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边上的“鼓子秧歌” 被引量:2
1
作者 韩艳 《神州》 2011年第A9期66-69,共4页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这是清代文学家,吴锡麟在《新年杂咏抄》
关键词 子秧歌 耍和尚 拉花 村田乐 清代文学 吴锡麟 讶鼓 民间歌舞 黄河儿女 商河县
下载PDF
芗剧与歌仔戏表演之根:车鼓——《漳州芗剧史稿》选载之三
2
作者 陈志亮 《闽台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129-131,共3页
车鼓原系"傩讶鼓"或"傩迓鼓",始于祭神驱鬼、除疫消灾的傩祭仪礼中的一种戴着面具的舞蹈表演,内容以方相氏击鼓驱逐魑魅魍魉女魃为主题,故事远溯黄帝斗杀蚩尤。六朝以军傩迓鼓形态,由中原军队传入漳州九龙江畔的柳... 车鼓原系"傩讶鼓"或"傩迓鼓",始于祭神驱鬼、除疫消灾的傩祭仪礼中的一种戴着面具的舞蹈表演,内容以方相氏击鼓驱逐魑魅魍魉女魃为主题,故事远溯黄帝斗杀蚩尤。六朝以军傩迓鼓形态,由中原军队传入漳州九龙江畔的柳营军事据点。唐陈政父子入闽靖边,又转播泉州、潮州。宋莆仙刘克庄《灯夕·讶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讶鼓 方相氏 柳营 落地扫 刘克庄 傩祭 祭神 音乐唱腔
下载PDF
漳州车鼓
3
作者 陈志亮 《闽台文化研究》 2007年第3期91-93,101,共4页
车鼓原系"傩讶鼓"或"傩迓鼓",始于祭神驱鬼、除疫消灾的傩祭仪礼中的一种戴着面具的舞蹈表演,内容为方相氏击鼓驱逐魑魅、魍魉、女魃为主题,故事远溯黄帝斗杀蚩尤。六朝以军傩迓鼓形态,由中原军队传入漳州九龙江畔... 车鼓原系"傩讶鼓"或"傩迓鼓",始于祭神驱鬼、除疫消灾的傩祭仪礼中的一种戴着面具的舞蹈表演,内容为方相氏击鼓驱逐魑魅、魍魉、女魃为主题,故事远溯黄帝斗杀蚩尤。六朝以军傩迓鼓形态,由中原军队传入漳州九龙江畔的柳营军事据点。唐陈政父子入闽靖边,又转播泉州、潮州。如宋莆仙刘克庄《灯夕·讶鼓》:"讶鼓流传自柳营,着装线彩斗鲜明……",箫遥天《潮州戏剧志》:"讶鼓流至闽南,演化而为《游八闽》,仅扮狞恶鬼蛮八人。"宋《朱子语类》记载朱熹刺漳节日所见:"如舞迓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讶鼓 柳营 方相氏 舞蹈表演 刘克庄 《朱子语类》 台湾宜兰 祭神 落地扫
下载PDF
淮河花鼓的戏曲性与文化布景
4
作者 支运波 《戏曲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258-274,共17页
民间艺术有属于自身的生存世界和现实土壤,"文化布景"和艺术的族群性是生成艺术要素的极重要来源。文化制度和文化结构又潜在地影响艺术要素的"涵化",它与艺术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形成某种互动性动力。
关键词 艺术要素 讶鼓 三棒 百戏竹枝词 族群性 凤阳花 文化原型 方相氏 路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