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减”政策实施何以超脱“就事论事”思维之迷境:困局与破局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江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5,共10页
“双减”政策实施意图在于重构中小学教育生态,需要超脱以往减负政策实施的“就事论事”思维之迷境,以走出以往减负政策实施在公众间遭际的备受质疑、信心低落、缺乏认同等困局。解读教育减负“就事论事”思维重“做事”而轻“求是”的... “双减”政策实施意图在于重构中小学教育生态,需要超脱以往减负政策实施的“就事论事”思维之迷境,以走出以往减负政策实施在公众间遭际的备受质疑、信心低落、缺乏认同等困局。解读教育减负“就事论事”思维重“做事”而轻“求是”的本质偏失,并深入剖析教育减负实施中“就事论事”思维背后关系把握偏失、方法取向化约、价值意蕴搁浅三重事实逻辑缺陷。超脱“就事论事”思维迷境,从而实现破局,就应该将“双减”政策实施与教育事业整体的、全局的、系统的发展相契合,对教育领域的诸多环节和要素加以全面驾驭、把握、调度和运作,从最根本的利益、最长远的路径、最深层的价值目标着手,以全盘化视野提升减负格局,始终将“双减”置于最广泛的教育民生福祉立场加以审视与实施;彰显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动力源和活性剂的作用;锁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方向与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就事论事 事实逻辑 全盘化视野
下载PDF
论事物的三重统一性——兼评实践本体论
2
作者 孔易人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期63-67,共5页
近年来哲学界关于实践和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反映了社会主体的现实追求,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过,笔者认为,实践本体论的主张是值得商榷的。在社会主体的层面上,确有一个事物的主体统一性问题。但主张物质本体论和主张实践本... 近年来哲学界关于实践和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反映了社会主体的现实追求,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过,笔者认为,实践本体论的主张是值得商榷的。在社会主体的层面上,确有一个事物的主体统一性问题。但主张物质本体论和主张实践本体论的双方,似乎都忽略了事物统一性的多层次问题。认识事物统一性的层次性,对于我们加深主体能动性的某些特点的理解,更科学地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揭示实践本体论的误区,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 物质统一性 论事 兼评 实践理念 自然界 社会实践 水分子 主体需要 客观知识
下载PDF
从“就事论事”模式到“依法断事”模式——涉诉信访终结的行动逻辑探析
3
作者 陈发桂 《桂海论丛》 2016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面对民众诉求表达与社会治理法治化之间的内在张力,涉诉信访终结的行动逻辑必须进行整体性改变。以群众工作为叙事文本的传统涉诉信访的终结机制,已经难以完全回应和化解当今涉诉信访当事人提出的诸多诉求。因而,如何在汲取群众工作所... 面对民众诉求表达与社会治理法治化之间的内在张力,涉诉信访终结的行动逻辑必须进行整体性改变。以群众工作为叙事文本的传统涉诉信访的终结机制,已经难以完全回应和化解当今涉诉信访当事人提出的诸多诉求。因而,如何在汲取群众工作所具有的沟通疏导价值优势、修正其规则与程序缺失的基础上,建立涉诉信访"依法断事"价值目标的法治化终结机制,成为信访问题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重大问题。法治是实现社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构建法治化的涉诉信访终结机制,就是从之前以群众工作为叙事文本的"就事论事"模式转化为以法治规则和程序为叙事文本的"依法断事"模式的行动逻辑。具体而言,就是坚持以诉访分离为前提,以有效导入为依托,以公正裁判为抓手,以案结不访为依归,建构起"四位一体"式的涉诉信访法治化终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诉信访 就事论事模式 依法断事模式 行动逻辑
下载PDF
论事物的质、本质与认识秩序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袁贵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76-80,共5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事物的这种客观辩证法无疑也决定着人的主观认识的秩序和过程。但在最近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的讨论中,却出现了这样两种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事物的这种客观辩证法无疑也决定着人的主观认识的秩序和过程。但在最近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的讨论中,却出现了这样两种见解:一是认为感觉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感觉也不能反映事物的质;一是认为感觉能够反映事物的质,所以,感性认识也反映事物的本质。我们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事 事物的本质 认识事物 外在规定性 黑格尔 《哲学笔记》 质和量 抽象思维 认识过程 列宁
下载PDF
简论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5
