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刻进历史的声音——范敬宜和他的记者述评《莫把开头当过头》
1
作者 周克冰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记者 调查研究工作 范敬宜 记者述评 《莫把开头当过头》
下载PDF
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农业和农村稳定——本刊记者述评
2
作者 李世义 《瞭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5期4-5,共2页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刚刚结束,党中央、国务院就把各省市区的党政首脑请来,开会讨论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座谈会开宗明义,把稳定农业、稳定农村,作为各项重大改革措施顺利实施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刚刚结束,党中央、国务院就把各省市区的党政首脑请来,开会讨论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座谈会开宗明义,把稳定农业、稳定农村,作为各项重大改革措施顺利实施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的一个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述评 政协会议 社会环境 供给状况 重工轻农 南粮北调 工业品价格 北粮 务工经商 治理通货膨胀
原文传递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正确抉择——本刊记者述评
3
作者 李世义 《瞭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0期4-5,共2页
9月初,国务院召开全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会议,首都各新闻传媒都显著报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首次召开这样的会议专题研究布置“地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偿变有偿历史性变革我国土地公有制始于50年代全国性的土地改革.直... 9月初,国务院召开全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会议,首都各新闻传媒都显著报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首次召开这样的会议专题研究布置“地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偿变有偿历史性变革我国土地公有制始于50年代全国性的土地改革.直到80年代,城镇、工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需要占用国有土地时,一直实行行政划拨制度.谁要用地,向政府提出申请,相关的管理部门批准后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提供给使用者,而且是无限期地供其使用,只有一条限制;不准转手买卖.几十年来,我国的土地一无价二无市,国有土地实际上变成部门所有,地方所有;而所有权是空的,使用权却是实的.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引进来,沿海地区率先兴办中外合资企业,首先就遇到一个土地使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公有制 国有土地 历史性变革 行政划拨 中外合资企业 国家资产 土地使用权 外资引进 记者述评 政府垄断
原文传递
城市化:农村发展和改革的新一步——本刊记者述评
4
作者 李世义 《瞭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1期12-13,共2页
今年春天,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体改委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发展小城镇问题的课题组.最近,课题组提交了一分专题报告,其要点是:大力发展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
关键词 农村发展 剩余劳动力 国家体改委 专题报告 记者述评 农村改革 工农差距 小城镇发展 乡村劳动力 城市化浪潮
原文传递
雷锋精神永存——本刊记者述评
5
作者 要力石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6-17,共2页
3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这位普通士兵的名字便在中国城乡家喻户晓,学习雷锋的活动遍及神州大地,历久而不衰,雷锋精神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勤奋工作,忘我... 3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这位普通士兵的名字便在中国城乡家喻户晓,学习雷锋的活动遍及神州大地,历久而不衰,雷锋精神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勤奋工作,忘我奉献。中国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岗位上以雷锋为榜样,谱写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精神 向雷锋同志学习 学雷锋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各族人民 记者述评 雷锋日记 雷锋纪念馆 人民群众 道德风尚
原文传递
关于新闻述评文体的应用新闻学解读
6
作者 欧阳明 刘英翠 《写作》 2014年第12期32-34,共3页
