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文本研究对中译外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以《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副文本为例
1
作者 李静 陈尧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8期89-92,共4页
本文按照副文本的表现形式,将《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副文本分成三个部分:译者序、注释和其他(封面、出版者的话等)。通过研究发现,译者许渊冲在副文本中展现了诸多杰出的翻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策略能力、翻译知识能力、语言外能力... 本文按照副文本的表现形式,将《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副文本分成三个部分:译者序、注释和其他(封面、出版者的话等)。通过研究发现,译者许渊冲在副文本中展现了诸多杰出的翻译能力,包括双语能力、策略能力、翻译知识能力、语言外能力以及良好的翻译职业道德。副文本不仅为翻译课堂提供了大量立体、生动的案例,还为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视角。因此,将副文本研究引入教学课堂能够为中译外翻译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能力 副文本 中译外人才 许渊冲
下载PDF
许渊冲诗歌翻译中“玉”的文化意义探析
2
作者 李欣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语言文字是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信息符号系统,不同的语言文字反映不同的文化特征。由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玉”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意义也大不相同。本文以文化意义为指导,探析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玉”所反映的文化意义,... 语言文字是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文化的信息符号系统,不同的语言文字反映不同的文化特征。由于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玉”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意义也大不相同。本文以文化意义为指导,探析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玉”所反映的文化意义,以帮助译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文化意义
下载PDF
许渊冲“三美论”在《楚辞》英译本中的应用评析
3
作者 胡一丰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4期36-39,共4页
许渊冲的“三美论”具有中国特色。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评析许渊冲在《楚辞》英译本中对“三美论”的具体应用,分析“三美论”的内涵、外延和不足之处,为诗歌翻译及诗歌翻译理论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许渊冲 《楚辞》 英译 三美论
下载PDF
从《道德经》英译看译者主体性——以许渊冲译本第一章为例
4
作者 吴安员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427-434,共8页
本文选取《道德经》第一章(许渊冲译本),利用李长栓教授的CEA框架(理解,表达,变通)理论,以现代汉语为载体,将文言文文本和英译文本转化为现代汉语译文,比对两者的现代汉语译本,讨论译者在“三段论”框架下“变通”环节对目的语文本做出... 本文选取《道德经》第一章(许渊冲译本),利用李长栓教授的CEA框架(理解,表达,变通)理论,以现代汉语为载体,将文言文文本和英译文本转化为现代汉语译文,比对两者的现代汉语译本,讨论译者在“三段论”框架下“变通”环节对目的语文本做出的调整,反观在英译古汉语典籍时,译者主体性所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译本研究 许渊冲 典籍翻译
下载PDF
许渊冲翻译美学思想浅议
5
作者 吴智娟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7-180,共4页
许渊冲翻译思想曾因为“叛逆”而在翻译界引起过轩然大波,但也因为其美学思想符合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美学原理而逐渐被广大译者所接受。归根结底而言,许渊冲翻译美学思想是对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翻译美学思想中的诸多内... 许渊冲翻译思想曾因为“叛逆”而在翻译界引起过轩然大波,但也因为其美学思想符合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美学原理而逐渐被广大译者所接受。归根结底而言,许渊冲翻译美学思想是对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其翻译美学思想中的诸多内容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翻译美学思想的身影。与此同时,许渊冲翻译美学思想也充分的展示了其叛逆的一面,以对于“信”的逾越而推动了译者主体论的发展,也掲示了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实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再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翻译美学 思想溯源 当代价值
下载PDF
许渊冲诗词英译的双重境界:审美再现与文化重构
6
作者 杨嘉卉 赵祥云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
许渊冲在诗词翻译实践与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提出了“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译诗观,将诗词翻译提升到新的境界,其诗词翻译意、音、形皆美且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许渊冲诗词翻译在进行审美再现时,主要采用释意性翻译、创造性翻译... 许渊冲在诗词翻译实践与理论方面造诣颇深,提出了“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译诗观,将诗词翻译提升到新的境界,其诗词翻译意、音、形皆美且让读者知之、好之、乐之。许渊冲诗词翻译在进行审美再现时,主要采用释意性翻译、创造性翻译和等化翻译法等策略来分别再现原作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形式之美。对于诗词中的文化意象、典故和意蕴,许渊冲充分考虑英语读者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倾向于使用选择性翻译、阐释性翻译和创造性翻译来实现诗词的文化重构,以推动中国诗词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诗词英译 审美再现 文化重构