作者 吕伯平 《求索》 1984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条件”是一个极古老的哲学概念,远在二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就出现了有关条件的论述(见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77页)。同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条件概念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如何理解“条件”这... “条件”是一个极古老的哲学概念,远在二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著作中,就出现了有关条件的论述(见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77页)。同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条件概念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如何理解“条件”这个哲学概念?它是怎样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实践活动中,应怎样对待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条件呢?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回答,是唯物辩证法条件论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变化 论事 内部条件 有效条件 哲学概念 无效性 现实转化 条件概念 条件论 外部矛盾
下载PDF
论事物范畴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6
作者 孔易人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1-5,80,共6页
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到底以什么范畴作为它的逻辑起点,目前尚有争论。有的以“物质”为起点,有的以“存在”为起点,笔者认为应以“事物”为起点。这样更有利于表述作为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相统一的哲学科学的逻辑结构。
关键词 哲学体系 论事 书物 属性 认识论 辩证法 个别事物 物质论 列宁 主观和客观
下载PDF
知人论事不能单纯从政治斗争着眼——简评白居易后期的活动和作品
7
作者 林牧 《人文杂志》 1985年第2期120-121,126,共3页
若干年来,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有一种单纯从政治斗争着眼来论人论事的倾向,这恐怕也是一种“左”的影响。例如,对白居易后期的活动和作品,就有不少人认为是“由积极转为消极了”。作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一、白居易后期脱离了政治斗... 若干年来,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有一种单纯从政治斗争着眼来论人论事的倾向,这恐怕也是一种“左”的影响。例如,对白居易后期的活动和作品,就有不少人认为是“由积极转为消极了”。作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一、白居易后期脱离了政治斗争,过着“知足保和”的退隐生活。二、白居易后期的作品多是“闲适诗”、“杂律诗”,早期为民请命的“讽谕诗”几乎搁笔不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政治斗争 知人论事 杂律诗 讽谕诗 作品 闲适诗 穆宗 长庆 长恨歌》
下载PDF
试论事实婚姻的法律效力
8
作者 丁志武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07-112,共6页
为了深入对这一课题的讨论,笔者试拟此篇拙文,聊作一家之言,并躬请法学界的专家、学者指正。 一、事实婚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事实婚姻是指未进行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生活,群众也视其为夫妻关系的男女两性结合的事实状态。其... 为了深入对这一课题的讨论,笔者试拟此篇拙文,聊作一家之言,并躬请法学界的专家、学者指正。 一、事实婚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事实婚姻是指未进行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生活,群众也视其为夫妻关系的男女两性结合的事实状态。其构成要件是: (一)主观上必须具有以夫妻共同生活的故意。这是事实婚姻的内在特征,使得事实婚姻同通奸、姘居等不正当的两性行为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婚姻 婚姻关系 法律效力 结婚登记 不承认主义 合法婚姻 无效婚姻制度 论事 婚姻无效 当事人
下载PDF
“就事论事”和“借题抒感”——谈文艺评论与读(观)后感的区别
9
作者 陈国俊 汪向东 朱嘉俊 《高校教育管理》 1989年第1期74-76,共3页
文艺评论是以各种文艺现象为论说对象的一种议论文。它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对理论问题的研讨,对创作思想的论述,以及对某种文艺思潮、流派的批评等。就中学生而言,评论的对象主要是具体的文艺作品。读(观)后感,顾名思义是指那些读了... 文艺评论是以各种文艺现象为论说对象的一种议论文。它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对理论问题的研讨,对创作思想的论述,以及对某种文艺思潮、流派的批评等。就中学生而言,评论的对象主要是具体的文艺作品。读(观)后感,顾名思义是指那些读了一篇文章、看了一场电影、欣赏了一幅画等,心有所感,付诸笔端而写成的一类文章。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必须从具体的作品出发,在深入咀嚼品味作品的基础之上来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评论 论事 作家作品 血证 屠城 观众 影片 文艺现象 顾名 朱嘉