作为一种常见的新闻文体,新闻述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使学界有了不同的认识。这些争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新闻述评的文体归属;二是新闻述评的外延;三是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新闻述评亦被称作述评、记者述评、分析性新闻、述评新... 作为一种常见的新闻文体,新闻述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使学界有了不同的认识。这些争议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新闻述评的文体归属;二是新闻述评的外延;三是新闻述评的基本特点。新闻述评亦被称作述评、记者述评、分析性新闻、述评新闻、述评性新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述评 分析性新闻 新闻报道 记者述评 新闻学 新闻通讯写作 报道新闻事实 背景材料 消息类 新闻采编
下载PDF
谈述评的写作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汝德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6-37,共2页
述评,顾名思义,又述又评。它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述评的写法很有特色。它不象消息、通讯那样,或叙事,或抒情;又不象政论那洋,从公认的理论出发,论证观点,推断结论。它兼有二者的特点,既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政论... 述评,顾名思义,又述又评。它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体裁,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述评的写法很有特色。它不象消息、通讯那样,或叙事,或抒情;又不象政论那洋,从公认的理论出发,论证观点,推断结论。它兼有二者的特点,既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政论,又是带有评论色彩的新闻。以夹叙夹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体裁 夹叙夹议 国际述评 记者述评 服装城 穿珠 时事述评 创作构思 农村改革开放 开拓前进
下载PDF
广播新闻评论的形式创新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敏 《青年记者》 2008年第32期41-,共1页
目前,新闻评论在广播中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分两类:一是新闻节目中以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记者述评等形式出现的评论;二是专题栏目中以电话连线、手机短信、网络留言。
关键词 新闻评论 形式创新 本台评论 评论员文章 记者述评 电话连线 专题栏目 栏目特色 播出时间 地方语言
下载PDF
以“人”为本,以情驭理——播出者在广播评论说理中情感表达技巧的运用
9
作者 焦国章 焦江方 《声屏世界》 2002年第12期41-42,共2页
对于口播评论来说.播音员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感受而产生了强烈的播讲愿望后,"要我播"就会转变为"我要播".这样,播音员的创作是主观能动的,感情是饱满的,使所播的"理"像炮弹一样从口中喷发而出,有人称它为... 对于口播评论来说.播音员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感受而产生了强烈的播讲愿望后,"要我播"就会转变为"我要播".这样,播音员的创作是主观能动的,感情是饱满的,使所播的"理"像炮弹一样从口中喷发而出,有人称它为"进攻性创作".这种"进攻性创作"使评论播音形成了强烈的节奏,使评论作品感情强烈,成为情理交融的结合体.如播一般部署任务、交待方法的重要评论,节奏较凝重、舒缓,所展现出来的感情是严肃的,庆祝某项工作取得成绩或某个会议的召开、闭幕的评论,节奏较为明朗、高亢,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是热烈、欢快的,所表达出来的"理"是鼓劲、向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评论 主持人 评论员 播出方式 记者述评
下载PDF
企业失信上黑榜不再是“狼来了” “黑名单”给招投标代理机构带来警示
10
作者 洪鸿 《中国招标》 2015年第18期10-11,共2页
企业失信上黑榜不再是"狼来了"。今年以来,北京、辽宁、广东、江苏等多地出台措施,陆续公布失信企业"黑名单",详细描述了企业失信情形并加大惩戒力度,严控这些"任性"的失信企业。那些严重失信的企业,将... 企业失信上黑榜不再是"狼来了"。今年以来,北京、辽宁、广东、江苏等多地出台措施,陆续公布失信企业"黑名单",详细描述了企业失信情形并加大惩戒力度,严控这些"任性"的失信企业。那些严重失信的企业,将被列入经营异常企业名录,进入当地政府的信用"黑名单’’,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多方面受到限制或者禁入请看本刊记者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榜 企业失信 招投标代理 记者述评 企业名录 请看 狼来了 工程施工 违规情况 招标文件
下载PDF
郭玲春散文风格消息写作技巧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姬米刚 张芸 《采写编》 2003年第2期49-51,共3页
消息是新闻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它以短,平,快见长,特别适合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长期以来,消息写作沿用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可读性差。如何改进新闻的写作手法,使其更加贴近受众,吸引受众,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对此... 消息是新闻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它以短,平,快见长,特别适合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长期以来,消息写作沿用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可读性差。如何改进新闻的写作手法,使其更加贴近受众,吸引受众,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她一改传统的消息写作模式,开创了一条以散文风格为主线的消息写作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玲春 散文风格 消息写作 写作模式 结构艺术 技巧创新 记者述评
