造出真我;另一方面,梦境具有神秘性、封闭性和排他性,通过记录梦境,陆游完成了对英雄、“放翁”、诗人、“客者”四种自我形象的体认和刻画。因此,陆游的记梦诗充分体现出他丰富的人生体验和隐秘的内心世界及其在面临人生缺憾时个性化的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自我体认
下载PDF
南宋诗人梦境书写的虚构空间与自我观照
13
作者 熊敏希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5期55-57,共3页
梦文学是文学领域中神秘诡谲、内蕴颇丰的一部分,梦诗又是梦文学的重要构成,而目前对于梦诗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待深入。梦诗在形式上涵盖各种诗体,在内容上则涉及政治、宗教、社会生活及个人情感等方方面面,透过梦的视野可以拓展诗歌阐... 梦文学是文学领域中神秘诡谲、内蕴颇丰的一部分,梦诗又是梦文学的重要构成,而目前对于梦诗的研究方兴未艾,有待深入。梦诗在形式上涵盖各种诗体,在内容上则涉及政治、宗教、社会生活及个人情感等方方面面,透过梦的视野可以拓展诗歌阐释的域界,加深对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认识和对自我心理的把握。“诗穷而后工”,南宋时期,宋诗发展迎来继元祐诗坛后的又一高峰,其中“梦”的意象频频出现,成为诗人言情述志、抒发感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梦诗 南宋 学意义 自我意识
下载PDF
论陆游记梦诗的叙事实践——兼论古代诗歌记梦传统的叙事特质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剑之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7,共10页
叙事性是记梦诗的重要特性。记梦诗的形成、发展与流变,与叙事密切相关。古代诗歌的记梦传统,以鲜明的叙事性成为整个古典诗歌叙事传统中的重要分支。将陆游记梦诗置于古代诗歌记梦传统中重新审视,可以清楚看到陆游的贡献。陆游记梦诗... 叙事性是记梦诗的重要特性。记梦诗的形成、发展与流变,与叙事密切相关。古代诗歌的记梦传统,以鲜明的叙事性成为整个古典诗歌叙事传统中的重要分支。将陆游记梦诗置于古代诗歌记梦传统中重新审视,可以清楚看到陆游的贡献。陆游记梦诗在叙事性质、叙事模式、叙事技巧等方面都有出色的实践,丰富了古代诗歌对梦境的呈现,代表着古代记梦诗的最高成就,并展示了古代诗歌叙事传统的一个重要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歌叙事
原文传递
陆游记梦诗解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伍晓蔓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107,共10页
梦是潜意识的舞台。借用荣格心理学理论进行解读,陆游记的梦,有个体情结的活动,也有人格面具、他者、智慧老人等集体无意识的显影。其记梦诗的空间书写也蕴藏着集体无意识色彩。陆游时常观察和解释自己的梦,也希望通过治心养气的工夫驯... 梦是潜意识的舞台。借用荣格心理学理论进行解读,陆游记的梦,有个体情结的活动,也有人格面具、他者、智慧老人等集体无意识的显影。其记梦诗的空间书写也蕴藏着集体无意识色彩。陆游时常观察和解释自己的梦,也希望通过治心养气的工夫驯化梦境。他的记梦诗主题明确,结构清晰,情节合理,叙事有序,格律标准,显示出特有的书写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荣格 情结 集体无意识
原文传递
林林总总“白日梦”——中国古代“记梦”诗内容综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亚平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34-37,共4页
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关"记梦"的诗归纳为写报国之壮志、兴亡之感伤、相思之苦情、悼亡之悲思、揽胜之旷怀、游仙之幻想、思乡之愁绪、念友之挚意、忆昔之深慨、生命之咏叹十个层面,认为这是古代诗人思想的反射,是华... 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关"记梦"的诗归纳为写报国之壮志、兴亡之感伤、相思之苦情、悼亡之悲思、揽胜之旷怀、游仙之幻想、思乡之愁绪、念友之挚意、忆昔之深慨、生命之咏叹十个层面,认为这是古代诗人思想的反射,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折光,也是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中的"白日梦"观点的最佳诠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日 中国古典 内容
下载PDF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梦境描写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世海 《教育艺术》 2007年第8期39-39,42,共2页
梦与中国古典文学可谓有夙缘。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小雅》中有两首记梦诗《斯干》、《无羊》,恐怕要算梦文学的开山之作了。他们或借梦以抒相思之情,或借梦以发“人生如梦”的感慨,梦境的风格、意境各有不同,却都为梦文... 梦与中国古典文学可谓有夙缘。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小雅》中有两首记梦诗《斯干》、《无羊》,恐怕要算梦文学的开山之作了。他们或借梦以抒相思之情,或借梦以发“人生如梦”的感慨,梦境的风格、意境各有不同,却都为梦文学史留下了不可抹煞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描写 《聊斋志异》 中国古典文学 歌总集 相思之情 记梦诗 文学史 小雅
下载PDF
是梦亦非梦
18
作者 杨琳 《魅力中国》 2010年第17X期241-241,共1页
陆游以梦的形式来寄托真实的理想,他拓展了前人记梦诗的写作手法,主要体现在记梦手法的现实性,表现为结构的现实性、意境设置的现实性、创作方法的现实性。
关键词 陆游 记梦诗 现实性
下载PDF
樗斋书话二题
19
作者 叶康宁 《艺术生活》 2013年第2期80-80,共1页
一、纪事诗与书法史 纪事诗,作为一种诗体,自清季以来这种题材一直很流行,比较知名的有叶昌炽娟曦书纪事诗》、刘成禺《洪宪纪事诗》、叶德辉《消夏百一诗》《观画百咏》、张伯驹《红毹记梦诗》等。作法大抵是先为一诗,然后“条举... 一、纪事诗与书法史 纪事诗,作为一种诗体,自清季以来这种题材一直很流行,比较知名的有叶昌炽娟曦书纪事诗》、刘成禺《洪宪纪事诗》、叶德辉《消夏百一诗》《观画百咏》、张伯驹《红毹记梦诗》等。作法大抵是先为一诗,然后“条举事实,详注其下”。鼎革以还,风雅沦丧,有才识的纪事诗已是凤毛麟角,启功《论书绝句》即其一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宪纪事 书话 书法史 叶昌炽 叶德辉 记梦诗 张伯驹
下载PDF
纳兰词艺术感染力探析——从艺术形象的似真性和幻真性谈起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淑媛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70-75,共6页
纳兰性德是我国清初一位杰出的满族作家。他的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杨重华先生在为黄天骥的《纳兰性德和他的词》作序时说:“纳兰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记得我自己还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时代,读了他那些‘凄惋不可卒读’... 纳兰性德是我国清初一位杰出的满族作家。他的词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杨重华先生在为黄天骥的《纳兰性德和他的词》作序时说:“纳兰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记得我自己还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时代,读了他那些‘凄惋不可卒读’的词,也曾为之‘心动神摇’”。杨先生赞美纳兰词的艺术感染力强,这是许多读者的共同感受。从审美角度来看,在文艺欣赏过程中,审美关系的建立,是从对艺术形象的观照开始的。艺术形象是文艺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基本构成单位。文艺作品的审美感染力,主要是指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决定艺术形象的感染力(即艺术感染力)强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兰词 艺术形象 似真性 艺术感染力 纳兰性德 记梦诗 词人 探析 作家 逻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