下载PDF
论事实婚姻的范围和效力
10
作者 刘安丽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4-15,共2页
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婚姻无效和撤销没有明文规定,因而理论界对事实婚姻的范围和效力,众说纷纭,直接影响到司法实践对事实婚姻的处理。我对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事实婚姻 现行婚姻法 法律效力 结婚登记 论事 事实重婚 同居生活 夫妻关系 婚姻无效 无效婚姻
下载PDF
试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11
作者 钟镇藩 《求索》 1981年第3期58-62,共5页
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中间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但是,在“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的时期,这一基本命题被人为地摒弃了。他们只准人们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让人们只注意矛盾的斗争性,不注意矛盾的统一性;只注意统... 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中间环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但是,在“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的时期,这一基本命题被人为地摒弃了。他们只准人们在绝对对立中思维,让人们只注意矛盾的斗争性,不注意矛盾的统一性;只注意统一性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方面,不注意统一性中居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只注意矛盾的转化,不注意矛盾的依存;只注意相互依存中矛盾的两个方面的不平衡性,不注意两个方面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环节 论事 小资产阶级 发展过程 融合状态 亦此亦彼 大资产阶级 绝对对立 无产阶级 战略进攻
下载PDF
我国现阶段的计划生育科学管理——兼论事后控制与事前控制的关系
12
作者 李南寿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5期9-12,共4页
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计划生育管理,基本上是科学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也是有成效的,但也存在着缺陷和问题,管理的各个环节还不完善,还存在一些计划外怀孕和计划外生育的管理空隙和薄弱环节,非婚怀孕及计划外生育的人数还比较多,尤其是整... 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计划生育管理,基本上是科学的,是符合我国实际的,也是有成效的,但也存在着缺陷和问题,管理的各个环节还不完善,还存在一些计划外怀孕和计划外生育的管理空隙和薄弱环节,非婚怀孕及计划外生育的人数还比较多,尤其是整个管理工作尚较被动。所以,当前强化计划生育管理,也就是使计生管理进一步完善化、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管理 我国现阶段 科学管理 事先控制 论事 事前控制 事后控制 计划外生育 计生工作 指令性计划管理
下载PDF
论事切中 感情深至——浅谈杜甫的《释闷》
13
作者 李炎 《天中学刊》 1988年第2期15-16,37,共3页
安史之乱中,唐朝廷把镇守西北边疆的军队逐渐都调回内地平叛,边境上只留些老弱残兵。因此,至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冬,弥漫黄河流域的安史之乱虽然勉强平定,而西北边地一些民族的贵族统治集团却乘机入侵,或夺取土地,或抢掠财物人口,烧... 安史之乱中,唐朝廷把镇守西北边疆的军队逐渐都调回内地平叛,边境上只留些老弱残兵。因此,至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年)冬,弥漫黄河流域的安史之乱虽然勉强平定,而西北边地一些民族的贵族统治集团却乘机入侵,或夺取土地,或抢掠财物人口,烧杀破坏,弄得唐代社会继续岁无宁日。代宗广德元年(公元七六三年)七月,吐蕃率吐谷浑、氐、羌等族大军二十余万人入侵,兵至大震关(在今甘肃陇西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社会 大震关 统治集团 程元振 西北边疆 宝应 陇西县 黄河流域 论事 代宗纪
下载PDF
论事和物的关系——兼论矛盾的本质
14
作者 徐伟荣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10-16,共7页
几乎每一篇有关哲学的文章,都出现了“事物”这个词。但在不同的文章里,或在同一文章的不同地方所表达的词意却是不同的,有时意义为“事”,有时意义为“物”,有时意义为“事和物”。由于这个缘故,使不少的哲学问题产生混乱。本文将就“... 几乎每一篇有关哲学的文章,都出现了“事物”这个词。但在不同的文章里,或在同一文章的不同地方所表达的词意却是不同的,有时意义为“事”,有时意义为“物”,有时意义为“事和物”。由于这个缘故,使不少的哲学问题产生混乱。本文将就“事”和“物”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并试澄清一些由“事物”概念引起的若干哲学问题,此外还将涉及到矛盾的本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事 兼论 哲学问题 词意 现代化建设 社会进步 作用对象 人类社会 相互排斥 同一属性
