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报应”“报复”抑或“修复”?——社会欺凌的教育哲学省思
1
作者
王占魁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144,共8页
面对欺凌,尽管人们通常都倾向于首先诉诸'依法''讲理'的方式,但在说理无效的情势下,整个社会又渐趋形成了一种'以闹求理'甚或'以暴制暴'的行事逻辑。事实上,自古以来,成人社会在应对欺凌的问题上存在求...
面对欺凌,尽管人们通常都倾向于首先诉诸'依法''讲理'的方式,但在说理无效的情势下,整个社会又渐趋形成了一种'以闹求理'甚或'以暴制暴'的行事逻辑。事实上,自古以来,成人社会在应对欺凌的问题上存在求诸'上帝'(老天)、诉诸'法官'(警察)和仰赖'侠客'(或自扮'复仇者')等三种正义反应形式。其中,前两者属于相对客观的'报应性正义',后者则属于相对主观的'报复性正义'。不过,在处理'未成年人'之间的欺凌问题上,教育者(教师和父母)主张通过'说理教育'使双方'重修旧好',落实'修复性正义'。整体来看,报应性正义及其所象征的'天理'(良心)乃是报复性正义和修复性正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合法性根源,修复性正义应是报应性正义和报复性正义的理想图景,而报复性正义实则为前两种正义'求而不得'时寻求'法外正义'预留了人类原始的自主正义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欺凌
报应性正义
报复性正义
修复性正义
讲理公民
教育哲学
原文传递
从“修道之教”到“传道之教”——论中国儒家的道统改造及其现代教育意蕴
2
作者
王占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2-85,共14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德性"(实践)目的论和"学问"(致知)方法论取向,也实际成为后儒宗承的两种"修道"进路。修道的本质在于"受道之教"、"以道为师"。然而,为强化儒家参与封建秩序重建的政治影响力,后儒对这一道统自"天道"至"人道"再至"王道"的降解式改造,在实现了儒家士子从独立自主的"志道君子"到依附权贵跻身统治阶层的"入仕儒吏"的人格转变之余,也酿成了"文—道分离"和"师—道分离"两大教育病症。由此,儒家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注重内发的"修道之教"转向强调外铄的"传道之教"。其间,后儒对"道/德"的虚化、泛化、边缘化、物化乃至个人化等认知偏差,也成为长期制约中国教育"求真"、"究理"的思想障碍。为此,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回归古典儒家的"志道"初衷,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育逻辑,发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旨趣,重振古典儒家具备人类"公共"、"共由"品格的"求道"精神在现代"文教"与"师教"实践中的价值指引作用,使之成为现代中国"讲理公民"普遍养成和"现代科学"自然生发的互补进路,从而为中国文化复兴和科学繁荣奠定可靠的教育哲学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道
传道
文以明道
师者解惑
讲理公民
中国教育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报应”“报复”抑或“修复”?——社会欺凌的教育哲学省思
1
作者
王占魁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144,共8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道德教育中的论辩逻辑研究”(A190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面对欺凌,尽管人们通常都倾向于首先诉诸'依法''讲理'的方式,但在说理无效的情势下,整个社会又渐趋形成了一种'以闹求理'甚或'以暴制暴'的行事逻辑。事实上,自古以来,成人社会在应对欺凌的问题上存在求诸'上帝'(老天)、诉诸'法官'(警察)和仰赖'侠客'(或自扮'复仇者')等三种正义反应形式。其中,前两者属于相对客观的'报应性正义',后者则属于相对主观的'报复性正义'。不过,在处理'未成年人'之间的欺凌问题上,教育者(教师和父母)主张通过'说理教育'使双方'重修旧好',落实'修复性正义'。整体来看,报应性正义及其所象征的'天理'(良心)乃是报复性正义和修复性正义共同的价值基础和合法性根源,修复性正义应是报应性正义和报复性正义的理想图景,而报复性正义实则为前两种正义'求而不得'时寻求'法外正义'预留了人类原始的自主正义空间。
关键词
社会欺凌
报应性正义
报复性正义
修复性正义
讲理公民
教育哲学
Keywords
social bullying
retributive justice
retaliatory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
reasoning citize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修道之教”到“传道之教”——论中国儒家的道统改造及其现代教育意蕴
2
作者
王占魁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2-85,共14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道德教育中的论辩逻辑研究”(项目编号:A1907)的研究成果。
文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德性"(实践)目的论和"学问"(致知)方法论取向,也实际成为后儒宗承的两种"修道"进路。修道的本质在于"受道之教"、"以道为师"。然而,为强化儒家参与封建秩序重建的政治影响力,后儒对这一道统自"天道"至"人道"再至"王道"的降解式改造,在实现了儒家士子从独立自主的"志道君子"到依附权贵跻身统治阶层的"入仕儒吏"的人格转变之余,也酿成了"文—道分离"和"师—道分离"两大教育病症。由此,儒家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注重内发的"修道之教"转向强调外铄的"传道之教"。其间,后儒对"道/德"的虚化、泛化、边缘化、物化乃至个人化等认知偏差,也成为长期制约中国教育"求真"、"究理"的思想障碍。为此,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回归古典儒家的"志道"初衷,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育逻辑,发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旨趣,重振古典儒家具备人类"公共"、"共由"品格的"求道"精神在现代"文教"与"师教"实践中的价值指引作用,使之成为现代中国"讲理公民"普遍养成和"现代科学"自然生发的互补进路,从而为中国文化复兴和科学繁荣奠定可靠的教育哲学基石。
关键词
修道
传道
文以明道
师者解惑
讲理公民
中国教育哲学
Keywords
practicing Daoism
preaching Daoism
the clarification of Daoism through writing
teaching to resolve doubts
reasonable citizen
Chines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报应”“报复”抑或“修复”?——社会欺凌的教育哲学省思
王占魁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2
从“修道之教”到“传道之教”——论中国儒家的道统改造及其现代教育意蕴
王占魁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