下载PDF
谈报告文学与通讯的本质区别
12
作者 王军 《新闻传播》 2014年第6期349-349,共1页
有一种观点认为,界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报告文学,其实就是文章比通讯更长一些,文学语言更多一些,细枝末节更杂一些。但我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需要加以纠正才是。何为"报告"?《辞源》中的解释是"宣告"的意思... 有一种观点认为,界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报告文学,其实就是文章比通讯更长一些,文学语言更多一些,细枝末节更杂一些。但我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觉得这种观点有失偏颇,需要加以纠正才是。何为"报告"?《辞源》中的解释是"宣告"的意思。其词意来自于《汉书·王莽传》:"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很显然,报告文学的题材,应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即如新闻界的老前辈范长江所言:"为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莽传 文王 词意 广告宣传 写作方式 砖瓦结构 报告性 “人学” 凡人小事 记者述评
下载PDF
浅述广播评论的个性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焕运 《现代视听》 2007年第6期78-78,共1页
在广播新闻的体裁中,广播评论是常用的重要体裁之一,广播评论是供广大听众收听的新闻评论,所以,除了和其他媒体的新闻评论有共同的特征外。
关键词 广播评论 广播新闻 政论性 本台评论 窄播 传播质量 新闻体裁 记者述评 网络化教学 基层通讯员
下载PDF
浅谈舆论引导的“三性”
14
作者 王忠文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31,共2页
舆论引导是报纸的基本功能之一。尤其是作为企业宣传喉舌的企业报,面对社会性和企业性特色的热门话题交错并存,深化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来,企业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迫切要求舆论的理解、支持的情况下,以及新闻工作自身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 企业报 新闻工作 批评报道 企业宣传 自身改革 三性 用事实说话 热门话题 新闻媒介 记者述评
下载PDF
新闻知识百题问答
15
作者 周胜林 《新闻爱好者》 1990年第4期37-38,共2页
38、问:述评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答:述评新闻,也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它是一种带评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又是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一般地说,它都以报道事实为主,但又以评述事实为最终目的。从文字上说,往往述多... 38、问:述评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答:述评新闻,也称新闻述评或记者述评。它是一种带评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又是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一般地说,它都以报道事实为主,但又以评述事实为最终目的。从文字上说,往往述多于评,从内容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评新闻 新闻体裁 人物消息 事件通讯 风貌通讯 人物通讯 记者述评 讲道理 人物专访 感受体验
下载PDF
得之于俄顷 积之于平时——《解除后顾之忧 突破计育难关》采写体会
16
作者 朱清宇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20-20,26,共2页
计划生育专题《解除后顾之忧,突破计育难关》,先后获得了陕西省1990年度好新闻(广播部分)一等奖、全国1990年度优秀广播节目二等奖.这组节目能获得这样的奖励,是我始料不及的。《解除后顾之忧,突破计育难关》是一组融分析问题、解决问... 计划生育专题《解除后顾之忧,突破计育难关》,先后获得了陕西省1990年度好新闻(广播部分)一等奖、全国1990年度优秀广播节目二等奖.这组节目能获得这样的奖励,是我始料不及的。《解除后顾之忧,突破计育难关》是一组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报道经验、宣传政策、引导舆论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农村广播专题节目。节目主持人通过分析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入手,分析农村基层干部与计划生育对象的矛盾,指出计划生育工作难搞的关键在于“双女户”难结扎,然后运用相公乡制定六条优惠政策解除“双女户”后顾之忧的事例现身说法,令人信服地指出了一条解决矛盾的新路子。县广播站播出后,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省级一些新闻单位纷纷转载、报道。回顾这组节目的采写、编排和播出经过,可以用前人的一句名言“得之于俄顷,积之于平时”来概括。这组节目的产生,是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准备的。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我,对计划生育工作之“难”深有感触.为了贯彻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县、乡、村各级领导,特别是处在计划生育第一线的村组干部,确实想尽了一切可能想到的法子,采取了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但是人口失控半失控的问题仍然不能得到根本解决。原因在哪里?出路在哪里?作为一个为农村听众服务的专题节目的采编制作者的我,常常为寻找比较满意的答案而苦苦思索.在平时阅读报刊和下乡采访中,总在注意收集外地的好经验,了解农村计划生育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女户 广播专题节目 相公乡 基层干部 宣传政策 优惠政策 积之 社会效果 令人 记者述评