下载PDF
论事业单位的经济核算
15
作者 申长平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4年第6期89-90,88,共3页
事业单位是直接或间接地为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要进行经济核算,决不是主观想象和随意杜撰,而是具有客观必要性的。本文拟就事业单位的经济核算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经济核算 论事 资金占用 资金使用效果 物质生产部门 劳动占用 经济责任制 物质利益原则 节约劳动时间
下载PDF
隔窗论事常恨浅
16
作者 赵维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0,共1页
有人认为,好发议论的人现在赶上了好时候,报刊需求如狮子口,将随口闲聊的喂几句进去,便吐出些许银两来,买回茶来在书斋中细品佳茗、静观世事,又有了闲聊的感慨。那边报刊上“聊天”、“世事管窥”、“议论风生”正嗷嗷待哺……于是,又... 有人认为,好发议论的人现在赶上了好时候,报刊需求如狮子口,将随口闲聊的喂几句进去,便吐出些许银两来,买回茶来在书斋中细品佳茗、静观世事,又有了闲聊的感慨。那边报刊上“聊天”、“世事管窥”、“议论风生”正嗷嗷待哺……于是,又以文章换些银两,又买茶,然后又书斋观世事,又感慨出文章……如此一路地良性循环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大学生 论事 隔窗 “聊天” 嗷嗷待哺 良性循环 失业人口 分配模式 商贸市场 书斋
下载PDF
要就“势”论事
17
作者 安华 《共产党员》 2022年第1期26-26,共1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代人想事与做事,都不能离开这一大"势"。那"势"与"事"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有一种说法叫就事论事,意思是依据事情本身的情况来作评论或判断。然而,就"势"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现代人想事与做事,都不能离开这一大"势"。那"势"与"事"又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有一种说法叫就事论事,意思是依据事情本身的情况来作评论或判断。然而,就"势"论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它是说要把握大势来认识事情,把事摆在势中来判断,从而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起而行之,相向而行,谋划好每一件事情,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是以两种不同境界、不同格局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其结果自然也会大不相同。审时度势找准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定位 起而行 论事 大变局 相向而行 审时度势
下载PDF
“论事”转向与语言狂欢——论童叶庚《增补儒林外史眉评》的小说评点史价值
18
作者 朱泽宝 《文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92-205,共14页
新近发现的《儒林外史》新评本即晚清文人童叶庚的《增补儒林外史眉评》虽以齐省堂增补本为底本,但与卧闲草堂评本、张文虎的天目山樵评本有着更深的渊源和承继关系。《增补儒林外史眉评》一反小说评点侧重“论文”或“论道”的传统而... 新近发现的《儒林外史》新评本即晚清文人童叶庚的《增补儒林外史眉评》虽以齐省堂增补本为底本,但与卧闲草堂评本、张文虎的天目山樵评本有着更深的渊源和承继关系。《增补儒林外史眉评》一反小说评点侧重“论文”或“论道”的传统而转向“论事”。其评语善于以详密透彻的语言体贴人物心理,通过大量的人物对比与对小说原文的改写,始终将小说的故事层面作为评点的重心所在。童评大体确立评点的主体性地位,在基本上以对偶句式结撰评语的同时,还调动了反语、戏拟、韵文等多种方式,采用置身书中的沉浸式介入批评,既能洞悉全书意蕴,也使得评语处处充满着幽默戏谑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叶庚 评点 《儒林外史》 论事 主体
下载PDF
就“事”论事
19
作者 杨洪立 《传承》 2004年第2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论事 干事 埋头干 往生 下里 恶事 易说 正事 怪事 事情
下载PDF
就事论事、因事明理是考场作文的高分之匙
20
作者 欧阳睿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9期1-1,共1页
一篇作文能否在高考考场上获得高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类人——阅卷老师。因此,阅卷老师对作文的好恶,以及他们提出的高考作文备考建议,对同学们写出高分作文极具参考价值。所以,我们特在扉页开设“阅卷者说”栏目,每期邀请一位高考作... 一篇作文能否在高考考场上获得高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类人——阅卷老师。因此,阅卷老师对作文的好恶,以及他们提出的高考作文备考建议,对同学们写出高分作文极具参考价值。所以,我们特在扉页开设“阅卷者说”栏目,每期邀请一位高考作文阅卷专家与同学们分享阅卷心得,并对大家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考作文备考提出宝贵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卷老师 考场作文 高分作文 明理 就事论事 高考作文备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