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法拉奇的“记者主体意识”及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孙荷琴 林东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在众多的新闻从业人员中,当代的'世界第一女记者'奥丽亚娜·法拉奇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她对传统的客观报道和写作方式进行了大胆革新和成功实践,形成其独特的'法拉奇风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凸现了'记者主体... 在众多的新闻从业人员中,当代的'世界第一女记者'奥丽亚娜·法拉奇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她对传统的客观报道和写作方式进行了大胆革新和成功实践,形成其独特的'法拉奇风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凸现了'记者主体意识'.这对于我国如何改革显得相对单调和沉闷的新闻报道和写作现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拉奇 客观报道 文学手法 记者主体意识
下载PDF
市场经济宣传与记者主体意识
2
作者 晏乐安 《新闻前哨》 1995年第4期28-29,共2页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是一场根本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新闻工作者都面临“转行”的任务,即由计划经济的宣传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宣传.怎样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宣传内行呢?重要的一条是记者的主体意识,即是指记者作为市场... 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是一场根本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新闻工作者都面临“转行”的任务,即由计划经济的宣传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宣传.怎样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宣传内行呢?重要的一条是记者的主体意识,即是指记者作为市场经济报道的主体,对自身所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的确认,并促使自己去追求、去创造、去驾驭和反映市场经济的实际.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中,记者的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宣传 记者主体意识 创造性思维能力 市场经济运行 立体思维能力 计划经济 分析能力 “三个是否有利于” 新闻记者
下载PDF
市场经济宣传与记者主体意识
3
作者 朱惠民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04-104,共1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中,记者的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参与”意识。新闻记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中施展才能,就需要确立参与意识,使自己具有经济学家的慧眼和勇气。新闻记者在学习新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中,记者的主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确立“参与”意识。新闻记者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中施展才能,就需要确立参与意识,使自己具有经济学家的慧眼和勇气。新闻记者在学习新的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同时,还应沉入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去觅宝。“沉入”不仅是“身入”,更重要的是“心入”。深入实际,解剖麻雀,是记者参与市场经济的最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宣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记者主体意识 参与意识 新闻记者 主要体现 深入实际 经济政策 经济学家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原文传递
客观报道与主体意识
4
作者 卢盛飞 《记者摇篮》 1998年第4期36-37,30,共3页
作为客体的第一性的新闻事实,必然要渗透记者的主体意识并受其制约的。记者的新闻采访,是一项带有浓重色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是对客观事实的录像或照搬,所谓的纯客观报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记者一旦参与社会实践,进行报道,就... 作为客体的第一性的新闻事实,必然要渗透记者的主体意识并受其制约的。记者的新闻采访,是一项带有浓重色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是对客观事实的录像或照搬,所谓的纯客观报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记者一旦参与社会实践,进行报道,就不可避免地要发挥自己独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新闻作品中深深烙上记者主体意识的印记。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常常有这种感觉:当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采访时,偶遇某一新闻事件,心灵为之一震,产生意外的、猛烈的撞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主体意识 客观报道 客观事实 社会实践活动 主观能动性 新闻事实 深入实际 创造性 新闻采访 思维能力
下载PDF
主体意识在电视深度报道中的积极效应
5
作者 余奇敏 《电视研究》 1997年第11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主体意识 电视深度报道 新闻事实 记者干预 记者主体意识 新闻传播 主题先行 理性思维 新闻报道 形象传播
原文传递
谈谈深度经济报道的基本特征
6
作者 王勇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深度经济报道 三角债 深度报道 记者主体意识 经济问题 突发性事件 思辩色彩 因果关系 基本特征 经济现象
下载PDF
略论深度报道的采写
7
作者 张海明 《新闻前哨》 1995年第5期34-35,共2页
近年兴起的深度报道颇受读者欢迎.这是改革开放在新闻领域的现实成果,是新闻改革的结果.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方式的新突破,它以深邃的哲学洞见、宏大的艺术构思,对重要社会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广泛跟踪、深入剖析.它要求用广阔的视野... 近年兴起的深度报道颇受读者欢迎.这是改革开放在新闻领域的现实成果,是新闻改革的结果.深度报道是新闻报道方式的新突破,它以深邃的哲学洞见、宏大的艺术构思,对重要社会问题或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广泛跟踪、深入剖析.它要求用广阔的视野和深层次的思考去驾驭现实生活的重大题材,溯其根源,求其真相,判其出路.具体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报道 新闻报道方式 虚假广告 系列报道 建设意识 重大新闻事件 微观搞活 渔政管理 新闻改革 记者主体意识
下载PDF
人的命运及社会进步——社会新闻的永恒主题
8
作者 李思坤 《开放时代》 1996年第5期36-39,共4页
一 关于社会新闻的定义尽管近代意义的报纸及新闻事业均发源于西方,但“社会新闻”这一说法却属中国专利。西方“社会新闻”(西方无此说法,究其内容,大抵与他们的“软新闻”相似)兴起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大众化报纸的产生而大行其... 一 关于社会新闻的定义尽管近代意义的报纸及新闻事业均发源于西方,但“社会新闻”这一说法却属中国专利。西方“社会新闻”(西方无此说法,究其内容,大抵与他们的“软新闻”相似)兴起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大众化报纸的产生而大行其道,流传至今,一直是西方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社会新闻源自何时,并无定证。不少学人试图给“社会新闻”下定义,但许多定义均无切中肯綮之感,传统定义多以道德评价替代科学界说。中国传统重伦理道德,对人的评价是以道德评判作为根本标准。伦理道德的评判使得思维、治学均与政治伦理功用紧密攸关。使得学问既不是从对象的本身出发,最后也不回归对象,以对象的伦理功用取代了伦理本体。甘惜芬关于社会新闻的定义是:“反映社会生活中体现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社会风气、社会问题、风俗民情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奇闻异事的新闻。”李普说:“我以为今日的社会新闻,主要的也无非两大类,褒和贬。褒,讴歌时代精神,表扬好人好事,赞扬高尚的行为情操……贬,揭露坏人坏事,鞭挞违法乱纪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新闻 社会进步 人的命运 新闻事业 社会问题 社会伦理道德 道德评判 记者主体意识 新闻工作者 小人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