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春江花月夜》英译本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娟 常红婧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其清丽隽永的语言、意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幽美静谧的意境,历来受到众多译者的青睐。生态翻译学的适应选择论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与实践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与崭新的研究范式...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其清丽隽永的语言、意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幽美静谧的意境,历来受到众多译者的青睐。生态翻译学的适应选择论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与实践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与崭新的研究范式。文章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三维转化视角对巴德、弗莱切和许渊冲的三种《春江花月夜》的经典英译本,进行解读剖析,发现“整合适应选择度”最佳之作当属许渊冲先生的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英译本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适应性选择
下载PDF
顺应论视域下许渊冲《春江花月夜》英译本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乔小康 《现代英语》 2020年第8期103-105,共3页
唐诗是中华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的英译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影响深远。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顺应论指导下,翻译要顺应原文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语境、顺应交际语境以及顺应文... 唐诗是中华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的英译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影响深远。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提出的顺应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顺应论指导下,翻译要顺应原文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语境、顺应交际语境以及顺应文化语境。文章从词汇、句法和文化语境三个层面对《春江花月夜》许渊冲英译本进行探析,旨在揭示将顺应论运用于诗歌英译能更准确传神地传递诗歌的意境,使读者感受诗歌的美,传递中国古典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应论 许渊冲《春江花月夜》英译本 内容分析
原文传递
《春江花月夜》及其英译本的名词性隐喻认知分析
3
作者 孙晓艳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88-90,共3页
张若虚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曾被赞誉为"孤篇横绝全唐",全诗语言优美,月、水、春等名词性隐喻承载着丰富的诗意、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本文选取《春江花月夜》的三个英译本,从认知隐喻的角度赏析原诗中的名词性隐喻及... 张若虚的代表作《春江花月夜》曾被赞誉为"孤篇横绝全唐",全诗语言优美,月、水、春等名词性隐喻承载着丰富的诗意、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本文选取《春江花月夜》的三个英译本,从认知隐喻的角度赏析原诗中的名词性隐喻及三个英译本的翻译,以期增强对《春江花月夜》原诗的二元认知,并帮助读者深层次地理解诗歌隐喻的微妙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译本 名词性隐喻
下载PDF
美感观照下的中国古诗翻译——《节妇吟》许渊冲英译本评析
4
作者 张碧云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4期40-41,共2页
根据毛荣贵教授《翻译美学》中提出的"美感"说,许渊冲对唐诗《节妇吟》的英译,在保留原诗意义和意境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再现了原诗的音韵美感、节奏美感、意境美感和语体美感。
关键词 美感 《节妇吟》 许渊冲 译本
下载PDF
诗学视域下李白《长干行》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以庞德、许渊冲译本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巧平 《发展》 2017年第1期89-90,共2页
一、诗学“诗学”一词可追溯至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著的Poetics,是组成文学系统的文体、主题与文学手法的总和。诗学概念用于翻译研究领域时被赋予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 诗学概念 《长干行》 译本 许渊冲 庞德 对比 李白 视域
下载PDF
前景化视角下《水调歌头》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丹 彭喜莹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翻译。文章以前景化理论为基础,主要以许渊冲和林语堂二人《水调歌头》的英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两译本中的前景化,探索在古代诗词翻译中,如何在保留原诗韵的同...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翻译。文章以前景化理论为基础,主要以许渊冲和林语堂二人《水调歌头》的英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分析两译本中的前景化,探索在古代诗词翻译中,如何在保留原诗韵的同时,加深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源语文化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景化 水调歌头 译本 林语堂 许渊冲
下载PDF
《长干行》三个英译本的对比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韩立钊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38-141,共4页
李白的《长干行》有多种英译本,本文拟从译本标题蕴含、人物意象刻画和文化信息传递等方面对庞德、许渊冲和王玉书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解读,以期探讨中文典籍英译的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 《长干行》英译本 庞德 许渊冲 王玉书 对比解读
下载PDF
从优势竞赛论看《清明》的两个英译本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方衡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0期79-83,共5页
"优势竞赛论"是许渊冲继"三美论"后提出的另一个重要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竞赛,译者在必要时应该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使译文能与原文在艺术和审美层面相媲美甚至超越原文。文章以许渊... "优势竞赛论"是许渊冲继"三美论"后提出的另一个重要翻译理论。该理论认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和文化间的竞赛,译者在必要时应该发挥译文语言优势,使译文能与原文在艺术和审美层面相媲美甚至超越原文。文章以许渊冲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清明》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意境、音韵美、主题思想等三个层面对"优势竞赛论"进行深入探析,借以指出在古典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拘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而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译作和原作展开竞赛,进而向读者最大限度传达原文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优势竞赛论 《清明》 译本
下载PDF
从“三美论”视角解读《杳杳寒山道》英译本
9
作者 杨蔚 杨明兴 《西部学刊》 2020年第8期155-157,共3页
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认为,诗歌的翻译应该尽量传递出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唐诗英译尤其如此。而用"三美论"解读《杳杳寒山道》英译本,结果证明,Gary Snyder的译本更符合意美,赵彦春的译本更符合音美和形美... 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认为,诗歌的翻译应该尽量传递出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唐诗英译尤其如此。而用"三美论"解读《杳杳寒山道》英译本,结果证明,Gary Snyder的译本更符合意美,赵彦春的译本更符合音美和形美。同时证明了"三美论"可以成为评析诗歌的一个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 三美论 《杳杳寒山道》英译本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中国古诗翻译方法探析——以《春江花月夜》许渊冲译本为例
