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方法与文献——《论六家要旨》的启示 被引量:5
1
作者 邓曦泽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6,共6页
《论六家要旨》蕴含了"问题与方法"的文献观,这种文献观具有基础性。运用之,不但可以帮助人们辨析文献征引的有效性,还有助于读者改进文献或读者自己的问题或方法,从而推进知识的积累与创新,并使文献史成为问题史、方法史、... 《论六家要旨》蕴含了"问题与方法"的文献观,这种文献观具有基础性。运用之,不但可以帮助人们辨析文献征引的有效性,还有助于读者改进文献或读者自己的问题或方法,从而推进知识的积累与创新,并使文献史成为问题史、方法史、问题解决史,也就是生存结构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 问题 方法 效用 论六家要旨
下载PDF
《论六家要旨》之文本新释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圣传 《船山学刊》 2012年第2期84-89,共6页
《论六家要旨》是诸子百家争鸣后一篇重要的学术思想史典籍,文中司马谈不仅较早系统地对先秦诸子作了总结性的批判,还将诸子分为六家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奠定了之后学术批评和分类的基础。通过文本细读,一方面能从中发现古代学术思想... 《论六家要旨》是诸子百家争鸣后一篇重要的学术思想史典籍,文中司马谈不仅较早系统地对先秦诸子作了总结性的批判,还将诸子分为六家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奠定了之后学术批评和分类的基础。通过文本细读,一方面能从中发现古代学术思想由分裂渐趋融合、一统的历史演进历程,另一方面也能从中感受到司马谈站在一种多元融通的立场,以道家思想来统摄、融合诸家的高度历史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六家要旨 诸子百 黄老之学 文本
下载PDF
《论六家要旨》的学术史意义
3
作者 霍建波 王菲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37-41,共5页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一文首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再见于《汉书·司马迁传》。该文短小精悍,要言不烦,在辩证地分析总结各家学派学术思想要点与得失的基础上,对先秦诸子流派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承前...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一文首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再见于《汉书·司马迁传》。该文短小精悍,要言不烦,在辩证地分析总结各家学派学术思想要点与得失的基础上,对先秦诸子流派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在我国学术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考察探究先秦学术思想,自不能回避或无视《论六家要旨》一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谈 论六家要旨 学术史意义 辩证法
下载PDF
问题、方法与比较研究——《论六家要旨》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邓曦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9,共8页
任何比较都必须同时满足三个预设。在理解比较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可把狭义的比较研究限定为跨文化比较。通过解读《论六家要旨》,可提取出一种名为"问题与方法"的比较法。这种比较法切中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为跨文化比较建... 任何比较都必须同时满足三个预设。在理解比较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可把狭义的比较研究限定为跨文化比较。通过解读《论六家要旨》,可提取出一种名为"问题与方法"的比较法。这种比较法切中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为跨文化比较建立了可能性,并具有两大优点:一是增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促进和而不同;二是促进不同文化经验、智慧的交流、互通与共享。前者有助于避免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误解、冲突,后者可直接增益人类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文化体系 公共域 公共标准 论六家要旨
下载PDF
《论六家要旨》刍议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荣良 《泰安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43-45,共3页
西汉司马谈之《论六家要旨》是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 ,是对先秦诸子思想和学术争论的总结性的批判文字 ,该文创造性地分诸子为六家 ,并题名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并给予六家以全面而公正的评价 ,其论有若案断 ,虽百世不易也。同... 西汉司马谈之《论六家要旨》是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 ,是对先秦诸子思想和学术争论的总结性的批判文字 ,该文创造性地分诸子为六家 ,并题名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 ;并给予六家以全面而公正的评价 ,其论有若案断 ,虽百世不易也。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六家要旨》司光淡 学术论文 先秦诸子思想
下载PDF
从《论六家要旨》和《艺文志序》看汉代政治对思想的影响
6
作者 沈慧红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3期150-150,共1页
先秦至汉代,国家意识形态经历了从“以吏为师”到“黄老无为”再到“独尊儒术”的变化过程,至汉代以后,儒家思想一直成为封建国家的指导思想。本文着眼于《论六家要旨》和《艺文志序》中表现出的汉代上层政治思想,考察其对社会思想... 先秦至汉代,国家意识形态经历了从“以吏为师”到“黄老无为”再到“独尊儒术”的变化过程,至汉代以后,儒家思想一直成为封建国家的指导思想。本文着眼于《论六家要旨》和《艺文志序》中表现出的汉代上层政治思想,考察其对社会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六家要旨 《艺文志序》 政治 思想
下载PDF
司马谈学术思想新论——兼谈《论六家要旨》的文章属性
7
作者 程修平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1-67,共7页