下载PDF
认知识解许渊冲唐诗英译“意美”的重构
7
作者 李亚萍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运用认知识解机制的辖域、详略度、视角和突显四个要素分析了许渊冲唐诗英译文本。研究发现,许渊冲通过补充缺省辖域、互换语言表达的层级范畴、转换人称视角和改变分句主位与述位或在述位中增加新信息的策略,向目的语读者展现出一幅幅... 运用认知识解机制的辖域、详略度、视角和突显四个要素分析了许渊冲唐诗英译文本。研究发现,许渊冲通过补充缺省辖域、互换语言表达的层级范畴、转换人称视角和改变分句主位与述位或在述位中增加新信息的策略,向目的语读者展现出一幅幅清晰可见的场景,从而关照其阅读期望,重构了唐诗的意美,同时也说明认知识解译者的翻译策略,有助于揭示译者重构译文过程中复杂的心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识解 意美 许渊冲 唐诗英译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唐诗中意象的英译研究——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为例
8
作者 孙迪 张可心 周兴慧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4期406-410,共5页
唐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推陈出新,风格多元多样。唐诗外译最直接地扩大了唐诗的受众群体,将我国优秀灿烂的传统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区,使其他国家的读者也能得到这种独特的美感享受。唐诗中有许多典型的意象,这些意象所带来的... 唐诗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推陈出新,风格多元多样。唐诗外译最直接地扩大了唐诗的受众群体,将我国优秀灿烂的传统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地区,使其他国家的读者也能得到这种独特的美感享受。唐诗中有许多典型的意象,这些意象所带来的美感在外译的过程中如何传达?本文以学者姚斯(H. Jauss)和伊塞尔(W. Iser)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以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中的经典译篇《登鹳雀楼》和《山居秋暝》为例,分析许渊冲唐诗译本中意象的翻译,以揭示接受美学理论在翻译过程中起到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英译 接受美学 许渊冲《唐诗三百首》 意象
下载PDF
神似论角度下许渊冲诗歌隐喻翻译研究
9
作者 杨斌钰 《海外英语》 2024年第3期33-35,39,共4页
“神似论”是我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神似论”所阐释的“形似”和“神似”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该文先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神似”和“形似”的关系,而后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许渊冲诗歌中的隐喻翻译,探讨“神似”和“... “神似论”是我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神似论”所阐释的“形似”和“神似”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该文先从不同的角度论述“神似”和“形似”的关系,而后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许渊冲诗歌中的隐喻翻译,探讨“神似”和“形似”的关系。研究发现,许渊冲对于诗歌中隐喻翻译形神兼备,他通过形似来达到神似的效果,使得译文和原文的形式和神韵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似论 诗歌隐喻 隐喻翻译 许渊冲 形似和神似
下载PDF
典籍翻译中译者的选择与适应——以许渊冲《论语》英译本为例
10
作者 路璐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1期107-109,共3页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典籍外译工作是文化强国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儒家经典《论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典籍外译工作中,译...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典籍外译工作是文化强国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儒家经典《论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典籍外译工作中,译者是如何进行选择和适应的,希望能为之后从事典籍外译的翻译工作者们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翻译 许渊冲 《论语》 选择与适应
下载PDF
许渊冲译诗哲学观:文字翻译到文学翻译的转变与跨越
11
作者 郝宁花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4期117-119,共3页
中国典籍对外译介工程承载着接续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回顾中国翻译研究史,国内翻译理论尚不能较好地指导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助力中国古典诗词典籍翻译发展。研究主要从古典诗词为主的文学翻译出发,分析探讨许渊冲先生如何围绕“翻... 中国典籍对外译介工程承载着接续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回顾中国翻译研究史,国内翻译理论尚不能较好地指导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助力中国古典诗词典籍翻译发展。研究主要从古典诗词为主的文学翻译出发,分析探讨许渊冲先生如何围绕“翻译中的矛盾”建构翻译哲学观而划分的“译诗八论”,方法论大道至简,认识论悟在天成,目的论不忘译心,进而实现文字翻译到文学翻译的转变与跨越,肯定其对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文学翻译 哲学观 译诗八论
