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身之间:职业期许与救亡图存——1930年代的左翼记者群体考察 被引量:7
1
作者 蒋含平 梁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7,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为冲破国民党新闻统制政策的封锁,一批怀揣新闻理想的记者在左翼文化运动的背景下逐渐汇聚成一个群体。拨开岁月的烟尘,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大体样貌。最初,他们带着纯粹的职业期许,想要"好好改造一番新闻界",但随... 20世纪30年代,为冲破国民党新闻统制政策的封锁,一批怀揣新闻理想的记者在左翼文化运动的背景下逐渐汇聚成一个群体。拨开岁月的烟尘,我们能看到他们的大体样貌。最初,他们带着纯粹的职业期许,想要"好好改造一番新闻界",但随着时局的不断动荡,却不得不在政治化的裹挟中踉跄前行;而民族危机的加深,则迫使他们必须进行重要的政治抉择。于是,对职业化的追求渐渐被革命斗争的需要和民族解放的大义所取代。转身之间,本该在新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他们,也逐渐被遮蔽于复杂的历史叙事之中,以至成为我们今天报刊史书写中一个缺席的在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记者群体 袁殊 职业化 政治化 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
下载PDF
记者群体在网络社群中“公共性”想象:职业身份、社会关系、网络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彭华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8-144,共7页
网络社群中的记者群体既是普通“网民”,又是专业媒体人,这两种身份具有一定冲突性,前者是个体性身份,后者是公共性身份.身份冲突带来外在社会关系和内在自身行为的复杂性.在一些社会关系中,公共性特征并不明显,记者的个体利益或群体利... 网络社群中的记者群体既是普通“网民”,又是专业媒体人,这两种身份具有一定冲突性,前者是个体性身份,后者是公共性身份.身份冲突带来外在社会关系和内在自身行为的复杂性.在一些社会关系中,公共性特征并不明显,记者的个体利益或群体利益仍然是主要的行为驱动力,行为动机上的公共性特征也是在“与己无关”时才能显现出来.在“与己无关”时,记者群体通过一种“窃窃私语式”的对话,生产和展示公共性,这种话语技巧是记者群体“自我建构的公共性”的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群体 网络社群 公共性
下载PDF
优秀新闻记者个人认知下的群体形象——基于长江系列(2010—2020年度)获奖者研究
3
作者 郑博文 《新闻论坛》 2023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群体面临着“新闻民工”身份认同危机与多元角色认知杂糅的双重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优秀新闻记者群体在个人认知角度下的群体形象,以此试图挖掘出新闻记者群体形象在双重认知困境外的另一面向。通过以近...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群体面临着“新闻民工”身份认同危机与多元角色认知杂糅的双重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于优秀新闻记者群体在个人认知角度下的群体形象,以此试图挖掘出新闻记者群体形象在双重认知困境外的另一面向。通过以近十年长江系列获奖者为研究对象,得出优秀新闻记者在个人认知角度下的群体形象具体特质,即党性原则的坚守、深入现场的记录、新闻技法的守创以及社会变迁的瞭望。在解答其“何以获奖”的同时,提供记者群体双重认知困境外的另一认知维度,从而为认知与剖析记者群体形象提供另一种可能,进一步夯实新闻从业者于主流新闻观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记者群体 个人认知 群体形象 长江系列奖
下载PDF
三十年来美国记者群体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昌凤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63,共2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记者呈现给世界的形象基本是:过于年轻、收入较低、缺乏专业理念,职业道德感越来越差。如今美国记者状态已经有所改变,他们更成熟、更具专业理念,绝大多数大学以上毕业,收入居中等偏上,而且他们对于新闻工作更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记者呈现给世界的形象基本是:过于年轻、收入较低、缺乏专业理念,职业道德感越来越差。如今美国记者状态已经有所改变,他们更成熟、更具专业理念,绝大多数大学以上毕业,收入居中等偏上,而且他们对于新闻工作更加满意。2003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新闻学院的4位教授完成了《2002年美国记者调查报告》。这项调查开始于70年代初,此后每10年一次。美国记者调查报告基本上可以写照30年来美国记者的概貌。此外,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的调查和美国国内报业协会的年度调查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画了新世纪美国记者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后 美国 新闻工作者 记者群体 素质 专业理念 教育背景
原文传递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随军记者、作家群体活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经盛鸿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9,128,共8页
在日军进攻南京与大屠杀期间,日本大批的记者、作家由日本各新闻传媒单位组织派遣,随军到南京进行采访报道活动。他们目睹日军大屠杀的暴行,绝大多数人由于接受了日本法西斯的思想灌输,或认为是征服者应享有的“成果”,理所当然,或认为... 在日军进攻南京与大屠杀期间,日本大批的记者、作家由日本各新闻传媒单位组织派遣,随军到南京进行采访报道活动。他们目睹日军大屠杀的暴行,绝大多数人由于接受了日本法西斯的思想灌输,或认为是征服者应享有的“成果”,理所当然,或认为是战争中必然要出现的事情,在所难免,因而自觉地充当了魔鬼的辩护士,连篇累牍地写下一篇篇捏造南京“祥和”景象、掩盖日军大屠杀暴行的电讯,控制了报纸的全部版面,成为当时日本新闻传媒的主流舆论。只有少数人良心未泯,但在严密的文网下又无能为力,怀有“难以言语的苦痛心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记者、作家群体 苦痛心情 嗜虐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