从司马谈的生平、成长环境、历任官职、政治站位等方面入手,通过澄清他与汉武帝、与黄老学派、与儒学思想之间的几个问题,进而论述司马谈的学术思想。首先,司马谈是伴随汉武帝35年的腹心股肱,不可能是一个黄老思想的承载者;其次,司马谈... 从司马谈的生平、成长环境、历任官职、政治站位等方面入手,通过澄清他与汉武帝、与黄老学派、与儒学思想之间的几个问题,进而论述司马谈的学术思想。首先,司马谈是伴随汉武帝35年的腹心股肱,不可能是一个黄老思想的承载者;其次,司马谈所谓“抑儒”“亲儒”均是“包容并举”的史家“实录”精神的体现。再次,《论六家要旨》不应该是战斗檄文,而应该是他为史学创作而写的提纲便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谈 汉武帝 黄老学派 论六家要旨
下载PDF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对阴阳家评价之初探
8
作者 席紫怡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了精要的总结。阴阳家作为六家之一,在先秦学术史上拥有着崇高的地位。从《论六家要旨》的文本出发,考据先秦时期阴阳家的发展历程,进一步研究司马谈对阴阳家评价中“四时之大顺”的优点以...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了精要的总结。阴阳家作为六家之一,在先秦学术史上拥有着崇高的地位。从《论六家要旨》的文本出发,考据先秦时期阴阳家的发展历程,进一步研究司马谈对阴阳家评价中“四时之大顺”的优点以及“使人拘而多畏”的缺陷,由此探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对阴阳学派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六家要旨 阴阳 五行 司马谈
下载PDF
论先秦诸子学发声到两汉经学的形成——兼论《庄子·天下》《吕氏春秋》《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
9
作者 董乐超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第7期183-184,共2页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分裂、统一与政治发展状况密不可分。自春秋时期起,政治分裂,诸子之学兴盛,百家争鸣。汉代经学的兴盛,得益于政治和思想大一统的需求。从汉初的黄老之学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逐步实现了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庄子&...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分裂、统一与政治发展状况密不可分。自春秋时期起,政治分裂,诸子之学兴盛,百家争鸣。汉代经学的兴盛,得益于政治和思想大一统的需求。从汉初的黄老之学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逐步实现了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庄子·天下》《吕氏春秋》《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等文献反映了这一过程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天下 吕氏春秋 论六家要旨 汉书·艺文志
下载PDF
《论六家要旨》“省不省”新解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兴林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13-14,共2页
《论六家要旨》“省不省”新解刘兴林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序云:“《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司马贞《索隐》:“六家同归于正,然所... 《论六家要旨》“省不省”新解刘兴林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序云:“《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司马贞《索隐》:“六家同归于正,然所从之道殊途,学或有传习省察,或有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六家要旨 司马 "省不省" 解释 繁简 阴阳
全文增补中
问题、方法与经典——《论六家要旨》的启示 被引量:7
11
作者 邓曦泽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0-78,共9页
人类文明已经积累了浩瀚的典籍,其中有些被认为是经典,有些则不被认为是经典。对经典与非经典的区分,在中国古代早就开始了,并形成了完整的经典系统。那么,一些文本是如何被古人认为是经典的呢?“如何”这种发问探寻的是行为方式... 人类文明已经积累了浩瀚的典籍,其中有些被认为是经典,有些则不被认为是经典。对经典与非经典的区分,在中国古代早就开始了,并形成了完整的经典系统。那么,一些文本是如何被古人认为是经典的呢?“如何”这种发问探寻的是行为方式,也就是方法问题,而方法需要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才能是有效的方法。如果能给出一些较有操作性的条件,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因此,上述问题也可以这样发问:古人根据什么条件来判断一个文本是或不是经典?这乃是从条件的角度追问“经典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六家要旨 人类文明 行为方式 方法问题 操作性 古人 文本 发问
原文传递
面对问题本身:问题、方法与效用——《论六家要旨》的启示之一
12
作者 邓曦泽 《原道》 2009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论六家要旨》蕴含了"问题+方法+效用"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切中了生存活动的基本结构,因而具有基础性、普遍性。这个思路提醒人们,不要在无谓的问题上耗费精力,要集中精力关注方法的效用问题。
关键词 问题 方法 效用 论六家要旨
原文传递
法家“刻薄寡恩”笃论——从“刻薄寡恩”看法家的治理理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红星 《法律史评论》 2016年第1期107-130,共24页
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开始,法家在中国就背上了"刻薄寡恩"的骂名。《论六家要旨》:"(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日‘严而少恩’。
关键词 人物 论六家要旨 治理 亲亲尊尊 司马谈 司马迁 韩非 是非
下载PDF
试看园林文化中的道家情怀
14
作者 周玉凤 《美术大观》 2009年第7期207-207,共1页