下载PDF
社会翻译学视域下杜甫诗歌典 故英译对比研究 ——以许渊冲与宇文所安为考察中心
12
作者 冯正斌 赵慧 《外国语文研究(辑刊)》 2024年第1期251-262,共12页
诗歌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精粹,凝结着深沉丰厚的中华文化,其外译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许渊冲与宇文所安杜诗译本,以典故为视点,借助社会翻译学中的“惯习”概念,从译者、策略、副文本三个角度分析探讨二人译者... 诗歌作为我国古典文学精粹,凝结着深沉丰厚的中华文化,其外译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选取许渊冲与宇文所安杜诗译本,以典故为视点,借助社会翻译学中的“惯习”概念,从译者、策略、副文本三个角度分析探讨二人译者行为规律。研究发现:许渊冲和宇文所安的前导惯习及职业惯习深刻影响了其译者惯习的形成与发展,许渊冲“求美”及宇文所安“忠实”的译者惯习致使二人在英译杜诗典故的过程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译者行为倾向:许渊冲追求美感,重在传递诗歌情感,贴近读者;宇文所安追求全面严谨,重在传递客观信息,贴近原作。本研究旨在从个案现象中提炼经验,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的译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典故英译 社会翻译学 许渊冲 宇文所安
下载PDF
许渊冲“三美论”在边塞诗翻译中的应用探析
13
作者 姚佳琦 《海外英语》 2024年第13期49-51,共3页
边塞诗是唐诗中独树一帜的派别,在唐诗之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不可或缺。其通常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与自然风光为题材,蕴含着深刻的家国情怀,对译者翻译能力也要求更高。许渊冲先生是当代唐诗英译的代表人物,他独具匠心地提出了“三美... 边塞诗是唐诗中独树一帜的派别,在唐诗之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不可或缺。其通常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与自然风光为题材,蕴含着深刻的家国情怀,对译者翻译能力也要求更高。许渊冲先生是当代唐诗英译的代表人物,他独具匠心地提出了“三美论”作为诗歌英译的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三个层面。文章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基础,对其在边塞诗歌翻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感知译者如何在“三美与共”的追求之下再现边塞诗的景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诗英译 许渊冲 “三美论”
下载PDF
许渊冲英译毛泽东诗词的历时修订研究:发现与启示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汨 谢亚鑫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9,共11页
毛泽东诗词英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迄今新译重译不断,其中许渊冲英译本存在数个版本,但鲜有研究历时考察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本文首先论述了翻译修订研究和翻译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许渊冲1972、1993以及2020年三个毛泽东诗词英译本... 毛泽东诗词英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迄今新译重译不断,其中许渊冲英译本存在数个版本,但鲜有研究历时考察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本文首先论述了翻译修订研究和翻译史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许渊冲1972、1993以及2020年三个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之间的修订差异并寻找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许渊冲的修订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前者集中于标点润色和韵式修改等,而后者则关注文意深化和错译修正等,产生差异的原因包括毛泽东诗词本身价值重大、许渊冲对语言规范变化的遵循及其翻译理念的展现。本文也借此呼吁重视译文版本考察,呈现翻译家精神,进而拓展翻译史和翻译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毛泽东诗词英译 翻译修订 发现与启示
下载PDF
许渊冲《马克白》翻译手稿自我修改的描写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汨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翻译过程研究除诉诸实证技术外,也可以基于译者留存的翻译手稿展开,但当前在手稿中探究翻译修改过程并总结翻译行为特征的研究还相对不足。鉴于此,本文首先论述翻译手稿在翻译过程研究这类描写译学研究中的价值,接着以《马克白》翻译手... 翻译过程研究除诉诸实证技术外,也可以基于译者留存的翻译手稿展开,但当前在手稿中探究翻译修改过程并总结翻译行为特征的研究还相对不足。鉴于此,本文首先论述翻译手稿在翻译过程研究这类描写译学研究中的价值,接着以《马克白》翻译手稿为例考察许渊冲莎剧汉译的自我修改过程。研究发现,《马克白》汉译中许渊冲的自我修改体现了译者追求译文可读性和可表演性的倾向,而这些倾向是翻译规范及译者惯习等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马克白》 翻译手稿 翻译规范 译者惯习
下载PDF
基于体认翻译学的宋词隐喻英译研究:以《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苏轼诗词》为例
16
作者 李瑛 黄千红 《语言教育》 2023年第4期90-99,共10页
有关隐喻翻译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但从体认翻译学角度研究的却很少,尤其是有关许渊冲古典诗词的隐喻英译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苏轼诗词》中的隐喻为语料,在体认翻译学框架下从语言、认知、现实三个... 有关隐喻翻译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但从体认翻译学角度研究的却很少,尤其是有关许渊冲古典诗词的隐喻英译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苏轼诗词》中的隐喻为语料,在体认翻译学框架下从语言、认知、现实三个层面分类分析其中的隐喻英译策略。研究发现:语言层面的隐喻英译占比最高(55.07%),着重基于体认的普遍性原则,隐喻概念可直接映射到译语中,翻译策略主要涉及直译喻体;其次是认知层面(31.89%),主要基于体认的差异性原则,隐喻概念既有部分或完全向译语映射,也有消除隐喻概念的映射,翻译策略为替换喻体、本体替代喻体、译喻体时补充喻底和明喻替代隐喻等;现实层面占比最低(13.04%),主要基于体认的缺失性原则,涉及添加时空语境和史实信息的翻译策略。认知和现实层面的翻译可分别总结为“认知+选择三要素”和“认知+创造”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诗词 隐喻翻译 许渊冲 体认翻译学