10
作者 刘清 《现代英语》 2023年第24期109-111,共3页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七言歌行体长诗,享有“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声誉,全篇长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融合了思乡之情、闺院之思以及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文章以《春江花月夜》许渊冲译本为例,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即...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七言歌行体长诗,享有“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声誉,全篇长诗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融合了思乡之情、闺院之思以及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文章以《春江花月夜》许渊冲译本为例,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试探析中国古诗翻译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重现古诗意境之美,传播中国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许渊冲译本 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原文传递
浅析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之音韵美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玉丽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41-42,共2页
《唐诗三百首》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众多诗者的喜爱,在数个英译本中,许渊冲翻译的《唐诗三百首》在音韵美方面独树一帜,广受赞誉,堪称中译英诗之典范。
关键词 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 译本 音韵
下载PDF
从许译《论语》看许渊冲的翻译思想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倩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5年第4期22-25,共4页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被国内外众多的学者研究和翻译。在众多《论语》英译本中,许渊冲教授的英译本以其注重文学效果、多用意译的特点而独树一帜。本文以许译《论语》为案例,研究许渊冲教授"...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被国内外众多的学者研究和翻译。在众多《论语》英译本中,许渊冲教授的英译本以其注重文学效果、多用意译的特点而独树一帜。本文以许译《论语》为案例,研究许渊冲教授"三美论"、"三似论"和"三化论"的翻译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英译本 许渊冲 翻译思想 “三美论” “三似论” “三化论”
下载PDF
接受理论下探析许渊冲对《江南》的英译
13
作者 宋延辉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本文在接受理论下对许渊冲的汉古诗《江南》的英译文本进行解读和评析,以期在现今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对汉古诗翻译的本质和功用有一个更合理的认识,给汉古诗英译的实践提出一个新的方向和纬度。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汉古诗《江南》 许渊冲译本
原文传递
诗译英法唯一人——访北京大学许渊冲教授
14
作者 康家林 《老友》 2017年第3期6-8,共3页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多年前,他在名片上印有“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在为陈占元、许...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市。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多年前,他在名片上印有“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1999年,在为陈占元、许渊冲、郑永慧、管震湖、齐香、桂裕芳等译界“六长老”举办的半世纪译著业绩回顾座谈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渊冲教授 诗译 古诗 译诗 桂裕芳 陈占元 任法 译本 齐香
原文传递
认知隐喻视角下《孔雀东南飞》的隐喻翻译对比研究
15
作者 宋玥涵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期97-99,共3页
从修辞手法到认知模式的转变,隐喻研究逐渐和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隐喻的翻译研究也从语言层面的转换上升到了思维层面的传递。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孔雀东南飞》韦利和许渊冲英译本中隐喻翻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韦利侧重于直... 从修辞手法到认知模式的转变,隐喻研究逐渐和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隐喻的翻译研究也从语言层面的转换上升到了思维层面的传递。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对《孔雀东南飞》韦利和许渊冲英译本中隐喻翻译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韦利侧重于直译喻体加释义、扩展喻体的翻译方法,而许渊冲倾向于转换喻体和省略喻体。无论运用何种方法,译者的首要任务是实现原文和译文喻源域的成功映射,让不同语言的读者在阅读时能获得相同的隐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理论 《孔雀东南飞》英译本 韦利 许渊冲
下载PDF
此"巫"非彼"巫"——《楚辞·九歌》中文化符号"巫"的英译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匡桂阳 马萧 《东方翻译》 2015年第5期82-86,共5页
战国时期,楚国巫风盛行。“巫”作为沟通天神与凡人之间的主要媒介,在楚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成为楚地的文化符号之一。《楚辞·九歌》是楚国文化典籍的代表,处处渗透着“巫”文化的印迹。因此,在英译时译者必须对这一文化... 战国时期,楚国巫风盛行。“巫”作为沟通天神与凡人之间的主要媒介,在楚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成为楚地的文化符号之一。《楚辞·九歌》是楚国文化典籍的代表,处处渗透着“巫”文化的印迹。因此,在英译时译者必须对这一文化符号加以重视。然而,就现有的五种《九歌》英译本——许渊冲、孙大雨、卓振英、阿瑟·韦利(ArthurWaley)、大卫·霍克斯(DavidHawkes)的译本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九歌》 译本 楚辞 战国时期 文化典籍 许渊冲 孙大雨
原文传递
文化预设与毛泽东诗词英译形式初探
17
作者 陶沙 安尚勇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222-226,共5页
一、引言毛泽东诗词以古典诗词之形式,传达现代之风范,其诗学意蕴和哲理智慧得到了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据统计,截至20世纪末,"已经出售的毛泽东诗词集达7500万册,完全比得上历史以来所有用英语写作的诗人的诗集总和"
关键词 文化预设 毛泽东诗词 中国古典诗词 诗词 译者 目的语 译本 翻译过程 不可感知性 许渊冲
原文传递
试论典故的翻译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泽刚 《外国语》 1988年第1期63-67,共5页
典故是语言中很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历史事件或其它的文学作品。中英两种语文中的典故浩如烟海,有时有的典故对本语言的读者都是难以理解的,更不用说对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译者了。在谈到翻译时,朱光潜先生... 典故是语言中很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它的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历史事件或其它的文学作品。中英两种语文中的典故浩如烟海,有时有的典故对本语言的读者都是难以理解的,更不用说对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译者了。在谈到翻译时,朱光潜先生曾深有体会地写道:“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故翻译 译文 第二语言 修辞手法 许渊冲 朱生豪 译本 希腊神话 翻译实践 文化历史背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