“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思想。道家追求自然、消极无为、远离尘世、努力求得精神解脱,发展到现在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一,渗透到了园林建设的各个... “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思想。道家追求自然、消极无为、远离尘世、努力求得精神解脱,发展到现在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一,渗透到了园林建设的各个角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文化 论六家要旨 情怀 春秋战国时期 哲学思想 主流文化 园林建设
下载PDF
道家、道教、道学的联系与区别
15
作者 郝宜今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82-,共1页
道家、道教、道学是中国哲学史上先后山现的三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和宗教流派。三者虽有联系但毕竟是有区别的。道家作为先秦时的一个学术流派,创始人为老子,继承人是庄子,合称老庄。其学说中心是“道”。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 道家、道教、道学是中国哲学史上先后山现的三个重要的学术流派和宗教流派。三者虽有联系但毕竟是有区别的。道家作为先秦时的一个学术流派,创始人为老子,继承人是庄子,合称老庄。其学说中心是“道”。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也是用“有”和“无”解释宇宙本源的第一人。道家之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思想 中国哲学史 学术流派 动合无形 黄老之学 辩证法思想 论六家要旨 汉顺帝 象山学派 明中期
下载PDF
道家与道教
16
作者 牟锺鍳 《今日中国》 1992年第9期53-55,共3页
“道家”的名称,始自司马谈(?——前一一○年)《论六家要旨》,是指由老子开创、由庄子继承,而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哲学学派,亦可简称为老庄之学。司马谈概括道家的特点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
关键词 动合无形 论六家要旨 哲学学派 丹道 张道陵 天道自然 二葛 成玄英 重玄 神仙
下载PDF
诸子学术的构建:从《天下》篇到《汉书·艺文志》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新宾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13,共5页
"九流十家"作为诸子学术的基本框架,经历了漫长的酝酿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天下》至《显学》,主要以因人论学为特征;《论六家要旨》与《史记》,为因人论学与学派概念的相持阶段;至《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 "九流十家"作为诸子学术的基本框架,经历了漫长的酝酿过程。此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天下》至《显学》,主要以因人论学为特征;《论六家要旨》与《史记》,为因人论学与学派概念的相持阶段;至《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九流十家"体系最终定型。《汉志》的诸子体系,杂糅了辨章学术与图书分类的双重考虑,"九流十家"内部隐含着分类标准不一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篇 论六家要旨 《汉志》 因人论学 九流十
下载PDF
西汉时代对先秦诸子学术体制的变革调整
18
作者 葛志毅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44-50,共7页
春秋战国轴心期之诸子思想蜂出并作,为后世从学术文化上开出一个绚烂新天地。由于诸子思想理性之光动人神魄,眩人心目,当世很难令人普遍深入地予以把握。当纷乱扰攘过后,天下重新平定,乃有学者起而品味考量诸子成绩,于是出现《淮南子... 春秋战国轴心期之诸子思想蜂出并作,为后世从学术文化上开出一个绚烂新天地。由于诸子思想理性之光动人神魄,眩人心目,当世很难令人普遍深入地予以把握。当纷乱扰攘过后,天下重新平定,乃有学者起而品味考量诸子成绩,于是出现《淮南子·要略》、《论六家要旨》及《汉书·艺文志》诸家之作。他们多是从大一统的文化视角,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的系统化、规范化的阐释总结。但经过武帝尊儒之举,已促成西汉时代对先秦诸子学术体制的变革调整,使尊经抑子格局最终确定,这在考量诸子的西汉著作中亦有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诸子 《淮南子·要略》 论六家要旨 《汉书·艺文志》 崇道 尊儒 尊经抑子 变革调整
下载PDF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治平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2,共2页
以礼义概括《春秋》之主旨,始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谢遐龄教授近年来把学术视野投向董学,创获颇多,精彩纷呈。他从礼学进路阐释董仲舒,新见迭出,别有一番洞天而引人入胜。在他看来... 以礼义概括《春秋》之主旨,始于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谢遐龄教授近年来把学术视野投向董学,创获颇多,精彩纷呈。他从礼学进路阐释董仲舒,新见迭出,别有一番洞天而引人入胜。在他看来,孔子身当乱世,‚王路废而邪道兴‛,所以才发心拨乱反正。董仲舒则身当太平盛世,天下统一,吏治蒸蒸。从高祖到武帝初期,在整个国家机器任职的主流人才都崇尚武力与刑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研究 礼义 特约主持人 王路 论六家要旨 礼学 董仲舒 《春秋》
下载PDF
评两汉对先秦名辩的评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伯铭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9-26,共8页
从历史上考察,如果说,先秦的名辩逻辑是我国古代逻辑发展的高峰,那么,两汉时期则是对先秦名辩的评论最为盛行的时期。为什么两汉时期会重视对先秦名辩的评论?各家评论的得失如何?对后世有何影响?这些,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而弄清我国古代... 从历史上考察,如果说,先秦的名辩逻辑是我国古代逻辑发展的高峰,那么,两汉时期则是对先秦名辩的评论最为盛行的时期。为什么两汉时期会重视对先秦名辩的评论?各家评论的得失如何?对后世有何影响?这些,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而弄清我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资我们今天发展逻辑科学的借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思想 两汉时期 论六家要旨 形名 离坚白 刘歆父子 诸子略 九流十 中国逻辑史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