下载PDF
许渊冲《诗经》英译副文本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建构
17
作者 胡作友 陈敏 《大连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3-30,54,共9页
副文本是对正文本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材料,是协调正文本与读者关系的文化载体,可以帮助读者参与文本解读和意义建构。因此,副文本的恰当运用可以取得正文本无法达到的效果。许渊冲在翻译《诗经》时充分利用副文本的沟通功能,分别建构了尚... 副文本是对正文本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材料,是协调正文本与读者关系的文化载体,可以帮助读者参与文本解读和意义建构。因此,副文本的恰当运用可以取得正文本无法达到的效果。许渊冲在翻译《诗经》时充分利用副文本的沟通功能,分别建构了尚和、尊礼和崇德的中国文化形象,树立了中国爱好和平、亲近自然、注重礼节、尊崇祖先、以德施政、以德服人的文明大国形象。副文本是辅助材料,只能起辅助作用,所以,对副文本的使用要适可而止,不能多用滥用,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许渊冲《诗经》英译本对运用副文本建构积极的文化形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译《诗经》 许渊冲 副文本 文化形象建构
下载PDF
“创译”:许渊冲莎剧翻译话语研究--基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翻译手稿的动静态考察
18
作者 张汨 《外文研究》 2023年第4期76-83,105,106,共10页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译介已有百余年历史,莎剧复译也一直不断进行。近年来,许渊冲从事莎剧翻译并提出“创译”翻译话语,但当前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分析了“创译”话语的缘起和内涵,并以许渊冲《罗密欧与朱丽叶》翻译手稿为例,从静态... 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译介已有百余年历史,莎剧复译也一直不断进行。近年来,许渊冲从事莎剧翻译并提出“创译”翻译话语,但当前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分析了“创译”话语的缘起和内涵,并以许渊冲《罗密欧与朱丽叶》翻译手稿为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呈现,前者通过原文与翻译手稿定稿的对比反映,后者则基于翻译手稿修订体现。研究发现,“创译”话语源于许渊冲以往文学翻译实践,在莎剧翻译实践中又得到进一步展现,翻译话语和翻译实践的一致性贯穿许译莎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莎剧翻译 “创译”话语 翻译手稿 动静态呈现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视角下许渊冲《琵琶行》英译的解读
19
作者 廖志勤 詹丽梅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作为一种跨学科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其融入诗歌分析中,可以更加深入分析其中的内涵。许渊冲《琵琶行》英译具有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本文以莫里斯的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得出许渊冲并未采... 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作为一种跨学科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其融入诗歌分析中,可以更加深入分析其中的内涵。许渊冲《琵琶行》英译具有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本文以莫里斯的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得出许渊冲并未采用固定的翻译策略,而是将直译、意译、增译、减译、改译、转换等多种翻译方法和技巧相结合,加上不同的修辞手法,成功地传达了言内意义、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社会符号学 许渊冲 《琵琶行》英译
下载PDF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再植个案研究——以许渊冲翻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为例
20
作者 刘方俊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7-59,共3页
《钱塘湖春行》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诗人亲临西湖,选取了西湖最典型的春色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运用最具语言表现力的词汇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渊冲将此诗译为英文,旨在通过翻译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 《钱塘湖春行》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诗人亲临西湖,选取了西湖最典型的春色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运用最具语言表现力的词汇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渊冲将此诗译为英文,旨在通过翻译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对许渊冲英译的《钱塘湖春行》进行文化意象再植个案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与总结许渊冲在传递文化意象时所采用的方法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唐诗 英译 《钱塘湖春行》 文化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