下载PDF
论非事件新闻的指导性特质
17
作者 叶凌 祁承华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6-8,共3页
非事件新闻是指综合记述、评论某些事实、事件而说明一个问题的新闻。它在为读者提供客观世界变化的多重信息的同时,以强悍的理性征服读者,显现出独立的指导品格和目标个性。 (一) 1991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述评《变化就在你... 非事件新闻是指综合记述、评论某些事实、事件而说明一个问题的新闻。它在为读者提供客观世界变化的多重信息的同时,以强悍的理性征服读者,显现出独立的指导品格和目标个性。 (一) 1991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述评《变化就在你的身边——从衣食住行看中国》。文章以大量典型材料,勾画出当代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恢宏图景,充分展示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深刻变化。可以这样说,《变化就在你的身边》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新闻 记者述评 事件性 事物发展规律 人民物质生活 现实生活 政治倾向 工作方法 传播机构 舆论工具
下载PDF
论非事件性新闻的指导性特质
18
作者 叶凌 祁承华 《新疆新闻界》 1992年第4期13-13,共1页
非事件新闻是指综合记述、评论某些事实的新闻。它在为读者提供客观世界变化的多重信息的同时,以强烈的理性征服读者,显现出独立的指导品格和目标个性。(一) 1991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述评《变化就在你的身边——从衣食住行看... 非事件新闻是指综合记述、评论某些事实的新闻。它在为读者提供客观世界变化的多重信息的同时,以强烈的理性征服读者,显现出独立的指导品格和目标个性。(一) 1991年9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记者述评《变化就在你的身边——从衣食住行看中国》。文章以大量典型材料,勾画出当代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恢宏图景,充分展示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深刻变化。通过对世象的描述,作者还把物质生活变化对人们固有观念的冲击与改变加以阐发,从而把这种变化推入一个更加深刻的层面,标明它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而且推动着时代变迁。这是一篇指导性很强的新闻,但它不是报道一两个突出的事件,而是写了一个中国人衣食住行的断面,并且不具有明确的时间、地点、情节、场景,由此可以判定它是一篇非事件新闻。本文所论述的非事件新闻的指导性,即是指它在政治思想方面(包括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对人们所能起到的指点、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事件性新闻 事件新闻 记者述评 工作方法 固有观念 事件性 引导作用 事物发展规律 现实生活 人民物质生活
下载PDF
热点评说的“五把握”
19
作者 李焕龙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4-34,共1页
社会热点问题历来为舆论界所重视,也是新闻评论的重点对象之一。如何在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说上坚持正面宣传,把握舆论导向?依据近年来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务必在舆论导向的“把握”上多下功夫。一是把握时机。既然是对社会热点的评说,就... 社会热点问题历来为舆论界所重视,也是新闻评论的重点对象之一。如何在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说上坚持正面宣传,把握舆论导向?依据近年来的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务必在舆论导向的“把握”上多下功夫。一是把握时机。既然是对社会热点的评说,就不可能等到退热之后再放“马后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热点问题 新闻评论 舆论导向 正面宣传 评论员文章 连篇累犊 记者述评 经验教训 反感情绪 稿件来源
下载PDF
深层次评述的有益探索——《正确对待农业 平等对待农民》一稿的写作与思考
20
作者 张广友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16-19,共4页
《按价值规律办事的关键——正确对待农业,平等对待农民》是一篇记者述评,发表在1988年4月12日的《农民日报》一版这是我们农民日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组织的四篇记者述评系列报道中的最后一篇。在此之前发表的三篇是:《不... 《按价值规律办事的关键——正确对待农业,平等对待农民》是一篇记者述评,发表在1988年4月12日的《农民日报》一版这是我们农民日报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组织的四篇记者述评系列报道中的最后一篇。在此之前发表的三篇是:《不按价值规律办事的背后——决策的城市倾向》;《要把农业放在被保护地位》:《不讲价值规律农民岂肯下本——谈农产品波动与农业投资减少的原因》。这四篇报道都是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以记者述评形式,对我国农村前进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述评 《农民日报》 国报 农产品价格 《中国记者 条件差异 农用生产资料 物质利益 新旧观念 经济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